梳妆罢,画竹含笑进来“娘娘,公主和乐昌公主、庆襄公主请安来了。”

    我搁下手中的珍珠花钿,眉眼弯弯“快请进来,呈上茶果点心。”

    侍女们打起帘子,只见令宜带着珑佶和令彤,温文娴静地走来。

    珑佶张开肉乎乎的小手臂扑到我怀里“母后母后阿佶跟二姐姐和六姐姐玩的可开心啦”

    令宜、令彤二人乖巧地行过礼,一左一右坐在我身边。令宜抚着珑佶的小发髻,笑道“母后,今儿午膳,七妹妹竟生生用了两小碗,进的可香呢。”

    我捏一捏令彤的小手,慈爱道“那彤儿用了多少餐食”

    令彤颇有些害羞“用了一小碗,二姐姐吃得少些,只半碗。”

    我刮了一下珑佶的小鼻子“阿佶,你是不是又没好好用早膳”

    珑佶扭糖似的躲在令宜身后,令宜轻拍拍珑佶,看着梳妆案上摆的花钿“母后还没贴花钿,快贴嘛,正好让儿臣们掌掌眼。”

    我端然道“宜儿,小娘子家家的,正该多吃些,莫为了纤瘦,耽误身体康健。”

    “是是,儿臣领会。”令宜拣了另一只翠钿在我额前比了比,温声道“这翠钿倒很衬母后雪肤玉色。”

    珑佶则拣了只梅花钿往自己额前一贴,十分俏皮地照着海棠镜“母后,姐姐,瞧阿佶这样可美吗”

    令宜与令彤皆掩袖而笑,珑佶分明贴反了花钿,偏偏还很沾沾自喜。

    我接过令宜选的翠钿,指着珑佶哭笑不得“区区垂髫小儿,竟也这么扮俏爱美了”

    正当我被公主们簇拥着对镜贴花钿时,缮宝躬身进来通禀“娘娘,陛下的仪仗往万方安和殿来了。”

    深深的笑意忽而转淡,我平静点头“知道了。”

    令宜起身“母后,儿臣带着妹妹们回涵芙楼。”

    我亦知皇帝近来心情不好,生怕他吓到公主们,遂怜爱抚了抚令宜的头发“好孩子,带阿佶和彤儿去罢。”

    公主们前脚刚走,皇帝果然后脚便进了正殿。

    他见我倚在梳妆案旁,不知想起了什么,眼中浮现久违的柔情。我心下一松,只要他不发怒就好。

    皇帝撩起袖子,执起螺黛欲为我画眉,我旋即下意识地避开,皇帝脸色陡然一僵。

    恐惧浮上心头,我连忙辩解“陛下,臣妾已画过了呢。”

    他注视着我,看不出是喜是怒,只搁下螺黛,淡淡道“嗯。”

    我又干巴巴地问“陛下怎的这个时辰来了”

    皇帝负手于身后,反问道“皇后不欢迎朕”

    不等我回答,他嗤笑一声“待此番避暑回宫之后,朕,欲立秦王为储君,以定国本。”

    窗外吹进和煦的风,依稀可透过纱帘望见外头一簇又一簇秾丽的芬芳。

    我冷静异常,浅笑道“可陛下昔年曾言,秦王虽为皇长子,然志大才疏,空有精明。”

    皇帝沉默须臾,语中隐约自嘲“朕拢共八个皇子,除却早夭的皇四子恪王,不过七个。其中皇三子蜀王不提也罢,皇五子渤海王、皇六子淮南王皆不成气候,皇七子皇八子更是年幼。晋王确为皇子之中出类拔萃者,文韬武略皆是上佳。”

    略一停顿,皇帝的眼神犀利无比“只是,他绝不能做未来的天下之主。”

    我抬眸望着皇帝“陛下所言为何”

    皇帝径自坐在榻上,缓缓吃了口茶,“晋王的生母江氏不过是个才人,是从前王府的侍妾而已,这倒也不是最紧要的。”

    他继续道“彻儿虽鲁莽粗蛮些,但他来日登基,不至于残害兄弟。可晋王若登基,必会对政敌斩草除根。彻儿至少可以做守成之君,现下他的侧妃侍妾们又都有身,子嗣上亦可指望。”

    我听皇帝如此说来,心中讥讽不已。皇帝如此看重皇子出身,可他自己的生母当日也不过是七品的采女,还不如昀的生母,才人好歹是五品。再者,若论残害兄弟,有谁能比得过皇帝自己心狠手辣。

    皇帝微一抿唇,又放柔了声音“嫃儿,你是中宫皇后,是所有皇子的嫡母。无论谁登基,你都是皇太后。贵妃素来恭谨守礼,即使来日彻儿承继大统,她也不会骄纵的。”

    我敛了神色,端庄肃穆地行了大礼“只要国祚绵长,江山社稷可大定,臣妾便心满意足矣,再无他求。”

    皇帝很是满意,亲手扶我“皇后晓事明理,实乃天下之幸。世族老臣或有力争中宫养子为储君之人,朕希望晋王再三婉拒。如此,国朝可大安,再无党争动荡。”

    可笑,当真可笑,皇帝竟要这般为他的好儿子秦王铺路。

    秦王素来听话爱奉承,又无甚智慧,贵妃则是一心为皇帝,所以即使秦王做了储君来日羽翼丰满,亦不会威胁到皇帝独一无二的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碧纱窗·绿云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其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其善并收藏碧纱窗·绿云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