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三字经的较量
李秀才看着眼前这个小娃娃,手里拿着小竹棍,人才刚刚桌子高,刚教了握笔,就跟自己说学会了,而自己眼前的这个学生,教了几年书背不下来,一时觉得很有意思。
“那师傅刚刚教的是什么”李秀才把书卷放下,坐着也不动,万小甲看着李秀才捋胡子的动作笑眯眯的说,“夫子先教了我们握笔,然后教了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夫子教学生写了人之初,还没有教性本善。”
“哦那如此你就先书写一遍人之初给为师看看。”李秀才走到万小甲身旁,看到沙盘上其他孩子都在乱七八糟不成样子的乱画。
万小甲假装犹豫一下,然后一笔一划的写了出来。
李秀才看到他真能写的出来,便问了小甲的名字,又问他是否学过字。
万小甲在站起来之前就想过了,自己是必须要跳级的,不然难不成等到自己也长出来小山羊胡须的时候才去科举么。
“夫子,我以前跟爷爷和爹爹去集市卖过草帽,和码头边的伙计玩的好,他们有时候就会教我几个字。”
“嗯,那好,那为师就先教你几句话,你看能背下来几句。”李秀才略一沉吟,便也没有计较,同一间教室有学了几年还是囫囵吞枣,也有聪慧异常的孩子,如果学生能让他省心是最好,如果能再聪明点那自然是会很高兴的。
于是李秀才念一句,万小甲跟着念一句,三句以后李秀才会让他背一遍,万小甲没有真的背过三字经,所以也认真的跟着学。暂时性强记万小甲通通过关,不过如果说当背到一定长度,再全部回头的时候,万小甲也只能片段性的跳着背诵。即便如此,李秀才也是大为赞叹。
万小甲跟着先生一句一背,一开始没有学生注意到这里,但是慢慢的,整个教室都安静了下来,直到万小甲强行背下整个三字经。三字经的字数是不多,但是广为人知的其实只有前面几句,所以到后边的时候,万小甲也是很用力在背。心里在骂,这秀才,没见过神童么,背个几十句还不行,把三字经全部背完,变态啊。
但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万小甲坚持了下来,他卡着段背,也能跟得住。李秀才并没有给他解释三字经的意思,万小甲也没问,两个人仿佛较着劲,李秀才仔细的带读,万小甲认真的跟读,然后万小甲再自己快速的自己轻声读几遍,再背出来,依次一直把三字经很快过完了一遍。
整个的过程两个人面对面的站着,而李秀才手中的书是论语,三字经是李秀才自己空口教给万小甲的,万小甲也是空口强记的。
如果说人生的奇妙在于不知何时缘起不知何时缘灭,有些缘分就是在不经意间,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李秀才对万小甲的重视是源于此,万小甲对李秀才的尊敬,也是最初源于这三字经的背诵。以后经年,这段记忆总是会带点温度。
当书读完的时候,万小甲就成了班里妥妥的学霸人物,他发现一起入学的孩子们震惊又崇拜的看着他,好笑的很。那个背书的师兄,本来背不下来书的不止他一个,但是他刚好是第一个背诵,又刚好碰到万小甲的装逼飞上天的表演,学了半年论语了,比不过刚入学一个时辰的小师弟,此刻是恨不得找个地缝转进去。
得了李秀才夸奖的万小甲闲着没事做,就把小豪当学生教导起来,而万小豪如果说在一个时辰前还想着保护万小甲的话,这个时候也只有一脸蒙蔽好好学习。
等到下学的时候,万方圆和万千山一起来接俩孩子。如果说作为父母人生中有几个阶段是绕不开的地标的话,那么送孩子去第一次上学的父母多半是会偷偷哭的。万方圆看到学堂里的孩子一个个的出来,不一会就看到了小甲小豪两个一起走过来。万方圆一个激动就把万小甲往肩膀上一扛,万小甲骑在万方圆的肩膀上,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抱着万方圆的大脑袋就哈哈笑了起来。
万小豪的家教有些严厉,没有万小甲生活的肆无忌惮些,只跟在父亲身后,万千山看着儿子低着头的样子有些失落,以为是儿子不适应学堂。就问道,“小豪,上学第一天,夫子都教了什么呀。”
“夫子教了人之初,我们用沙盘写的字。小甲还教我写字,小甲学的很快,夫子只要读几遍他就会了。”万小豪想到万小甲跟夫子背书,而自己当时在旁边也偷偷的跟着,后边就跟不住了。
“哦那这样啊,小甲一直都很聪明,你要跟他好好学习,如果有不会的,可以问问他呀。”万千山没放在心上,又问了学堂的其他零碎情况,而万小豪却从今天感到了压力,学习格外认真起来,还边走边跟万小甲学今天的几个字,几人坐上驴车,一路往家赶去。
到了万家又是一顿嘘寒问暖,万小甲被于氏抱在怀里说话,而李氏也细细问他。万小甲一句一句都耐心的说了,说了教室的布置,说了学生的年级,说了孔夫子的画像,还拿出来那个开蒙字给大家看。
古代的男人都是不识字的多,而女人就更是微乎其微了,于氏把这个甲字给压在了香炉下,对着佛像拜了拜,李氏也赶忙跟着拜。王氏看着也就只好也跟着拜,王氏的肚子开始显怀,她看着香炉下的纸,暗自盼着自
李秀才看着眼前这个小娃娃,手里拿着小竹棍,人才刚刚桌子高,刚教了握笔,就跟自己说学会了,而自己眼前的这个学生,教了几年书背不下来,一时觉得很有意思。
“那师傅刚刚教的是什么”李秀才把书卷放下,坐着也不动,万小甲看着李秀才捋胡子的动作笑眯眯的说,“夫子先教了我们握笔,然后教了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夫子教学生写了人之初,还没有教性本善。”
“哦那如此你就先书写一遍人之初给为师看看。”李秀才走到万小甲身旁,看到沙盘上其他孩子都在乱七八糟不成样子的乱画。
万小甲假装犹豫一下,然后一笔一划的写了出来。
李秀才看到他真能写的出来,便问了小甲的名字,又问他是否学过字。
万小甲在站起来之前就想过了,自己是必须要跳级的,不然难不成等到自己也长出来小山羊胡须的时候才去科举么。
“夫子,我以前跟爷爷和爹爹去集市卖过草帽,和码头边的伙计玩的好,他们有时候就会教我几个字。”
“嗯,那好,那为师就先教你几句话,你看能背下来几句。”李秀才略一沉吟,便也没有计较,同一间教室有学了几年还是囫囵吞枣,也有聪慧异常的孩子,如果学生能让他省心是最好,如果能再聪明点那自然是会很高兴的。
于是李秀才念一句,万小甲跟着念一句,三句以后李秀才会让他背一遍,万小甲没有真的背过三字经,所以也认真的跟着学。暂时性强记万小甲通通过关,不过如果说当背到一定长度,再全部回头的时候,万小甲也只能片段性的跳着背诵。即便如此,李秀才也是大为赞叹。
万小甲跟着先生一句一背,一开始没有学生注意到这里,但是慢慢的,整个教室都安静了下来,直到万小甲强行背下整个三字经。三字经的字数是不多,但是广为人知的其实只有前面几句,所以到后边的时候,万小甲也是很用力在背。心里在骂,这秀才,没见过神童么,背个几十句还不行,把三字经全部背完,变态啊。
但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万小甲坚持了下来,他卡着段背,也能跟得住。李秀才并没有给他解释三字经的意思,万小甲也没问,两个人仿佛较着劲,李秀才仔细的带读,万小甲认真的跟读,然后万小甲再自己快速的自己轻声读几遍,再背出来,依次一直把三字经很快过完了一遍。
整个的过程两个人面对面的站着,而李秀才手中的书是论语,三字经是李秀才自己空口教给万小甲的,万小甲也是空口强记的。
如果说人生的奇妙在于不知何时缘起不知何时缘灭,有些缘分就是在不经意间,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李秀才对万小甲的重视是源于此,万小甲对李秀才的尊敬,也是最初源于这三字经的背诵。以后经年,这段记忆总是会带点温度。
当书读完的时候,万小甲就成了班里妥妥的学霸人物,他发现一起入学的孩子们震惊又崇拜的看着他,好笑的很。那个背书的师兄,本来背不下来书的不止他一个,但是他刚好是第一个背诵,又刚好碰到万小甲的装逼飞上天的表演,学了半年论语了,比不过刚入学一个时辰的小师弟,此刻是恨不得找个地缝转进去。
得了李秀才夸奖的万小甲闲着没事做,就把小豪当学生教导起来,而万小豪如果说在一个时辰前还想着保护万小甲的话,这个时候也只有一脸蒙蔽好好学习。
等到下学的时候,万方圆和万千山一起来接俩孩子。如果说作为父母人生中有几个阶段是绕不开的地标的话,那么送孩子去第一次上学的父母多半是会偷偷哭的。万方圆看到学堂里的孩子一个个的出来,不一会就看到了小甲小豪两个一起走过来。万方圆一个激动就把万小甲往肩膀上一扛,万小甲骑在万方圆的肩膀上,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抱着万方圆的大脑袋就哈哈笑了起来。
万小豪的家教有些严厉,没有万小甲生活的肆无忌惮些,只跟在父亲身后,万千山看着儿子低着头的样子有些失落,以为是儿子不适应学堂。就问道,“小豪,上学第一天,夫子都教了什么呀。”
“夫子教了人之初,我们用沙盘写的字。小甲还教我写字,小甲学的很快,夫子只要读几遍他就会了。”万小豪想到万小甲跟夫子背书,而自己当时在旁边也偷偷的跟着,后边就跟不住了。
“哦那这样啊,小甲一直都很聪明,你要跟他好好学习,如果有不会的,可以问问他呀。”万千山没放在心上,又问了学堂的其他零碎情况,而万小豪却从今天感到了压力,学习格外认真起来,还边走边跟万小甲学今天的几个字,几人坐上驴车,一路往家赶去。
到了万家又是一顿嘘寒问暖,万小甲被于氏抱在怀里说话,而李氏也细细问他。万小甲一句一句都耐心的说了,说了教室的布置,说了学生的年级,说了孔夫子的画像,还拿出来那个开蒙字给大家看。
古代的男人都是不识字的多,而女人就更是微乎其微了,于氏把这个甲字给压在了香炉下,对着佛像拜了拜,李氏也赶忙跟着拜。王氏看着也就只好也跟着拜,王氏的肚子开始显怀,她看着香炉下的纸,暗自盼着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