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蒙读书
等到种麦子的时候,万大地的腰受伤了,但他不歇息,忍着疼痛也要下地干活,如果不是万大地疼的龇牙咧嘴被万小甲看到,万大地还想继续瞒着。
万家能干活的人除了王氏全都上了,于氏也要在这个时候下地,家里一下子减掉两个劳动力,小孩子还没长起来,方圆和百里每天累的木着脸,筷子都拿不住。三个小孩加一起把能干的全包圆了,每天割草喂鸡喂鸭,万小甲坚持每天打扫鸡圈,万家的鸡从来没有生病过,鸡蛋也一直很稳定。
等到所有的地都种上麦子的时候,暂时能够休息一下,但是村里却传来了李秀才中举的消息。
原来,新朝安置流民,又恢复科举,轻摇赋税,李秀才多年不中,却屡败屡战。而新朝不拘一格,允许凡前朝中秀才的,可以直接从举人参考。科举一恢复,他就又去了。又去了然后就中了。
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李秀才自从中举以后,村里对他的态度是格外敬重,人人见到都是要喊一声举人老爷。而这次李秀才要收新生员,消息自然也传播的很快。等到万家知道的时候,名额已被抢走大半。李秀才原本也就只带十几个孩子,而自从中了举人以后,束脩费自然也增加了,原本带的孩子就有不愿意再负担的,而中举后的李秀才肯定还会继续科举,教导孩子不比以前用心,要想真的考科举,在李秀才这里读书也不够,所以一般人家也就是让孩子给启蒙,如果以后能去镇上当个能识字计算的伙计,也算是个不错的生计了,所以退学的也有几个。
万小甲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就心动了,他不认识古代的繁体字,虽然也能猜出来一些,但是毛笔字也不会写,琴棋书画都不会,好不容易考出来的研究生,来到古代却变成了文盲。
万家的日子是在慢慢变好的,而过了年就五岁的万小甲也到了开蒙的时间,这天族长万大河来到家里。
“六弟,李秀才今朝中举,要招几个学生,我家是打算把小豪送去,小智还有点小,可以再开蒙,如果你家小甲也能一起去,两个孩子可以结伴有个照应。”万家逃荒此地当时是半族出走,来到此地开祠立族,万小甲听过李氏的床头故事,万家以前也是一整个家族,但是出走的这一族在族里算是旁支,当时是现在的族长的爹号召大家出去,万大地兄弟六七个,跟着出走的有三个,最后能够留下来的只有万大地和万大河。
万大河如今做族长也是尽心尽力,行事稳妥周全,很得族人敬重。而新朝建立,秩序恢复,百姓免受战乱和饥寒,作为族长,本身也需要在族里带头,说句不好听的,谁家都能睁眼瞎,他族长家可不能不识字啊。
所以万大地在听到以后,略一沉吟,也就带着万小甲一起去了,有小甲和小豪一起上学,他也放心。
盼孙成龙,也是要建立在阶级基础之上的,万大地比较务实,按照万大地的想法,是觉得万小甲这么机灵会算账,如果再识几个字,以后可以去罗城镇当铺子里的活计,说不定以后可以当掌柜,日子总是比在乡里过的好。而小豪也是乖孩子,俗话说三岁看老,小豪识文断字,将来若无意外接替了族长的位置,也是好事。
李秀才本身涨价也就是为了剔除那些只是为了混日子识几个字的,他要继续科举就不可能再教孩子浪费时间,而收够束脩费以后,他攒够钱才能有本钱继续上场。
学堂在镇里,比集市还要远一点,这天很早,万百里就送儿子万小甲出了门,大家坐上族长家里的驴车,万小甲和小豪都乖乖坐着。万小甲瞅瞅这坐在身边邦邦硬的万小豪,心说,自己坐着没有孩子样是因为老成,这小豪被族长教的才真是小孩学大人呢。
一路上都是万百里和万千山对两个孩子的细细叮嘱,万小甲都很自然的应声了,万小豪就板着小大人的脸,来了一句谨遵爹爹叔叔教诲,万小甲心想,这本想找个照应,以后也不知道谁照顾谁呢,
学堂是在李秀才的家中,专门有两间房,一间是李秀才的书房,一间是孩子们的学堂。万小甲来到这个世界很久,知道这个世界的房屋都很寥落,但是没想到,这说是学堂,搞的却像小区小饭桌,不过他本身也没期待什么,他也确实是来开蒙的,能在古代考上秀才是很了不起的,整个罗城的秀才也没几个、珍稀程度相当于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了。而村里的人几乎都不识字,名字就是按照山河水土的部件来取,女人的名字就是各种丫和各种花。他俩姐姐的大名叫杏花和桃花,出生的时候啥花开了就是啥花。
夫子像挂在正中间,学生要对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
万小甲的位置靠后,看到前面的孩子们都跪了,他心里的草泥马都翻腾的看不见天地了。但是形势比人强,古代尊师重道,任何东西都喜欢搞点人身依附性,用俯首称臣的方式表示驯服,来换取对方手中的资源。他也无能为力,脑子在几秒之内就翻滚过来到这里的一些片段,李氏生不如死的眼泪,万大地疼的弯不下去的腰,村里光屁股在牛屎堆里玩的孩子,还有送了很多次饭的田间地头,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最后他也没惹人注意的跟着跪了下去。
等到种麦子的时候,万大地的腰受伤了,但他不歇息,忍着疼痛也要下地干活,如果不是万大地疼的龇牙咧嘴被万小甲看到,万大地还想继续瞒着。
万家能干活的人除了王氏全都上了,于氏也要在这个时候下地,家里一下子减掉两个劳动力,小孩子还没长起来,方圆和百里每天累的木着脸,筷子都拿不住。三个小孩加一起把能干的全包圆了,每天割草喂鸡喂鸭,万小甲坚持每天打扫鸡圈,万家的鸡从来没有生病过,鸡蛋也一直很稳定。
等到所有的地都种上麦子的时候,暂时能够休息一下,但是村里却传来了李秀才中举的消息。
原来,新朝安置流民,又恢复科举,轻摇赋税,李秀才多年不中,却屡败屡战。而新朝不拘一格,允许凡前朝中秀才的,可以直接从举人参考。科举一恢复,他就又去了。又去了然后就中了。
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李秀才自从中举以后,村里对他的态度是格外敬重,人人见到都是要喊一声举人老爷。而这次李秀才要收新生员,消息自然也传播的很快。等到万家知道的时候,名额已被抢走大半。李秀才原本也就只带十几个孩子,而自从中了举人以后,束脩费自然也增加了,原本带的孩子就有不愿意再负担的,而中举后的李秀才肯定还会继续科举,教导孩子不比以前用心,要想真的考科举,在李秀才这里读书也不够,所以一般人家也就是让孩子给启蒙,如果以后能去镇上当个能识字计算的伙计,也算是个不错的生计了,所以退学的也有几个。
万小甲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就心动了,他不认识古代的繁体字,虽然也能猜出来一些,但是毛笔字也不会写,琴棋书画都不会,好不容易考出来的研究生,来到古代却变成了文盲。
万家的日子是在慢慢变好的,而过了年就五岁的万小甲也到了开蒙的时间,这天族长万大河来到家里。
“六弟,李秀才今朝中举,要招几个学生,我家是打算把小豪送去,小智还有点小,可以再开蒙,如果你家小甲也能一起去,两个孩子可以结伴有个照应。”万家逃荒此地当时是半族出走,来到此地开祠立族,万小甲听过李氏的床头故事,万家以前也是一整个家族,但是出走的这一族在族里算是旁支,当时是现在的族长的爹号召大家出去,万大地兄弟六七个,跟着出走的有三个,最后能够留下来的只有万大地和万大河。
万大河如今做族长也是尽心尽力,行事稳妥周全,很得族人敬重。而新朝建立,秩序恢复,百姓免受战乱和饥寒,作为族长,本身也需要在族里带头,说句不好听的,谁家都能睁眼瞎,他族长家可不能不识字啊。
所以万大地在听到以后,略一沉吟,也就带着万小甲一起去了,有小甲和小豪一起上学,他也放心。
盼孙成龙,也是要建立在阶级基础之上的,万大地比较务实,按照万大地的想法,是觉得万小甲这么机灵会算账,如果再识几个字,以后可以去罗城镇当铺子里的活计,说不定以后可以当掌柜,日子总是比在乡里过的好。而小豪也是乖孩子,俗话说三岁看老,小豪识文断字,将来若无意外接替了族长的位置,也是好事。
李秀才本身涨价也就是为了剔除那些只是为了混日子识几个字的,他要继续科举就不可能再教孩子浪费时间,而收够束脩费以后,他攒够钱才能有本钱继续上场。
学堂在镇里,比集市还要远一点,这天很早,万百里就送儿子万小甲出了门,大家坐上族长家里的驴车,万小甲和小豪都乖乖坐着。万小甲瞅瞅这坐在身边邦邦硬的万小豪,心说,自己坐着没有孩子样是因为老成,这小豪被族长教的才真是小孩学大人呢。
一路上都是万百里和万千山对两个孩子的细细叮嘱,万小甲都很自然的应声了,万小豪就板着小大人的脸,来了一句谨遵爹爹叔叔教诲,万小甲心想,这本想找个照应,以后也不知道谁照顾谁呢,
学堂是在李秀才的家中,专门有两间房,一间是李秀才的书房,一间是孩子们的学堂。万小甲来到这个世界很久,知道这个世界的房屋都很寥落,但是没想到,这说是学堂,搞的却像小区小饭桌,不过他本身也没期待什么,他也确实是来开蒙的,能在古代考上秀才是很了不起的,整个罗城的秀才也没几个、珍稀程度相当于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了。而村里的人几乎都不识字,名字就是按照山河水土的部件来取,女人的名字就是各种丫和各种花。他俩姐姐的大名叫杏花和桃花,出生的时候啥花开了就是啥花。
夫子像挂在正中间,学生要对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
万小甲的位置靠后,看到前面的孩子们都跪了,他心里的草泥马都翻腾的看不见天地了。但是形势比人强,古代尊师重道,任何东西都喜欢搞点人身依附性,用俯首称臣的方式表示驯服,来换取对方手中的资源。他也无能为力,脑子在几秒之内就翻滚过来到这里的一些片段,李氏生不如死的眼泪,万大地疼的弯不下去的腰,村里光屁股在牛屎堆里玩的孩子,还有送了很多次饭的田间地头,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最后他也没惹人注意的跟着跪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