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狐子拿着初定剂坊工师的名单穿过南院小树林,却发觉秦郁不在菁斋内。

    一阵阵水浆声传来,他顺着清香寻去,看见秦郁在后院一处僻静园子里揉泥。

    十七八只搁泥桶被按照五正色的顺序整齐地摆放在这里,秦郁卷着袖子,把手臂伸进一个白泥桶中,将底部泥浆捞起,均匀糊在内壁上,动作连贯而温柔。

    “先生,这是”

    “名单你且放在旁边,待我伺候完这几只桶,明早仔细看。”秦郁平常说道。

    这批泥料是东城区陶土作坊制作的,按常理本应该直接去范坊,然而,秦郁对泥料有较高要求,所以特意让小匠按五色分类送几桶陈腐前的样品供他检查。

    “先生何必亲自打稠。”石狐子赶紧打水洗了手,站到秦郁身边,帮他掏揉下一桶白泥,“你如果不放心旁人,叫我做就行,总是这么弯腰,如何受得了。”

    秦郁却糊得很尽兴,似在作画,一次又一次把白泥匀开,将水挤弄到桶中间。

    “青狐,自从接受诏事府的工程,我的腰就不疼了,你别担心,我不露面,并非因为身体难受,而是觉得这件事由你姒大哥操持更合适,他看人准,心也正。”

    石狐子触着秦郁的神情,才知道自己确实多虑了,他从未见秦郁这么轻松畅快,甚至连一呼一吸都满载着希望,就像一株从枯井里爬出的青藤迎住了阳光。

    “先生,那我现在能学用火了么。”

    “当然可以,合金冷却我就教你,不过这次的难关不在工期,不在火候,而在于浑铸的剑长,你得先试着做出范片,看是不是想象的那样,再来找我讨论,好么。”秦郁的这只搁泥桶倒是先揉干了,他拔出手臂,指尖掐带出一小团白泥。

    石狐子道“是,这段时间我会去找狄寺工要原有的三段范,把它合为一体。”

    秦郁道“嗯。”

    石狐子领完任务,继续掏揉。

    他却无法避开秦郁。秦郁正借着月光检查泥团。秦郁的皮肤实在太白净,以至于在那条浸过白泥浆的手臂上根本寻不见渍迹色差,本就一具陶体似的,很美。

    “先生,我听姒大哥提过,”石狐子顿了顿,说道,“你是从小喜欢玩泥巴。”

    “也就这点嗜好,还被说得如此不堪。”秦郁笑了笑,“可是青狐你记着,无论将来你去哪里,做什么事,想扎根,必须先熟悉当地的泥土的味道。”

    石狐子连着打过好几桶的稠,胳膊有点酸,他擦了擦汗,目光始终不离秦郁。

    “先生,你想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不会离开你,你把我当成泥好了。”

    “我让你尝泥,没让你当泥。”秦郁看石狐子一眼,顺手把剩下的泥料塞进石狐子的嘴里,“白泥的口感似池盐,但这个呢,偏咸又偏粗,你得学会判断。”

    “谢先生教诲。”

    石狐子一口咽了下去。

    秦郁唉了声,也不好再教唆什么,只令石狐子把打好稠的泥桶搬入了地窖。

    他并没有在石狐子面前胡诌。

    秦国产的陶土与魏国不同。

    秦国陶土多偏栗褐土,质地粗糙,必须经过特殊的稠化和陈腐才能变成陶泥。

    秦郁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让作坊小匠往泥浆底层加入腐植碎以做改进,并把陈腐工序的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增长至八十日,一切要合格才能入他范坊。

    不久,桃氏招工完成。

    秦郁没有改动姒妤的名单。

    十六位剂坊工匠加入之后,桃氏师门与诏事寺工本土的血脉交融在了一起。

    秦郁不仅对陇西、关中、汉中、河西四处平等待遇,且对新旧也一视同仁。

    他令姒妤把新人的家眷从全国各地接到咸阳,由师门出资在城中寻处安置,他还在诏事府俸禄的基础上设立多达五成的浮动工饷,用于酬劳门中立功之人。

    一度,剂坊几位老工师对新人有芥蒂,各用各的衡器互不交流,秦郁便让石狐子用赤金失蜡铸出两把镂空山水纹的扇子,叫秦亚镌了字,送给荀三和敏。

    荀三摇着镂空扇四处吃酒,逢人就问这山是哪里的山,水是哪里的水,才发觉全是几位老工师的乡里,聊着聊着,都是漂泊的人,也就分不清谁的衡器好了。

    再到配金的时候,师门中的新人和旧人已然和平相处,只是放眼冶区,大部分工师仍把栗氏陈平新造的衡器和权环搁置一边,说是异地人的骗术,坚决不用。

    于是,荀三立的首功,便是在诸工室沆瀣一气,拒绝使用新式衡器时,替栗氏陈平还原出了亡友竹狸设计的那套“歪秤”。歪秤法简单又易行,仅是在原有衡器之上设计一个活动的支点和标尺,却使工匠既可利用原有的权环称量“寽”,也能保全多年的习惯和面子,省去大量的物力和人力,终是让两边各自欢喜。

    陈平感激不尽,说荀三是解铃人。

    多年来,他为冶令计量上计,偶也做轻权环,以求一石能多报一钧,他为寺工府结算粮饷,偶也做大方升,以求一斗能多出两管,秦律严苛,责任往往追查到人,陈家为把水端得平,就连七八个子女也是师从不同门派以求万全,然而这回,轻重由秦郁的律管支配着,他再没有余地,自觉若非荀三出面帮忙,恐怕光是陇西和关中的“玄武”就能把栗氏大堂掀翻,更别提按时完成诏事府的任务。

    秦郁则回说,法与律不问对错,既已制定就必须执行,所以他翻不了过去将作府邦工室判过的旧案,然,真理也不容蒙尘,他现能做到的,是去伪而存真。

    暮春时节,冶区衡制落成。

    荀三受姒妤推荐,任为剂坊坊主。

    金、剂、炼、砺四坊在黄钟之律的基础之上相继制定出工序,开始培训工师。

    诏事府另边,白廿征召巧匠,遇着了工师疾。原来,疾被挡在桃氏门外之后,发誓要让姒妤后悔,便把满腔热情转向了白廿和安年。他们在铁兵工室定下锻造流程,五月,抢先秦郁占用城中二十余座旧炼坊,点燃了举国瞩目的铜铁的角逐。

    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全都盯着秦郁和白廿,原本清幽的诏事府如今门庭若市。

    秦郁正式提出,青铜剑取胜中原诸国的关键在于成批铸造的速度,青铜虽不如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秦先生和他的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又生并收藏秦先生和他的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