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芝龄堂挪到了伏虎巷的小院。

    02

    “襄桐,多亏了你在,不然我一个乡下妇人遇上这些事早就慌了手脚。”

    “娘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往后吃的是沈家饭,不为你们出力又替哪个”

    沈赵氏眼眶发热,不知夸什么才好“你对沈家好,沈家也忘不了你的恩,等二郎好了,我让他千倍百倍的报偿。”

    襄桐本就不在意这些,只笑着哄她“那我日后可厚着脸皮受了娘子,咱们新搬进来,还有些琐碎活计,我先去归拢归拢,您先受累顾着些二郎三郎。”

    搬过来之前,襄桐只收拾出来一间主屋安置沈庭沈庆两个,这会儿送走了外人,才能腾开手彻底整理。

    毕竟这房舍从前住的是两个糙汉子,院子里又堆放过私盐,襄桐整洁惯了,还真有些受不了,也顾不得天气凉,直接用窗沿下大水缸里的清水把地面洒扫了一遍,反正水还有不少,足够十几天的用头。

    沈赵氏则趁着这工夫关起屋门,算起小账来。

    沈家有个读书的大郎沈庚,向来存不住钱。

    沈庭做武院第三天就提前向主家支了十贯钱,在年后全拿给沈庚做了盘缠,因此沈赵氏这趟出门,把家里全部的“过河钱”都带了来,尚不足八百文。

    到杭州后,沈庭受伤得了楚先生送来的三十两恤银,算是意外之财。

    随后典来襄桐花费了整二两银,赁屋用了两百文,其他又有租车、住邸店、日常餐食的钱,林林种种总共花耗了三贯又十五个钱。

    这还没算沈庭看诊的钱和吃药的钱是胡大牛垫付了,就连这两日跟着帮忙的胡二牛、李家兄弟还不及答谢

    算计到这难免又想到一桩襄桐的月钱,按说也该在月头就付,也没有两天了

    沈赵氏瞬间就觉得,剩下这二十七两多,也没有想象中的顶用了。

    恰赶上折腾了大半日的沈庆躺着蔫蔫地吵她“娘,我饿。”

    沈赵氏这才想起来,她和沈庆连朝食都还没用呢。

    沈赵氏找了个瓦罐把钱收好藏在床底下,看了看依旧昏睡中的沈庭,又看看另一边软塌上歪着的沈庆,状似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就知道吃。随后她还是开了门去院子里寻人“襄桐,旁的活计不急,先放放,你去寻些果腹的东西,先造饭来,三郎喊饿呢。”

    襄桐闻声打灶房里出来,看看天色,把手里舀子放回窗下水缸里。“都怪我忙晕了头,这就去厨下造晌午饭。”

    其实无论梁家还是沈家每日都是用两餐饭,按了时辰,晡时还早,襄桐自然不会说穿。

    沈赵氏根本不可能有责怪她的意思,只为了三郎着紧“厨下有什么现成食材吗”

    “我在灶房门后找到了半瓮粳米,还有点红豆和腌菜,还够吃上几日,就是新鲜的菜蔬全无,要现买些来。”

    沈赵氏想了想从腰带里摸出一把钱,大约二十几文,本要数数的,但又怕襄桐多心,直接都给了她“咱们出门在外度日不易,你看着张罗,吃的素淡些就好。”

    襄桐本想着生病的人需要进补,但听沈赵氏这么说,倒不好当面驳她,只接了钱提了个竹篮子出门去。

    沈赵氏看两个儿子暂时都消停,用不着不错眼地盯着,索性抽空到灶间转转,发现襄桐把灶台上下都擦洗收拾利落了,不用她操心什么,想了想,把院里南墙下的干柴枝拣了一把出来,就等着襄桐回来好生火。

    闲下半刻,她不禁感叹,这样勤快妥帖的孩子,若真给二郎做了正头娘子,其实也使得。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