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去,沈庭则直接坐了襄桐身旁,也好随时照应。
经这么一打岔,众人暂时忘却了劝说王爷休息的议题。
南昱王爷趁机重拾旧话。
“如今朝廷名存实亡、朝不保夕,我想问问诸位,是否愿意随我和魏总兵集结人马,北上夺城,收复我大颂大好河山”
行伍之人顿觉热血沸腾,均大声喊着“在下愿意追随王爷北上擒贼、光复河山。”
襄桐微不可见的蹙了眉,金人铁蹄能攻破汴京不是单凭着一点点运气,而是有着真正的实力的,就凭着眼下这一路兵马,去了只怕是以卵击石。
但眼下这当口,她实在不好说些动摇军心的“妄言”。
危难之际,还是在场文官之首沈庚站了出来,
沈庚在一旁进言,“王爷所言大事,既是为报国仇,也是为洗家恨,我等均已做好为国殒身的准备,只等着最佳的事宜给金兵还以迎头痛击。”
魏总兵听出了弦外之音,“最佳的事宜眼下人家都把汴京城给占了,你还要挑时辰”
终归是行伍人,说话没个忌讳。
南昱王怕两头一言不合出了内讧,赶忙调停,“我想沈大人必不是那个意思,咱们不妨听他解释解释。”
沈庚也不介意魏总兵话里的质疑,而是有理有据娓娓道来。
“我先来敢问一句,魏将军此去汴京,打算如何制敌又是否有必胜的把握”
在场之人无不知晓,以杭州的驻军只怕连汴京城的城楼都攻不破,但这毫不影响他们一腔爱国的热血。
“我们自投了军便没想过要囫囵个儿的回来,纵使没办法将金狗们悉数剿灭,但能杀他一个就不赔,杀得两个就赚。”
沈庚无奈地摇摇头,“您此言差矣。金狗无良,命贱如草芥,可我们每一位军士的性命都需要用心保护,这不仅仅是为了雪耻,更是关乎我们大颂是否能将几百年的基业继续传承下去。我沈某虽是一介文人,抗不起,抡不动大刀,但我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我所虑者,是我们贸然往汴京发兵,会中了敌人的下怀,也毁了我们大颂最后的余烬。”
王昱王抢在魏总兵出言反驳之前向沈庚求问,“那依沈大人之见,我们眼下该当如何”
沈庚犹豫一下,最终给出十六个大字,“集结兵力、团结民心、休养生息、背水一战。”
在场之人听完,有的嗤之以鼻,有的低头思考。
而在一旁列席的襄桐,则不由得跟着点头。
她也十分认同沈庚的想法,想要往汴京去殊死一战不是难事,但要想赢,却是个大学问。
就当场面一度进入互相争论的时候,外头突然有人来报。
官家已经禅位,如今龙椅上坐着的是不足九岁的前太子,并且新皇登基的第一道诏书,竟是要让大颂向金俯首称臣,岁岁纳贡。
这一回,连魏总兵都无法说出进京勤王的话来。
王说要降,他们去了,不但于事无补,还要被冠上谋逆的罪名。
“特奶奶的,老子还想着拼了脑袋不要也把那帮龟孙子给救出来,他们居然就这么轻易的降了”
这话一出,周遭陆陆续续变作骂声一片,甚至都不知是恨金人多一些,还是怨愤自己要保的皇家无能。
不知是谁在一旁拍案而起,“伪帝矫诏我们不听,这大颂的天下可不能由着那起贪生怕死的鼠辈拱手让给金狗做祭。咱们反了吧”
“反了,反了”
南昱王看着在场的人群情激奋,动了动嘴,实在不知该站了哪头说话。
他本是王姓,不该有着反叛的想法,但新帝显然是金人扶植起来的傀儡,他本心恨不能亲手将他从王座赶下来。
襄桐听了半晌官司,咳咳两声,“诸位大人们怕是忘了,咱们座上如今便坐着雄主,且是嫡传的后人,你们口口声声要反,难道是质疑咱们王爷的正统吗”
空气短暂凝滞了一瞬,而后却是整齐划一的认同,“不错,我们有明主在上,何谈谋逆,我们不过是拥立大德的先祖后嗣拨乱反正,将卖国求荣的伪帝驱离帝都。”
作者有话要说等新帝登基,女主再搞一搞事业,这一篇差不多就要完结了目测58章,想看谁的番可以留言了
经这么一打岔,众人暂时忘却了劝说王爷休息的议题。
南昱王爷趁机重拾旧话。
“如今朝廷名存实亡、朝不保夕,我想问问诸位,是否愿意随我和魏总兵集结人马,北上夺城,收复我大颂大好河山”
行伍之人顿觉热血沸腾,均大声喊着“在下愿意追随王爷北上擒贼、光复河山。”
襄桐微不可见的蹙了眉,金人铁蹄能攻破汴京不是单凭着一点点运气,而是有着真正的实力的,就凭着眼下这一路兵马,去了只怕是以卵击石。
但眼下这当口,她实在不好说些动摇军心的“妄言”。
危难之际,还是在场文官之首沈庚站了出来,
沈庚在一旁进言,“王爷所言大事,既是为报国仇,也是为洗家恨,我等均已做好为国殒身的准备,只等着最佳的事宜给金兵还以迎头痛击。”
魏总兵听出了弦外之音,“最佳的事宜眼下人家都把汴京城给占了,你还要挑时辰”
终归是行伍人,说话没个忌讳。
南昱王怕两头一言不合出了内讧,赶忙调停,“我想沈大人必不是那个意思,咱们不妨听他解释解释。”
沈庚也不介意魏总兵话里的质疑,而是有理有据娓娓道来。
“我先来敢问一句,魏将军此去汴京,打算如何制敌又是否有必胜的把握”
在场之人无不知晓,以杭州的驻军只怕连汴京城的城楼都攻不破,但这毫不影响他们一腔爱国的热血。
“我们自投了军便没想过要囫囵个儿的回来,纵使没办法将金狗们悉数剿灭,但能杀他一个就不赔,杀得两个就赚。”
沈庚无奈地摇摇头,“您此言差矣。金狗无良,命贱如草芥,可我们每一位军士的性命都需要用心保护,这不仅仅是为了雪耻,更是关乎我们大颂是否能将几百年的基业继续传承下去。我沈某虽是一介文人,抗不起,抡不动大刀,但我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我所虑者,是我们贸然往汴京发兵,会中了敌人的下怀,也毁了我们大颂最后的余烬。”
王昱王抢在魏总兵出言反驳之前向沈庚求问,“那依沈大人之见,我们眼下该当如何”
沈庚犹豫一下,最终给出十六个大字,“集结兵力、团结民心、休养生息、背水一战。”
在场之人听完,有的嗤之以鼻,有的低头思考。
而在一旁列席的襄桐,则不由得跟着点头。
她也十分认同沈庚的想法,想要往汴京去殊死一战不是难事,但要想赢,却是个大学问。
就当场面一度进入互相争论的时候,外头突然有人来报。
官家已经禅位,如今龙椅上坐着的是不足九岁的前太子,并且新皇登基的第一道诏书,竟是要让大颂向金俯首称臣,岁岁纳贡。
这一回,连魏总兵都无法说出进京勤王的话来。
王说要降,他们去了,不但于事无补,还要被冠上谋逆的罪名。
“特奶奶的,老子还想着拼了脑袋不要也把那帮龟孙子给救出来,他们居然就这么轻易的降了”
这话一出,周遭陆陆续续变作骂声一片,甚至都不知是恨金人多一些,还是怨愤自己要保的皇家无能。
不知是谁在一旁拍案而起,“伪帝矫诏我们不听,这大颂的天下可不能由着那起贪生怕死的鼠辈拱手让给金狗做祭。咱们反了吧”
“反了,反了”
南昱王看着在场的人群情激奋,动了动嘴,实在不知该站了哪头说话。
他本是王姓,不该有着反叛的想法,但新帝显然是金人扶植起来的傀儡,他本心恨不能亲手将他从王座赶下来。
襄桐听了半晌官司,咳咳两声,“诸位大人们怕是忘了,咱们座上如今便坐着雄主,且是嫡传的后人,你们口口声声要反,难道是质疑咱们王爷的正统吗”
空气短暂凝滞了一瞬,而后却是整齐划一的认同,“不错,我们有明主在上,何谈谋逆,我们不过是拥立大德的先祖后嗣拨乱反正,将卖国求荣的伪帝驱离帝都。”
作者有话要说等新帝登基,女主再搞一搞事业,这一篇差不多就要完结了目测58章,想看谁的番可以留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