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襄桐在闭上眼的那一瞬, 当真以为, 她和沈庭是难逃这一劫的, 甚至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所以等她再次睁开眼, 看见熟悉的秋香色床帐, 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稍稍醒了神,襄桐立刻便要起身, 可是这两日她都没正经进食, 脚下一阵虚空, 且头也昏昏沉沉的, 险些栽倒到地上。
人虽稳住了,但桌上的茶壶却不小心被她刮碰到地上。
原本空荡的屋子突然发出声响,果然招了人进屋。
襄桐抬眼一看,原来是大伯娘。
她嘶哑着嗓子问的第一句话便是,“沈二郎呢他有没有事”
卢氏赶忙到跟前扶着她坐稳当, “他人很好, 就是有些皮肉伤要好好将养,眼下正在上房同王爷议事。”
襄桐听说沈庭还能下地,便知道他没有大碍,这才顾得上关心她昏睡过去前后发生的事。
“大伯娘, 昨日我和沈二郎是如何从知府地牢里脱险的那浓烟又是怎么回事”
“哪里是昨日, 你都昏睡两日了。说到你们那日获救, 全靠魏总兵派了百数官兵给王爷驱策,王爷亲自率人到府衙营救你们,却赶上整个府衙都起了火, 他们砸开了地牢的大门,总算把昏睡过去的你们都给救了出来。”
襄桐越想越不对劲,“总兵大人怎么会私自借兵给王府救人”
虽然王爷和魏总兵偶有交集,但若说让魏总兵公然带兵劫了知府衙门的地牢,她是不信的,那是等同谋逆的大罪啊。
卢氏见襄桐存疑,脸上也是一阵沉痛,“襄桐,你被拘走的这两日,发生了天大的祸事金人趁着北境元气大伤发动了强攻,只三日就将汴京城攻陷了,如今官家连着城内近百万官民悉数被金兵控制住,生死未卜王爷如今恐怕是流落在外唯一有王封的宗室,所以魏总兵才会派兵特来保卫王爷安全,而他自己,已经做好准备集结兵力带兵北上同金人血战一场,以期收回失地。”
“至于知府衙门的那场大火,是知府那狗官放的。为的是掩藏他逃逸的行迹,可怜周遭的百姓,因火势太大被殃及,有几百人如今都被安置在王府的外院里。幸而那狗官逃到一半被魏总兵的人追了回来,如今只等着魏总兵发兵之日杀他祭天。”
襄桐连续听到这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消息,累觉自己的当阳穴一突一突地跳。
金兵攻陷了汴京城又困住了皇室和全部官民
这同亡国,便只差一步之遥了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沈庭没有一直守在她身边,实在是国难当头。
“大伯娘可否扶着我起身,我有重要的事要求见王爷。”
尽管卢氏再三劝说襄桐不要逞强,但她还是坚持要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和众人在一处出力。
卢氏扶着襄桐进到正房的时候,满屋子的人正在劝说满面倦容的南昱王歇息片刻,“王爷您都两日多没合眼了,咱们知道您心忧天下,也担心宁王安危,但总要保重自个儿的身子啊。”
又有人在一旁附和,“是啊,王爷您如今可是咱们大颂最后的指望,说句大不敬的话,若北边但凡有什么大祸,您和宁王殿下可就是天下最后的王侯了。”也便是名正言顺的继位之人。
南昱王摆摆手拒绝,“我如何睡的下且不说承哥儿如今还在外间生死未卜,单说眼下金人在汴京城血洗了数万奋起抵抗的有识之士,我光是想想,就觉痛心,愤恨得想亲自杀将过去。”
襄桐在门口敲了敲门板,里头的声音戛然而止,门也同时大开。
“先同王爷和各位告个罪,我醒来听闻惊天噩耗,实在忍不住要来前堂听王爷和诸位差遣,也好在这危难之时尽我一己绵薄之力”
沈庭最先奔过来,“桐娘你醒了郎中说你需要静养,你快回房去。”
襄桐摇摇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既然身在此中,又怎么能置身事外”
南昱王此前已听说了襄桐为了维护王府声誉而触桌自残的事,亲自起身迎了出来。
“樊娘子大义,不愧是巾帼中的英雄。既你来了,就同堂落座。”
都说群策群力,如今能坐到这堂内的,除了魏总兵带来的军中人,就只有沈庚并三两个从前没和前任知府同流合污过的清白小吏。
王爷又肯开口留人,所以在场之人没有人因襄桐是女子就对她不屑,反而因她自伤以全王府的烈性心存钦佩。
卢氏见一屋子人说正经事,慌忙退
襄桐在闭上眼的那一瞬, 当真以为, 她和沈庭是难逃这一劫的, 甚至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所以等她再次睁开眼, 看见熟悉的秋香色床帐, 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稍稍醒了神,襄桐立刻便要起身, 可是这两日她都没正经进食, 脚下一阵虚空, 且头也昏昏沉沉的, 险些栽倒到地上。
人虽稳住了,但桌上的茶壶却不小心被她刮碰到地上。
原本空荡的屋子突然发出声响,果然招了人进屋。
襄桐抬眼一看,原来是大伯娘。
她嘶哑着嗓子问的第一句话便是,“沈二郎呢他有没有事”
卢氏赶忙到跟前扶着她坐稳当, “他人很好, 就是有些皮肉伤要好好将养,眼下正在上房同王爷议事。”
襄桐听说沈庭还能下地,便知道他没有大碍,这才顾得上关心她昏睡过去前后发生的事。
“大伯娘, 昨日我和沈二郎是如何从知府地牢里脱险的那浓烟又是怎么回事”
“哪里是昨日, 你都昏睡两日了。说到你们那日获救, 全靠魏总兵派了百数官兵给王爷驱策,王爷亲自率人到府衙营救你们,却赶上整个府衙都起了火, 他们砸开了地牢的大门,总算把昏睡过去的你们都给救了出来。”
襄桐越想越不对劲,“总兵大人怎么会私自借兵给王府救人”
虽然王爷和魏总兵偶有交集,但若说让魏总兵公然带兵劫了知府衙门的地牢,她是不信的,那是等同谋逆的大罪啊。
卢氏见襄桐存疑,脸上也是一阵沉痛,“襄桐,你被拘走的这两日,发生了天大的祸事金人趁着北境元气大伤发动了强攻,只三日就将汴京城攻陷了,如今官家连着城内近百万官民悉数被金兵控制住,生死未卜王爷如今恐怕是流落在外唯一有王封的宗室,所以魏总兵才会派兵特来保卫王爷安全,而他自己,已经做好准备集结兵力带兵北上同金人血战一场,以期收回失地。”
“至于知府衙门的那场大火,是知府那狗官放的。为的是掩藏他逃逸的行迹,可怜周遭的百姓,因火势太大被殃及,有几百人如今都被安置在王府的外院里。幸而那狗官逃到一半被魏总兵的人追了回来,如今只等着魏总兵发兵之日杀他祭天。”
襄桐连续听到这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消息,累觉自己的当阳穴一突一突地跳。
金兵攻陷了汴京城又困住了皇室和全部官民
这同亡国,便只差一步之遥了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沈庭没有一直守在她身边,实在是国难当头。
“大伯娘可否扶着我起身,我有重要的事要求见王爷。”
尽管卢氏再三劝说襄桐不要逞强,但她还是坚持要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和众人在一处出力。
卢氏扶着襄桐进到正房的时候,满屋子的人正在劝说满面倦容的南昱王歇息片刻,“王爷您都两日多没合眼了,咱们知道您心忧天下,也担心宁王安危,但总要保重自个儿的身子啊。”
又有人在一旁附和,“是啊,王爷您如今可是咱们大颂最后的指望,说句大不敬的话,若北边但凡有什么大祸,您和宁王殿下可就是天下最后的王侯了。”也便是名正言顺的继位之人。
南昱王摆摆手拒绝,“我如何睡的下且不说承哥儿如今还在外间生死未卜,单说眼下金人在汴京城血洗了数万奋起抵抗的有识之士,我光是想想,就觉痛心,愤恨得想亲自杀将过去。”
襄桐在门口敲了敲门板,里头的声音戛然而止,门也同时大开。
“先同王爷和各位告个罪,我醒来听闻惊天噩耗,实在忍不住要来前堂听王爷和诸位差遣,也好在这危难之时尽我一己绵薄之力”
沈庭最先奔过来,“桐娘你醒了郎中说你需要静养,你快回房去。”
襄桐摇摇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既然身在此中,又怎么能置身事外”
南昱王此前已听说了襄桐为了维护王府声誉而触桌自残的事,亲自起身迎了出来。
“樊娘子大义,不愧是巾帼中的英雄。既你来了,就同堂落座。”
都说群策群力,如今能坐到这堂内的,除了魏总兵带来的军中人,就只有沈庚并三两个从前没和前任知府同流合污过的清白小吏。
王爷又肯开口留人,所以在场之人没有人因襄桐是女子就对她不屑,反而因她自伤以全王府的烈性心存钦佩。
卢氏见一屋子人说正经事,慌忙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