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这一位,是从上京来的贵使,即将担任太子府的詹士,你且尊称一句唐大人吧。”
太子府詹士
果然是从汴京来的,还和皇后有关。看知府如此逢迎的态度,应是来头不小。
不过他找上自己,会是什么事呢
襄桐怕开口露了怯,并不应承,先打算静观其变。
那文士见襄桐既不示好也不翻脸,立时觉得有点意思。
“樊掌柜,想来是方才没太听清知府大人的引荐,不过不打紧,唐某历来是个有耐心的,不妨再仔细和您透个底细。在下虽是七品芝麻小官,但家父正是当今国丈玉老将军麾下的首座谋臣。”
襄桐心里一嗤,还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所以唐大人不远万里而来,只为了在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市井小民跟前炫耀身份吗”
“这个,自然不是。”唐律嘴角一挑,鹰隼般的眼睛放出一片寒芒,“我听闻,樊掌柜是这杭州城行商人里不可得的人才,所以我今日来,是想和樊掌柜的谈一桩买卖。”
“只怕唐先生手里,没有我想买的东西。无论唐大人要卖什么,都是找错了人,纵使您手里的货物再好,我却一定出不起您要的价,索性别说出来损了自己脸面。”
“诶,你先别急着拒绝。”“我方才还听知府大人夸赞樊掌柜是如何胆识过人且蕙质兰心,怎么竟连我要什么价都不敢听听
襄桐本想再啐他几句让他没脸,但转念一想,看看他到底打得什么主意也无妨。
“唐大人若想说,我也拦不住不是。”
唐律还当襄桐肯服软,又恢复了颐指气使的态度。
“我要卖予樊掌柜的,是你的自由身,以及你全家老小未来的富贵荣华。”
“唐大人这话说的可实在不招我爱听,我的自由身,当初沈家人早用银两替我赎回,至于什么富贵荣华,我们樊家都是穷地里刨食的命,恐怕无福消受。”
“那可就可惜了。”“据我说知,当初沈家从梁家买你的时候,梁家主母出过一纸放奴文书,不知这文书可还在若你拿不出,原有的卖身契可就还是做数的。”
襄桐立时反驳,“放奴文书在我家中,我立即就可取来。”“再者说,即便放奴文书不在,知府衙门里有我当初归籍的底档,应是能证明我当初已经恢复了良籍。”
知府在一旁冷笑,“这个不巧了,前几日府衙的卷房漏雨,损了些簿册,我方才着人去寻底档,你所谓归籍落户的那些底档无从查证。”
襄桐陷入了沉思,看来,这些人已经做好了局。
唐律看襄桐不再反唇相讥,自觉到了时机,随后起身走到襄桐跟前。
“说起方才的提议,其实樊掌柜不妨再考虑考虑,总归事情简单的很,我只要樊掌柜帮我做一个证人,事成后不仅当面将你的卖身文契销毁,还会接你全家去汴京享福。”
襄桐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不急着撕破脸,“证人证明什么”
“证明南昱王辱骂官家、诋毁中宫,大逆不道、心怀不轨。”
襄桐这回终于确定所想,果然这人所图甚大,这是要借着自己让风雨飘摇的南昱王府彻底从世上绝迹。
虽然他猜的不错,如今郎太夫人依旧还会对宫里那两位夺人血脉的贵人言辞微微,但这话襄桐却不可能认。
“唐大人说笑了,莫说南昱王府蒙官家深恩得封王爵一直心怀感念,便真是有什么不实言论,我一个小小的无知村妇,又如何能证明您方才所言。而且我说了,也无人信。”
“那也要看这话是从谁口里说出来的。其实我也想过从其他人身上入手,但都不如樊掌柜你的身份合适。一来你受过南昱王的恩惠,二来你家里弟弟和那家还认了干亲,你说的话总比旁人可信。而且,就算有些人未必相信,但是咱们那位多疑的官家,可不好说喽。”
襄桐瞪圆看他,“你竟是要让我进京面圣诋毁南昱王”
“呵呵,谁让当儿子的玩了招金蝉脱壳凭空消失,我要是不下点猛料,将南昱王府连根拔起,又如何能安中宫的心。”
襄桐这回彻底明白过来。
原来中宫早就想趁着宁王离京在路上动手,只是不巧被郎琛带去的人给截胡了。
所以中宫怕宁王归乡后再生后患,这才想了个如此阴险的计策。
知道了对方目的,襄桐把心一横,“唐大人不必在我身上浪费心思了,纵使你今日屈打成招,我待面圣之时,也定会反口不认,索性你给我个痛快,我在黄泉路上也走个踏实。”
太子府詹士
果然是从汴京来的,还和皇后有关。看知府如此逢迎的态度,应是来头不小。
不过他找上自己,会是什么事呢
襄桐怕开口露了怯,并不应承,先打算静观其变。
那文士见襄桐既不示好也不翻脸,立时觉得有点意思。
“樊掌柜,想来是方才没太听清知府大人的引荐,不过不打紧,唐某历来是个有耐心的,不妨再仔细和您透个底细。在下虽是七品芝麻小官,但家父正是当今国丈玉老将军麾下的首座谋臣。”
襄桐心里一嗤,还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所以唐大人不远万里而来,只为了在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市井小民跟前炫耀身份吗”
“这个,自然不是。”唐律嘴角一挑,鹰隼般的眼睛放出一片寒芒,“我听闻,樊掌柜是这杭州城行商人里不可得的人才,所以我今日来,是想和樊掌柜的谈一桩买卖。”
“只怕唐先生手里,没有我想买的东西。无论唐大人要卖什么,都是找错了人,纵使您手里的货物再好,我却一定出不起您要的价,索性别说出来损了自己脸面。”
“诶,你先别急着拒绝。”“我方才还听知府大人夸赞樊掌柜是如何胆识过人且蕙质兰心,怎么竟连我要什么价都不敢听听
襄桐本想再啐他几句让他没脸,但转念一想,看看他到底打得什么主意也无妨。
“唐大人若想说,我也拦不住不是。”
唐律还当襄桐肯服软,又恢复了颐指气使的态度。
“我要卖予樊掌柜的,是你的自由身,以及你全家老小未来的富贵荣华。”
“唐大人这话说的可实在不招我爱听,我的自由身,当初沈家人早用银两替我赎回,至于什么富贵荣华,我们樊家都是穷地里刨食的命,恐怕无福消受。”
“那可就可惜了。”“据我说知,当初沈家从梁家买你的时候,梁家主母出过一纸放奴文书,不知这文书可还在若你拿不出,原有的卖身契可就还是做数的。”
襄桐立时反驳,“放奴文书在我家中,我立即就可取来。”“再者说,即便放奴文书不在,知府衙门里有我当初归籍的底档,应是能证明我当初已经恢复了良籍。”
知府在一旁冷笑,“这个不巧了,前几日府衙的卷房漏雨,损了些簿册,我方才着人去寻底档,你所谓归籍落户的那些底档无从查证。”
襄桐陷入了沉思,看来,这些人已经做好了局。
唐律看襄桐不再反唇相讥,自觉到了时机,随后起身走到襄桐跟前。
“说起方才的提议,其实樊掌柜不妨再考虑考虑,总归事情简单的很,我只要樊掌柜帮我做一个证人,事成后不仅当面将你的卖身文契销毁,还会接你全家去汴京享福。”
襄桐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不急着撕破脸,“证人证明什么”
“证明南昱王辱骂官家、诋毁中宫,大逆不道、心怀不轨。”
襄桐这回终于确定所想,果然这人所图甚大,这是要借着自己让风雨飘摇的南昱王府彻底从世上绝迹。
虽然他猜的不错,如今郎太夫人依旧还会对宫里那两位夺人血脉的贵人言辞微微,但这话襄桐却不可能认。
“唐大人说笑了,莫说南昱王府蒙官家深恩得封王爵一直心怀感念,便真是有什么不实言论,我一个小小的无知村妇,又如何能证明您方才所言。而且我说了,也无人信。”
“那也要看这话是从谁口里说出来的。其实我也想过从其他人身上入手,但都不如樊掌柜你的身份合适。一来你受过南昱王的恩惠,二来你家里弟弟和那家还认了干亲,你说的话总比旁人可信。而且,就算有些人未必相信,但是咱们那位多疑的官家,可不好说喽。”
襄桐瞪圆看他,“你竟是要让我进京面圣诋毁南昱王”
“呵呵,谁让当儿子的玩了招金蝉脱壳凭空消失,我要是不下点猛料,将南昱王府连根拔起,又如何能安中宫的心。”
襄桐这回彻底明白过来。
原来中宫早就想趁着宁王离京在路上动手,只是不巧被郎琛带去的人给截胡了。
所以中宫怕宁王归乡后再生后患,这才想了个如此阴险的计策。
知道了对方目的,襄桐把心一横,“唐大人不必在我身上浪费心思了,纵使你今日屈打成招,我待面圣之时,也定会反口不认,索性你给我个痛快,我在黄泉路上也走个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