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七月初九, 南昱王府午后派了府里大管事亲自来接柏哥儿入住,襄桐作为“陪读”也简单收拾了行囊一起过去。
    樊大吉和卢氏对着即将寄居的两人千叮咛万嘱咐, 大都是不要给主人家太添麻烦之说。
    安置妥当后, 襄桐带了柏哥亲自去向郎氏太夫人和王爷夫妻致谢, 还见到了柏哥儿未来的师傅, 果然是个学富五车仪表端方的谦谦君子, 周身有着超脱豁达的不凡气息, 言语间又充满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相信跟在这样一位名师跟前,柏哥儿的学业定会突飞猛进。
    郎太夫人想得周到,除了一应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准备齐当,就连姐弟两个的日常起居都派了两个女使精心打理。
    襄桐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奈何女使们苦求, “若两位不肯让我们服侍, 定会遭了主人厌弃”
    襄桐想着自己往后确是没有时间事事亲力亲为,也不能毁了旁人差事,索性多打赏些银钱, 只当是花钱雇来的帮手,也教导柏哥以礼相待。
    没有了柏哥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襄桐终于把大部分心力重新放回到陆记新店开张的琐事上。
    次日一早,襄桐特意换了身见客的玄色大衣裳, 把额发梳起,只绾了个端素持重的发髻,又插戴了白玉簪。
    看着铜鉴里略显老气的自己,襄桐甚是满意。
    今日是她所掌管的陆记城北分号开张的大日子, 虽说事先已准备的十分充分,还是要小心谨慎着好。
    毕竟女子行商不易,尤其她如此年轻,定是有不少人心里你拈酸不平。
    辰时三刻是相师卜定的吉时,襄桐卯时初刻就已经到了新店坐镇。
    除了蔡老这个大东家、陆记各个分号的掌柜早早过来帮忙,倒是少东家没有露面,稍一打听,原来是进京和当地的牙行谈合作去了。
    沈家三兄弟也在辰初就提了厚礼现身。
    襄桐寒暄问候,“怎么没见白夫人过来,上回她说想吃符春斋的素果饼,我今日特特预备了些。”
    沈庚一边说着“内子身有不适不宜舟车劳顿”,一边掩饰不住眼里喜色。
    襄桐福至心灵,难道说,白氏竟是有了身孕
    看破不说破,襄桐知道妇人孕时头三个月不好声张,体贴地没有当面揭破。
    “那就劳烦沈大人替我将素果子和酸梅子带些给您夫人,想来她眼下是喜欢这一口的。”
    沈庚意会,且欣然接受,随后拉着沈庭和沈庆去两旁,把时间留给襄桐招待旁的宾客。
    庆哥在身后嘟嘟囔囔,“眼看大嫂都要给咱添小侄子了,二哥你还不着紧着些”
    随着宾客们陆续到场,离着吉时也就越来越近。
    蔡老端坐上首,看着襄桐在人群里八面玲珑游刃有余,不觉捋着胡子点头。沈庚作为眼下唯一的官身,坐了蔡老对位,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得力的助手,我沈家怎就没福气得着”
    蔡老近来听说过襄桐进城前的旧事,知道沈樊两家渊源,只假作咳嗽两声,并不敢接着话茬。
    他心里腹诽,要是当初你沈家和樊家早早结了亲,如今也就轮不到陆记沾光了。
    可是蔡老也知,这沈家依旧对襄桐穷追不舍,他甚至觉得,若襄桐哪一日改了主意许嫁,也是大有可能的。
    看来要越发珍惜襄桐在陆记打拼的时光。
    辰时两刻,知府大人穿着便服过来了,满屋子的人均起身相迎。
    众人分主次重新落座,一时间宾主尽欢,场面好不热闹。
    襄桐知道知府肯来,是蔡老“孝敬”足的缘故,并不是真的和陆记小小商户如何交好,所以应对起来不敢掉以轻心。
    没想到知府大人却表现的分外礼贤下士,也极热络,甚至还主动出言关怀,“你年纪轻轻,就能得你东家信重,将来的成就定是不可限量。”
    襄桐只得起身施礼,“民女实在惶恐,当不得大人如此盛赞。”
    “诶,樊氏不须过谦,那日在南昱王府我偶然听到王爷谈起你家和王府的渊源,我那时就想着,能被咱们杭州城封主看重结下义亲的人家,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呢今日瞧着,你们姐弟果然皆是人种龙凤。”
    “全仗着王爷宽仁、王妃和太夫人慈和,才对我樊家如此照顾。”襄桐不欲仗着王府造势,赶紧结束这个话题。
    “时间不早,还请大人屈尊移步,到门口揭匾迎神。”
    02
    陆记开张那日格外顺利,尤其是知府大人的亲临,在这杭州城里商户人家并不多见,听说上一回知府屈尊出席这种非官方的庆典,还是在他续弦夫人的族亲过五十整寿暨新店开张时的事。
    襄桐直说是蔡老结下了善缘,才使得动一府之尊亲临。
    蔡老却不居功,“若不是桐娘你和咱们封主家走的近,我便是再有神通也孝敬不到地方。”
    襄桐赧然,她竟不知不觉狐假虎威了一回,可还是不可置信,毕竟如今宁王殿下前途叵测,而作为宁王生父的南昱王本身并无实权,财帛上恐怕连杭州知府一年的“孝敬”钱都不及。
    还是沈家兄弟向他道破了实情。
    “这杭州知府是朝中潘相公的得意门生,而潘相公历来是个和事老,从不肯轻易得罪人,咱们知府大人更是将这一原则贯彻地青出于蓝。说穿了,不过是个骑着墙头看风向的主儿。你看着他面上对南昱王府恭敬,甚至偶尔还要伏低做小,但若真遇上中宫那位的族人,只怕要将腰弯得更低,你从售糖一事就不难发现,若不是他这个父母官撑腰,玉家哪能垄断城里的糖霜买卖,所以日后,你对咱这位两头逢迎的府官大人,万不可掏心挖肺,只当是个泥胎菩萨,寻常拜拜就得,可千万别寄往太高。”
    襄桐受教了,不仅自己时刻警醒,还督促底下人,万万不要以为陆记有什么了不得的大靠山,凡事都要做到严谨公正,低调小心,以免哪日式微,成了旁人攻讦的口实。
    李烊在一旁再三保证,“掌柜的放心,咱们店里的人你还信不过都是你一个一个筛豆子一样挑出来的,且还经你言传身教,纵使不是什么大才,但都是稳妥踏实的人。”
    襄桐知道也不能矫枉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