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为了每日能和弟弟见上一面,往后也暂时和他同在一处小院住着。
昱南王怕姐弟两个出门不便,还准备在那院子里开了角门,可以让他们自行进出。
让王府如此体恤照顾,襄桐只当是因为柏哥懂事,郎太夫人想念长孙移情的缘故。
其实昱南王肯让他们姐弟住在客院,还大开方便之门,半是觉得柏哥侍奉母亲劳苦功高,半是缘着赏识襄桐巾帼不让须眉,是个德才兼备不输男子的奇人。
他有心推波助澜一把,端看这奇女子凭着满心抱负,在这繁华的杭州府能走到何种地步。
樊家人不知南昱王的心思,只答应在王府侧门修好后就暂搬过去。约么正是在七月初十前后。
02
七夕那日早起,天空阴沉沉的。
襄桐前一日已把店内琐事交托给二柜李烊管着,且从她爹娘遗物中寻出了两本古籍,一本叫做糖霜谱,一本叫做上古说香。
前者是讲如何用蔗制糖的,而后者是讲古来已久的众多香料。其中有一节专门介绍了沉香,上头还有几种沉香树种的白描图。襄桐打算把这两本书都暂先借给沈庭,这样即使她不在,也不会耽误沈家制糖和研究山谷树种。
沈庭果然一早就迫不及待驾车来接襄桐,只是车板上,还坐着人小鬼大的庆哥,赶车的沈庭则难免脸色发黑。
襄桐稍稍安心,不是两个人独处就好。
三个人直接去了霍山村沈家的旧宅,因沈庚带着沈赵氏住进了府衙,这处已经空置了不少时日。
襄桐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也不禁唏嘘。
她在沈家过活的那段时日,着实有着许多开怀和感动的时刻。
庆哥也跟着搅乱她的心事,“樊二姐,我先带你去后院看个好东西。”
襄桐看向门口正在卸车辕的沈庭并没往这头瞧,她也好奇庆哥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于是果然跟着绕到了后院。
此间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
原本种了满地菜蔬的垄沟如今因主人的离去已经荒置;沈庭当初给鸭子挖的游水池已经排空了水,就连从前鸡棚的位置都已经空了出来。
本来追忆往昔的襄桐顿时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原来在沈家的时日有那么多让她割舍不下的自在时光,虽然忙碌,但却令人甘之如饴。
她当初,也正是因着在沈家的时日过得太过舒坦,才险些耽溺于一时的安稳。
庆哥见襄桐环视了一周,也没发现后院的不同,直拉了她走到南墙底下。
襄桐先头没留意,待低头仔细一瞧,脚边泥土里,一株半臂高的幼苗正努力伸展着它的枝丫,抖擞着它的嫩叶,给这原本已呈现颓相的空院平添了一抹生机。
“这是,枇杷苗”襄桐有些不敢置信,按说以沈庭当初种枇杷的手法,它不该发芽的。
沈庆在一旁洋洋得意,“其实这一株并不是当初二哥最早种的那一株,只是后来二哥专门寻了林户的人求教,这才赶在入夏前把幼苗种出来。大哥看二哥对这幼苗照顾的上心,不在的时候还托隔壁崔家帮忙浇水施肥,便说要把树移栽到杭州城里。二哥怕好不容易养活的幼苗中途再蔫了,宁可隔断时间回来看看,也不许人动它,你说,我二哥是不是个憨傻的”
襄桐目光定格在眼前算不上繁茂的幼苗之上,“你说得对,你二哥确是个憨傻无比的实心人,不过,也最是有韧性。”
昱南王怕姐弟两个出门不便,还准备在那院子里开了角门,可以让他们自行进出。
让王府如此体恤照顾,襄桐只当是因为柏哥懂事,郎太夫人想念长孙移情的缘故。
其实昱南王肯让他们姐弟住在客院,还大开方便之门,半是觉得柏哥侍奉母亲劳苦功高,半是缘着赏识襄桐巾帼不让须眉,是个德才兼备不输男子的奇人。
他有心推波助澜一把,端看这奇女子凭着满心抱负,在这繁华的杭州府能走到何种地步。
樊家人不知南昱王的心思,只答应在王府侧门修好后就暂搬过去。约么正是在七月初十前后。
02
七夕那日早起,天空阴沉沉的。
襄桐前一日已把店内琐事交托给二柜李烊管着,且从她爹娘遗物中寻出了两本古籍,一本叫做糖霜谱,一本叫做上古说香。
前者是讲如何用蔗制糖的,而后者是讲古来已久的众多香料。其中有一节专门介绍了沉香,上头还有几种沉香树种的白描图。襄桐打算把这两本书都暂先借给沈庭,这样即使她不在,也不会耽误沈家制糖和研究山谷树种。
沈庭果然一早就迫不及待驾车来接襄桐,只是车板上,还坐着人小鬼大的庆哥,赶车的沈庭则难免脸色发黑。
襄桐稍稍安心,不是两个人独处就好。
三个人直接去了霍山村沈家的旧宅,因沈庚带着沈赵氏住进了府衙,这处已经空置了不少时日。
襄桐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也不禁唏嘘。
她在沈家过活的那段时日,着实有着许多开怀和感动的时刻。
庆哥也跟着搅乱她的心事,“樊二姐,我先带你去后院看个好东西。”
襄桐看向门口正在卸车辕的沈庭并没往这头瞧,她也好奇庆哥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于是果然跟着绕到了后院。
此间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
原本种了满地菜蔬的垄沟如今因主人的离去已经荒置;沈庭当初给鸭子挖的游水池已经排空了水,就连从前鸡棚的位置都已经空了出来。
本来追忆往昔的襄桐顿时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原来在沈家的时日有那么多让她割舍不下的自在时光,虽然忙碌,但却令人甘之如饴。
她当初,也正是因着在沈家的时日过得太过舒坦,才险些耽溺于一时的安稳。
庆哥见襄桐环视了一周,也没发现后院的不同,直拉了她走到南墙底下。
襄桐先头没留意,待低头仔细一瞧,脚边泥土里,一株半臂高的幼苗正努力伸展着它的枝丫,抖擞着它的嫩叶,给这原本已呈现颓相的空院平添了一抹生机。
“这是,枇杷苗”襄桐有些不敢置信,按说以沈庭当初种枇杷的手法,它不该发芽的。
沈庆在一旁洋洋得意,“其实这一株并不是当初二哥最早种的那一株,只是后来二哥专门寻了林户的人求教,这才赶在入夏前把幼苗种出来。大哥看二哥对这幼苗照顾的上心,不在的时候还托隔壁崔家帮忙浇水施肥,便说要把树移栽到杭州城里。二哥怕好不容易养活的幼苗中途再蔫了,宁可隔断时间回来看看,也不许人动它,你说,我二哥是不是个憨傻的”
襄桐目光定格在眼前算不上繁茂的幼苗之上,“你说得对,你二哥确是个憨傻无比的实心人,不过,也最是有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