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不知, 朝廷竟还会靠着什么信息大张旗鼓揽钱牟利了”
襄桐见南昱王有疑,从容解释道“商人牟利, 重的是财帛, 朝廷和官家筹谋的, 则是治乱、富民、。外延不同, 但内在同质, 都不过是利益两字。”
南昱王看向襄桐的目光立刻又明亮几分, “你继续说。”
襄桐见难昱王没有出言制止她的意思,知道他面上不理庶务,实则也是个胸怀天下、韬光养晦的,遂决定趁着眼下的机会将自己的抱负说与懂的人听。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斗胆一比, 还请王爷先恕我妄诞之罪。”
“桐娘不必如此小心, 你是知道的,我虽是宗亲,但历来不过问朝事, 今日咱们在这一堂之言,不过是茶饭后的闲叙,无关身份,也不会传入他人之耳。”
襄桐听了南昱王的保证, 这才放开了去谈。
“如是,我便僭越了。”“我其实心中有一比较,即是将朝廷比作天下最大的牙行。”
此言一出,南昱王倒还持得住, 倒是一旁的樊大伯终于忍不住了。
“二丫头,你慎言,你怎敢将朝廷比作牙纪之流”
南昱王朝着樊大伯摆摆手。
“我说了今日无论谈及什么都是杂议,不必惶恐。”“况且,听桐娘如此一比,我还真觉得有诸般类似之处。同样是不侍稼穑,同样是不劳而获,又同样是为了达成某种共赢与和解而从中调和。只是不同处在于,朝廷靠得更多的是手中权柄,而牙行则是全凭着对外间信息的洞悉”
襄桐见南昱王意会,顿觉不是夏虫语冰。若不是身份有别,都想引他为生平知己。
“王爷所言,正是我这一比较的实质共通处。我就以六部中的吏部为切入点做比。举凡官员任用,除了圣谕天降,几乎皆是由吏部诸位大人根据候补人选的性情、才干、人品、资历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再匹配空缺位置的基本要求、内部人情关系、特殊的术业技能等等等等,具一一匹配以表上奏待天子裁夺,最终形成如今官场上百家争鸣的士林景象。”
“王爷觉得,这吏部所做的事,和牙纪中的哪一类颇相像”
南昱王笑了,“你这是自己不敢说,偏诓我替你代言呢有何为难,你想说的是把吏部那帮老头子比作人牙子吧”
襄桐面上一赧,“王爷深解人意。”
“不过经你这么一比,确是有那么点意思,说穿了都是要给东家奉上有才干且适合的人选。还有吗关于你方才的信息牟利只说又作何解”
“如果说吏部任用人员,全凭着掌握入围举子进士的既往信息,还不大显得出靠信息治乱富国的迹象,那么我就拿一城之治具化方才的论调。”
“就拿咱们杭州府来说,想要求得长治久安,事事都离不得掌握信息二字。大到城内有多少坊廓主户、客户、附户;村落有多少耕田、劳力;府库里准备了多少仓粮应付灾年;明春又该预备多少粮种作为硬性作物以便供给日益膨胀的人口嚼用小处更是不可枚举,譬如民人的屋舍够不够多,是不是要新增公租的楼屋;行市上满足日常需度的茶米油茶物价如何,需不需要从外省引入补足调剂物价林林总总,我想任何一条政令下达都是有的放矢,都离不开大量的信息采集分析,所以我说,朝廷是基于信息具化的情形在为国牟利。”
南昱王点点头,“这么说来,你这想法虽朴实无华,但确是字字在理只是可惜了,你是女子,不能如朝为官,不然也定能成为一方干吏。”
“王爷谬赞了。不过我却觉得,纵使不如朝为官,在牙行中一样可以为国分忧,为民出力。”
南昱王知道襄桐不是个空口说大话的铜臭
襄桐见南昱王有疑,从容解释道“商人牟利, 重的是财帛, 朝廷和官家筹谋的, 则是治乱、富民、。外延不同, 但内在同质, 都不过是利益两字。”
南昱王看向襄桐的目光立刻又明亮几分, “你继续说。”
襄桐见难昱王没有出言制止她的意思,知道他面上不理庶务,实则也是个胸怀天下、韬光养晦的,遂决定趁着眼下的机会将自己的抱负说与懂的人听。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斗胆一比, 还请王爷先恕我妄诞之罪。”
“桐娘不必如此小心, 你是知道的,我虽是宗亲,但历来不过问朝事, 今日咱们在这一堂之言,不过是茶饭后的闲叙,无关身份,也不会传入他人之耳。”
襄桐听了南昱王的保证, 这才放开了去谈。
“如是,我便僭越了。”“我其实心中有一比较,即是将朝廷比作天下最大的牙行。”
此言一出,南昱王倒还持得住, 倒是一旁的樊大伯终于忍不住了。
“二丫头,你慎言,你怎敢将朝廷比作牙纪之流”
南昱王朝着樊大伯摆摆手。
“我说了今日无论谈及什么都是杂议,不必惶恐。”“况且,听桐娘如此一比,我还真觉得有诸般类似之处。同样是不侍稼穑,同样是不劳而获,又同样是为了达成某种共赢与和解而从中调和。只是不同处在于,朝廷靠得更多的是手中权柄,而牙行则是全凭着对外间信息的洞悉”
襄桐见南昱王意会,顿觉不是夏虫语冰。若不是身份有别,都想引他为生平知己。
“王爷所言,正是我这一比较的实质共通处。我就以六部中的吏部为切入点做比。举凡官员任用,除了圣谕天降,几乎皆是由吏部诸位大人根据候补人选的性情、才干、人品、资历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再匹配空缺位置的基本要求、内部人情关系、特殊的术业技能等等等等,具一一匹配以表上奏待天子裁夺,最终形成如今官场上百家争鸣的士林景象。”
“王爷觉得,这吏部所做的事,和牙纪中的哪一类颇相像”
南昱王笑了,“你这是自己不敢说,偏诓我替你代言呢有何为难,你想说的是把吏部那帮老头子比作人牙子吧”
襄桐面上一赧,“王爷深解人意。”
“不过经你这么一比,确是有那么点意思,说穿了都是要给东家奉上有才干且适合的人选。还有吗关于你方才的信息牟利只说又作何解”
“如果说吏部任用人员,全凭着掌握入围举子进士的既往信息,还不大显得出靠信息治乱富国的迹象,那么我就拿一城之治具化方才的论调。”
“就拿咱们杭州府来说,想要求得长治久安,事事都离不得掌握信息二字。大到城内有多少坊廓主户、客户、附户;村落有多少耕田、劳力;府库里准备了多少仓粮应付灾年;明春又该预备多少粮种作为硬性作物以便供给日益膨胀的人口嚼用小处更是不可枚举,譬如民人的屋舍够不够多,是不是要新增公租的楼屋;行市上满足日常需度的茶米油茶物价如何,需不需要从外省引入补足调剂物价林林总总,我想任何一条政令下达都是有的放矢,都离不开大量的信息采集分析,所以我说,朝廷是基于信息具化的情形在为国牟利。”
南昱王点点头,“这么说来,你这想法虽朴实无华,但确是字字在理只是可惜了,你是女子,不能如朝为官,不然也定能成为一方干吏。”
“王爷谬赞了。不过我却觉得,纵使不如朝为官,在牙行中一样可以为国分忧,为民出力。”
南昱王知道襄桐不是个空口说大话的铜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