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桐见沈家婆媳殷切迎了自己, 先问了好又代大伯娘引荐,“这位是我大伯娘卢氏, 这两位分别是沈庚沈大人的母亲和娘子。”
    两边客客气气入座, 沈赵氏直拉了襄桐坐她身侧, 还红着眼拉住她的手, “襄桐, 我自你走后心里就似油烹一样, 只怕你在外过得不好。如今听二郎讲明了你离开的缘由,我就更加忐忑难安了。我一早就想进城寻你,奈何大郎二郎不许,怕我搅乱,你可别怪我从前做下的错事。”指的大概是和丛窦氏那番商量。
    襄桐所在的一桌挨着墙, 此刻桌上也只她们四人, 且背墙而坐,旁边一桌的人也没有留意这头动静,襄桐便安抚地拍了拍沈赵氏的手, “您这一说真让我心下难安,原应是我回霍山村看望您的,只是我自进城后忙乱至今,且也近乡情怯, 很怕您为我的事挂心。过去的事对错无论,您都不该再思虑伤身的。”
    白氏也在一旁劝,“是啊,娘, 您若着急上火,咱们也均要跟着过意不去呢。都怪当初我姨母行事不当,才让桐娘她无奈离家。如今好了,咱们两家重新又遇上了,且二郎在城里也多得桐娘照顾,我官人说这正是个破镜重圆的大好兆头。”
    襄桐见白氏说破,赶忙中断这个话题,“沈老夫人不怪我当初无状就好,只是今日是王妃寿诞的大好日子,咱们也休要再提过去那些糊涂案,全都揭过了吧。”
    “襄桐你说的对,过去的事,咱们不提,不提了。只要日后你同二郎能过得好,我就是吃斋念佛也愿意。”
    “咳咳”。襄桐知道沈家人必是没有放弃她和沈庭的亲事。
    不,何止沈家人,现在就连一向和自己站一条线的弟弟都已经倒戈了,大伯和大伯娘也更是乐见其成。
    这不,一错眼的功夫,卢氏已经和沈赵氏攀谈起来。
    “我瞧着你家二郎真是个百里挑一的,不仅能干体贴还有担当。”
    “那也不及你侄女孝顺懂事有才干。”
    “唉,就是这两个孩子呦,老大不小对自己的亲事半点不急,倒让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在一旁干瞪眼,很怕哪日不小心被旁个拐带了去。”
    白氏听两个人一唱一和,到底天真,“娘和卢娘子也不过白操心,我瞧着桐娘和二郎的好事早晚会成,说不定近在眼前。”
    襄桐听着不像,又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只借口洗手避了出去。
    往茅房去的路上襄桐途径一间半掩着门的屋子,从窗子隐约见四五个人在里头品茶,其中便有沈家兄弟和郎大人。
    襄桐默默打门口经过,不想生事,哪想到屋里人竟也在拿她和沈庭说口。
    “二郎,我一向觉得你是个人物,怎么偏在桐娘跟前就腿软眼看着人家如今家业渐起,你就不知道早点提了聘礼上门下定”
    说话的是郎琛,一副看戏不怕台高的语气,襄桐无意间听了,顿觉着恼,但她又不能推门而入。
    另有一个声音也传了出来,颇惋惜的语气,“我听琛哥儿提起过沈二郎和樊氏的旧事,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却阴差阳错没有配做佳偶。若这样的一双璧人都要因些误解和世俗偏见而失之交臂,实在让人抱憾。我看不如这样,我作为二郎旧日恩主,且是樊氏幼弟的义父,索性就替你两家做个大媒,择日代你向樊家亲长保了这门亲,你看如何”
    襄桐停在门口愣住,这说话的人应是南昱王本尊无疑了。若他今日真替沈家开口向大伯提亲,别说大伯他本就愿意,便是不愿意当场也不能驳了人家的面子。
    那她到时该怎么办说愿意,好像违背了她的初心;若说不愿意,好像也不全然。
    襄桐进不得、退不得,也不能闯将进去当众闹个没脸。
    幸而沈庭没有就坡下驴,“这做媒的恩情我想先在王爷您那寄着,桐娘如今尚年轻,且有大的才华和抱负等着施展,我想娶她的初心不会改,也就不怕多等些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