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丛窦氏的发难, 沈庚并不奇怪,甚至早有预料。
这位仗着养大了白家独生女儿的好亲戚, 一向自视甚高, 从前就没少当着沈庚的面指手画脚。
沈庚以往因念着她是丛夫子的家室且是无知妇人, 并不认真计较, 但今时不同往日, 眼看白紫念要嫁入沈家为妇, 若任由这个刁婆子发威,日后她岂不是更要变本加厉登堂入室,搅得他沈家家宅不宁
沈庚心里越是算计,面上就越谦和。
“丛大娘子自小教养我未来娘子长大,我一向敬重您如亲长, 为何您今日要口出妄言, 意欲坏我姻缘,毁我门庭,陷我于不忠不孝的境地呢”
此话一出, 原本就心生不满的丛窦氏立时把眼一瞪。
“好你个沈大郎,如今仗着当了进士老爷,也和你丈人定下了婚期,就即刻翻脸不认人了是吧你口口声声说我坏你姻缘、毁你门庭, 可我说的哪句不是实情你这不是当着人前说瞎话吗亏你还自诩是个饱读诗书明辨是非的读书人,我呸。”
白山长因已逝娘子和亲闺女的关系,一向倚重这位姨妹,尽管知道她平日里在书院没少借着白家名望狐假虎威, 但念着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一向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眼见她和未来女婿有针尖对麦芒之势,也不得不板着脸喝上一句。
“好了,今儿这么高兴的日子,你们这是做什么,还有没有半点规矩了。”
沈庚闻言率先赔礼,“都是小婿失礼了,还望岳丈大人念在我是为了回护我沈家声名和未来娘子情面的份上,千万不要计较我方才的失态。”
沈庚这一句,名为道歉,但并没承认自己有错,即便有错,也不过是“失态”而已。
丛窦氏不傻,自然听懂了,在自家地盘,她哪肯善罢甘休。
“好好好,看来你这便是要混淆黑白到底了。”“我那可怜的外甥女恐还不知,她未来要嫁的不过是个颠倒是非的无耻小人,未来妯娌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母夜叉,我的念儿啊,你这命怎就如此之苦啊,打小没了亲娘,这亲爹也硬了心肠,竟是要将你嫁去个虎狼窝里任人宰割”
丛夫子见自家婆娘这番大闹,已挂不住脸。
“你给我住口,看你说的都是什么话,还不速速回家去闭门思过,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
丛窦氏要强了一辈子,哪被人当面如此羞辱,只揪住他官人的耳朵怒骂,“你个杀千刀的,我为你丛家日夜操劳,诞育子嗣,你不体谅我辛劳,今日竟帮着外人对付起我来,我看你骨头到底硬不硬”
白山长看沈庚沈庭两个小辈只低着头不忍一观的样子,暗骂丛窦氏辨不清情势,还当沈庚是往日那个籍籍无名的穷酸小子,殊不知他老友杜大学士早有信来,说让他早日让独生女儿和沈庚完婚,不然可顶不住那些想要“榜下捉婿”的官户人家的三催四请。
“哐当。”
随着冰裂梅纹的茶盏被砸碎在地,屋里原本喧哗的气氛陡然一滞。
丛窦氏也被白山长突如其来的发难惊了一跳,甚至忘记了继续叱骂丛夫子。
白山长见众人的目光已经汇集到他这里,便轻咳了两声。
“今日这好好的宴席已经败了兴,索性你们便将话说开了吧,如今我还是白家的一家之主,这文澜书院里的大大小小琐事,也还说得算,你们哪个心里有怨,哪个又心生不满,也别带出这处院子,省得日后坏了我文澜书院的清名。”
沈庚听见指摘,仍是不慌不忙说句“不敢”。
丛窦氏却不依不饶。
“姐婿,今日并非我故意生事,而是他沈家欺人太甚,你且听听他家都做下了什么丑事,也好给您的亲闺女我的亲甥女做主。”
白山长看沈家两兄弟不置可否,朝着丛窦氏点点头,“我今日便给你这个机会仔细分辨。”
那丛窦氏自恃得了尚方宝剑,只用手指着沈庭,“这头一件,沈家二郎伤重寻人冲喜,娶得是个樊姓的仆役贱籍之流,且听闻她父母俱亡,少人教化;尔后,那樊氏仗着先入沈家门,百般哄骗讨好尊长,竟代家里大娘子执掌起门庭,不仅坏了朝廷律法,也乱了长幼之序。沈家如此门风,我唯恐将来念儿入门吃亏,这才寻了未来亲家母和甥女婿给个交代,我何错之有”
白山长听完之后,又朝着沈庚沈庭兄弟发话,“你们兄弟怎么说”
沈庚作为事主,且是兄长,先上前一步。
“丛大娘子方才提及之事,只一件属实,旁的不过是她臆想,我便僭越逐一为尊长们分辨分辨。”
“首先,我二弟病中寻人冲喜之事确实不假,他命悬一线之时在旁照顾的正是丛大娘子口中所谓的弟妇樊氏。但我二弟同那樊氏既未寻媒、也不曾放定,更不曾有婚书在案,是以,丛大娘子所说我沈家娶贱籍仆役为妇、乱长幼之序作亲,我沈家是不认的。”
“其次,丛大娘子又称,樊氏阿谀谄媚家母,越俎代庖在沈家当家做主,这事更是无稽之谈。我沈家家境寒微,除了二十亩薄田和一处乡间小院并几间砖瓦房舍,再无旁的族产。倒是我二弟因功受赏,得了霍山十年开山权,因我沈家年头已私下析产,霍山的出息,本就不该入了族产名下,我二弟病中让樊氏代为奔波打理的既然不是族产,又何来当家做主之疑”
白山长听到这里,基本已经明白了事情梗概,心里也不免怪罪起丛窦氏多事。
先不说沈庭没有真的娶了贱籍的樊氏入门,单是丛窦氏一个外人在紫念没有出阁时就插手去管沈家的家务事,已经犯了大忌。
沈家兄弟间明显情义深厚不容挑唆,丛窦氏自以为聪明,却不知已害了紫念在夫家失了人心。
退一万步讲,那樊氏真的能在沈家当家做主又如何,沈庭一介村夫,往后身份地位哪里能和他大哥相提并论,到时紫念身为长嫂,又有个得继的官人,还愁被个未经教化的孤女比下去
蠢啊,太蠢了。
心里如是想着,白山长便把脸一沉。
“姨妹可听明白了沈家说,他家里二郎未曾娶妇。你方才那番貌似慷慨之辞,不过是蜀犬吠日、强词夺理。”
丛窦氏大怒,“这不可能,我明明听见沈家三郎管那樊氏叫二嫂。”
沈庭趁此时上前一步,“樊氏虽未与我成亲,但于我,乃至于我整个沈家都有大恩,我在替她赎身之后,已然下定决心要求娶她做正头娘子,虽樊氏一直不肯许婚,但我三弟和家人知我心意,口中不避讳,这才让丛大娘子误会”
丛窦氏见沈家兄弟信口开河,气得额头青筋直蹦,“你,你,你们一派胡言,那樊氏分明早和沈庭有了夫妻之实,我明明见她作了妇人装扮。”
沈庚笑丛窦氏看事情太浅,又给她当头一棒。
“梳什么发髻又不能做了凭契,她初来沈家既是为了冲喜,自然要做些表面功夫,只不过我二弟明理,醒来后不曾迫她成礼完婚。”“说这许多,我实在不明白,丛大娘子千方百计要证明我沈家有愧于白家,是不是对我和白姑娘的婚事心有不满,恨不能让这门喜事作罢不然为什么对我沈家的诚意视若无睹,反而非揪着一个还未过门的樊氏不放”
白山长知道沈庚所言不假,但凡沈庚人品有亏,只需想了由头逼白家退婚,京里不知多少达官显贵人家上赶子求着他做那东床快婿。
这件事再掰扯不清,只怕真要寒了沈庚的心。
想到这里,白山长当机立断,“姨妹,我娘子去的那年,因不放心念儿,临闭眼时千叮咛万嘱咐要寻了你这亲姨母代她在身旁照顾小女,我这些年绝口不谈续弦,一则和你亲姐情深意笃不愿破了鸳盟,二则也是怕念儿性软受了后娘委屈。所以你平日做事稍有不妥,我也不曾责难。”“念儿随了她娘,是个心思单纯质朴的,我眼见着你当她亲闺女一样百般呵护,我心里是念着你的辛苦的。
丛窦氏的发难, 沈庚并不奇怪,甚至早有预料。
这位仗着养大了白家独生女儿的好亲戚, 一向自视甚高, 从前就没少当着沈庚的面指手画脚。
沈庚以往因念着她是丛夫子的家室且是无知妇人, 并不认真计较, 但今时不同往日, 眼看白紫念要嫁入沈家为妇, 若任由这个刁婆子发威,日后她岂不是更要变本加厉登堂入室,搅得他沈家家宅不宁
沈庚心里越是算计,面上就越谦和。
“丛大娘子自小教养我未来娘子长大,我一向敬重您如亲长, 为何您今日要口出妄言, 意欲坏我姻缘,毁我门庭,陷我于不忠不孝的境地呢”
此话一出, 原本就心生不满的丛窦氏立时把眼一瞪。
“好你个沈大郎,如今仗着当了进士老爷,也和你丈人定下了婚期,就即刻翻脸不认人了是吧你口口声声说我坏你姻缘、毁你门庭, 可我说的哪句不是实情你这不是当着人前说瞎话吗亏你还自诩是个饱读诗书明辨是非的读书人,我呸。”
白山长因已逝娘子和亲闺女的关系,一向倚重这位姨妹,尽管知道她平日里在书院没少借着白家名望狐假虎威, 但念着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一向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眼见她和未来女婿有针尖对麦芒之势,也不得不板着脸喝上一句。
“好了,今儿这么高兴的日子,你们这是做什么,还有没有半点规矩了。”
沈庚闻言率先赔礼,“都是小婿失礼了,还望岳丈大人念在我是为了回护我沈家声名和未来娘子情面的份上,千万不要计较我方才的失态。”
沈庚这一句,名为道歉,但并没承认自己有错,即便有错,也不过是“失态”而已。
丛窦氏不傻,自然听懂了,在自家地盘,她哪肯善罢甘休。
“好好好,看来你这便是要混淆黑白到底了。”“我那可怜的外甥女恐还不知,她未来要嫁的不过是个颠倒是非的无耻小人,未来妯娌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母夜叉,我的念儿啊,你这命怎就如此之苦啊,打小没了亲娘,这亲爹也硬了心肠,竟是要将你嫁去个虎狼窝里任人宰割”
丛夫子见自家婆娘这番大闹,已挂不住脸。
“你给我住口,看你说的都是什么话,还不速速回家去闭门思过,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
丛窦氏要强了一辈子,哪被人当面如此羞辱,只揪住他官人的耳朵怒骂,“你个杀千刀的,我为你丛家日夜操劳,诞育子嗣,你不体谅我辛劳,今日竟帮着外人对付起我来,我看你骨头到底硬不硬”
白山长看沈庚沈庭两个小辈只低着头不忍一观的样子,暗骂丛窦氏辨不清情势,还当沈庚是往日那个籍籍无名的穷酸小子,殊不知他老友杜大学士早有信来,说让他早日让独生女儿和沈庚完婚,不然可顶不住那些想要“榜下捉婿”的官户人家的三催四请。
“哐当。”
随着冰裂梅纹的茶盏被砸碎在地,屋里原本喧哗的气氛陡然一滞。
丛窦氏也被白山长突如其来的发难惊了一跳,甚至忘记了继续叱骂丛夫子。
白山长见众人的目光已经汇集到他这里,便轻咳了两声。
“今日这好好的宴席已经败了兴,索性你们便将话说开了吧,如今我还是白家的一家之主,这文澜书院里的大大小小琐事,也还说得算,你们哪个心里有怨,哪个又心生不满,也别带出这处院子,省得日后坏了我文澜书院的清名。”
沈庚听见指摘,仍是不慌不忙说句“不敢”。
丛窦氏却不依不饶。
“姐婿,今日并非我故意生事,而是他沈家欺人太甚,你且听听他家都做下了什么丑事,也好给您的亲闺女我的亲甥女做主。”
白山长看沈家两兄弟不置可否,朝着丛窦氏点点头,“我今日便给你这个机会仔细分辨。”
那丛窦氏自恃得了尚方宝剑,只用手指着沈庭,“这头一件,沈家二郎伤重寻人冲喜,娶得是个樊姓的仆役贱籍之流,且听闻她父母俱亡,少人教化;尔后,那樊氏仗着先入沈家门,百般哄骗讨好尊长,竟代家里大娘子执掌起门庭,不仅坏了朝廷律法,也乱了长幼之序。沈家如此门风,我唯恐将来念儿入门吃亏,这才寻了未来亲家母和甥女婿给个交代,我何错之有”
白山长听完之后,又朝着沈庚沈庭兄弟发话,“你们兄弟怎么说”
沈庚作为事主,且是兄长,先上前一步。
“丛大娘子方才提及之事,只一件属实,旁的不过是她臆想,我便僭越逐一为尊长们分辨分辨。”
“首先,我二弟病中寻人冲喜之事确实不假,他命悬一线之时在旁照顾的正是丛大娘子口中所谓的弟妇樊氏。但我二弟同那樊氏既未寻媒、也不曾放定,更不曾有婚书在案,是以,丛大娘子所说我沈家娶贱籍仆役为妇、乱长幼之序作亲,我沈家是不认的。”
“其次,丛大娘子又称,樊氏阿谀谄媚家母,越俎代庖在沈家当家做主,这事更是无稽之谈。我沈家家境寒微,除了二十亩薄田和一处乡间小院并几间砖瓦房舍,再无旁的族产。倒是我二弟因功受赏,得了霍山十年开山权,因我沈家年头已私下析产,霍山的出息,本就不该入了族产名下,我二弟病中让樊氏代为奔波打理的既然不是族产,又何来当家做主之疑”
白山长听到这里,基本已经明白了事情梗概,心里也不免怪罪起丛窦氏多事。
先不说沈庭没有真的娶了贱籍的樊氏入门,单是丛窦氏一个外人在紫念没有出阁时就插手去管沈家的家务事,已经犯了大忌。
沈家兄弟间明显情义深厚不容挑唆,丛窦氏自以为聪明,却不知已害了紫念在夫家失了人心。
退一万步讲,那樊氏真的能在沈家当家做主又如何,沈庭一介村夫,往后身份地位哪里能和他大哥相提并论,到时紫念身为长嫂,又有个得继的官人,还愁被个未经教化的孤女比下去
蠢啊,太蠢了。
心里如是想着,白山长便把脸一沉。
“姨妹可听明白了沈家说,他家里二郎未曾娶妇。你方才那番貌似慷慨之辞,不过是蜀犬吠日、强词夺理。”
丛窦氏大怒,“这不可能,我明明听见沈家三郎管那樊氏叫二嫂。”
沈庭趁此时上前一步,“樊氏虽未与我成亲,但于我,乃至于我整个沈家都有大恩,我在替她赎身之后,已然下定决心要求娶她做正头娘子,虽樊氏一直不肯许婚,但我三弟和家人知我心意,口中不避讳,这才让丛大娘子误会”
丛窦氏见沈家兄弟信口开河,气得额头青筋直蹦,“你,你,你们一派胡言,那樊氏分明早和沈庭有了夫妻之实,我明明见她作了妇人装扮。”
沈庚笑丛窦氏看事情太浅,又给她当头一棒。
“梳什么发髻又不能做了凭契,她初来沈家既是为了冲喜,自然要做些表面功夫,只不过我二弟明理,醒来后不曾迫她成礼完婚。”“说这许多,我实在不明白,丛大娘子千方百计要证明我沈家有愧于白家,是不是对我和白姑娘的婚事心有不满,恨不能让这门喜事作罢不然为什么对我沈家的诚意视若无睹,反而非揪着一个还未过门的樊氏不放”
白山长知道沈庚所言不假,但凡沈庚人品有亏,只需想了由头逼白家退婚,京里不知多少达官显贵人家上赶子求着他做那东床快婿。
这件事再掰扯不清,只怕真要寒了沈庚的心。
想到这里,白山长当机立断,“姨妹,我娘子去的那年,因不放心念儿,临闭眼时千叮咛万嘱咐要寻了你这亲姨母代她在身旁照顾小女,我这些年绝口不谈续弦,一则和你亲姐情深意笃不愿破了鸳盟,二则也是怕念儿性软受了后娘委屈。所以你平日做事稍有不妥,我也不曾责难。”“念儿随了她娘,是个心思单纯质朴的,我眼见着你当她亲闺女一样百般呵护,我心里是念着你的辛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