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总有那么一种人, 明明自己的日子尚且没过明白,却喜欢仗着家世稍好、腰包略鼓就对着逊色于他的人颐指气使, 一副高高在上的腥臭嘴脸, 又或者干脆就是仗着身份更高、年岁更长而倚老卖老。
襄桐平日见到这种人作怪, 多半要据理力争顶回去, 就算不能让对方立刻闹个没脸, 也总要人知道些厉害, 省得当她是任人随意拿捏的软包子。
但眼前这人往后毕竟要做沈家亲戚,襄桐便犹豫要不要给她留些余地,说的话也要拿捏分寸,先试着苦口婆心劝解。
“丛大娘子所言极是,我也相信, 您的甥女会是位蕙质兰心宜室宜家的良人, 也必是能让我钦佩敬服的长嫂,不过您又何必要揭了别个的伤口,去衬您家姑娘的长处左右往后要在一处过活, 您是觉得,只要踩了我,就能显出她还是您当着把手伸得足够长,就能摆布未来甥女婿的家事最后真正要在沈家过活的, 还不是家里女儿,您又能操心到几时呢”
襄桐这话也算说得入心入肺,若是个明白人听了,就算当场拉不下脸承认, 事后也总该掂量掂量轻重。
奈何这位丛窦氏在这文澜书院里地位不同,仗着长姐去世姐婿始终未续弦,有着教养白紫念的情分,被白山长和一众求学的士子们礼敬惯了,再听不得分毫相悖之辞。
“你这个两面三刀的犟嘴丫子,终于露了本相出来,在亲长跟前竟也敢出言不逊起来亏得你婆母口口声声跟我做保,说你是个通情达理的慈和人,我呸。”
“我今日就把话放在这儿,念儿是我自小养大的外甥女,我除非一口气上不来,立时撅在这屋里,不然往后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襄桐见她飞扬跋扈的样子,累觉已经没有继续恳谈的必要。
“您既如此笃信所作所为是在帮您的亲甥女,我一个外人,也没有再规劝的必要。左右日后难免还要见面,我再多操心一句您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想必最是顾念身衬体面,今日我们相会见之事,我想也无须对人提起,值当没发生过。下回倘不幸遇见了,我还当您是妯娌家亲戚招待,您呢,也当我是个不须理会的小辈就是。也省得沈家和白家在外人跟前难看。”
丛窦氏还把襄桐的息事宁人当做畏缩,越发洋洋得意。
“你也甭惦记下遭了。我实话告诉你,我已经和你婆母有话,你们沈家,一山容不得二虎,只要你在,就休想迎我甥女进门”
襄桐本不欲再纠缠不清,但看她疯狗一样半点道理不讲,又把抬起的脚落在原处。
“那我倒想问问,若沈家真的择了我,你让你外甥女往后如何做人世间有万千道理可讲,但唯独对女子历来不公,管哪家女儿是什么缘由退过亲,就是身上洗刷不掉的污点,你如此做,是逼着沈家休我,还是想让你甥女坏了姻缘,一辈子抬不起头”
丛窦氏本意也不是想让沈家休妇,方才不过是虚张声势吓唬吓唬人,但话赶话被将了一军,实在是骑虎难下。
“你承望着你婆母疼你,把你当祖宗一样烧香供着,可你不懂为人母的心肠。她就算为了她家大郎日后前程着想,也断不会舍弃白家的臂助和名望。你大概还不知道吧,如今沈家大郎在京城里能得杜大学士赏识,全凭着我姐婿一纸荐书。沈家若是敢提悔婚,不须我出手,沈庚在仕林里的声名顷刻就会败尽,而你一个下仆出身的弟妇,更是会成为沈家难以拭去的污点”
襄桐不得不承认,丛窦氏方才那一番话,属实是拿捏住了沈家的“七寸”,但她岂会当着对手的面服软。
“您方才说的话,我认为有三处不妥。其一,您身为白家亲眷,而非主母,直接逼迫白家姻亲休妇,属搬弄口舌是非,已经犯了七出之过,更是为不仁;其二,你借着爱护甥女的名义让沈庭休妇,是让身为长兄的沈庚陷入不义的境地,而届时嫁作沈家妇的白姑娘势必会无辜受累,说不得还要夫妻失和,你对白姑娘便是不慈;其三,沈庚既能得白老先生看重,也算得上是国之良才,你为一己私欲煞费苦心坏他名声,毁他前程,那就是于国不忠。所以就算沈家受你胁迫将我休弃,白家姑娘也未见得能落下什么好来。”
丛窦氏书读过一些,但理却明得少,初初只是觉
襄桐平日见到这种人作怪, 多半要据理力争顶回去, 就算不能让对方立刻闹个没脸, 也总要人知道些厉害, 省得当她是任人随意拿捏的软包子。
但眼前这人往后毕竟要做沈家亲戚,襄桐便犹豫要不要给她留些余地,说的话也要拿捏分寸,先试着苦口婆心劝解。
“丛大娘子所言极是,我也相信, 您的甥女会是位蕙质兰心宜室宜家的良人, 也必是能让我钦佩敬服的长嫂,不过您又何必要揭了别个的伤口,去衬您家姑娘的长处左右往后要在一处过活, 您是觉得,只要踩了我,就能显出她还是您当着把手伸得足够长,就能摆布未来甥女婿的家事最后真正要在沈家过活的, 还不是家里女儿,您又能操心到几时呢”
襄桐这话也算说得入心入肺,若是个明白人听了,就算当场拉不下脸承认, 事后也总该掂量掂量轻重。
奈何这位丛窦氏在这文澜书院里地位不同,仗着长姐去世姐婿始终未续弦,有着教养白紫念的情分,被白山长和一众求学的士子们礼敬惯了,再听不得分毫相悖之辞。
“你这个两面三刀的犟嘴丫子,终于露了本相出来,在亲长跟前竟也敢出言不逊起来亏得你婆母口口声声跟我做保,说你是个通情达理的慈和人,我呸。”
“我今日就把话放在这儿,念儿是我自小养大的外甥女,我除非一口气上不来,立时撅在这屋里,不然往后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襄桐见她飞扬跋扈的样子,累觉已经没有继续恳谈的必要。
“您既如此笃信所作所为是在帮您的亲甥女,我一个外人,也没有再规劝的必要。左右日后难免还要见面,我再多操心一句您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想必最是顾念身衬体面,今日我们相会见之事,我想也无须对人提起,值当没发生过。下回倘不幸遇见了,我还当您是妯娌家亲戚招待,您呢,也当我是个不须理会的小辈就是。也省得沈家和白家在外人跟前难看。”
丛窦氏还把襄桐的息事宁人当做畏缩,越发洋洋得意。
“你也甭惦记下遭了。我实话告诉你,我已经和你婆母有话,你们沈家,一山容不得二虎,只要你在,就休想迎我甥女进门”
襄桐本不欲再纠缠不清,但看她疯狗一样半点道理不讲,又把抬起的脚落在原处。
“那我倒想问问,若沈家真的择了我,你让你外甥女往后如何做人世间有万千道理可讲,但唯独对女子历来不公,管哪家女儿是什么缘由退过亲,就是身上洗刷不掉的污点,你如此做,是逼着沈家休我,还是想让你甥女坏了姻缘,一辈子抬不起头”
丛窦氏本意也不是想让沈家休妇,方才不过是虚张声势吓唬吓唬人,但话赶话被将了一军,实在是骑虎难下。
“你承望着你婆母疼你,把你当祖宗一样烧香供着,可你不懂为人母的心肠。她就算为了她家大郎日后前程着想,也断不会舍弃白家的臂助和名望。你大概还不知道吧,如今沈家大郎在京城里能得杜大学士赏识,全凭着我姐婿一纸荐书。沈家若是敢提悔婚,不须我出手,沈庚在仕林里的声名顷刻就会败尽,而你一个下仆出身的弟妇,更是会成为沈家难以拭去的污点”
襄桐不得不承认,丛窦氏方才那一番话,属实是拿捏住了沈家的“七寸”,但她岂会当着对手的面服软。
“您方才说的话,我认为有三处不妥。其一,您身为白家亲眷,而非主母,直接逼迫白家姻亲休妇,属搬弄口舌是非,已经犯了七出之过,更是为不仁;其二,你借着爱护甥女的名义让沈庭休妇,是让身为长兄的沈庚陷入不义的境地,而届时嫁作沈家妇的白姑娘势必会无辜受累,说不得还要夫妻失和,你对白姑娘便是不慈;其三,沈庚既能得白老先生看重,也算得上是国之良才,你为一己私欲煞费苦心坏他名声,毁他前程,那就是于国不忠。所以就算沈家受你胁迫将我休弃,白家姑娘也未见得能落下什么好来。”
丛窦氏书读过一些,但理却明得少,初初只是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