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初, 沈庭叫上几个帮闲,把事先准备好的雄黄涂抹了周身, 又另拎着几罐子在手, 扛着镐子锄头赶车进山。
    驴车上另放着七八个竹筐, 是一会儿用来盛硝石的。
    襄桐想跟上山看看, 沈庭没同意, 连沈庆和沈赵氏都被他强留在家里。
    襄桐闲着也是闲着, 便决定趁便进城一趟,也没事先同人商量。
    沈赵氏问时,她只推说要去进城打听打听药材的行市,实际却是要到城南的文澜书院,去寻前两日登门的丛窦氏。
    文澜书院建在紫阳山坡地上, 左近没有多少人家, 且书院的竹子山门尤为显眼,襄桐稍一打听就寻到了地方。
    到的时候已经将近晌午,有不少给家里走读的小郎送饭的妇人, 此刻均往山上来。
    襄桐之前已问过沈庭,未来大嫂的那位丛家姨妈也住在书院里,且丛姨父也是书院里的先生,人应是不难找到。
    她想着, 如非必要,还是先不要惊动白老先生和白氏,便跟来送饭的人打听丛先生的住处。
    还真有热心的帮她指路。
    “进了山门往东是学堂,往西是外地学子的下塌处, 而南边则是山长家的宅第和几位经学先生的院子。你要寻的丛先生家就在把东头第二个。”
    襄桐道了谢,又把拎来的一筐枇杷分了几个作答。
    等到了丛家屋门前,襄桐站定身形,又稍稍整理好身上衣物,这才抬手叩门。
    来开门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郎,和丛窦氏长得颇像,应是这家的儿子无疑。
    “请问这是丛家吗”
    那小郎开门前原当是他爹归家吃饭的,见是个陌生小娘也愣了一愣。
    “这是丛家,你又是哪位”
    “小哥儿不识得我,我是霍山村沈家人,此来是来探望您家大娘子的,这些是从家带来的土仪,还烦劳你帮我传达一句。”
    丛小郎见人带着礼上门,且看起来面目和顺,便接了东西先把襄桐让进门内。
    “这位娘子稍待,我这就去叫我娘出来。”
    丛窦氏刚做得了餐饭,正等她家官人归家好摆桌,乍听说有霍山村来的沈家人,还当是沈赵氏想通了来答话,便整了整衣裳出门见客。
    待她看到院门内亭亭而立的是个妙龄少妇,且襄桐为了不失礼,今日出门前特特收拾了一番,所以丛窦氏根本没认出来。
    “这位娘子是”
    襄桐忙上前问安,“丛大娘子日安,我是霍山村沈家二郎的娘子,娘家姓樊,前几日在霍山同您见过的。”
    丛窦氏听人报过了家门,眯着眼打量一番,这才发觉眼前的人果真是那日让她防备着的沈家二儿媳,顿时把脸色一沉。
    莫不是,沈家婆母把事情已经和这二儿媳讲明了那这人今日是来寻衅的
    “原来是樊娘子,却不知你家里出了什么大事,竟让你今日贵脚踏贱地,来我丛家门上喧嚷”
    襄桐听她这话说得极不客气,别说两家即将连做姻亲,便是寻常人登门,也没有这么损讽人的。
    她本就是个通透之人,人家表达出的嫌恶之情,顿有所觉,故也带上七分疏离。
    “没有事先招呼就贸然登门属实是我冒昧了,不过我想着,那日丛大娘子特特到霍山村予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