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沉香木叫个“木”字, 其实并不是树名,而是有那么一种落叶乔木, 在外力挫伤树皮后在自愈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叫做“沉香”香料, 而少数可生发出沉香的树身, 才会成为沉香木。
换言之, 同是一类树种, 但没有受到外力损伤, 又或是受了损伤自愈的极快极好,没产生沉香,那也不过仍是个普通木头。
也正因这偶然性,沉香和沉香木备受推崇,便是当今皇宫里, 沉香也是御用的香料之一, 仅排在了海外舶来的龙涎香之后,更是排在苏合香和龙脑香前头。
襄桐虽眼下有些猜测,但究竟霍山栖仙观玄武岩后的谷地里长得到底是不是沉香木, 还有待她进一步确认。
于是,这消息她暂时没有声张,怕先张扬出来最后反让沈家人空欢喜一场。
“二郎,我想将硝石矿洞里的山壁打通, 去到林木深处瞧瞧,说不定还能有些旁的发现。”
沈庭见她有了新的想法,不免奇怪,但只要是襄桐主张的, 他无有不应。“今日天色有些晚了,且还要去城里贩菜,要不咱们明日头午再进山看看到时我拿来家里铁镐,也比锄头顺手些。”
襄桐想想,沉香木的样子要看过孤本才能确认,也不急在今日。
“也没那么急,就过些时日再说吧。我去和崔家人索要些枇杷叶,你一会儿想着帮我带给百草居的燕二伯,也顺道问问,咱先头在石壁上得来的嫩茎到底是不是铁皮麦斛。”
沈庭知道事关沈家日后生计,郑重保证定不会走空。
襄桐自去寻了崔大娘说话,崔家人听是要些不值钱的树叶子,不仅白给装了几袋,还强塞了两袋枇杷果。
襄桐推拒不过,到底收了,但不愿白受人好处,只打算晚间会账时从沈家那份多拨出一些分给崔家就是。
很快到了日暮十分,沈庭和崔大伯往城里送了两趟,总共得钱二十七贯多,当即把账录了也把钱分好。
襄桐又单拿出一贯交给崔大娘,“这两日我家事多经常不在,让您家里费心的多,权且拿去买些酒菜,也当是我们做小辈的一点心意。”
崔大娘先头不肯要,但襄桐又道,“银钱多少,也比不得咱两家情谊,您若不收,不是成心让我们心里不安吗往后也再难开口央您家帮忙。”
崔大娘这才勉为其难接下,心里掂量,沈家也不知修了什么福运,得来个如此能钻营又会做人的郎妇,日后哪还愁家宅不兴要不是自家大囡比沈家小三子年纪大,而三郎性格又太过跳脱,她都有心和沈家做门亲了。
这一晚日暮各自归家,沈家照例围坐在南屋拢账。
沈赵氏把她和沈庆分得的那一份银钱照例封在个瓦罐里,里头银子、钱串儿、散钱堆到瓮口,眼看就要盖不上,沈赵氏难得说次日要多割些肉。
沈庭见大家高兴,打算来个趁热打铁,“娘,家里眼看有了余富钱,我想,咱们不若按着头午在矿洞里商量的,把近来的事好好筹划筹划。”
沈赵氏把瓦罐收好,回身拉着几个人入座。
“娘都听你们的,你们说咋整,娘就咋整。”
这你们,自然指的是沈庭和襄桐。
襄桐不敢托大,连忙说,“让二郎拿主意就是。”
沈庆却嬉笑着凑前,“二嫂可别让二哥添乱,他要是知道咋生财,咱家早就搬进城里住大宅了。”
沈赵氏敲了敲庆哥儿后脑勺,“你个小精怪,才进过几次城里就嫌起咱这瓦房来”
沈庆揉揉头委屈,“城里那么多馆子,咱家门口一样都没有,傻子才不喜欢住城里呢。”
沈庭怕这话触了沈赵氏逆鳞,赶忙咳咳两声,“说起来,家里大事原该等着大哥归家一起商量,但眼下季候不等人,有些事不提早安排,只怕到时抓瞎。”
沈赵氏忙给他宽心,“娘知道你心里想着你大哥呢,但眼下这霍山是你拿命拼来的,你大哥莫说此刻不在,便是归了家也绝不会同你红脸。”
襄桐斟酌了一下,也忙说道,“兄长这趟进京,若能金榜题名,到时自是衣锦还乡,说不得还是二郎要钦羡他兄长高官厚禄呢。”
沈赵氏听得熨帖,“二郎你就放心大展拳脚,娘就算帮不上多少,也决计不会拖你后腿。”
沈庭见家里人心在一处,顿时也充满斗志。
“既然娘有这话,我今日也就不藏私了。但凡一会儿有哪处说的不对、或想得不周到,咱逐一改过就是。”
“二哥你恁啰嗦,还是让二嫂说吧。”
襄桐笑着摇
沉香木叫个“木”字, 其实并不是树名,而是有那么一种落叶乔木, 在外力挫伤树皮后在自愈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叫做“沉香”香料, 而少数可生发出沉香的树身, 才会成为沉香木。
换言之, 同是一类树种, 但没有受到外力损伤, 又或是受了损伤自愈的极快极好,没产生沉香,那也不过仍是个普通木头。
也正因这偶然性,沉香和沉香木备受推崇,便是当今皇宫里, 沉香也是御用的香料之一, 仅排在了海外舶来的龙涎香之后,更是排在苏合香和龙脑香前头。
襄桐虽眼下有些猜测,但究竟霍山栖仙观玄武岩后的谷地里长得到底是不是沉香木, 还有待她进一步确认。
于是,这消息她暂时没有声张,怕先张扬出来最后反让沈家人空欢喜一场。
“二郎,我想将硝石矿洞里的山壁打通, 去到林木深处瞧瞧,说不定还能有些旁的发现。”
沈庭见她有了新的想法,不免奇怪,但只要是襄桐主张的, 他无有不应。“今日天色有些晚了,且还要去城里贩菜,要不咱们明日头午再进山看看到时我拿来家里铁镐,也比锄头顺手些。”
襄桐想想,沉香木的样子要看过孤本才能确认,也不急在今日。
“也没那么急,就过些时日再说吧。我去和崔家人索要些枇杷叶,你一会儿想着帮我带给百草居的燕二伯,也顺道问问,咱先头在石壁上得来的嫩茎到底是不是铁皮麦斛。”
沈庭知道事关沈家日后生计,郑重保证定不会走空。
襄桐自去寻了崔大娘说话,崔家人听是要些不值钱的树叶子,不仅白给装了几袋,还强塞了两袋枇杷果。
襄桐推拒不过,到底收了,但不愿白受人好处,只打算晚间会账时从沈家那份多拨出一些分给崔家就是。
很快到了日暮十分,沈庭和崔大伯往城里送了两趟,总共得钱二十七贯多,当即把账录了也把钱分好。
襄桐又单拿出一贯交给崔大娘,“这两日我家事多经常不在,让您家里费心的多,权且拿去买些酒菜,也当是我们做小辈的一点心意。”
崔大娘先头不肯要,但襄桐又道,“银钱多少,也比不得咱两家情谊,您若不收,不是成心让我们心里不安吗往后也再难开口央您家帮忙。”
崔大娘这才勉为其难接下,心里掂量,沈家也不知修了什么福运,得来个如此能钻营又会做人的郎妇,日后哪还愁家宅不兴要不是自家大囡比沈家小三子年纪大,而三郎性格又太过跳脱,她都有心和沈家做门亲了。
这一晚日暮各自归家,沈家照例围坐在南屋拢账。
沈赵氏把她和沈庆分得的那一份银钱照例封在个瓦罐里,里头银子、钱串儿、散钱堆到瓮口,眼看就要盖不上,沈赵氏难得说次日要多割些肉。
沈庭见大家高兴,打算来个趁热打铁,“娘,家里眼看有了余富钱,我想,咱们不若按着头午在矿洞里商量的,把近来的事好好筹划筹划。”
沈赵氏把瓦罐收好,回身拉着几个人入座。
“娘都听你们的,你们说咋整,娘就咋整。”
这你们,自然指的是沈庭和襄桐。
襄桐不敢托大,连忙说,“让二郎拿主意就是。”
沈庆却嬉笑着凑前,“二嫂可别让二哥添乱,他要是知道咋生财,咱家早就搬进城里住大宅了。”
沈赵氏敲了敲庆哥儿后脑勺,“你个小精怪,才进过几次城里就嫌起咱这瓦房来”
沈庆揉揉头委屈,“城里那么多馆子,咱家门口一样都没有,傻子才不喜欢住城里呢。”
沈庭怕这话触了沈赵氏逆鳞,赶忙咳咳两声,“说起来,家里大事原该等着大哥归家一起商量,但眼下季候不等人,有些事不提早安排,只怕到时抓瞎。”
沈赵氏忙给他宽心,“娘知道你心里想着你大哥呢,但眼下这霍山是你拿命拼来的,你大哥莫说此刻不在,便是归了家也绝不会同你红脸。”
襄桐斟酌了一下,也忙说道,“兄长这趟进京,若能金榜题名,到时自是衣锦还乡,说不得还是二郎要钦羡他兄长高官厚禄呢。”
沈赵氏听得熨帖,“二郎你就放心大展拳脚,娘就算帮不上多少,也决计不会拖你后腿。”
沈庭见家里人心在一处,顿时也充满斗志。
“既然娘有这话,我今日也就不藏私了。但凡一会儿有哪处说的不对、或想得不周到,咱逐一改过就是。”
“二哥你恁啰嗦,还是让二嫂说吧。”
襄桐笑着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