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郎老安人不仅赏脸留饭, 还立时派人去知府衙门替襄桐打点重新落籍的事情,郎琛便再没有推脱借口, 连着沈庭和襄桐也诚惶诚恐入了客座, 和主人一道共餐。
郎琛知道他这位姑祖母一家虽然低调, 在外头的声名也不显, 但因汴京里有人关照, 连府尹老爷逢年过节都要借着给老安人请安套近乎, 所以这等芝麻绿豆的小事,并不太当回事,但沈庭和襄桐十分感激,却不知该如何回报一二。
因逾着年岁,这宴也并不分席, 众人都挨了一张梨木圆桌围坐, 众星捧月般哄着老安人开怀。
片刻后,诸人先进了暖席的茶汤,随后庆妈妈就张罗命人传菜。
沈庭见状生出些许不安, 他悄声询问身旁的郎琛,“郎大人,咱们不等国姓爷和夫人归家就开席吗”
郎琛知些内情,猜是老安人还在和她儿子、儿媳置气, 故意要落他们面子,只叮咛沈庭不要多问,又道“听我姑祖母安排便是,千万别提起你旧东家夫妇。”
沈庭头大如斗, 也不敢多打听。
待四个看盘、八道热菜和四个围碟上齐,门口适时有人来报,“老安人,咱家老爷和夫人归府了,正往咱荣寿堂来呢。”
郎老安人听完眼睛都不眨一下,“让他们直接回正院吧,说我院里有客,就不招待他们大驾在我这偏院里用膳了。”
来报事听是让传这话,面有难色,却不敢违逆,只得硬着头皮出了门。
郎老安人却还一派若无其事的样子,“你们都看我做什么是我这张老脸长得比桌上的佳肴还更遭待见”
郎琛是孙辈,知道老人家是故意要落家里男女主人面子,累觉这浑水不好趟。
“您还别说,今日这些饭菜确只算差强人意,就看这道旋切肉淘,肉皮不够酥烂,色泽也稍欠火候,都不用提汴京的樊楼的招牌,就是跟从前咱郎家掌勺的宁厨子的手艺比,也差着好几条街呢。”
太夫人听他提到汴京郎家,立时放下手里碗筷,不觉也跟着叹口气。
“知你是个老餮,这些粗茶淡饭糊不住你的嘴,我猜着你也不愿在这宅院里久留。你要是想寻了由头回去,那便走吧。我也看出来了,你们一个个的,明里哄着我,心里实则腻烦我这老背晦的,恨不能天高水远离得万千里地去”
沈庭和襄桐听老安人一番摸不着边际的话,知道郎琛是被迁怒了,可惜他们人微言轻,且不知内情,只得低头装聋作哑。
郎琛显是比他们两个明白,“姑祖母,您这事也不好往左了想,都是您的至亲血脉,难道真有哪个生出个虎狼之心,盼着与您骨肉分离不成左不过时运所致,顺承天意罢了。”
老安人听完火气更大了,“天意合着就他们老晁家是天,我们旁个都是那地里蒿草野芥,随意被人踩踏也不足怜惜你摸着良心想想,你还有位在宫里守着冷灶的亲姑母呢,就算是顾念天家玺继国祚,那也不该轮上她姓玉的”
郎琛惊得额头直冒冷汗,“姑祖母,这话在家说说也就便了,可不敢在外头妄言。”
郎老安人痛快一回嘴,也知她恼恨无用,并改变不了任何结局,只摆摆手,“罢了,我也是近古稀的人了,再过两年,也要躺了地下和你祖辈人作伴去,还管顾着旁个作甚。”“我这会儿有些乏了,你们尽意吃些,晚些去你表叔父那里问个安再走吧。”
总算是变相给了台阶。
等老安人回了寝间,郎琛、沈庭和襄桐几个作客的自然没有再留的道理。
庆妈妈服侍了老安人回屋歇下,特特又出来一趟寻郎琛说话,“表少爷也真是的,我先头不是和您说了要哄着她老人家说话你倒好,偏又招她提什么汴京、官家,害她老人家又吃不下饭,怕是日也消不了气。”
郎琛没法和庆妈妈仔细分辨,“是我一时嘴快了。”“不过这样大事也拖不住,京里那位报书来了三回,且万寿节将至,这两日总要有个定论。我是个外人,尚且能看得清,承哥儿这回,是非进京不可了。”
“唉,说起来也不是头遭了,怎么就偏可着咱这一脉折腾呢老安人一辈子统共就那么点血脉,头生儿子给送去了襄阳王府,如今得继了反不敢亲近。她怕遭人惦记,一辈子深居简出低调得不似个王亲,就连两个聪敏的小哥儿,都要藏得深深的,没想到还是要”庆妈妈说着,眼眶就要泛红。
郎琛看不得这个,“妈妈快别说了,以后传出去可是口实。”“您赶紧屋去替我照顾姑祖母,我下回休沐再来看她老人家。”
“唉”“那我送送表少爷吧。”
02
郎琛按了老安人吩咐,要先往正院去给他表叔表婶问安。
沈庭和襄桐两个外人,今日遇了这么遭事,哪还敢上
郎老安人不仅赏脸留饭, 还立时派人去知府衙门替襄桐打点重新落籍的事情,郎琛便再没有推脱借口, 连着沈庭和襄桐也诚惶诚恐入了客座, 和主人一道共餐。
郎琛知道他这位姑祖母一家虽然低调, 在外头的声名也不显, 但因汴京里有人关照, 连府尹老爷逢年过节都要借着给老安人请安套近乎, 所以这等芝麻绿豆的小事,并不太当回事,但沈庭和襄桐十分感激,却不知该如何回报一二。
因逾着年岁,这宴也并不分席, 众人都挨了一张梨木圆桌围坐, 众星捧月般哄着老安人开怀。
片刻后,诸人先进了暖席的茶汤,随后庆妈妈就张罗命人传菜。
沈庭见状生出些许不安, 他悄声询问身旁的郎琛,“郎大人,咱们不等国姓爷和夫人归家就开席吗”
郎琛知些内情,猜是老安人还在和她儿子、儿媳置气, 故意要落他们面子,只叮咛沈庭不要多问,又道“听我姑祖母安排便是,千万别提起你旧东家夫妇。”
沈庭头大如斗, 也不敢多打听。
待四个看盘、八道热菜和四个围碟上齐,门口适时有人来报,“老安人,咱家老爷和夫人归府了,正往咱荣寿堂来呢。”
郎老安人听完眼睛都不眨一下,“让他们直接回正院吧,说我院里有客,就不招待他们大驾在我这偏院里用膳了。”
来报事听是让传这话,面有难色,却不敢违逆,只得硬着头皮出了门。
郎老安人却还一派若无其事的样子,“你们都看我做什么是我这张老脸长得比桌上的佳肴还更遭待见”
郎琛是孙辈,知道老人家是故意要落家里男女主人面子,累觉这浑水不好趟。
“您还别说,今日这些饭菜确只算差强人意,就看这道旋切肉淘,肉皮不够酥烂,色泽也稍欠火候,都不用提汴京的樊楼的招牌,就是跟从前咱郎家掌勺的宁厨子的手艺比,也差着好几条街呢。”
太夫人听他提到汴京郎家,立时放下手里碗筷,不觉也跟着叹口气。
“知你是个老餮,这些粗茶淡饭糊不住你的嘴,我猜着你也不愿在这宅院里久留。你要是想寻了由头回去,那便走吧。我也看出来了,你们一个个的,明里哄着我,心里实则腻烦我这老背晦的,恨不能天高水远离得万千里地去”
沈庭和襄桐听老安人一番摸不着边际的话,知道郎琛是被迁怒了,可惜他们人微言轻,且不知内情,只得低头装聋作哑。
郎琛显是比他们两个明白,“姑祖母,您这事也不好往左了想,都是您的至亲血脉,难道真有哪个生出个虎狼之心,盼着与您骨肉分离不成左不过时运所致,顺承天意罢了。”
老安人听完火气更大了,“天意合着就他们老晁家是天,我们旁个都是那地里蒿草野芥,随意被人踩踏也不足怜惜你摸着良心想想,你还有位在宫里守着冷灶的亲姑母呢,就算是顾念天家玺继国祚,那也不该轮上她姓玉的”
郎琛惊得额头直冒冷汗,“姑祖母,这话在家说说也就便了,可不敢在外头妄言。”
郎老安人痛快一回嘴,也知她恼恨无用,并改变不了任何结局,只摆摆手,“罢了,我也是近古稀的人了,再过两年,也要躺了地下和你祖辈人作伴去,还管顾着旁个作甚。”“我这会儿有些乏了,你们尽意吃些,晚些去你表叔父那里问个安再走吧。”
总算是变相给了台阶。
等老安人回了寝间,郎琛、沈庭和襄桐几个作客的自然没有再留的道理。
庆妈妈服侍了老安人回屋歇下,特特又出来一趟寻郎琛说话,“表少爷也真是的,我先头不是和您说了要哄着她老人家说话你倒好,偏又招她提什么汴京、官家,害她老人家又吃不下饭,怕是日也消不了气。”
郎琛没法和庆妈妈仔细分辨,“是我一时嘴快了。”“不过这样大事也拖不住,京里那位报书来了三回,且万寿节将至,这两日总要有个定论。我是个外人,尚且能看得清,承哥儿这回,是非进京不可了。”
“唉,说起来也不是头遭了,怎么就偏可着咱这一脉折腾呢老安人一辈子统共就那么点血脉,头生儿子给送去了襄阳王府,如今得继了反不敢亲近。她怕遭人惦记,一辈子深居简出低调得不似个王亲,就连两个聪敏的小哥儿,都要藏得深深的,没想到还是要”庆妈妈说着,眼眶就要泛红。
郎琛看不得这个,“妈妈快别说了,以后传出去可是口实。”“您赶紧屋去替我照顾姑祖母,我下回休沐再来看她老人家。”
“唉”“那我送送表少爷吧。”
02
郎琛按了老安人吩咐,要先往正院去给他表叔表婶问安。
沈庭和襄桐两个外人,今日遇了这么遭事,哪还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