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睁眼时, 天已大亮。
襄桐整个人还是恍惚的,等晨起的凉风顺着虚掩的房门钻进来, 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才回过神, 立即坐起身穿衣。
往常这个时辰, 早该去山里挖笋了。
沈庭正巧端了碗红枣粥进屋, 见襄桐披了外衣穿鞋下地, 赶忙上前拦住。
“你身上难受,今日就别动弹了,有事我替你张罗。”
边说,便把粥碗递到她眼前,接着又道, “娘和三郎起早出门前来看过你, 都说务必让你好好休养着,娘还特意从崔家借了几个鸡子儿,这会儿还在锅里温着。等一会儿你喝完粥, 我再给你剥。”
襄桐见沈庭自顾自地碎碎念,坐在炕沿有些发懵,只能转移个话题。
“娘和三郎出门了是去宝石山吗”
沈庭看襄桐没接过碗,索性自己舀了一勺, 又在嘴边吹凉了送到襄桐嘴边。
“娘说节前答应安掌柜,这两日给太和楼要送些笋,不去怕失了信誉,所以不能留在家照看你, 还嘱我不要让你着凉。你还不赶紧回炕上躺着,再喝碗热粥发发汗。我把红糖水也预备好了,都在灶上热着呢,等会和鸡蛋一起给你端来。”
襄桐见今日的沈庭如此殷勤,越发的不自在,赶忙从沈庭手里接过碗。
“我自己来。”看沈庭不错眼地盯着她看,连连保证,“我已经没事了,肚子早就不疼了,而且也该起了太和楼订了三百多只笋,只让娘和三郎两个人挖得做到什么时辰我一会儿还是上山去搭把手吧。”
说着又把碗放了一边就要下地。
沈庭显然不认同,他顺手一捞把襄桐的鞋脱了,又抬了她双腿扶她回炕上窝进被里。
“你别逞强,娘说了,这日都不许你再下地。我如今也好了,虽不能卖大力气,但在家看顾你还是不成问题的。”
襄桐先头听他又是鸡蛋又是糖水,还没多想,这一结合日不让下地和碗里的红枣粥,还有什么不明白瞬间红晕爬上双颊,直蔓延到耳根。
“我,我总要出去解手啊。”
沈庭面上一窘,又赶紧蹲下身,准备再帮她把鞋套上。
襄桐长这么大还没被哪个外人这么对待,半是羞恼半是感动。
“我自己穿。”她怕沈庭不走,又假意支使他,“你再去帮我把糖水拿来吧,多放糖,少放姜。”
沈庭闻言起身,又顺手帮她把件厚袄拿来连连叮嘱她,“出屋多穿着些,早间还有凉风,你受不得。”仿佛她就是个纸糊的。
这才推门出去。
襄桐见沈庭可算走了,直呼出口气,看手边的粥折腾到现在正是不凉不热,端起来小口抿了,味道还不错。
她是多久没体会过,这种让人捧在手心里如珠似宝珍惜着的感觉了
脑袋里不禁突然冒出个更加荒唐的想法,如果不离开沈家,这样的日子,也算和美。
她随即摇了摇头,青天白日想这些有的没的,真不害臊。
襄桐把这些奇怪的念头悉数赶出脑海,先从炕柜角落一个包袱里找出了什么,然后往茅房去拾掇自己。
等到再回屋来,屋里炕桌上已经摆上了糖水和鸡蛋,沈庭人却不在。
她去灶下找了一回,也没寻见人影,竟莫名有些担心。
“二郎,二郎你在何处”
沈庭却打院子外头应了声“我这就回来。”
襄桐循着声音上前,透过门缝往外看去,见胡大牛正牵着马在门口和沈庭说话。
她眼下没梳头且衣冠不整的,就没开门招呼,直接退回屋里等着。
又过来一会儿,沈庭打外头回来,脸上神色竟有些凝重。
襄桐关切地问“胡大哥一早登门,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沈庭看襄桐也跟着皱了眉头,十分担心的样子,赶忙拉着她手肘往炕边走。
“没出什么事,你别乱想。”“糖水快凉了,你快趁热喝。”
襄桐越发不信。“你别瞒我,你脸上都写着呢。”怕他不肯说,又再三保证“就算真有什么,我也不会告诉娘子的。你说出来,我也能帮你参详参详。”
沈庭这才吐口,“也没什么大事。胡大哥方才过来,是告诉我他已经选好了郎大人派的赏。”
襄桐低头猜测,“看你的神色,他难道没选霍山的开山权”
按着正常人家想法,都要选霍山吧
而让沈庭烦恼的,绝对不是因为吃亏失利。
“让你说着了,他说他想要杭州城里的铺面,把霍山留给了咱家,一会回城里就要报给郎大人。”
襄桐听到是这个结果,还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但也要宽慰着说。
“他家既选了铺面,自然有他家的打算,你也别想太多。我知道你是想趁这机会还他个人情,现在这人情没还反倒越欠越大,你心里过意不去而已。”
沈庭见襄桐说到他心里去,也不再避着她,颇引她做知己看。
“你说的不错。其实郎大人昨日提起这两处犒赏的时候,我就有意让胡大哥直接选了霍山十年的开山权,那里毕竟多年没有百姓踏足,山间的物产应是还有不少。咱家呢,得了剩下的铺子,我也好找了由头带你进城。你是个有眼界的,不该就一头扎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和我吃苦,本想着,若这回能顺水推舟得了铺子,我也好说服娘点头。”
可惜种种盘算都落了空。
襄桐没想到这事还牵扯上自己,不过感动之余不想深说,只想法岔开话题。
“胡大哥能有这样舍己为人的胸襟我能明白,可这事,他家里人怎可能同意”
尤其是他那个理歪人也歪的娘子翟氏,放着这么块大肥肉,怎舍得吐口且便宜的还是令她嫉恨的沈家人。
“胡大哥说这事只和胡大娘商量过,他娘子昨日娘家有事归宁了还不知。”
这就说得通了,难怪翟氏没有闹起来,原来还被蒙在鼓里,只怕后面又是场风波。
襄桐猜得到,沈庭肯定也能想到,襄桐便不说出来给他继续添堵,只据实擘肌分理。
“胡大哥特意上门和你说定,便是他家已深思熟虑过了。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你也不要再有顾虑。其实要我说,这霍山既是座金山银山,同时也似那烫手的山芋。你如今接下,看着占着便宜,实则有利也有弊。沈家从前在村里不过中下之户,猛然乍富必然要遭人红眼,明里捻酸的也就罢了,就怕有人暗中使坏,反让人不安生。”
沈庭经这一提醒,也深以为然。
“你说的极是,这山长在那里,咱坐家里又看管不到,失了丢了一把火烧了,只能心疼,却没有日日防贼的办法。若实在不行,我看过段时日就把它退还给郎大人得了。”
襄桐摇头。“郎大人要是想接手,当初也轮不到你们。他或是看不上这点浮财,又或是不愿意给家里招祸,这才把铺子和霍山的开山权转手送人。你别说把山头重新过到他名下,便是把出息全换了银两暗地里奉承,人家都未必肯收,被人揪住就是身败名裂的大错。”
“你说的也是,郎大人仕宦之家,最是讲究小心行船。咱看着天大的富贵,在人家眼里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再犯不上因此惹上一身腥臭。方才是我妄言了。”
“所以啊,事已落定,你也别再想东想西了,往后啊,只顾着怎么靠着那山头,让娘子她在村里腰杆硬整起来,再不让那些欺软怕硬的鼠辈欺到她头上才是要紧。”
“桐娘你说的是,待过两日我腾出手来,就去霍山看看。”
“要
睁眼时, 天已大亮。
襄桐整个人还是恍惚的,等晨起的凉风顺着虚掩的房门钻进来, 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才回过神, 立即坐起身穿衣。
往常这个时辰, 早该去山里挖笋了。
沈庭正巧端了碗红枣粥进屋, 见襄桐披了外衣穿鞋下地, 赶忙上前拦住。
“你身上难受,今日就别动弹了,有事我替你张罗。”
边说,便把粥碗递到她眼前,接着又道, “娘和三郎起早出门前来看过你, 都说务必让你好好休养着,娘还特意从崔家借了几个鸡子儿,这会儿还在锅里温着。等一会儿你喝完粥, 我再给你剥。”
襄桐见沈庭自顾自地碎碎念,坐在炕沿有些发懵,只能转移个话题。
“娘和三郎出门了是去宝石山吗”
沈庭看襄桐没接过碗,索性自己舀了一勺, 又在嘴边吹凉了送到襄桐嘴边。
“娘说节前答应安掌柜,这两日给太和楼要送些笋,不去怕失了信誉,所以不能留在家照看你, 还嘱我不要让你着凉。你还不赶紧回炕上躺着,再喝碗热粥发发汗。我把红糖水也预备好了,都在灶上热着呢,等会和鸡蛋一起给你端来。”
襄桐见今日的沈庭如此殷勤,越发的不自在,赶忙从沈庭手里接过碗。
“我自己来。”看沈庭不错眼地盯着她看,连连保证,“我已经没事了,肚子早就不疼了,而且也该起了太和楼订了三百多只笋,只让娘和三郎两个人挖得做到什么时辰我一会儿还是上山去搭把手吧。”
说着又把碗放了一边就要下地。
沈庭显然不认同,他顺手一捞把襄桐的鞋脱了,又抬了她双腿扶她回炕上窝进被里。
“你别逞强,娘说了,这日都不许你再下地。我如今也好了,虽不能卖大力气,但在家看顾你还是不成问题的。”
襄桐先头听他又是鸡蛋又是糖水,还没多想,这一结合日不让下地和碗里的红枣粥,还有什么不明白瞬间红晕爬上双颊,直蔓延到耳根。
“我,我总要出去解手啊。”
沈庭面上一窘,又赶紧蹲下身,准备再帮她把鞋套上。
襄桐长这么大还没被哪个外人这么对待,半是羞恼半是感动。
“我自己穿。”她怕沈庭不走,又假意支使他,“你再去帮我把糖水拿来吧,多放糖,少放姜。”
沈庭闻言起身,又顺手帮她把件厚袄拿来连连叮嘱她,“出屋多穿着些,早间还有凉风,你受不得。”仿佛她就是个纸糊的。
这才推门出去。
襄桐见沈庭可算走了,直呼出口气,看手边的粥折腾到现在正是不凉不热,端起来小口抿了,味道还不错。
她是多久没体会过,这种让人捧在手心里如珠似宝珍惜着的感觉了
脑袋里不禁突然冒出个更加荒唐的想法,如果不离开沈家,这样的日子,也算和美。
她随即摇了摇头,青天白日想这些有的没的,真不害臊。
襄桐把这些奇怪的念头悉数赶出脑海,先从炕柜角落一个包袱里找出了什么,然后往茅房去拾掇自己。
等到再回屋来,屋里炕桌上已经摆上了糖水和鸡蛋,沈庭人却不在。
她去灶下找了一回,也没寻见人影,竟莫名有些担心。
“二郎,二郎你在何处”
沈庭却打院子外头应了声“我这就回来。”
襄桐循着声音上前,透过门缝往外看去,见胡大牛正牵着马在门口和沈庭说话。
她眼下没梳头且衣冠不整的,就没开门招呼,直接退回屋里等着。
又过来一会儿,沈庭打外头回来,脸上神色竟有些凝重。
襄桐关切地问“胡大哥一早登门,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沈庭看襄桐也跟着皱了眉头,十分担心的样子,赶忙拉着她手肘往炕边走。
“没出什么事,你别乱想。”“糖水快凉了,你快趁热喝。”
襄桐越发不信。“你别瞒我,你脸上都写着呢。”怕他不肯说,又再三保证“就算真有什么,我也不会告诉娘子的。你说出来,我也能帮你参详参详。”
沈庭这才吐口,“也没什么大事。胡大哥方才过来,是告诉我他已经选好了郎大人派的赏。”
襄桐低头猜测,“看你的神色,他难道没选霍山的开山权”
按着正常人家想法,都要选霍山吧
而让沈庭烦恼的,绝对不是因为吃亏失利。
“让你说着了,他说他想要杭州城里的铺面,把霍山留给了咱家,一会回城里就要报给郎大人。”
襄桐听到是这个结果,还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但也要宽慰着说。
“他家既选了铺面,自然有他家的打算,你也别想太多。我知道你是想趁这机会还他个人情,现在这人情没还反倒越欠越大,你心里过意不去而已。”
沈庭见襄桐说到他心里去,也不再避着她,颇引她做知己看。
“你说的不错。其实郎大人昨日提起这两处犒赏的时候,我就有意让胡大哥直接选了霍山十年的开山权,那里毕竟多年没有百姓踏足,山间的物产应是还有不少。咱家呢,得了剩下的铺子,我也好找了由头带你进城。你是个有眼界的,不该就一头扎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和我吃苦,本想着,若这回能顺水推舟得了铺子,我也好说服娘点头。”
可惜种种盘算都落了空。
襄桐没想到这事还牵扯上自己,不过感动之余不想深说,只想法岔开话题。
“胡大哥能有这样舍己为人的胸襟我能明白,可这事,他家里人怎可能同意”
尤其是他那个理歪人也歪的娘子翟氏,放着这么块大肥肉,怎舍得吐口且便宜的还是令她嫉恨的沈家人。
“胡大哥说这事只和胡大娘商量过,他娘子昨日娘家有事归宁了还不知。”
这就说得通了,难怪翟氏没有闹起来,原来还被蒙在鼓里,只怕后面又是场风波。
襄桐猜得到,沈庭肯定也能想到,襄桐便不说出来给他继续添堵,只据实擘肌分理。
“胡大哥特意上门和你说定,便是他家已深思熟虑过了。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你也不要再有顾虑。其实要我说,这霍山既是座金山银山,同时也似那烫手的山芋。你如今接下,看着占着便宜,实则有利也有弊。沈家从前在村里不过中下之户,猛然乍富必然要遭人红眼,明里捻酸的也就罢了,就怕有人暗中使坏,反让人不安生。”
沈庭经这一提醒,也深以为然。
“你说的极是,这山长在那里,咱坐家里又看管不到,失了丢了一把火烧了,只能心疼,却没有日日防贼的办法。若实在不行,我看过段时日就把它退还给郎大人得了。”
襄桐摇头。“郎大人要是想接手,当初也轮不到你们。他或是看不上这点浮财,又或是不愿意给家里招祸,这才把铺子和霍山的开山权转手送人。你别说把山头重新过到他名下,便是把出息全换了银两暗地里奉承,人家都未必肯收,被人揪住就是身败名裂的大错。”
“你说的也是,郎大人仕宦之家,最是讲究小心行船。咱看着天大的富贵,在人家眼里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再犯不上因此惹上一身腥臭。方才是我妄言了。”
“所以啊,事已落定,你也别再想东想西了,往后啊,只顾着怎么靠着那山头,让娘子她在村里腰杆硬整起来,再不让那些欺软怕硬的鼠辈欺到她头上才是要紧。”
“桐娘你说的是,待过两日我腾出手来,就去霍山看看。”
“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