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 (1/2)
敢情,以为她破罐子破摔,胡诌污名自娱
女子转过头,油灯黄亮亮照清全部轮廓,清秀眉眼端庄,只是从眉间到唇角,赫然横着一道长疤
文烨襄叹气,难怪女子被划为刷桶大军。
同是天涯沦落人。
女子亦看清她的面貌,倒没有讶异,仍波澜不惊,只道“姑娘不要妄自菲薄。”
文烨襄急了,东西还揣在怀里,就连忙解释道“不敢打趣姐姐,我是文才的文,光烨的烨,襄阳城的襄。”
女子眉头更深,却不再多言,转头清理行李,又拿出一本书。
是昭明文选
文烨襄讪讪缩到桌角,她读书十年,被嫌弃十年。除了认得几个字,诗词文理,可谓一窍不通。自己也不想窝囊无能,但三天一痛,五天一病,嫡母孙氏盯得紧,管家受命偷偷在饭食里下药,不吃是饿死,吃几口还能苟活。
这名字,也是嫡母建议。
大气贵重,甚有前途
文烨襄父亲那时因公务头痛难忍,没有细想,便应声点头。
等到家丁秉明祖父,这个前朝的光禄大夫文听湖,只顾逗鸟取乐,全副心思扑在八哥舌尖。
八哥讨巧“主人听湖,主人威武,主人闻鸡起舞”
祖父笑嘻嘻“多加两勺鸟食”
真是,庶出子孙不如鸟。
文尚书小妾周氏,也就是文烨襄亲生母亲,本以为瞒天过海,成功指女为男,能换来几天红火日子。
没想竹篮打水,到头白梦一场主君来的次数更少了。
随后熬油似的三年,气坏了身子,拖垮了寿岁,周氏带着怨气,不久含恨而终。
文烨襄则在母亲陪嫁陈嬷嬷的庇护下,瞒前瞒后长到十七岁。但她终日提心吊胆,生怕别人寻出端倪,时隔几月,两人就私下取来药粉,催得脸上麻子更黑更深。
因着长年缺衣少食,身材瘦竹竿,风吹就倒地。
读书蠢笨不上进。
更不得父亲喜爱了。
文烨襄苟且偷生到十七岁,原打算年满十八,就向父亲请求回到老家祠堂,为先祖斋戒守坟,伴着老嬷嬷过几天舒生日子。
结果亡国祸事临门,父亲逼她自尽,还要先划烂脸
父亲字字锥心“别叫先人识得,是我文家的种。”
嫡亲姐姐没划脸,两个嫡亲哥哥也没划脸,就连府里,最摆不上台面的屠夫张二都没划,凭什么
偏她赴死无颜。
当个男人,竟被父亲嫌恶如斯
月寒日暖煎人寿,晃眼旧事云烟。
文烨襄借着油灯看着女子,特别是那道长疤,肉痕扭曲盘根,煞是可怖。
一疤毁尽所有,一疤也保护清白,红颜易折损,女子父母是爱,是保护,是计深远。
她与这女子相比,脸上疤痕则多了数十道。
父亲当真下得去手。
“一起看”忽然,那女子眉头舒解,冷若冰霜稍缓,“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文烨襄惊喜不已,又似不敢相信“姐姐肯教我”
女子翻着书本,至贾谊鵩鸟赋一页,眉目柔和清姿,却端着先生做派。幽幽低了眉眼,空气潮湿慑人,影子在光下愈发傲然,清声自报家门“顾长宁,族亲们唤我阿宁,我爹是彦国御史顾江昕。”
原是顾家,文烨襄好不敬佩。
顾御史清流门户,早年以博学正直闻名京城,然生逢乱世,恐怕也
“我文”文烨襄立即捂住嘴,乌溜溜眸转灵动,腰板一挺。
她敛声续道“我没有爹,天生天养吃四方。”
顾长宁微微展颜,眼里半含不忍,由是轻轻拉过书,就着晕黄油灯。
一行一行细细教她。
也罢,谁人没有隐痛,不去揭开就是了。
齐国生活清苦,文烨襄每日粗食疏水,鸡鸣三声起早刷桶,午间送桶换新,傍晚收桶清点。
入夜二更,又跟着顾长宁学文练字。
居然还长胖了。
不过也有好处。
任务繁重以致胃口大开,从前病恹恹一吹就倒的身体,竟新芽抽枝,一年年扎实高挑。
偶尔偷闲时,和推车太监小康子学几招功夫,小康子吹牛不嫌大,仗着没人细究。
“想当年,我爷爷的爷爷,是彦国振南大将军。”
“想当年,我爹爹的爹爹,是彦国卫安侯。”
“想当年,我一出生,皇帝曾有意将南昱公主指婚于我。”
齐国皇宫院内,梧桐长叶吹得沙沙作响,小康子胡吹海夸正是起劲。
“夜香姑”
永乐宫派人来领恭桶,文烨襄吃着枣子,忙吐出核子,搁在案石上。
她赔着笑,“诸公公午安,天热路远费神,有劳公公们跑一趟,奴婢这就差人点桶送去。”
得了脸,公公们回笑“无妨,为主子分忧,这分内之事,香姑言重。”
文烨襄送走那波人,按一按笑僵的脸,夏风舒爽去热,她索性坐在门廊槛边,又嗑起甜枣。
来往公公背影妖娆,腰身摇曳生姿,比起各宫的娇媚娘娘。
尤为提神醒脑。
呵,高兴就叫她香姑,不高兴就喊夜香姑。
一字之差,香臭相隔万里,人心难看起来。
文烨襄匆匆收好枣核
女子转过头,油灯黄亮亮照清全部轮廓,清秀眉眼端庄,只是从眉间到唇角,赫然横着一道长疤
文烨襄叹气,难怪女子被划为刷桶大军。
同是天涯沦落人。
女子亦看清她的面貌,倒没有讶异,仍波澜不惊,只道“姑娘不要妄自菲薄。”
文烨襄急了,东西还揣在怀里,就连忙解释道“不敢打趣姐姐,我是文才的文,光烨的烨,襄阳城的襄。”
女子眉头更深,却不再多言,转头清理行李,又拿出一本书。
是昭明文选
文烨襄讪讪缩到桌角,她读书十年,被嫌弃十年。除了认得几个字,诗词文理,可谓一窍不通。自己也不想窝囊无能,但三天一痛,五天一病,嫡母孙氏盯得紧,管家受命偷偷在饭食里下药,不吃是饿死,吃几口还能苟活。
这名字,也是嫡母建议。
大气贵重,甚有前途
文烨襄父亲那时因公务头痛难忍,没有细想,便应声点头。
等到家丁秉明祖父,这个前朝的光禄大夫文听湖,只顾逗鸟取乐,全副心思扑在八哥舌尖。
八哥讨巧“主人听湖,主人威武,主人闻鸡起舞”
祖父笑嘻嘻“多加两勺鸟食”
真是,庶出子孙不如鸟。
文尚书小妾周氏,也就是文烨襄亲生母亲,本以为瞒天过海,成功指女为男,能换来几天红火日子。
没想竹篮打水,到头白梦一场主君来的次数更少了。
随后熬油似的三年,气坏了身子,拖垮了寿岁,周氏带着怨气,不久含恨而终。
文烨襄则在母亲陪嫁陈嬷嬷的庇护下,瞒前瞒后长到十七岁。但她终日提心吊胆,生怕别人寻出端倪,时隔几月,两人就私下取来药粉,催得脸上麻子更黑更深。
因着长年缺衣少食,身材瘦竹竿,风吹就倒地。
读书蠢笨不上进。
更不得父亲喜爱了。
文烨襄苟且偷生到十七岁,原打算年满十八,就向父亲请求回到老家祠堂,为先祖斋戒守坟,伴着老嬷嬷过几天舒生日子。
结果亡国祸事临门,父亲逼她自尽,还要先划烂脸
父亲字字锥心“别叫先人识得,是我文家的种。”
嫡亲姐姐没划脸,两个嫡亲哥哥也没划脸,就连府里,最摆不上台面的屠夫张二都没划,凭什么
偏她赴死无颜。
当个男人,竟被父亲嫌恶如斯
月寒日暖煎人寿,晃眼旧事云烟。
文烨襄借着油灯看着女子,特别是那道长疤,肉痕扭曲盘根,煞是可怖。
一疤毁尽所有,一疤也保护清白,红颜易折损,女子父母是爱,是保护,是计深远。
她与这女子相比,脸上疤痕则多了数十道。
父亲当真下得去手。
“一起看”忽然,那女子眉头舒解,冷若冰霜稍缓,“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文烨襄惊喜不已,又似不敢相信“姐姐肯教我”
女子翻着书本,至贾谊鵩鸟赋一页,眉目柔和清姿,却端着先生做派。幽幽低了眉眼,空气潮湿慑人,影子在光下愈发傲然,清声自报家门“顾长宁,族亲们唤我阿宁,我爹是彦国御史顾江昕。”
原是顾家,文烨襄好不敬佩。
顾御史清流门户,早年以博学正直闻名京城,然生逢乱世,恐怕也
“我文”文烨襄立即捂住嘴,乌溜溜眸转灵动,腰板一挺。
她敛声续道“我没有爹,天生天养吃四方。”
顾长宁微微展颜,眼里半含不忍,由是轻轻拉过书,就着晕黄油灯。
一行一行细细教她。
也罢,谁人没有隐痛,不去揭开就是了。
齐国生活清苦,文烨襄每日粗食疏水,鸡鸣三声起早刷桶,午间送桶换新,傍晚收桶清点。
入夜二更,又跟着顾长宁学文练字。
居然还长胖了。
不过也有好处。
任务繁重以致胃口大开,从前病恹恹一吹就倒的身体,竟新芽抽枝,一年年扎实高挑。
偶尔偷闲时,和推车太监小康子学几招功夫,小康子吹牛不嫌大,仗着没人细究。
“想当年,我爷爷的爷爷,是彦国振南大将军。”
“想当年,我爹爹的爹爹,是彦国卫安侯。”
“想当年,我一出生,皇帝曾有意将南昱公主指婚于我。”
齐国皇宫院内,梧桐长叶吹得沙沙作响,小康子胡吹海夸正是起劲。
“夜香姑”
永乐宫派人来领恭桶,文烨襄吃着枣子,忙吐出核子,搁在案石上。
她赔着笑,“诸公公午安,天热路远费神,有劳公公们跑一趟,奴婢这就差人点桶送去。”
得了脸,公公们回笑“无妨,为主子分忧,这分内之事,香姑言重。”
文烨襄送走那波人,按一按笑僵的脸,夏风舒爽去热,她索性坐在门廊槛边,又嗑起甜枣。
来往公公背影妖娆,腰身摇曳生姿,比起各宫的娇媚娘娘。
尤为提神醒脑。
呵,高兴就叫她香姑,不高兴就喊夜香姑。
一字之差,香臭相隔万里,人心难看起来。
文烨襄匆匆收好枣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