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恢复训练与来信 (1/2)
“好了,三万米负重跑步结束,你们可以回去休息了。”随着今天训练教官的一句话,一群穿着各式兜帽服装,每个背上背着一个等身大小背包的少年们长舒一口气直接扑倒在了地上。
因为脱力,大部分人已经没法坐起来解背带,有的孩子干脆在地上打着滚儿把负重卸掉,不顾一头一脸的尘土,也不管衣服早就被磨破,所有人都毫无形象地瘫在地上拼命喘气。
过了一会儿,稍微缓过劲儿来的少年们一个个慢慢爬了起来,先把负重拖到训练场边上放好,然后互相搀扶着向着门派里的住宿区慢慢走去。
到了住宿区,苗淼和其他小伙伴们告别,独自一人带着一身的伤痕和疲惫回到屋子里趴下。
他所居住的屋子的格局非常简单,完全是过去的唐制的房屋,几千年来,门派会对屋子进行修缮和保养,但却不会改变房屋之间大的格局。偶尔在一些年代,门派子弟较多的时候也会新修一些房屋,不过制式都是一样的。
明教后部区域的住宅区一共只有三种房屋格局,按照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类,所有教众部分贫富身份,从教主到最底层的新弟子或者仆役,全部按照家庭组成住在一样的房子里。
“大”类型的房子是一个三进带前后院的的格局,相对来说占地最多,只会分配给家里有两个以上老人以及下面有孩子的家庭,前院可以洗衣服做饭养鸡以及晾晒衣物,后院则可以种一些耐旱耐风沙的作物。
“中”类型的房子则是一间打房带一个小间的格局,整个房子呈形,包住一个院子。这种房子只会分配给夫妻二人已有孩子的家庭,或者是孤儿寡母这种只有长辈还没有子嗣的人家。苗淼的爸妈还在的时候,一家人就住在这个型号的房子里。
至于现在的苗淼这样的孤家寡人,或者是那种家中兄妹众多,分家以后不负责照顾老人又还没有子嗣的小夫妻,包括教主本人在内,全都住在“小”号的房子里。
“小”号房屋只有一个大单间,附带单独的厨房和厕所,没有单独的院子,每个房子进门的地方会有一片不大的空地,道理上来说也允许他们在那里晾晒衣服,不过如果要种点什么就得防备会不会被过路的路人或者熊孩子顺手牵羊了。
虽然这种房子面积最小,但是随着国家的进步,以及考虑到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光棍,厨房和厕所还是十分现代化的,配备了各种家电。
整个住宿区不仅家家户户都通了电和自来水,厕所里甚至还有一个浴缸只是地处西北,大家的节水都出于天性,除非是需要药浴,否则没人这么奢侈经常泡澡。
清漪姐弟有时候会来看他,给他带一些伤药和换洗衣服,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陆清,本身还是个穿制服的军人。
因此大部分时间,苗淼是自己趴得缓过气以后爬起来自己去清洗,包扎以及换衣服没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因为年龄和出生的缘故也没有非常亲近的年龄较大的师兄或者师姐,苗淼很多事情都得自己担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人缘不好,事实上在同龄的师兄弟当中,苗淼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所有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师兄弟,现在都和他情况差不多。
一群十二到十四岁的少年,每天白天在训练场上被师叔师伯们揍得鸡飞狗跳,晚上还要熬夜背书,时不时还会面临各种突袭和小测可以说是只有更悲惨,没有最悲惨。
苗淼他们现在唯一的祈祷就是试炼的时间赶快到吧再这样下去,恐怕还没有到试炼,他们就要被自家师门炼成人干了。
就在这样的祈祷中,苗淼他们终于迎来了华夏传统的春节。
千年以降,明教的习惯没有太大的改变,像春节这样的大节日,都是整个教派集中在一起过的,大家一起在主殿中间对着圣火祈祷,举行仪式。
太阳落山以后,祈祷结束的众人在主殿坐下,摆出一桌桌丰盛的宴席,所有人坐在一起欢歌笑语,通电以后主殿里面甚至还有电视,大家可以一起吃饭,守岁顺便看每年都会举行的国家级的文艺节目。
这热闹的气氛冲淡了苗淼对于家和亲人思念带来的悲伤,他笑眯眯地坐在陆家兄妹一大家子人的桌子上,听他们说自己父母过去的故事,仿佛他们只是远行,并没有离开。
直到第二天早上,守岁结束的苗淼一直睡到了下午,看到桌上放着的写着弯弯绕绕字迹的信件,这才想起他虽然还在过节,但远在英国的德拉科和哈利他们还没有结束这个学期的学习。
苗淼翻看了一下信件,发现上面大部分讲的都是还有一周左右就要进行的期末考试的内容,赫敏还随信件寄来了一份他自己做的重点和要点目录,德拉科则是发过来了厚厚一本自己写的笔记的复制件。
苗淼欣
因为脱力,大部分人已经没法坐起来解背带,有的孩子干脆在地上打着滚儿把负重卸掉,不顾一头一脸的尘土,也不管衣服早就被磨破,所有人都毫无形象地瘫在地上拼命喘气。
过了一会儿,稍微缓过劲儿来的少年们一个个慢慢爬了起来,先把负重拖到训练场边上放好,然后互相搀扶着向着门派里的住宿区慢慢走去。
到了住宿区,苗淼和其他小伙伴们告别,独自一人带着一身的伤痕和疲惫回到屋子里趴下。
他所居住的屋子的格局非常简单,完全是过去的唐制的房屋,几千年来,门派会对屋子进行修缮和保养,但却不会改变房屋之间大的格局。偶尔在一些年代,门派子弟较多的时候也会新修一些房屋,不过制式都是一样的。
明教后部区域的住宅区一共只有三种房屋格局,按照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类,所有教众部分贫富身份,从教主到最底层的新弟子或者仆役,全部按照家庭组成住在一样的房子里。
“大”类型的房子是一个三进带前后院的的格局,相对来说占地最多,只会分配给家里有两个以上老人以及下面有孩子的家庭,前院可以洗衣服做饭养鸡以及晾晒衣物,后院则可以种一些耐旱耐风沙的作物。
“中”类型的房子则是一间打房带一个小间的格局,整个房子呈形,包住一个院子。这种房子只会分配给夫妻二人已有孩子的家庭,或者是孤儿寡母这种只有长辈还没有子嗣的人家。苗淼的爸妈还在的时候,一家人就住在这个型号的房子里。
至于现在的苗淼这样的孤家寡人,或者是那种家中兄妹众多,分家以后不负责照顾老人又还没有子嗣的小夫妻,包括教主本人在内,全都住在“小”号的房子里。
“小”号房屋只有一个大单间,附带单独的厨房和厕所,没有单独的院子,每个房子进门的地方会有一片不大的空地,道理上来说也允许他们在那里晾晒衣服,不过如果要种点什么就得防备会不会被过路的路人或者熊孩子顺手牵羊了。
虽然这种房子面积最小,但是随着国家的进步,以及考虑到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光棍,厨房和厕所还是十分现代化的,配备了各种家电。
整个住宿区不仅家家户户都通了电和自来水,厕所里甚至还有一个浴缸只是地处西北,大家的节水都出于天性,除非是需要药浴,否则没人这么奢侈经常泡澡。
清漪姐弟有时候会来看他,给他带一些伤药和换洗衣服,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陆清,本身还是个穿制服的军人。
因此大部分时间,苗淼是自己趴得缓过气以后爬起来自己去清洗,包扎以及换衣服没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因为年龄和出生的缘故也没有非常亲近的年龄较大的师兄或者师姐,苗淼很多事情都得自己担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人缘不好,事实上在同龄的师兄弟当中,苗淼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所有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师兄弟,现在都和他情况差不多。
一群十二到十四岁的少年,每天白天在训练场上被师叔师伯们揍得鸡飞狗跳,晚上还要熬夜背书,时不时还会面临各种突袭和小测可以说是只有更悲惨,没有最悲惨。
苗淼他们现在唯一的祈祷就是试炼的时间赶快到吧再这样下去,恐怕还没有到试炼,他们就要被自家师门炼成人干了。
就在这样的祈祷中,苗淼他们终于迎来了华夏传统的春节。
千年以降,明教的习惯没有太大的改变,像春节这样的大节日,都是整个教派集中在一起过的,大家一起在主殿中间对着圣火祈祷,举行仪式。
太阳落山以后,祈祷结束的众人在主殿坐下,摆出一桌桌丰盛的宴席,所有人坐在一起欢歌笑语,通电以后主殿里面甚至还有电视,大家可以一起吃饭,守岁顺便看每年都会举行的国家级的文艺节目。
这热闹的气氛冲淡了苗淼对于家和亲人思念带来的悲伤,他笑眯眯地坐在陆家兄妹一大家子人的桌子上,听他们说自己父母过去的故事,仿佛他们只是远行,并没有离开。
直到第二天早上,守岁结束的苗淼一直睡到了下午,看到桌上放着的写着弯弯绕绕字迹的信件,这才想起他虽然还在过节,但远在英国的德拉科和哈利他们还没有结束这个学期的学习。
苗淼翻看了一下信件,发现上面大部分讲的都是还有一周左右就要进行的期末考试的内容,赫敏还随信件寄来了一份他自己做的重点和要点目录,德拉科则是发过来了厚厚一本自己写的笔记的复制件。
苗淼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