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过来。”
橘猫窝在炭盆边, 没精打采地动了动耳朵, 假装自己睡着了,可那毛绒绒的长尾巴歇不住似的甩来甩去, 将暖阁的松木地板掸得光可鉴人。
魏殳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清平记胜谱轻轻放下。
温恪大约爱极了这本书, 边边角角密密匝匝写了很多批注, 歪歪扭扭的字迹横七竖八地爬满书页, 几乎鲜见空白的地方。魏殳手中的这一册所述乃是广陵府的山川盛景, 他将书页翻过, “清都不老泉”五字跃入眼帘。
清都坐忘峰, 崖顶终年覆雪。山麓苍松合抱, 松下栖鹤, 石上流泉, 泉水清冽可鉴, 终日沸如香汤。
书本雕版印刷, 油印的字体都是方方正正的泥雕正楷,规规矩矩地排列着;温小郎君偏要不拘一格地挤进去,用毛虫般的小字歪歪斜斜写下一行话
“温泉也能养鹤吗相传沐浴不老泉中, 阳气生发, 有益气延年之效。谨记谨记。只待日后机缘到了,同我的鹤,一起去。”
这人写完一通大白话,犹不满足, 还要在挤挤挨挨的留白处画上一只蹩脚鸡似的白鹤,白鹤的翅边,又像模像样地添了几道江水纹。
魏殳不知温恪何时竟悄悄养了鹤,瞧在眼中,不禁莞尔。他信手蘸了墨,也学着温恪的笔迹,在那蹩脚鸡边上歪歪扭扭地画了几个鬼画符,依稀可辨十二个小字
“松下听泉,香汤沐浴,鹤仙陪你。”
毫尖在书页上轻轻一点,魏殳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眼底的笑意淡了。他望着清平记胜谱上新鲜的墨痕,后知后觉地感到不妥。
且不论二人连日来的龃龉,他身为一个不受待见的客人,竟很不客气地在主人家心爱的藏书上留了评,当真是大大的无礼;可魏殳正待去擦时,书页上那上好的松烟墨已干透了。
橘猫被银炭烤得烫烫的,懒洋洋地睁开一线眼皮,轻轻地喵了一声。
魏殳惊了一跳,他做完坏事,飞快地将书本藏在一叠游记最底下,佯装若无其事地取出最上的一册,慢慢翻过一页。
时光在一幕幕未曾亲临的风景中慢慢溜走,魏殳心不在焉地用了晚膳和药饮,不过倏忽的功夫,夜色已深了。
温恪许久不曾在东厢歇息,反倒显得魏殳更像此地主人。如今二人志趣不合,他孤零零一个待在暖阁,往来仆婢皆寡言少语,难堪的沉闷间,实在令人如坐针毡。
十日之期很快便要到了。
只待明晨,他便去同温恪辞行。
温恪站在东厢如意窗前,静静地望着屋内那一豆灯火。
平沙低头侍立一旁,不敢揣测少主人的心思。
直到阁中烛光一灭,温恪这才回过头,沉默片刻,问“他今日如何”
温小郎君这些天翻来覆去问的都是这个,平沙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这些腹诽自然不能教主子听见,平沙顾忌屋中人已歇下,小声道
“晚膳用了糖豆包,多喝了几口雪霞羹。药都服下了。他看了一天的书,有时会拭剑,没什么别的吩咐。偶尔也会抱着猫,望着窗外的银杏树出神。”
温恪点了点头,不再絮语,转身向院外行去。
寒风吹彻,天色沉黑,浓云乌压压盖在中天,脸上忽然一冰,温恪抬起头,才发现不知何时竟飘起了雪籽。一阵冷烈的芳香从他招摇的大袖间飘去,平沙踌躇片刻,忍不住问道
“小郎君为他做了这么多,当真一点都不愿告诉他么”
温恪的脚步蓦地顿住。
他慢慢回过身,俊朗的神容在寄月灯飘摇的烛光里冷峻得吓人。
平沙不敢看他,一下子跪在地上“小人不该多嘴多舌,却也盼您能得偿所愿。我不知他究竟瞧出几分端倪,可他关切的神色不似作假。倘若,倘若”
“你都告诉他了”
“小人不敢。可那位公子冰雪聪明,小人只怕”
温恪轻笑一声,话里的温度却冷到了极点“你知道什么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平沙低着头,额头抵着冰冷的麒麟方砖,迟疑道“您受伤了。指尖。还在淌血。”
温恪怔了怔,低头一望,厌烦地“啧”了一声。他随手将绷带缠紧,犹不放心,反复问了平沙几句,终于确认这多事小仆不知优昙婆罗,更不知香饲取血,没再留下别的破绽。
温恪暗自松了口气,弯下腰,将地上的血点拭去。他不悦地瞥了平沙一眼,警告道“谨言,慎行。不该你管的事,不必再说了。”
温恪躺在西厢榻上,轻软的条褥填着在阳光下晒得松软的白凫绒,他翻来覆去想着心事,竟怎么也睡不着,索性掌了灯,坐去书案前。
书案上凌乱地摆了大叠大叠的雪浪纸,乱云般堆在四处。温恪从纸堆中翻出一沓厚厚的案卷,望着卷上那朵诡异妖艳的火焰莲花纹出神。
明日便是上元节,只消过了今晚,他的澡雪便不再需要饮这药血,从此二人恩怨两清,再无纠葛。
温恪垂下眼帘,随手将博山炉里的香篆点燃。青白色的烟雾从银熏炉中缓缓升起,温恪的目光从火焰莲花上移开,慢慢将案卷翻过一页,卷上那银钩铁画般的“仁勇”二字,赫然跃入眼帘。
这字是从宝剑上拓下的。
香积观山道上最难缠的黑衣刺客死前,向魏殳奉出的宝剑。
温恪根本不愿对魏殳起疑,遑论那人在山道舍身相护,身负重伤,连日缠绵病榻,险之又险地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被他拼了命饲血救回来。
可那柄仁勇剑却终日如鲠在喉,一遍遍地高声喧哗着魏殳同刺客间非比寻常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刺客会蠢到弄错了行刺目标,反倒狠狠中伤了自己人呢
破绽越是大如天,反倒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优昙婆罗的香气在堂中缓缓氤氲,温恪紧紧盯着案卷上的“仁勇”二字,左右犹疑间,神思一动,忽然惊得面色煞白。
倘若魏殳对他的温柔是假的。
倘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幕后真凶苦心孤诣布好的局,只等他情深如许,再义无反顾地献出一切,往刀山火海跳下去
不,不会的。
澡雪这样狷介的一个人,宁肯饿死街头都不愿稍稍乞求旁人的接济,怎么会做出这等这等笑里藏刀、阴毒狡诈的事。
最缠绵的情意陡然变作最苦涩的鸩酒,温恪心头微微发颤,他一把将那案卷合起,眉心紧蹙,痛苦地闭上眼。
父亲的急信,管家的劝诫,案卷的陈明,还有最可恨的、魏殳含糊其辞的回避。
那是他放在心尖上爱的人。
却同那拜火刺客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峻烈的香气在室中氤氲,温恪心里燥气愈烈,根本定不下心来。他从书架上随手抽了本常清净经,扯了一幅雪浪纸,试图让自己冷静一会儿。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墨迹如龙蛇般在纸上游走,温
橘猫窝在炭盆边, 没精打采地动了动耳朵, 假装自己睡着了,可那毛绒绒的长尾巴歇不住似的甩来甩去, 将暖阁的松木地板掸得光可鉴人。
魏殳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清平记胜谱轻轻放下。
温恪大约爱极了这本书, 边边角角密密匝匝写了很多批注, 歪歪扭扭的字迹横七竖八地爬满书页, 几乎鲜见空白的地方。魏殳手中的这一册所述乃是广陵府的山川盛景, 他将书页翻过, “清都不老泉”五字跃入眼帘。
清都坐忘峰, 崖顶终年覆雪。山麓苍松合抱, 松下栖鹤, 石上流泉, 泉水清冽可鉴, 终日沸如香汤。
书本雕版印刷, 油印的字体都是方方正正的泥雕正楷,规规矩矩地排列着;温小郎君偏要不拘一格地挤进去,用毛虫般的小字歪歪斜斜写下一行话
“温泉也能养鹤吗相传沐浴不老泉中, 阳气生发, 有益气延年之效。谨记谨记。只待日后机缘到了,同我的鹤,一起去。”
这人写完一通大白话,犹不满足, 还要在挤挤挨挨的留白处画上一只蹩脚鸡似的白鹤,白鹤的翅边,又像模像样地添了几道江水纹。
魏殳不知温恪何时竟悄悄养了鹤,瞧在眼中,不禁莞尔。他信手蘸了墨,也学着温恪的笔迹,在那蹩脚鸡边上歪歪扭扭地画了几个鬼画符,依稀可辨十二个小字
“松下听泉,香汤沐浴,鹤仙陪你。”
毫尖在书页上轻轻一点,魏殳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眼底的笑意淡了。他望着清平记胜谱上新鲜的墨痕,后知后觉地感到不妥。
且不论二人连日来的龃龉,他身为一个不受待见的客人,竟很不客气地在主人家心爱的藏书上留了评,当真是大大的无礼;可魏殳正待去擦时,书页上那上好的松烟墨已干透了。
橘猫被银炭烤得烫烫的,懒洋洋地睁开一线眼皮,轻轻地喵了一声。
魏殳惊了一跳,他做完坏事,飞快地将书本藏在一叠游记最底下,佯装若无其事地取出最上的一册,慢慢翻过一页。
时光在一幕幕未曾亲临的风景中慢慢溜走,魏殳心不在焉地用了晚膳和药饮,不过倏忽的功夫,夜色已深了。
温恪许久不曾在东厢歇息,反倒显得魏殳更像此地主人。如今二人志趣不合,他孤零零一个待在暖阁,往来仆婢皆寡言少语,难堪的沉闷间,实在令人如坐针毡。
十日之期很快便要到了。
只待明晨,他便去同温恪辞行。
温恪站在东厢如意窗前,静静地望着屋内那一豆灯火。
平沙低头侍立一旁,不敢揣测少主人的心思。
直到阁中烛光一灭,温恪这才回过头,沉默片刻,问“他今日如何”
温小郎君这些天翻来覆去问的都是这个,平沙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这些腹诽自然不能教主子听见,平沙顾忌屋中人已歇下,小声道
“晚膳用了糖豆包,多喝了几口雪霞羹。药都服下了。他看了一天的书,有时会拭剑,没什么别的吩咐。偶尔也会抱着猫,望着窗外的银杏树出神。”
温恪点了点头,不再絮语,转身向院外行去。
寒风吹彻,天色沉黑,浓云乌压压盖在中天,脸上忽然一冰,温恪抬起头,才发现不知何时竟飘起了雪籽。一阵冷烈的芳香从他招摇的大袖间飘去,平沙踌躇片刻,忍不住问道
“小郎君为他做了这么多,当真一点都不愿告诉他么”
温恪的脚步蓦地顿住。
他慢慢回过身,俊朗的神容在寄月灯飘摇的烛光里冷峻得吓人。
平沙不敢看他,一下子跪在地上“小人不该多嘴多舌,却也盼您能得偿所愿。我不知他究竟瞧出几分端倪,可他关切的神色不似作假。倘若,倘若”
“你都告诉他了”
“小人不敢。可那位公子冰雪聪明,小人只怕”
温恪轻笑一声,话里的温度却冷到了极点“你知道什么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平沙低着头,额头抵着冰冷的麒麟方砖,迟疑道“您受伤了。指尖。还在淌血。”
温恪怔了怔,低头一望,厌烦地“啧”了一声。他随手将绷带缠紧,犹不放心,反复问了平沙几句,终于确认这多事小仆不知优昙婆罗,更不知香饲取血,没再留下别的破绽。
温恪暗自松了口气,弯下腰,将地上的血点拭去。他不悦地瞥了平沙一眼,警告道“谨言,慎行。不该你管的事,不必再说了。”
温恪躺在西厢榻上,轻软的条褥填着在阳光下晒得松软的白凫绒,他翻来覆去想着心事,竟怎么也睡不着,索性掌了灯,坐去书案前。
书案上凌乱地摆了大叠大叠的雪浪纸,乱云般堆在四处。温恪从纸堆中翻出一沓厚厚的案卷,望着卷上那朵诡异妖艳的火焰莲花纹出神。
明日便是上元节,只消过了今晚,他的澡雪便不再需要饮这药血,从此二人恩怨两清,再无纠葛。
温恪垂下眼帘,随手将博山炉里的香篆点燃。青白色的烟雾从银熏炉中缓缓升起,温恪的目光从火焰莲花上移开,慢慢将案卷翻过一页,卷上那银钩铁画般的“仁勇”二字,赫然跃入眼帘。
这字是从宝剑上拓下的。
香积观山道上最难缠的黑衣刺客死前,向魏殳奉出的宝剑。
温恪根本不愿对魏殳起疑,遑论那人在山道舍身相护,身负重伤,连日缠绵病榻,险之又险地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被他拼了命饲血救回来。
可那柄仁勇剑却终日如鲠在喉,一遍遍地高声喧哗着魏殳同刺客间非比寻常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刺客会蠢到弄错了行刺目标,反倒狠狠中伤了自己人呢
破绽越是大如天,反倒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优昙婆罗的香气在堂中缓缓氤氲,温恪紧紧盯着案卷上的“仁勇”二字,左右犹疑间,神思一动,忽然惊得面色煞白。
倘若魏殳对他的温柔是假的。
倘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幕后真凶苦心孤诣布好的局,只等他情深如许,再义无反顾地献出一切,往刀山火海跳下去
不,不会的。
澡雪这样狷介的一个人,宁肯饿死街头都不愿稍稍乞求旁人的接济,怎么会做出这等这等笑里藏刀、阴毒狡诈的事。
最缠绵的情意陡然变作最苦涩的鸩酒,温恪心头微微发颤,他一把将那案卷合起,眉心紧蹙,痛苦地闭上眼。
父亲的急信,管家的劝诫,案卷的陈明,还有最可恨的、魏殳含糊其辞的回避。
那是他放在心尖上爱的人。
却同那拜火刺客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峻烈的香气在室中氤氲,温恪心里燥气愈烈,根本定不下心来。他从书架上随手抽了本常清净经,扯了一幅雪浪纸,试图让自己冷静一会儿。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墨迹如龙蛇般在纸上游走,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