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府门前的积雪都被扫尽了,湿漉漉的青石砖道晒在曛黄的夕阳下, 冷冷地泛起金赤色的光。
鹿鸣低头望着樵歌, 那人低伏跪在又冷又硬的砖道上,双手早已冻得青紫, 紧绷的脊背在寒风中不住地发颤。
十多岁的少年如何经得住这一天一夜的风雪,鹿鸣面露恻隐之色, 可对面的人与犬皆倨傲地盯着他, 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临江温氏待客之仪, 根本容不得差错。
鹿鸣向来分得清轻重缓急, 须臾之后, 他的目光从樵歌身上移开, 不卑不亢地向沈绰等人行了礼, 笑道“不知沈二公子寻我家小郎君有何要事”
沈绰打小便同温恪玩得好, 对温府受主子喜爱的下人也有几分眼熟。他见对方终于有所让步, 掉转马头, 用鞭子指着鹿鸣问“你叫什么来着平平沙落雁”
琴者, “禁”也,乃儒家君子器。温氏家训严苛,世代习琴, 为府中得宠的仆婢赐下的名字也都颇为风雅, 大多是从琴曲里化来的,“平沙落雁”便是其一。
鹿鸣并不辩驳,只是含笑答道“区区贱名,何足挂齿。”
沈绰撇撇嘴, 又拿鞭子指着樵歌问“这是你府上的家奴好一口伶牙俐齿。今日无端冲撞二爷我,你便打算视而不见,就这么轻飘飘地一笔带过”
沈绰手下马缰轻轻一抖,白玉骢顺从地扬起铁蹄,不紧不慢地绕着这跪地小仆走了一圈。答答马蹄在空寂的巷中回响,又脏又冷的泥尘随之溅在樵歌的脸上、衣上“看样子倒像是读过几年书,这就急不可耐要掉书袋了”
冰凉的泥水从脸上滑落,樵歌低着头,暗自攥紧了衣袖,却听鹿鸣笑道
“沈二爷有所不知,这鲁莽小厮昨夜冲撞了贵人,已被我家小郎君逐出府了。卖身契已还,这人从此便是自由身,与我温府再无半点干系。”
“鹿鸣哥哥”
樵歌又惊又怕,急急抬头,试图辩解。鹿鸣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对沈绰作揖道“方才多有怠慢,还望二爷海涵。小郎君现下不便待客,您既过府,不如来浣雪堂喝杯茶吧。”
温恪在西厢书房呆了一下午,待得天色昏黑,渐渐起了倦意。
屋中点着三盆银炭,炭火静静地燃。温恪枯坐堂中,明明几个时辰前还被炭气熏得发汗,如今竟从骨子里感到寒冷。他转身披了一件雀金裘的大氅,坐回桌边,怔怔望着书案上跳跃的灯火,明亮的焰色映入眼底,温恪这才感到稍许暖意。
温恪抬手挑了挑灯芯,这点微小的动作竟牵得胸腹处的刀伤一阵阵地疼,他像是察觉不到似的,垂眸望着方才写好的文章。
博山炉里燃着一方香篆,青白色的烟雾在书室缓缓升腾。温恪将雪浪纸翻过一页,博山炉里的烟气受了惊似的随之一跃,炉底的灰堆中,闪出一星翠绿色的火。
取过血后,人竟格外容易困倦。温恪挑剔地在文章上圈圈画画,将笔搁在红珊瑚搁架上,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无心再看。
精神略一懈怠,被有意忽视的疼痛便像蠹虫一样缠绵地噬咬着伤口,一点点钻入破损的皮肉,缓缓爬至心头。
温恪将文策推到一边,矮身拨了拨炭盆,笑道“澡雪,什么时辰了晚间想吃什么”
屋内寂寂无声,唯有香雾氤氲不散。温恪愣怔片刻,这才想起魏殳不在西厢院子,又烦躁地坐回去,叹了口气。
枯寂与沉闷令伤痛格外磨人,念慈堂大夫开的分明是最好最柔的药,可敷在伤处竟如泼下一壶烈酒,火烧火燎地难受。这药魏殳用了这么久,每次换药清创之时必定疼痛难当,可每次温恪问起,他只是摇摇头,云淡风轻地付之一笑。
说不心疼全是假的,温恪恨不能以身相代,可如今除了一碗血饲,他什么也给不了。
温小郎君支着下巴倚在书案边,落在文字上的目光因倦意而渐渐涣散。这才半日不见魏殳,竟如隔三秋一般,只要一闲下来,温恪便难以自抑地开始思念他。
不知鹤仙儿身体好了没好,听话喝药没有,有没有乖乖卧床休息,有没有有没有因为昨夜那过分的狎昵而讨厌他。
温恪心里一空,忽而方寸大乱,胸臆间那种似曾相识的疼痛再次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几欲呕血。他定了定神,不敢再想,用尽全部的意念将精力集中在方才写好的文章上。
灯烛忽明忽灭,香炉里的烟气也随着忽聚忽散。
倦意从四方涌来,雪浪纸上苍劲端方的字迹在烛光中变得老长老长,半醒半寐间,温恪望着雪浪纸上那行“俯仰无愧于天地”,终于在这无解的困局中稍稍寻得一丝慰藉。
好累。
想歇一会儿。
隐隐约约间,伤痛与倦怠都远去了,温恪有些疑惑地眨了眨眼,眉心忽然一痒,像是有什么柔软的东西轻轻吻了他。
温恪心头一跳,匆匆抚上眉间,却失望地摸下一片浅樱色的桃花瓣。纷纷扬扬的花雨落下来,不多时便落了他满身。
屋外分明是凛冬,如何开起了桃花呢温恪仰头一望,道旁的桃木忽然变得好高好高,他小小的一个,矮矮地蹲在桃花树下。
“恪儿,看什么呢”
温恪蓦地睁大眼,耳边的话音温柔又轻缓,暖暖的气流拂过来,带着清浅的梅花香,那分明分明是暌违了十年的、娘亲的声音。
温恪急急回身,惊喜地望见一片鹅黄色的衣角,像晒在阳光下的春花一样,熟悉到令人几欲落泪。他有一肚子的话想同母亲倾诉,可舌头像是不听自己使唤似的,任凭他如何咬牙切齿地尝试,竟愣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温恪气馁地抿起唇,却听见自己不耐烦道“没什么。金锁丢了,许是被猫偷去了。”
话音刚落,温恪不可置信地倒退一步。
那声音奶声奶气的,却又带着点儿不可一世的傲慢,根本不像是他自己。
温恪有心辩解,嗓子却像哑了一般。他怔怔地望着母亲弯下腰,从云袖中变戏法似的摸出一枚圆滚滚的、宝光灿灿的金锁,无奈地笑道
“恪儿五岁啦,已是开过蒙的小大人了。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老是丢,说了多少次,总不放在心上。”
那金锁上雕着缠枝的梅兰纹,是上京城飞凤楼足赤的金子,雍容雅致,好看极了。温恪对这些身外之物浑不在意,一瞬不瞬地望着母亲温婉清丽的面容,好想让这温柔的责怪再久一些。
他又听见自己无所谓地哼了一声,将母亲手中的金锁一把抢过,随意抛了抛“府中有的是钱,丢了一个,大不了再买一个。”
姜佩罗轻轻掰开小温恪的手,将那金灿灿的小锁用红线穿了,仔细系在温恪颈项上,笑着摇摇头“这是我和你爹的定情信物,天上地下,只此一件。等恪儿长大,若是遇上一见倾心的意中人,便将这样珍宝送给她吧。”
温恪怔怔地低下头,心里有些疑惑。他从不记得母亲给自己留下过这么重要的东西,伸出手想要碰,却突地摸了个空。
温恪心头一颤,抬眼看时,面前哪有什么人影,四望里空空荡荡,唯有落英纷飞如雨。
他急忙往前追去,却怎么也赶不上那抹鹅黄色的倩影。眼前的景致忽而一幻,脚下的芳草地竟变作了唐砖阔道,耳边车马之声辚辚作响,温恪皱起眉,却见一辆金舆顶、皂盖帷的马车徐徐在他身边停下。
温恪不认得这辆车,嫌它有些碍眼,绕了开去。街边最热闹的地方是一处酒楼,温恪仰头一望,一眼便瞧见金匾上题的“状元楼”三字,银钩铁画、筋骨非凡,乃是官家御笔亲书。
这是上京城的朱雀大街。
温恪对上京记忆寥寥,只记得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在那儿呆过一段日子,再仔细想时,心底一疼,竟对这地方隐隐有些抵触。
“少爷,您最爱这状元楼里的桂花鸭,老奴替您去买一份”
温恪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嬷嬷。嬷嬷牵起温恪的手,又问“小郎君怎么不说话想要什么,老奴给您买。”
温恪刚想婉拒,却见不远处那辆华贵的马车车帷一动,一个七八岁年纪的孩子从车上跳了下来。
那人簪白玉冠,着银蟒袍,腰间坠着一条银丝攒花的长穗宫绦,外罩一件猩红的披氅,背后负着一把栗壳色的小弓,端是气度非凡,清贵无双。
温恪心里一动,目光不由自主地追去,可那人总是背对着他,瞧不清面貌。
不多时,马车车帘被人挑开,车内传来一个清冷好听的声音道“阿鹤,过来。”
那孩子应声回头,将背上的弓解下,很神气地张开弓,弹了弹弦,对车里人笑道“爹爹,我能猎鸽子啦。”
“把弓放下,朱雀大街不得动武。”
“空弦罢了,官家不会怪罪的。”
那孩子微笑着回过头,温恪这才瞧见他的模样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好看得像是画里南极仙翁座下的白鹤童子。白鹤童子将小弓收起,与车里的人低声说了几句话,眼角眉梢尽是温恪不曾见过的笑意。
心跳得那样快,温恪难以置信地望着他,失声高喊“澡雪”
耳边人声鼎沸,嗓子就像是被毒哑了,温恪张了张口,除了破碎的风声,竟一个音也发不出来。身边的嬷嬷像是察觉出什么,温言问道“小郎君想要什么”
我我想
鹿鸣低头望着樵歌, 那人低伏跪在又冷又硬的砖道上,双手早已冻得青紫, 紧绷的脊背在寒风中不住地发颤。
十多岁的少年如何经得住这一天一夜的风雪,鹿鸣面露恻隐之色, 可对面的人与犬皆倨傲地盯着他, 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临江温氏待客之仪, 根本容不得差错。
鹿鸣向来分得清轻重缓急, 须臾之后, 他的目光从樵歌身上移开, 不卑不亢地向沈绰等人行了礼, 笑道“不知沈二公子寻我家小郎君有何要事”
沈绰打小便同温恪玩得好, 对温府受主子喜爱的下人也有几分眼熟。他见对方终于有所让步, 掉转马头, 用鞭子指着鹿鸣问“你叫什么来着平平沙落雁”
琴者, “禁”也,乃儒家君子器。温氏家训严苛,世代习琴, 为府中得宠的仆婢赐下的名字也都颇为风雅, 大多是从琴曲里化来的,“平沙落雁”便是其一。
鹿鸣并不辩驳,只是含笑答道“区区贱名,何足挂齿。”
沈绰撇撇嘴, 又拿鞭子指着樵歌问“这是你府上的家奴好一口伶牙俐齿。今日无端冲撞二爷我,你便打算视而不见,就这么轻飘飘地一笔带过”
沈绰手下马缰轻轻一抖,白玉骢顺从地扬起铁蹄,不紧不慢地绕着这跪地小仆走了一圈。答答马蹄在空寂的巷中回响,又脏又冷的泥尘随之溅在樵歌的脸上、衣上“看样子倒像是读过几年书,这就急不可耐要掉书袋了”
冰凉的泥水从脸上滑落,樵歌低着头,暗自攥紧了衣袖,却听鹿鸣笑道
“沈二爷有所不知,这鲁莽小厮昨夜冲撞了贵人,已被我家小郎君逐出府了。卖身契已还,这人从此便是自由身,与我温府再无半点干系。”
“鹿鸣哥哥”
樵歌又惊又怕,急急抬头,试图辩解。鹿鸣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对沈绰作揖道“方才多有怠慢,还望二爷海涵。小郎君现下不便待客,您既过府,不如来浣雪堂喝杯茶吧。”
温恪在西厢书房呆了一下午,待得天色昏黑,渐渐起了倦意。
屋中点着三盆银炭,炭火静静地燃。温恪枯坐堂中,明明几个时辰前还被炭气熏得发汗,如今竟从骨子里感到寒冷。他转身披了一件雀金裘的大氅,坐回桌边,怔怔望着书案上跳跃的灯火,明亮的焰色映入眼底,温恪这才感到稍许暖意。
温恪抬手挑了挑灯芯,这点微小的动作竟牵得胸腹处的刀伤一阵阵地疼,他像是察觉不到似的,垂眸望着方才写好的文章。
博山炉里燃着一方香篆,青白色的烟雾在书室缓缓升腾。温恪将雪浪纸翻过一页,博山炉里的烟气受了惊似的随之一跃,炉底的灰堆中,闪出一星翠绿色的火。
取过血后,人竟格外容易困倦。温恪挑剔地在文章上圈圈画画,将笔搁在红珊瑚搁架上,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无心再看。
精神略一懈怠,被有意忽视的疼痛便像蠹虫一样缠绵地噬咬着伤口,一点点钻入破损的皮肉,缓缓爬至心头。
温恪将文策推到一边,矮身拨了拨炭盆,笑道“澡雪,什么时辰了晚间想吃什么”
屋内寂寂无声,唯有香雾氤氲不散。温恪愣怔片刻,这才想起魏殳不在西厢院子,又烦躁地坐回去,叹了口气。
枯寂与沉闷令伤痛格外磨人,念慈堂大夫开的分明是最好最柔的药,可敷在伤处竟如泼下一壶烈酒,火烧火燎地难受。这药魏殳用了这么久,每次换药清创之时必定疼痛难当,可每次温恪问起,他只是摇摇头,云淡风轻地付之一笑。
说不心疼全是假的,温恪恨不能以身相代,可如今除了一碗血饲,他什么也给不了。
温小郎君支着下巴倚在书案边,落在文字上的目光因倦意而渐渐涣散。这才半日不见魏殳,竟如隔三秋一般,只要一闲下来,温恪便难以自抑地开始思念他。
不知鹤仙儿身体好了没好,听话喝药没有,有没有乖乖卧床休息,有没有有没有因为昨夜那过分的狎昵而讨厌他。
温恪心里一空,忽而方寸大乱,胸臆间那种似曾相识的疼痛再次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几欲呕血。他定了定神,不敢再想,用尽全部的意念将精力集中在方才写好的文章上。
灯烛忽明忽灭,香炉里的烟气也随着忽聚忽散。
倦意从四方涌来,雪浪纸上苍劲端方的字迹在烛光中变得老长老长,半醒半寐间,温恪望着雪浪纸上那行“俯仰无愧于天地”,终于在这无解的困局中稍稍寻得一丝慰藉。
好累。
想歇一会儿。
隐隐约约间,伤痛与倦怠都远去了,温恪有些疑惑地眨了眨眼,眉心忽然一痒,像是有什么柔软的东西轻轻吻了他。
温恪心头一跳,匆匆抚上眉间,却失望地摸下一片浅樱色的桃花瓣。纷纷扬扬的花雨落下来,不多时便落了他满身。
屋外分明是凛冬,如何开起了桃花呢温恪仰头一望,道旁的桃木忽然变得好高好高,他小小的一个,矮矮地蹲在桃花树下。
“恪儿,看什么呢”
温恪蓦地睁大眼,耳边的话音温柔又轻缓,暖暖的气流拂过来,带着清浅的梅花香,那分明分明是暌违了十年的、娘亲的声音。
温恪急急回身,惊喜地望见一片鹅黄色的衣角,像晒在阳光下的春花一样,熟悉到令人几欲落泪。他有一肚子的话想同母亲倾诉,可舌头像是不听自己使唤似的,任凭他如何咬牙切齿地尝试,竟愣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温恪气馁地抿起唇,却听见自己不耐烦道“没什么。金锁丢了,许是被猫偷去了。”
话音刚落,温恪不可置信地倒退一步。
那声音奶声奶气的,却又带着点儿不可一世的傲慢,根本不像是他自己。
温恪有心辩解,嗓子却像哑了一般。他怔怔地望着母亲弯下腰,从云袖中变戏法似的摸出一枚圆滚滚的、宝光灿灿的金锁,无奈地笑道
“恪儿五岁啦,已是开过蒙的小大人了。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老是丢,说了多少次,总不放在心上。”
那金锁上雕着缠枝的梅兰纹,是上京城飞凤楼足赤的金子,雍容雅致,好看极了。温恪对这些身外之物浑不在意,一瞬不瞬地望着母亲温婉清丽的面容,好想让这温柔的责怪再久一些。
他又听见自己无所谓地哼了一声,将母亲手中的金锁一把抢过,随意抛了抛“府中有的是钱,丢了一个,大不了再买一个。”
姜佩罗轻轻掰开小温恪的手,将那金灿灿的小锁用红线穿了,仔细系在温恪颈项上,笑着摇摇头“这是我和你爹的定情信物,天上地下,只此一件。等恪儿长大,若是遇上一见倾心的意中人,便将这样珍宝送给她吧。”
温恪怔怔地低下头,心里有些疑惑。他从不记得母亲给自己留下过这么重要的东西,伸出手想要碰,却突地摸了个空。
温恪心头一颤,抬眼看时,面前哪有什么人影,四望里空空荡荡,唯有落英纷飞如雨。
他急忙往前追去,却怎么也赶不上那抹鹅黄色的倩影。眼前的景致忽而一幻,脚下的芳草地竟变作了唐砖阔道,耳边车马之声辚辚作响,温恪皱起眉,却见一辆金舆顶、皂盖帷的马车徐徐在他身边停下。
温恪不认得这辆车,嫌它有些碍眼,绕了开去。街边最热闹的地方是一处酒楼,温恪仰头一望,一眼便瞧见金匾上题的“状元楼”三字,银钩铁画、筋骨非凡,乃是官家御笔亲书。
这是上京城的朱雀大街。
温恪对上京记忆寥寥,只记得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在那儿呆过一段日子,再仔细想时,心底一疼,竟对这地方隐隐有些抵触。
“少爷,您最爱这状元楼里的桂花鸭,老奴替您去买一份”
温恪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嬷嬷。嬷嬷牵起温恪的手,又问“小郎君怎么不说话想要什么,老奴给您买。”
温恪刚想婉拒,却见不远处那辆华贵的马车车帷一动,一个七八岁年纪的孩子从车上跳了下来。
那人簪白玉冠,着银蟒袍,腰间坠着一条银丝攒花的长穗宫绦,外罩一件猩红的披氅,背后负着一把栗壳色的小弓,端是气度非凡,清贵无双。
温恪心里一动,目光不由自主地追去,可那人总是背对着他,瞧不清面貌。
不多时,马车车帘被人挑开,车内传来一个清冷好听的声音道“阿鹤,过来。”
那孩子应声回头,将背上的弓解下,很神气地张开弓,弹了弹弦,对车里人笑道“爹爹,我能猎鸽子啦。”
“把弓放下,朱雀大街不得动武。”
“空弦罢了,官家不会怪罪的。”
那孩子微笑着回过头,温恪这才瞧见他的模样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好看得像是画里南极仙翁座下的白鹤童子。白鹤童子将小弓收起,与车里的人低声说了几句话,眼角眉梢尽是温恪不曾见过的笑意。
心跳得那样快,温恪难以置信地望着他,失声高喊“澡雪”
耳边人声鼎沸,嗓子就像是被毒哑了,温恪张了张口,除了破碎的风声,竟一个音也发不出来。身边的嬷嬷像是察觉出什么,温言问道“小郎君想要什么”
我我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