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氏逃跑一事在牛家村里, 被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说她逃回甜水村的,也有说她早就在别村有了姘头, 两人私奔的。
但小张氏真正的去向谁也不知, 牛勇倒是找了一阵子,一无所获。
几个月后, 这事儿也就被人给淡忘了。
可怜的是牛勇, 周蜜后来有一回再见他,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人也阴郁了许多。
小张氏逃跑一事对周家而言没有半分影响,周蜜忙着摆摊, 还要提防冯掌柜再使坏,日子忙得脚不着地。
更重要的是她还要筹备一样接下来要做的生意。
好在那冯坤暂时没有动作,倒是能让周蜜稍微喘上一口气。
后来她着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 原来不是冯坤暂时放过了她, 而是他自己自顾不暇。
那张来被带回甜水村后,又是赔钱又是责罚, 张家人自然不愿独自吞下哑巴亏, 就闹到了小月楼去。说冯坤才是幕后主使,让他必须得给张来一个说法儿,不然就撕破脸去报官。
张家人讨说法不过就是想要银钱, 原本张来在小月楼里做工一个月能入四钱银子, 现在张来被打得下不来床,光是医药费就耗进去不少,张家人自然朝着冯坤使力气, 闹得小月楼这段日子连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
周宁回家去给周言和孙氏学那张家人如何在小月楼的大门前打着滚的寻死觅活,活宝得不行,叫孙氏笑的差点儿岔气。
四月一过完,就是端阳佳节。
周蜜打几天前就在准备,从县城里订购了五十斤的糯米和五十斤的白米,孙氏见她定了这些东西就知道女儿是打算卖粽子。
只是没见她去割包粽子的箬叶,不免有些疑惑。
周蜜一笑,卖关子道“箬叶不急,咱们还得再准备两样东西才行。”
孙氏不解,但是周蜜偏不告诉她要准备什么,只说等两日就知道了。
两日后,周蜜定的蔗糖和红豆总算到了货,她一早就约了牛善的车,除了红豆和蔗糖,还买了两大瓮的清酱跟五十斤肉。
孙氏看到牛车上的那么多东西整个人都懵了,这得多少银钱
尤其看到糖和红豆更加忍不住道“怎么买这么多红豆和糖”
隀州糖贵,饴糖还能便宜些,蔗糖一斤都能割两斤肉了。
牛家村只有待贵客的时候,才会用糖冲水。
周蜜一下子买了十斤糖,可不得让孙氏肉疼。
“阿娘,我今年给您包一个新鲜粽子尝尝,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孙氏不知道这粽子还能怎么个新鲜法儿,往年端阳佳节她们家也不是每年都能吃上粽子。
偶尔一两年舍得买回粽子,也是她跟周言两个人分吃一个粽子,给三个孩子一人一个白米粽。
糯米比白米贵多了,周家人没那个钱享受。
牛家村的富户,像是里正和苗胖婶子家里都是吃加了红枣的黄米粽。
周蜜把红豆分成两份,一份煮熟了加了大量的糖熬煮成蜜豆,一份研磨成细细的豆沙。
五十斤的肉,用清酱做成了腌酱肉。
等东西备齐了,这才拉着周宁去割箬叶 。
孙氏见她摆弄这些,忍不住有些打鼓。
本地风俗都是吃白米粽,阿蜜这又是红豆又是酱肉,到底是要做什么
周言跟周宁两父子对周蜜十分有信心,觉得只要是周蜜做的粽子肯定不会难吃的。
孙氏心道,可不是呢,又是肉又是白糖,就算是包黄泥都是有滋味儿的。
到了第二日,泡了一夜的糯米和白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掺和在一块儿,周蜜包了五十个肉粽和五十个豆沙粽子。
隀州本地的粽子个大,一个个跟成年男子的拳头一般。
周蜜包的粽子要小一圈儿,像个秀气女子的粉拳,玲珑可爱,正好十个一串儿。
等粽子出锅的时候,周家人都围着炉灶前等着,闻着清香的箬叶和米香一点点散出来。
周宁忍不住地吞口水,他可太爱吃粽子了。
他长这么大,端阳节只有两年真的吃过粽子,其余的时间都是闻着别人家的粽子味儿。
如今,他终于能撒开了吃粽子,等待的过程就变得格外煎熬。
“阿娘你闻到了吗有肉香”
周宁从腾空的白色蒸汽里分辨出了肉粽的香味。
孙氏也笑着点头“闻到了,还有甜味儿,这肯定是豆沙馅儿的。”
在一家人的期盼里,头一锅的粽子总算是熟了。
顾不上烫,周宁第一个上手,隀州人骨子里的嗜甜让他上
有说她逃回甜水村的,也有说她早就在别村有了姘头, 两人私奔的。
但小张氏真正的去向谁也不知, 牛勇倒是找了一阵子,一无所获。
几个月后, 这事儿也就被人给淡忘了。
可怜的是牛勇, 周蜜后来有一回再见他,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人也阴郁了许多。
小张氏逃跑一事对周家而言没有半分影响,周蜜忙着摆摊, 还要提防冯掌柜再使坏,日子忙得脚不着地。
更重要的是她还要筹备一样接下来要做的生意。
好在那冯坤暂时没有动作,倒是能让周蜜稍微喘上一口气。
后来她着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 原来不是冯坤暂时放过了她, 而是他自己自顾不暇。
那张来被带回甜水村后,又是赔钱又是责罚, 张家人自然不愿独自吞下哑巴亏, 就闹到了小月楼去。说冯坤才是幕后主使,让他必须得给张来一个说法儿,不然就撕破脸去报官。
张家人讨说法不过就是想要银钱, 原本张来在小月楼里做工一个月能入四钱银子, 现在张来被打得下不来床,光是医药费就耗进去不少,张家人自然朝着冯坤使力气, 闹得小月楼这段日子连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
周宁回家去给周言和孙氏学那张家人如何在小月楼的大门前打着滚的寻死觅活,活宝得不行,叫孙氏笑的差点儿岔气。
四月一过完,就是端阳佳节。
周蜜打几天前就在准备,从县城里订购了五十斤的糯米和五十斤的白米,孙氏见她定了这些东西就知道女儿是打算卖粽子。
只是没见她去割包粽子的箬叶,不免有些疑惑。
周蜜一笑,卖关子道“箬叶不急,咱们还得再准备两样东西才行。”
孙氏不解,但是周蜜偏不告诉她要准备什么,只说等两日就知道了。
两日后,周蜜定的蔗糖和红豆总算到了货,她一早就约了牛善的车,除了红豆和蔗糖,还买了两大瓮的清酱跟五十斤肉。
孙氏看到牛车上的那么多东西整个人都懵了,这得多少银钱
尤其看到糖和红豆更加忍不住道“怎么买这么多红豆和糖”
隀州糖贵,饴糖还能便宜些,蔗糖一斤都能割两斤肉了。
牛家村只有待贵客的时候,才会用糖冲水。
周蜜一下子买了十斤糖,可不得让孙氏肉疼。
“阿娘,我今年给您包一个新鲜粽子尝尝,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孙氏不知道这粽子还能怎么个新鲜法儿,往年端阳佳节她们家也不是每年都能吃上粽子。
偶尔一两年舍得买回粽子,也是她跟周言两个人分吃一个粽子,给三个孩子一人一个白米粽。
糯米比白米贵多了,周家人没那个钱享受。
牛家村的富户,像是里正和苗胖婶子家里都是吃加了红枣的黄米粽。
周蜜把红豆分成两份,一份煮熟了加了大量的糖熬煮成蜜豆,一份研磨成细细的豆沙。
五十斤的肉,用清酱做成了腌酱肉。
等东西备齐了,这才拉着周宁去割箬叶 。
孙氏见她摆弄这些,忍不住有些打鼓。
本地风俗都是吃白米粽,阿蜜这又是红豆又是酱肉,到底是要做什么
周言跟周宁两父子对周蜜十分有信心,觉得只要是周蜜做的粽子肯定不会难吃的。
孙氏心道,可不是呢,又是肉又是白糖,就算是包黄泥都是有滋味儿的。
到了第二日,泡了一夜的糯米和白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掺和在一块儿,周蜜包了五十个肉粽和五十个豆沙粽子。
隀州本地的粽子个大,一个个跟成年男子的拳头一般。
周蜜包的粽子要小一圈儿,像个秀气女子的粉拳,玲珑可爱,正好十个一串儿。
等粽子出锅的时候,周家人都围着炉灶前等着,闻着清香的箬叶和米香一点点散出来。
周宁忍不住地吞口水,他可太爱吃粽子了。
他长这么大,端阳节只有两年真的吃过粽子,其余的时间都是闻着别人家的粽子味儿。
如今,他终于能撒开了吃粽子,等待的过程就变得格外煎熬。
“阿娘你闻到了吗有肉香”
周宁从腾空的白色蒸汽里分辨出了肉粽的香味。
孙氏也笑着点头“闻到了,还有甜味儿,这肯定是豆沙馅儿的。”
在一家人的期盼里,头一锅的粽子总算是熟了。
顾不上烫,周宁第一个上手,隀州人骨子里的嗜甜让他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