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的话,那就是在河南灵宝了因为据史记封禅书中提到过黄帝在这里汲水铸鼎,骑龙成仙,难道传说是真的吗”  我诧异地盯着萧容问。

    “不,子琳,事情如果像你想得那么简单。于老师就不会用这么繁琐和隐晦的手法记录这段历史。”萧容迎着我疑惑的目光,对我答道。

    “那你是怎么想的”我耐着性子继续问。

    “好吧,我不卖关子了,关于黄帝墓的具体位置,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也不见定论。但我曾在庄子里见过一句,说“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而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你再看这儿,于老师这里记载着黄帝生前,曾在昆仑山数次封禅。”萧容把一本笔记汇总递给给了我。

    “你的意思是那个鼎湖是在昆仑山”我疑惑的问道。

    “没错,就算没在那儿,也应在那附近。”萧容回答的很笃定。

    我做史学研究久了,明白大胆想象可以,但事后必须小心求证,所有没有像他那样乐观。首先“鼎湖”这两字就值得推敲个半天。这名称的来源最早源自于史记,关键是那时古华夏部落并没有掌握铜的冶炼技术。都铸鼎一事,并不可信。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鼎,那就是地名,或是同音字翻译过来也说不定。

    “子琳,你是否想到什么”萧容见我眉头紧锁着不说话,不由问了句。

    我在想“鼎湖或许并不是它原来的名字。”

    “嗯,这也有可能,古代很多少数民族都已经消失或汉化了,传承下来的文献是少之又少,我们只能沿着这个思路去研究看看。”萧容很赞同我的想法。

    我俩查了一些地理资料,终于在阿拉伯的古代地理著作世界疆域志上面找到。曾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有一个叫巴尔喀什湖,这个巴尔喀什湖原名又叫“坦伦湖”targku,targ在古厥语中是形容“深”的意思。

    文中还注解说,这是一个地表干旱地下水丰富的地方。汉书西域传也有对此处环境做过描写,提到里面布满了坎儿井,且有个叫石门的地方,进入后就从蒙古高原进入了中亚。

    巧合的是阿尔泰山脉中间也有一个叫“石门”的地方,作为东西交通咽喉隘口。十二世纪初,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曾远赴中亚,当时丘处机就是从这“石门”经过,所行见闻皆记载在长春真人西行记里。

    如果说鼎是司马迁从外语发音翻译过来的,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鼎湖原叫巴尔喀什湖,现就处在阿尔泰山脉

    查到这儿,总算有了些眉目。再结合网上的一些资料,确实有一些轩辕氏在这里活动的痕迹,而且还能查到一些怪异的古墓葬群和巨形石堆。

    “这真是太神奇了。”我盯着那些庞大的古石群图片,兴奋不已。

    萧容冲我笑着说“什么独目人,外星人,这不胡说八道吗”

    我回笑了笑,觉得查了几天几夜的资料,没白费功夫,现在就差最后确认工作了眼下的时间非常急迫,如果鼎湖真的在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内,那我们就得尽早动身。因为九月中旬以后,那里就会大雪封山,到时就算再想进去,恐怕都已经是不能了。

    我的病情,还有那个神神秘秘的孙教授,老师笔记里的秘密这些事都似乎刻不容缓地催促着我。

    萧容显然也明白我的想法,只是光凭我们手上的这么点资料就贸然前往,确实有些太草率了。为此萧容为难的看着我,打不定主意。

    我咬着笔头,想出了一个主意,跟萧容说道“那个孙教授不是对我说,他在鼎湖等我吗那就查他的买票记录啊他总不能走路去吧一旦查实了他的去向,那我们也就有方向了,何必在这里苦苦寻觅线索嘛”

    “对啊子琳,你真聪明。”萧容轻拍了一下桌面,对我这个主意赞叹有加。

    我谦虚地说“这么简单有效的想法也不是我的原创,是上次我们去湖南找胖哥时,吴邪想出来的”

    想到湖南之行,那是我和起灵哥彼此确认爱意的旅程,没想到时隔不到一个月,竟然演变这样。可见缘份二字,也非注定,变数之多,之快,让人目不暇接,难以琢磨。

    萧容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盗墓笔记后传-张家守陵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霜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霜之并收藏盗墓笔记后传-张家守陵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