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许都尉的人才赶到现场,开始疏散人群。把那个当街裸奔的士子带走。
    不知哪来的玄猫,无声无息地跳到郭嘉的马车上,湖水绿的眼珠子,看起来甚是宁静可爱。车夫想把猫赶下去,郭嘉淡淡一笑“不必管它。”由着它爱来就来,想走便走。
    这猫甚是黏人,胆子也很肥,爬到郭嘉的腿上睡觉,偶尔发出轻微的咕噜声。
    天色已晚,荀彧今日有约,估计要很晚才回来。郭嘉给猫洗澡,被溅了一身水,只得先去沐浴更衣。
    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发现荀顗没有乖乖地在堂屋里和小猫培养感情,而是不见了。郭嘉顺着回廊去找,就看见一盏灯扔在花圃中,荀彧坐在台阶上,有些手足无措地抱着一只玄猫,这小猫使劲往他怀里钻。
    荀顗在树下拍手,鼓吹“阿翁好厉害”
    荀彧几乎不会这样随意地伸着长腿,席地而坐。
    郭嘉凑近一些,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和衣香,文若这是喝太多酒醉了
    对上荀彧湿漉漉的目光,郭嘉微微勾唇,先把猫抱了过来。
    左手牵着荀彧,右手抱着荀顗,肩上蹲着一只猫,郭嘉“满负荷”回屋。把荀顗抱进暖阁,唱了一首小曲儿哄这孩子睡觉,又叮嘱值夜的侍女用心照料。
    再去看荀彧,仍然目光迷离,不太清醒的样子。
    这时,小侍女剪秋送来醒酒汤,郭嘉坐在卧榻边缘,舀起一勺,吹了吹,喂荀彧喝。
    荀彧“下去。”
    郭嘉把碗放下,挑眉看着荀彧。什么鬼,喝多了还要霸占卧榻,不许别人坐在上边
    只见荀彧的魔爪伸向趴在郭嘉肩膀上的小猫,似乎想要推它,小猫喵呜一声,吓跑了。荀彧双手圈住郭嘉,很不开心地说“奉孝刚才抱它,还抱顗儿,唯独漏了彧。”
    郭嘉文若,您这是连猫和儿子的醋也要吃
    曹操对荀彧的疑心,由来已久,近日又更甚几分。
    祢衡曾嘲遍曹营的文武官员,唯独对两个人另眼相看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杨修确实很有才。
    然而,这个家世和才能都很出众的年轻人、许都贵公子中当之无愧的榜首,却被荀彧放在尚书台留用,丝毫没有要举贤进士的意思。
    世人皆知,荀令君折节下士,坐不累席,德行周备,名重天下。曹操麾下最得力的人才,比如戏璕、郭嘉、荀攸、锺繇、陈群等等,都是荀彧举荐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荀彧总揽政务、筹备粮草、制定战略、举贤荐能、安抚民众,曹操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没有荀彧坚守那些君臣礼节,极力维护着天子刘协的颜面,汉室的最后一片遮羞布,也早就被人扯掉了。
    曹操总觉得,荀彧心中向着汉室多一点,也正因为如此,他待荀彧,亦师亦友。既敬重,又忌惮。
    衣带诏事件,让曹操被定性为汉贼,他现在骑虎难下,曹氏一族已经不可能和汉室并存。打败袁绍之前,荀彧是他最强大的后盾。如果袁氏败亡,曹操可以够到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荀彧却会成为他最大的绊脚石。
    曹操去尚书台的时候,荀彧正领着一众郎中、尚书郎整理奏疏。
    文渊殿里,胡乱堆积着许多陈旧的表奏谏疏,这是那些洛阳系官员历经千辛万苦带到许都的。
    荀彧把这些陈年旧物分门别类,从叠放得整整齐齐的竹简和帛书之间,还能依稀闻到灵帝一朝特有的腐朽味道一一有一部分奏疏已经发霉了。
    曹操随手拿起一卷,徐徐展开,竟然是蔡邕蔡文姬之父担任议郎的时候写的奏疏一一“伏见廷尉郭禧,纯厚老成;光禄大夫桥玄,聪达方直;故太尉刘宠,忠实守正并宜为谋主,数见访问。”
    老太尉乔玄是第一位认可曹操的名士,又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想到故人长眠,曹操感慨万千“文若,孤想拜祭乔公。”
    荀彧“乔公清廉刚直,如渊之浚,如岳之嵩。请允许彧也一同拜祭。”
    曹操的目光又落在“廷尉郭禧”这四个字上,蔡邕认为可以担任谋主的三位名士,除了郭禧,其他二位都已经不在人世。而郭禧的子侄,都在为他效力。
    曹操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司空仓曹属还缺一个主簿,孤看杨修就很不错,让杨修明天来司空府点卯吧。”
    这不是在和荀彧商量,而是通知他。
    荀彧沉静如水,只答了一个字“诺。”

章节目录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这个懒人没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这个懒人没起并收藏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