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入春, 因而天气颇寒,湿冷入骨。
方入了夜, 汉江水面便升起了弥漫的雾气。大雾锁江,朦朦胧胧的仿如纱帐一般,不仅掩盖了粼粼的波光、皎洁的月色,更是掩盖了江心处那一连串横渡过去的船影。
午间时候, 樊城方面就已经得知了增援将至的消息。待船只顺利入了水寨军营, 桓崇刚从船上下来,便和率众亲迎的甘衡打了个照面。
“子昂”只听一声欣喜的叫喊, 对面那为首的将领便快步走了过来。
桓崇从来了襄阳起, 便死死板着一张峻容。此刻乍见那人, 却见他眼梢微弯,竟是现出个真切的微笑, “公平兄”
甘衡字公平,他的年纪比周光还要略大一些。同桓崇一样, 甘衡也是由陶侃一手培养出来的得力干将。他做事细心、体恤下属,曾在桓崇初来军中之时为他帮衬不少。两人一开始的身份是上下级, 可是到后来,便是亲如兄弟手足了。
在当年收服襄阳后,陶侃因看中甘衡行事稳妥,便把他留在了这处北方防线上,专门负责防守襄阳、樊城。
一别数年,两人再见,当下虽是处于战事将起的敏感时刻, 重逢之喜却是丝毫不减。
只见甘衡亲昵地拍了拍桓崇的肩膀,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热切地寒暄几句后,桓崇一面应答,一面把稍落后一步的王恬介绍给他。
简短的介绍完毕,桓崇便直切主题,发问道,“公平兄,白日里我已经从甘太守那里听说了一些大概,但毕竟消息仍有滞后。樊城现下如何,还请兄示下。”
谈及战事,甘衡的面色一改方才的轻松。他向旁的副官交待几句,便引着二人从水寨来到步军军营。等回了中军大帐,他指着面前悬挂起来的地图道,“樊城除了背靠汉水,余下三面皆是平川坦途。石虎大军围城之前,我察觉动向,在四野各处又临时设了不少营寨。”
说到这里,甘衡叹了口气,“可是寡不敌众,目前北方的四座营寨中有三座尽皆被摧毁,东西几座亦有损伤。幸而北方开凿的石头堡垒犹存,尚可抵挡一阵。即便如此,依照现在我方的兵力,也只能小股骚扰,遇上对面的主力便只好规避了。”
王恬对着那地图仔细瞧了瞧,皱眉道,“将军可知对面主将是何人”
“是被那石虎封为秦公的三子,石韬。”甘衡道。
石韬虽为石虎三子,却一手掌握着军权,是石虎麾下头一号不容小觑的人物。这次既然连他都亲自出马了,看来对面对襄阳和樊城是势在必得了。
元日刚过,喜气还未散尽,对面居然就聚集了十万人马压境。
面对这种压倒性的战局,甘衡纵是面上不显,他的内心也是日渐焦虑。
若是陶师在就好了
甘衡心中想着,他瞧了瞧对面那无话的二人,迟疑了一下,终还是带了一丝期盼道,“子昂,你们来的时候,陶师有没有带过什么话”
陶侃还能起身么
王恬听了他的问话,心下纳罕。可他毕竟只是一个从建康来的外人,自己就算知道,却也不好直说。于是他调转目光,跟着向身边的桓崇望去。
桓崇原本老僧入定似的对着那张地图。听到甘衡的问话,他视线一滞,忽而转过头来,认真道,“公平兄如今这一战,便要靠着我们自己了。”
甘衡眼光一暗,却听桓崇道,“樊城本就易攻难守,就算目下向武昌求援,为时也晚了。不过,也好在兄先前在城外设得这些营寨,为我们争取了一段时间,以至于目前石韬的大军尚未完成合围”
“子昂,你的意思是”甘衡一怔,忽然捕捉到了他话里那层未尽的意思。
桓崇点点头,道,“我们唯一的机会,便只有在他们合围前的这段时间率先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我会亲自带兵冲散石韬的防线,届时便要劳烦你们二位分别留守城中、营中,注意防范。”
“如此这般,方能折其锋芒,以励军心,进而守住樊城。”
王恬呆了一呆。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兵士一可当百也。
桓崇这计策说得轻松,可实际上就是在拿命做赌
二万对十万,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傻子都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
就像他自己说的,樊城本来就是个难守的地方,就算守不住,也是情有可原。大不了最后把人全部撤回到襄阳,把军士的损失减到最小,外加荆州水师还控制着汉江的水路襄阳若真要守,石虎就算拿下樊城,也对襄阳毫无办法。
结果这人口中的“守樊城”,就是干脆提出个自杀计划
他难道是嫌自己活得不够久吗
一室沉寂中,王恬的喉结上下滑动了一下,然后他涩涩地开口道,“这就是你的对策”
这太疯狂了,简直和那破釜沉舟的楚霸王没什么区别
可问题在于,他是桓崇,不是楚霸王。
桓崇没有说话,他甚至对王恬连理都没有理。
他
方入了夜, 汉江水面便升起了弥漫的雾气。大雾锁江,朦朦胧胧的仿如纱帐一般,不仅掩盖了粼粼的波光、皎洁的月色,更是掩盖了江心处那一连串横渡过去的船影。
午间时候, 樊城方面就已经得知了增援将至的消息。待船只顺利入了水寨军营, 桓崇刚从船上下来,便和率众亲迎的甘衡打了个照面。
“子昂”只听一声欣喜的叫喊, 对面那为首的将领便快步走了过来。
桓崇从来了襄阳起, 便死死板着一张峻容。此刻乍见那人, 却见他眼梢微弯,竟是现出个真切的微笑, “公平兄”
甘衡字公平,他的年纪比周光还要略大一些。同桓崇一样, 甘衡也是由陶侃一手培养出来的得力干将。他做事细心、体恤下属,曾在桓崇初来军中之时为他帮衬不少。两人一开始的身份是上下级, 可是到后来,便是亲如兄弟手足了。
在当年收服襄阳后,陶侃因看中甘衡行事稳妥,便把他留在了这处北方防线上,专门负责防守襄阳、樊城。
一别数年,两人再见,当下虽是处于战事将起的敏感时刻, 重逢之喜却是丝毫不减。
只见甘衡亲昵地拍了拍桓崇的肩膀,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热切地寒暄几句后,桓崇一面应答,一面把稍落后一步的王恬介绍给他。
简短的介绍完毕,桓崇便直切主题,发问道,“公平兄,白日里我已经从甘太守那里听说了一些大概,但毕竟消息仍有滞后。樊城现下如何,还请兄示下。”
谈及战事,甘衡的面色一改方才的轻松。他向旁的副官交待几句,便引着二人从水寨来到步军军营。等回了中军大帐,他指着面前悬挂起来的地图道,“樊城除了背靠汉水,余下三面皆是平川坦途。石虎大军围城之前,我察觉动向,在四野各处又临时设了不少营寨。”
说到这里,甘衡叹了口气,“可是寡不敌众,目前北方的四座营寨中有三座尽皆被摧毁,东西几座亦有损伤。幸而北方开凿的石头堡垒犹存,尚可抵挡一阵。即便如此,依照现在我方的兵力,也只能小股骚扰,遇上对面的主力便只好规避了。”
王恬对着那地图仔细瞧了瞧,皱眉道,“将军可知对面主将是何人”
“是被那石虎封为秦公的三子,石韬。”甘衡道。
石韬虽为石虎三子,却一手掌握着军权,是石虎麾下头一号不容小觑的人物。这次既然连他都亲自出马了,看来对面对襄阳和樊城是势在必得了。
元日刚过,喜气还未散尽,对面居然就聚集了十万人马压境。
面对这种压倒性的战局,甘衡纵是面上不显,他的内心也是日渐焦虑。
若是陶师在就好了
甘衡心中想着,他瞧了瞧对面那无话的二人,迟疑了一下,终还是带了一丝期盼道,“子昂,你们来的时候,陶师有没有带过什么话”
陶侃还能起身么
王恬听了他的问话,心下纳罕。可他毕竟只是一个从建康来的外人,自己就算知道,却也不好直说。于是他调转目光,跟着向身边的桓崇望去。
桓崇原本老僧入定似的对着那张地图。听到甘衡的问话,他视线一滞,忽而转过头来,认真道,“公平兄如今这一战,便要靠着我们自己了。”
甘衡眼光一暗,却听桓崇道,“樊城本就易攻难守,就算目下向武昌求援,为时也晚了。不过,也好在兄先前在城外设得这些营寨,为我们争取了一段时间,以至于目前石韬的大军尚未完成合围”
“子昂,你的意思是”甘衡一怔,忽然捕捉到了他话里那层未尽的意思。
桓崇点点头,道,“我们唯一的机会,便只有在他们合围前的这段时间率先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我会亲自带兵冲散石韬的防线,届时便要劳烦你们二位分别留守城中、营中,注意防范。”
“如此这般,方能折其锋芒,以励军心,进而守住樊城。”
王恬呆了一呆。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兵士一可当百也。
桓崇这计策说得轻松,可实际上就是在拿命做赌
二万对十万,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傻子都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
就像他自己说的,樊城本来就是个难守的地方,就算守不住,也是情有可原。大不了最后把人全部撤回到襄阳,把军士的损失减到最小,外加荆州水师还控制着汉江的水路襄阳若真要守,石虎就算拿下樊城,也对襄阳毫无办法。
结果这人口中的“守樊城”,就是干脆提出个自杀计划
他难道是嫌自己活得不够久吗
一室沉寂中,王恬的喉结上下滑动了一下,然后他涩涩地开口道,“这就是你的对策”
这太疯狂了,简直和那破釜沉舟的楚霸王没什么区别
可问题在于,他是桓崇,不是楚霸王。
桓崇没有说话,他甚至对王恬连理都没有理。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