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知识的书籍成为世族的禁脔,为他们带来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利益。
    世卿世禄不只是因选官制度,更因为只有世族才有读书的权利,寒门庶族无书可读,从一开始便失去了竞争的资格。只能在世族的缝隙中艰难求生,作为门客,作为幕僚,一个出身便否定了他们所有的努力。
    直到前朝开创科举制度,寒门庶族才有了上升的阶梯,这划时代的智慧为前朝带来将近三百年的和平与稳定
    科举制度绝不只是选拔官吏的制度,更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剂。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也。”
    孟子这句话便揭示了社会动乱的根源。
    朝代末年举起反旗的都是活不下去的赤贫阶级,他们除了一条性命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但凡有点活下去的希望,是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被压迫的底层民众活不下去,不得不奋起反抗,寄希望于用暴力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重新划分社会资产。
    可是每一次战乱的胜利者无不变成了新的统治阶级,继续用过去那一套愚弄百姓。
    这样的周而复始的把戏终会被有识之士识破,而科举制度就为这些寒门庶族了一个上升的渠道,是他们能够翻身的契机。
    一旦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群众的忍耐力是超乎想象的。
    前朝的科举制度只是把这固化的阶级撬开一个缝隙,这缝隙让底层人民见到了阳光,看到了希望,却没有感受到温暖,朝堂上掌控权利的仍然是世家大族以至于到前朝末年,世家大族甚至能决定皇帝的废立
    寒门学子有大毅力者,能够冲破重重枷锁,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不依附于世家大族,为人刀枪,以此换取立足朝堂的机会。
    也不是没有清高自诩的,凭借一身书生意气想要在朝堂上除弊立新,改天换地。却无不成为那些大族排挤陷害的对象,糊里糊涂,丢了身家性命
    舒文想改变这种状态,他想要堂堂正正的站在天地之间,想要天理公道不再只是一个口号,想要说出自己想说的每一句话
    他想要和自己一样的寒门学子都能有选择的权利,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但他知道,这不是现阶段的自己能考虑的问题,他必须要站到一定高度上,拥有足够的影响力,才能为他人指引方向
    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考取功名,为此,他必须加倍努力
    府学的生活就在这忙忙碌碌中开始了,舒文每日忙于听课,忙于学习新的知识,将全副心神都放在课业中。
    舒文在府学发愤图强,用功读书,于家人也在忙碌着家里的事情。
    于连福于连成兄弟带着于兴到处给人做木匠,刚开始还有人觉得于连成是童生老爷的爹,怎能自降身价做这些低贱的活计,于连成干活时,总有人盯着他看。
    但于家人并不在意,他们并不觉得自家有什么了不起。更何况自家人知自家事,于家家底单薄,要想负担舒文的学业,靠家里的田地只是杯水车薪。事有轻重缓急,他们不会只顾面子却不要里子,于家世代做木匠活计,祖传手艺怎能嫌弃呢
    这般坚持做下来,西河镇一些乡绅才真正认可了于家,骤然暴富容易骄狂,于家出了一个童生,已算耕读人家,却能安守本分,不骄不躁,这才是长远之道。
    于老头年纪大了,家人不放心他在外奔波,便留在家中,教几个孙子木匠活计。只是,他劳作了一辈子,在家中也闲不住,便做些小玩意儿让于旺拿到集市上去卖,多少是点收入。这还是舒文给出的主意,舒文画了一些别致的鲁班锁、木质玩偶,于老头便拿些边角料仿着做,做出来的小东西精巧可爱,很受孩子们喜欢。只是,这些东西比较简单,随便一个木匠都能模仿,于老头每次都要做新的玩意儿,才能维持这份收入。
    于连双早年辞了县城酒楼的活计,回到家中帮忙做豆腐,后来豆腐方子卖给了钱老板,于连双便做起了走街串巷,倒买倒卖的生意,虽然很累,收入也不算多,但没有店面的拖累,每一文银钱都是自己的,倒是比做伙计时还要强些。
    他偶尔会到府城进货,正好能去看望舒文,传递家中的消息。
    有舒文的童生功名在,整个西河镇都没有人想跟于家过不去,于家的发达似乎就在眼前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入v,稍后三更,感谢各位小可爱的支持

章节目录

金榜题名(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苦竹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苦竹根并收藏金榜题名(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