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说文人相轻, 事实上这句话很失偏颇,旁的不说,就拿他爹曹孟德来说, 作为建安文学的奠基者,一代枭雄开创伟业, 饱受后人追捧,也没见两晋的文人, 或承袭建安风骨的后人对其鄙夷,当然, 这也有可能是,曹孟德的武略成就了其才华, 使后世豪言壮词者, 皆显轻薄。
    不止文人之间相轻, 文武之间更是水火不相容,文官提起武将来,那叫一个鄙夷,说句莽夫还算赞誉, 愣头青、迂夫、竖子,常有之例,毕竟如忠敏公文武双全的奇才,数百年才出了一位。
    楚元昭一通狂喷, 喷得方正这位兵部尚书无地自容,当朝请辞,原本, 大臣之功勋,帝王少不得挽留几句,照旧例大臣再自谦几句,就势下坡,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待案件查明后,再依律问责。
    然而,方尚书大概被楚元昭的喜怒不定,折腾出心理阴影了,执意请辞,帝王无奈,只得相允。
    兵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了,朝中大事,军国,军机要务尚在国事之前,可见其重要性,尚书之职,吏部议不了,须内阁众议,再请帝王定夺。
    往年,兵部尚书除武将外不作他议,偶有文武双全者,任过兵部尚书的,也都做到首辅之职,足见兵部尚书之职的重要性。
    但眼下,自昭阳长公主逝后,擅文韬武略的武将们,都被派到边关安、邦了,大好时机,文官清流一系蠢蠢欲动,让就会卖弄嘴皮子的文官,来任他们的顶头上司,武将一系怎能心服,双方争执不下。
    便是连王子腾也叹了声,恰不逢时,若他先前未授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兵部尚书之职,亦有三分把握。
    一连数日,三司查的兵部之案都查出点名目了,兵部尚书的人选,还是没定下来,党争是祸国之本,党争进入激烈的白热化,首当其冲的是皇权遭遇抨击。
    眼下,自然也到不了那个地步,仅凭先祖们的丰功伟绩,纵是代代昏君,大楚也能苟延残喘百十年,只是苦的是百姓而已。
    楚元昭不在乎皇权是否受到挑衅,他只是单纯嫌大臣们,吵来吵去的烦,不耐烦的说“文有文的理,武有武的论,就不会找个文武双全的吗”
    百官用鄙夷中透着嫌弃的眼神,轻蔑的看了眼楚元昭,明黄的太子服,此刻对于热血上头的大臣们来说,已然成了摆设,还是个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也毫无震摄力的摆设。
    楚元昭额角青筋若隐若隐,但他懒得和一帮愚夫争辩,径自看向内阁一帮人等。
    宁首辅想了想,捋着胡须道“倒是有两个人,堪称文武双全,既带过兵,早年却是以科举晋身,只是,这人选吗”
    争论不休的文臣武将们不知何时停了下来,都睁大了眼,还真有这样的人,瞎猫碰上死耗子,太子殿下不会是早想好了吧,难道天家父子相争,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安排。
    自行脑补出一场天家父子相残相杀大戏的部分大臣,思绪已然涣散到不知何处去了。
    宁首辅顿了顿,方道“一位宴小将军,当年以科举晋身,官至礼部侍郎,后其父病逝,回家丁忧,现任飞云关太守。”
    听到的大臣们恍然,不约而同舒了口气,宴家,那就无须担忧,宴家世代镇守飞云关,一部尚书的位置,纵是空缺也轮不到宴家子弟。
    此时又听宁首辅道“周家长子周衡臣,早年在西海颇有威名,后蒙孝烈皇后下嫁怀宁郡主,方弃武从文,现任江南布政司。”
    周家,楚元昭有些印象,当年清算怀献王府时,林老夫人提过几句。
    “政绩如何”楚元昭问,宁首辅未答,似有踌躇之色,吏部尚书道“历年考核,皆是上等。”
    “那就他吧”楚元昭看都不看一眼义愤填膺的文臣武将,转身出了议政厅,徒留殿内长吁短叹,不绝于耳。
    清宁宫,杨夙正在摆弄棋盘,这似乎是他一种思考的方式,随侍的宫人早习惯了,每当杨少傅沉思的时候,总是会拨弄棋子,一面想事情,一面自个和自个对弈,棋下完了,貌似想不通的事情,也能理通了,通透晶莹的云子,落在香榧木棋盘上,音质脆而不浮。
    小内侍急匆匆回来禀告完方才议事厅内发生的一切,内侍说完最后一个字,楚元昭掀帘进来。
    杨夙微微点头,小内侍福身见礼,楚元昭摆了摆手,小内侍敛声屏气的出了书房。
    杨夙见礼后,笑道“那位周家大公子,早年下官曾与他有数面之缘,是位难得的文武全才,颇有范文正之遗风,人亦是难得的磊落之辈,只是受其出身所限,为清流所讳。”
    宫人奉茶来,楚元昭衣食住行,皆由韩家心腹主揽,便是王全安这个清宁宫的大总管,也只能是在心腹眼皮子底下,递个茶,送个水,韩雅意只恨不得弄上千八百人,把楚元昭层层簇拥起来,唯恐楚元昭有半分闪失,王全安也颇有自知之明,从不掺和这些事。
    拨开青花瓷的盖盅,白茶香气四溢,楚元昭饮了半盅,方开口道“怀献王府被谋反时,我曾听闻此人,家有藏书数十万册,藏书之多,令江南文人羡极生恨,他到江南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归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归泽并收藏[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