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嫂冷笑一声,“还能干啥,打秋风呗,这不是要过年了,今年她家分家了,怕是没舍得自己买年货吧。”
几人方才还有说有笑的,这会儿脸上都阴着了。
煎饼那事,开始张三嫂家没被波及,可没过多久,也受了牵连。
初起几人还埋怨张二嫂,后来一想毕竟一个院子住着,老张家十年八年的也分不了家,要是这么别别扭扭的也过不好,干脆就坐一起把话唠开了,都说别的不怪,就怪老张家没这财运罢了。
事情说清了,妯娌几个又和好如初。
老张家日子本来也不差,就算不挣煎饼钱,一年到头也不缺吃的,加上今年秋下运气好,除了粮食多收了一成,前些日子还在山上打过几只兔子,在泡子里抓了好些大鱼,所以这个年比往年都肥。
可再肥也架不住有张凤香这样的小姑子回家来划拉啊。
张三嫂就说了,“上回凤香回来闹那出你们忘了当初咱说啥了,记着不”
“那哪能不记着,她再回来,我是啥也不给。”
“记着就好,咱得统一口径,要不给就谁也别给,谁偷着给了,谁生孩子没x眼。”
其他三人答应得好好的。
等张氏进屋张家老太来喊几个儿媳妇说你们小姑子回来时,这三个嫂子们脸上依旧笑着,可心里都不断提醒自己,别往外拿东西。
既然来了是想把篮子装满再回去的,就不能沾沾屁股就走,张氏便坐上炕头跟自己老娘唠嗑,沈兴则跟自己那些个表哥表弟的疯一起去了。
到了午时该开饭了,张氏寻思着正好今天杀鸡,一只炖不上,咋也得整半只炖点汤喝吧。
结果等菜上桌了一看,傻了。
桌上就两盆菜,一大盆用干萝卜樱子烩的豆渣,另外是一大盆萝卜条炖土豆条。
再就是一碗大酱,旁边放了几根葱,葱都受冻了,全是大鼻涕。
最像样的要数她带过来的咸鸭蛋了,却只煮了两个,切了好几瓣,一人都没够分一瓣的
张氏这个气啊,脸子一下子撂下来了。
她四嫂心里发笑,给递过两个窝头过去,“你看你来也没说一声,都没提前准备,家里忙这样也没时间做饭。”
张二嫂跟着附和,“老四家的你跟凤香还外道啥,常来常往的,都是自家人。”说罢拿了窝头就啃,“快吃吧,灶下还一堆活呢。”
沈兴疯了半上午,饿得前心贴后背,上桌一看这吃的还不如自己家呢,便冲那两个切好的咸鸭蛋去了。
剩下那几个小子也想抢,一蛋不合这就打起来了。
张氏扯过沈兴往脸蛋上就掐了一下,“抢什么抢,你也不看看,满桌就这么一个像样的菜,不得紧着你姥娘姥爷吃”
她那几个嫂子互看了一眼,就当没听懂,随意劝了几句,扒拉两口就回灶间了。
张氏一万个不愿意,过后就跟她娘诉苦,说王氏已经知道煎饼的事了,说她在家受了王氏多少白眼多少气。
说得她娘差点抹眼泪,后来从自己炕柜里摸出大半包桃酥和一袋红糖给她,让带回婆家去给王氏。
张氏瞪大眼,“娘,就这点东西明天就腊月二十三了,咱家连肉都没买”
她娘有些为难,“买是买了,都在连着灶间的棚子里冻着呢。”
“那娘你去给我割点我带回婆家去。”
她娘早在吃中饭时就瞧出几个儿媳妇对闺女的态度不比从前,心想怕是没那么容易,可闺女眼巴巴看着自己呢,她就穿了鞋出去了。
没多会儿,人就回来了。
张氏一看她娘手里空着,心便咯噔一下,“娘,咋了,肉呢”
“你嫂子们说了,家里那点肉自己过年都不够吃,没法子给你拿了。”
“啥她们真说得出口,要不是她们,我至于过这么惨么分红钱没得着,吃你们一口肉都不给还有娘你是啥意思,原来我这些嫂子不都听你的么,怎么地还反了瓤子了”
她娘叹了口气,“这不是你四嫂又怀上了么,才两个月你可能没看出来,娘怕惹她不痛快再出点啥事儿凤香啊,你就别作了,这些年咱娘家没少填乎你,你也别不知足了。这冰天雪地的,天黑得还早,娘就不留你了,快回你家帮你老婆婆准备年货去吧。”
张氏差点瘫了。
她回娘家来,就是给婆家置办年货来了啊,这可咋整,家里啥啥都没买,这时候再到镇上去采购,比前些日子得贵上最起码三成
她这头心灰意冷的,老沈家今天却忙得热火朝天。
因为明天要杀猪,沈金生和沈木生今天就在院里把两口大锅支上了。
王氏干脆直接把五只鸡一只鸭都杀了,就着烧锅的水吐噜了鸡毛鸭毛。
原本毛想直接扔,让珍珠给拦着收起来了,拿热水反复洗了几次后晾上,说是攒多了做椅子垫,隔凉隔潮,比棉花好用。
想到这儿,珍珠就想到明年还得撺掇她奶多养点鸭子,最好再养些鹅。
到时候宰了把鸭绒和鹅绒收起来做衣裳,冬天就不会冷了。
王氏在院子里当总指挥,徐氏在屋里帮大家伙缝新棉衣,何氏给鸡开膛收拾内脏,珍珠跟沈桃则被分配着把灶间擦了一遍。
眼瞅着要黑天,何氏抬头看了好几次,问王氏,“娘,我大嫂回娘家咋还没回来是不是娘家给的东西太多拿不动了要不等杏儿她爹回来,让他上村口去迎迎”
沈水生今天带大美丽上山了,说是看看能不能弄点猎物回来。
王氏白了何氏一眼,“你大嫂再累能有你男人跑山跑一天累你还不知道你大嫂一回娘家就磨叽,想让她从娘家走出来,打从打张罗开始快则半个时辰,慢则不走住下了。再说兴儿陪着呢,你少在那儿穷担心。”
何氏想说就是有兴儿一起我才担心,兴儿照比洪儿可差远了,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
又一想不管咋地人家也是个孙子,是老沈家的根儿。
因为何仙姑的事好不容易翻篇,王氏刚没横眉冷对自己了,还是别多嘴,省得再撞枪口上。
就点了点头没说话。
她正掏鸡胗呢,忽然听见院外头有哭声。
何氏偏了偏耳朵,“娘,怎么好像是兴儿在哭”
珍珠这时候端了一盆子脏水出来倒,也听见了,几人急忙跑到外头,只见兴儿被张氏强拽着走,一边走一边嚎。
“肉呢娘你说的肉呢,肉没拿回来,那娘你还我五个鸭蛋”
王氏一听就知道张氏这是上娘家没占着便宜,便撇了撇嘴给人都招呼回去,接着干手里的活。
张氏原本想得好好的。
今天上娘家弄点肉蛋回来直接给王氏那屋送去当孝敬,王氏一高兴过完年就能多给点节礼往娘家送,到时候她再把大部分都眯下给娘家少拿点,然后再从娘家划拉点东西回来。
她这三步走战略部署得倒好,可惜没人打配合,第一步就崴了脚了。
见院子里都是人,张氏一把捂住沈兴胡咧咧的嘴,娘俩直接带着空荡荡的篮子回屋了。
王氏差点没忍住,想再次口吐芬芳,就见大美丽嗖嗖跑回来了。
“老三呢”王氏问大美丽。
大美丽冲远处汪了几声,王氏从凳子上起身,张望着往院门走。
远远瞧着沈水生跟赵赶鹅有说有笑地往回来,每人手里都拎着点啥。
近了一看。
除了三只肥兔子之外,还有
两只大白鹅
作者有话要说赵赶鹅从今儿起,我是名符其实的赵赶鹅了
几人方才还有说有笑的,这会儿脸上都阴着了。
煎饼那事,开始张三嫂家没被波及,可没过多久,也受了牵连。
初起几人还埋怨张二嫂,后来一想毕竟一个院子住着,老张家十年八年的也分不了家,要是这么别别扭扭的也过不好,干脆就坐一起把话唠开了,都说别的不怪,就怪老张家没这财运罢了。
事情说清了,妯娌几个又和好如初。
老张家日子本来也不差,就算不挣煎饼钱,一年到头也不缺吃的,加上今年秋下运气好,除了粮食多收了一成,前些日子还在山上打过几只兔子,在泡子里抓了好些大鱼,所以这个年比往年都肥。
可再肥也架不住有张凤香这样的小姑子回家来划拉啊。
张三嫂就说了,“上回凤香回来闹那出你们忘了当初咱说啥了,记着不”
“那哪能不记着,她再回来,我是啥也不给。”
“记着就好,咱得统一口径,要不给就谁也别给,谁偷着给了,谁生孩子没x眼。”
其他三人答应得好好的。
等张氏进屋张家老太来喊几个儿媳妇说你们小姑子回来时,这三个嫂子们脸上依旧笑着,可心里都不断提醒自己,别往外拿东西。
既然来了是想把篮子装满再回去的,就不能沾沾屁股就走,张氏便坐上炕头跟自己老娘唠嗑,沈兴则跟自己那些个表哥表弟的疯一起去了。
到了午时该开饭了,张氏寻思着正好今天杀鸡,一只炖不上,咋也得整半只炖点汤喝吧。
结果等菜上桌了一看,傻了。
桌上就两盆菜,一大盆用干萝卜樱子烩的豆渣,另外是一大盆萝卜条炖土豆条。
再就是一碗大酱,旁边放了几根葱,葱都受冻了,全是大鼻涕。
最像样的要数她带过来的咸鸭蛋了,却只煮了两个,切了好几瓣,一人都没够分一瓣的
张氏这个气啊,脸子一下子撂下来了。
她四嫂心里发笑,给递过两个窝头过去,“你看你来也没说一声,都没提前准备,家里忙这样也没时间做饭。”
张二嫂跟着附和,“老四家的你跟凤香还外道啥,常来常往的,都是自家人。”说罢拿了窝头就啃,“快吃吧,灶下还一堆活呢。”
沈兴疯了半上午,饿得前心贴后背,上桌一看这吃的还不如自己家呢,便冲那两个切好的咸鸭蛋去了。
剩下那几个小子也想抢,一蛋不合这就打起来了。
张氏扯过沈兴往脸蛋上就掐了一下,“抢什么抢,你也不看看,满桌就这么一个像样的菜,不得紧着你姥娘姥爷吃”
她那几个嫂子互看了一眼,就当没听懂,随意劝了几句,扒拉两口就回灶间了。
张氏一万个不愿意,过后就跟她娘诉苦,说王氏已经知道煎饼的事了,说她在家受了王氏多少白眼多少气。
说得她娘差点抹眼泪,后来从自己炕柜里摸出大半包桃酥和一袋红糖给她,让带回婆家去给王氏。
张氏瞪大眼,“娘,就这点东西明天就腊月二十三了,咱家连肉都没买”
她娘有些为难,“买是买了,都在连着灶间的棚子里冻着呢。”
“那娘你去给我割点我带回婆家去。”
她娘早在吃中饭时就瞧出几个儿媳妇对闺女的态度不比从前,心想怕是没那么容易,可闺女眼巴巴看着自己呢,她就穿了鞋出去了。
没多会儿,人就回来了。
张氏一看她娘手里空着,心便咯噔一下,“娘,咋了,肉呢”
“你嫂子们说了,家里那点肉自己过年都不够吃,没法子给你拿了。”
“啥她们真说得出口,要不是她们,我至于过这么惨么分红钱没得着,吃你们一口肉都不给还有娘你是啥意思,原来我这些嫂子不都听你的么,怎么地还反了瓤子了”
她娘叹了口气,“这不是你四嫂又怀上了么,才两个月你可能没看出来,娘怕惹她不痛快再出点啥事儿凤香啊,你就别作了,这些年咱娘家没少填乎你,你也别不知足了。这冰天雪地的,天黑得还早,娘就不留你了,快回你家帮你老婆婆准备年货去吧。”
张氏差点瘫了。
她回娘家来,就是给婆家置办年货来了啊,这可咋整,家里啥啥都没买,这时候再到镇上去采购,比前些日子得贵上最起码三成
她这头心灰意冷的,老沈家今天却忙得热火朝天。
因为明天要杀猪,沈金生和沈木生今天就在院里把两口大锅支上了。
王氏干脆直接把五只鸡一只鸭都杀了,就着烧锅的水吐噜了鸡毛鸭毛。
原本毛想直接扔,让珍珠给拦着收起来了,拿热水反复洗了几次后晾上,说是攒多了做椅子垫,隔凉隔潮,比棉花好用。
想到这儿,珍珠就想到明年还得撺掇她奶多养点鸭子,最好再养些鹅。
到时候宰了把鸭绒和鹅绒收起来做衣裳,冬天就不会冷了。
王氏在院子里当总指挥,徐氏在屋里帮大家伙缝新棉衣,何氏给鸡开膛收拾内脏,珍珠跟沈桃则被分配着把灶间擦了一遍。
眼瞅着要黑天,何氏抬头看了好几次,问王氏,“娘,我大嫂回娘家咋还没回来是不是娘家给的东西太多拿不动了要不等杏儿她爹回来,让他上村口去迎迎”
沈水生今天带大美丽上山了,说是看看能不能弄点猎物回来。
王氏白了何氏一眼,“你大嫂再累能有你男人跑山跑一天累你还不知道你大嫂一回娘家就磨叽,想让她从娘家走出来,打从打张罗开始快则半个时辰,慢则不走住下了。再说兴儿陪着呢,你少在那儿穷担心。”
何氏想说就是有兴儿一起我才担心,兴儿照比洪儿可差远了,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
又一想不管咋地人家也是个孙子,是老沈家的根儿。
因为何仙姑的事好不容易翻篇,王氏刚没横眉冷对自己了,还是别多嘴,省得再撞枪口上。
就点了点头没说话。
她正掏鸡胗呢,忽然听见院外头有哭声。
何氏偏了偏耳朵,“娘,怎么好像是兴儿在哭”
珍珠这时候端了一盆子脏水出来倒,也听见了,几人急忙跑到外头,只见兴儿被张氏强拽着走,一边走一边嚎。
“肉呢娘你说的肉呢,肉没拿回来,那娘你还我五个鸭蛋”
王氏一听就知道张氏这是上娘家没占着便宜,便撇了撇嘴给人都招呼回去,接着干手里的活。
张氏原本想得好好的。
今天上娘家弄点肉蛋回来直接给王氏那屋送去当孝敬,王氏一高兴过完年就能多给点节礼往娘家送,到时候她再把大部分都眯下给娘家少拿点,然后再从娘家划拉点东西回来。
她这三步走战略部署得倒好,可惜没人打配合,第一步就崴了脚了。
见院子里都是人,张氏一把捂住沈兴胡咧咧的嘴,娘俩直接带着空荡荡的篮子回屋了。
王氏差点没忍住,想再次口吐芬芳,就见大美丽嗖嗖跑回来了。
“老三呢”王氏问大美丽。
大美丽冲远处汪了几声,王氏从凳子上起身,张望着往院门走。
远远瞧着沈水生跟赵赶鹅有说有笑地往回来,每人手里都拎着点啥。
近了一看。
除了三只肥兔子之外,还有
两只大白鹅
作者有话要说赵赶鹅从今儿起,我是名符其实的赵赶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