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里害怕吕五妹知道这事, 隔了几天刘柱子再来褚三娘家里,她便把这疑问跟他讲了。
嘴里咬着褚三娘做的煎饼卷土豆丝,大口喝着粥, 刘柱子恬不知耻地笑,“你要怕这个, 那也简单, 赶明儿我给吕五妹也弄被窝来, 她不就也有把柄落你手里了”
听这话, 褚三娘气得差点给剩下那半碗粥扣刘柱子脑袋上,“你敢,你要是敢对吕五妹下手,我扒了你皮你信不信”
“那要是她看上我了咋整”
“你以为她瞎”
“那你瞎”
褚三娘不吱声了。
放下手里的粥碗, 刘柱子适时将她一搂, “好了,三娘你别瞎想, 就算吕五妹知道了能怎样, 我不让她说她就不敢说, 这村里谁不知道我性子啥样, 惹到我, 管她是不是女人, 我照样下手打得她满地找牙”
这话本是想给褚三娘个定心丸, 可她却听出点不一样的来。
刘柱子爱跟女人动手,打老婆全村出名,他能打那个家里的, 难道就不能打她这个家外头的
这么一想,等收拾了碗筷褚三娘就没心思与刘柱子亲热,还跟他说让他娘以后少上煎饼摊子去吧。
柱子他娘早已知道褚三娘跟自己儿子的关系,去了,不给煎饼不好看,总给吧,还让吕五妹起疑心。
刘柱子听这话不大高兴,他是馋她的身子,可他同时也馋她的钱啊。
现在连煎饼都不给多吃两张,这叫什么事儿
又因为褚三娘不肯与自己亲热,刘柱子便起身骂骂咧咧地走了。
他一出门,褚三娘马上闩了大门,合衣躺进被窝,心惊胆战地想着刘柱子出门时那样,后悔得直捶炕。
八月十五,老沈家还是要吃团圆饭。
地里的西瓜已经收走送到了县城去,自家留下十几个放到仓房里,可以吃许久。
因为伺弄得好,加上大美丽来了后再没丢过,这瓜地一共卖出去六千三百二十七斤瓜,收入十二两零六百五十四文。
瓜是沈木生跟沈水生两家的收成,不与旁人分,两人当即一人一半给钱劈了,乐得何氏差点又要哭。
她咋也没想到那点荒地弄好了能卖这老些银子。
尽管大部分的党参还在地里埋着,没个年见不到回头钱,可每年仅指着卖瓜的钱,就是普通人家好几年的进项啊。
一高兴,何氏赶着十五这天坐板车去了镇上,想给自家添置些零用,还想买些布,打算做几身衣裳出来。
杏儿和蝶儿跟着宝珠到学堂去有几天了,还穿着那身旧衣裳,虽说俩闺女顾着读书高兴啥也没说,可何氏这当娘的心里哪能是个滋味。
王氏今天没下地,木生水生收完瓜后,就帮着这头上地干活,说今天是十五,让娘好好歇歇。
说是歇,其实哪歇得住,听珍珠喊徐氏一起上山弄野玫瑰,王氏也拿了背筐跟着跑了一趟。
再回到家时已过中午,三人采了整整一筐半的玫瑰花回来,草草吃了午饭,将花瓣摘了洗干净,沥干后用红糖腌好做成玫瑰酱,想留着以后做豆沙包用。
做好这些,王氏便回屋,刚躺下眯了没多一会,后山那头的老田家来人了。
一进门,就问院子里喂鸡的珍珠,王氏在不在。
王氏闻声迎了出来,见到老田家的,笑着问,“有喜”
老田家的也笑,“嫂子你有耳报神”
王氏把人请到棚子里去,让珍珠给端了凉茶,珍珠听说人家有喜事,还在里头扔了点枸杞。
老田家的夸完珍珠又夸茶,隔半天才说,“老大的亲事定了,腊月里,初六。”
珍珠纳闷,自家跟老田家没啥大来往,他家腊月的亲事,干啥八月十五就来告诉一声。
听了半天听明白了。
老田家大儿子是死了婆娘的,这回嫁进来的人姓杜,就是珍珠三婶何氏原来提过的,何氏大嫂杜氏的姐姐。
如此说来,老田家跟老沈家不就拐弯抹角沾了亲么。
王氏捧着说了一顿好,聊了个把钟头才把人送走,临走老田家的还问茶里泡枸杞有啥讲究
珍珠说养生,不过也不能多吃,吃多了也上火。
老田家的这才走了,可出院后又折回来问等到她家亲事时,能不能卖给她点泡茶里给新娘子喝图个喜庆。
泡茶用不了多少的东西,珍珠直接回身进屋给抓了一把出来,放进人家手心里。
“田奶奶,这枸杞是我三婶种出来的,你家这要进门的儿媳妇是我三婶大嫂的姐,就当我三婶给您道个喜了。”
老田家的拿着枸杞乐呵地走了,王氏就问,白给也就算了,为啥往你三婶脸上贴金。
“奶,上次三婶的嫂子来借粮种借钱,让我三婶给骂回去了,她必定恨在心上,该是跟她大姐面前也不会说啥好话,我给三婶长长脸,也省得老田家的新媳妇过来没事找事儿。”
王氏心道这个孙女就是精明,待何氏从镇上回来时,就把事儿学了一遍,果然何氏一听大杜氏年底就进长河村了,便面露难色。
“娘,这回我娘家算是在咱村布下眼线了,我这头过得一般也就罢了,眼下一天比一天好,我娘家肯定还得来作。”
王氏把胸脯一拍,“只要你安分过咱老沈家的日子不跟你娘家掺和,有娘在,还有水生在,你怕啥。”
何氏心里总算稳当了些,打背筐里拿出个银簪子来给王氏挽头上了,“娘,以前没钱,我们三房没咋孝敬你和我爹,这以后日子过好了,我一定多想着爹娘。”
王氏乐得合不拢嘴,听这话又有些心酸,跟何氏又唠了会儿,便去跟珍珠张罗晚饭。
珍珠这会刚把晒过的被子收屋里去,拿了盆子准备接羊奶。
小羊羔开始吃青草,大奶羊的奶比刚拿来那会多了许多。
加上天热家里人不爱喝羊奶只爱喝绿豆汤和凉茶,珍珠就每天把羊奶在锅里熬了,将奶皮子揭去后,收干成一块一块的,类似于大奶片,放到罐子里,这样可以保存一段时间。
珍珠挤奶,王氏给大羊喂了些豆饼,“这村里人一个个看着咱这羊产奶下崽子有出息都眼红呢,可咱喂的也好啊,问问他们,谁家给这上好的豆饼喂牲口”
珍珠一边挤奶一边说是,又夸了王氏的银簪子好看,给王氏夸的心花怒放,等何氏过来说要帮忙做饭,王氏都没用她,直接给撵屋歇着去了。
接满一盆子奶,珍珠进屋去放锅里熬上,加了前一晚弄出来的土豆粉和白糖,直熬到结成团了,给压平整后放到盆子里,才拿到新打出的水井里湃上了。
王氏一直跟在珍珠后头看,这时候忍不住问,“珍珠你这是干啥”
珍珠就说晚上要做炸鲜奶。
“啥,这奶还能炸”
听起来纯是鬼扯。
“奶,炸鲜奶算个啥,奶没听过油炸冰溜子”
王氏白了珍珠一眼,也没再多追究,就问那除了这炸鲜奶,还想再做点啥。
中秋这顿按理说照样该王氏出大头,可珍珠前一晚跟王氏商量了,说回回团圆饭好几家往一起凑菜,摆桌上都没个样,不如以后除了过年之外,一家轮一个节。
比如端午的菜全都大房出,中秋的菜全都二房出这样。
王氏寻思这主意不差,又因为珍珠已经给月饼做出来了,所以中秋这顿就交给二房。
早起何氏上镇时珍珠嘱咐着让给带五斤排骨和二斤五花肉回来,珍珠就说做个排骨炖豆角,再拿五花肉剁馅,炸个茄合。
反正无论说啥,王氏都说好。
把排骨上灶大火煮上后,珍珠去地里掐了半盆子豆角洗干净,锅里放油给炒蔫了,才下到排骨锅里去。
之后拿泡好的海带压了一大盆土豆出来。
这两样菜量大,加上要吃月饼,其他的菜量便不用太多。
从井里把湃好的羊奶糕拿出来切条,挂了浆裹上事先准备好的馒头渣,珍珠做好一盘炸鲜奶后,就着油锅又做了炸茄合。
好多年没吃过大地里没上化肥的茄子了,虽说那茄子长得不咋好看,可做出来是真香。
茄子又嫩又鲜,比里头的肉馅还好吃。
搞得一向在做饭时候不偷嘴的珍珠,都没忍住偷着吃了两个
还给王氏嘴里也塞了两个,吃得王氏直喊亲娘。
做完这俩菜,珍珠做了一道在后世异常普及,可在这朝代却根本没听过的菜,便是西红柿炒鸡蛋。
如今这地界,西红柿都当水果吃,恨不得不待红,还半青着呢,就让家里孩子给整罢园了。
就说老沈家现在四块菜园子吧,除了沈娇娥那块跟珍珠家这块,珍珠她大伯家和三叔家的地里,已经一个柿子都看不着了。
再说说配柿子的鸡蛋,如今老沈家是有钱了,才能隔三岔五炒上两个,指别人家吃鸡蛋
都不够拿出去卖的。
珍珠至今还记得她刚穿来那会儿,隔壁马三媳妇给了两个鸡蛋,宝珠捧着跟宝贝似的样子呢。
想到这事,接下来做麻酱凉皮时,珍珠就多切了点凉皮跟黄瓜,弄多一碗出来让下了学的宝珠给老马家送去了。
老沈家这头自打建房开始就没亏嘴,加上中间大美丽还猎过一次兔子,所以珍珠斟酌着这六个菜也够了。
便让沈杏他们帮着擦了桌子,端菜端饭。
沈兴知道这顿饭是二叔家出,兴奋得昨晚都没睡踏实,中午在学堂还特意少吃了几口,这会儿洗手上桌,瞅了一圈没见到月饼,问珍珠,“二姐,咋没月饼”
他娘说二姐做月饼用的都是好馅料,还特意嘱咐他多吃点。
珍珠给兴儿只盛了半碗饭,“吃过饭赏月时候二姐给拿月饼和西瓜吃,这会儿你就少吃点,留点肚子记得不”
沈兴答应得好好的,往板凳上
嘴里咬着褚三娘做的煎饼卷土豆丝,大口喝着粥, 刘柱子恬不知耻地笑,“你要怕这个, 那也简单, 赶明儿我给吕五妹也弄被窝来, 她不就也有把柄落你手里了”
听这话, 褚三娘气得差点给剩下那半碗粥扣刘柱子脑袋上,“你敢,你要是敢对吕五妹下手,我扒了你皮你信不信”
“那要是她看上我了咋整”
“你以为她瞎”
“那你瞎”
褚三娘不吱声了。
放下手里的粥碗, 刘柱子适时将她一搂, “好了,三娘你别瞎想, 就算吕五妹知道了能怎样, 我不让她说她就不敢说, 这村里谁不知道我性子啥样, 惹到我, 管她是不是女人, 我照样下手打得她满地找牙”
这话本是想给褚三娘个定心丸, 可她却听出点不一样的来。
刘柱子爱跟女人动手,打老婆全村出名,他能打那个家里的, 难道就不能打她这个家外头的
这么一想,等收拾了碗筷褚三娘就没心思与刘柱子亲热,还跟他说让他娘以后少上煎饼摊子去吧。
柱子他娘早已知道褚三娘跟自己儿子的关系,去了,不给煎饼不好看,总给吧,还让吕五妹起疑心。
刘柱子听这话不大高兴,他是馋她的身子,可他同时也馋她的钱啊。
现在连煎饼都不给多吃两张,这叫什么事儿
又因为褚三娘不肯与自己亲热,刘柱子便起身骂骂咧咧地走了。
他一出门,褚三娘马上闩了大门,合衣躺进被窝,心惊胆战地想着刘柱子出门时那样,后悔得直捶炕。
八月十五,老沈家还是要吃团圆饭。
地里的西瓜已经收走送到了县城去,自家留下十几个放到仓房里,可以吃许久。
因为伺弄得好,加上大美丽来了后再没丢过,这瓜地一共卖出去六千三百二十七斤瓜,收入十二两零六百五十四文。
瓜是沈木生跟沈水生两家的收成,不与旁人分,两人当即一人一半给钱劈了,乐得何氏差点又要哭。
她咋也没想到那点荒地弄好了能卖这老些银子。
尽管大部分的党参还在地里埋着,没个年见不到回头钱,可每年仅指着卖瓜的钱,就是普通人家好几年的进项啊。
一高兴,何氏赶着十五这天坐板车去了镇上,想给自家添置些零用,还想买些布,打算做几身衣裳出来。
杏儿和蝶儿跟着宝珠到学堂去有几天了,还穿着那身旧衣裳,虽说俩闺女顾着读书高兴啥也没说,可何氏这当娘的心里哪能是个滋味。
王氏今天没下地,木生水生收完瓜后,就帮着这头上地干活,说今天是十五,让娘好好歇歇。
说是歇,其实哪歇得住,听珍珠喊徐氏一起上山弄野玫瑰,王氏也拿了背筐跟着跑了一趟。
再回到家时已过中午,三人采了整整一筐半的玫瑰花回来,草草吃了午饭,将花瓣摘了洗干净,沥干后用红糖腌好做成玫瑰酱,想留着以后做豆沙包用。
做好这些,王氏便回屋,刚躺下眯了没多一会,后山那头的老田家来人了。
一进门,就问院子里喂鸡的珍珠,王氏在不在。
王氏闻声迎了出来,见到老田家的,笑着问,“有喜”
老田家的也笑,“嫂子你有耳报神”
王氏把人请到棚子里去,让珍珠给端了凉茶,珍珠听说人家有喜事,还在里头扔了点枸杞。
老田家的夸完珍珠又夸茶,隔半天才说,“老大的亲事定了,腊月里,初六。”
珍珠纳闷,自家跟老田家没啥大来往,他家腊月的亲事,干啥八月十五就来告诉一声。
听了半天听明白了。
老田家大儿子是死了婆娘的,这回嫁进来的人姓杜,就是珍珠三婶何氏原来提过的,何氏大嫂杜氏的姐姐。
如此说来,老田家跟老沈家不就拐弯抹角沾了亲么。
王氏捧着说了一顿好,聊了个把钟头才把人送走,临走老田家的还问茶里泡枸杞有啥讲究
珍珠说养生,不过也不能多吃,吃多了也上火。
老田家的这才走了,可出院后又折回来问等到她家亲事时,能不能卖给她点泡茶里给新娘子喝图个喜庆。
泡茶用不了多少的东西,珍珠直接回身进屋给抓了一把出来,放进人家手心里。
“田奶奶,这枸杞是我三婶种出来的,你家这要进门的儿媳妇是我三婶大嫂的姐,就当我三婶给您道个喜了。”
老田家的拿着枸杞乐呵地走了,王氏就问,白给也就算了,为啥往你三婶脸上贴金。
“奶,上次三婶的嫂子来借粮种借钱,让我三婶给骂回去了,她必定恨在心上,该是跟她大姐面前也不会说啥好话,我给三婶长长脸,也省得老田家的新媳妇过来没事找事儿。”
王氏心道这个孙女就是精明,待何氏从镇上回来时,就把事儿学了一遍,果然何氏一听大杜氏年底就进长河村了,便面露难色。
“娘,这回我娘家算是在咱村布下眼线了,我这头过得一般也就罢了,眼下一天比一天好,我娘家肯定还得来作。”
王氏把胸脯一拍,“只要你安分过咱老沈家的日子不跟你娘家掺和,有娘在,还有水生在,你怕啥。”
何氏心里总算稳当了些,打背筐里拿出个银簪子来给王氏挽头上了,“娘,以前没钱,我们三房没咋孝敬你和我爹,这以后日子过好了,我一定多想着爹娘。”
王氏乐得合不拢嘴,听这话又有些心酸,跟何氏又唠了会儿,便去跟珍珠张罗晚饭。
珍珠这会刚把晒过的被子收屋里去,拿了盆子准备接羊奶。
小羊羔开始吃青草,大奶羊的奶比刚拿来那会多了许多。
加上天热家里人不爱喝羊奶只爱喝绿豆汤和凉茶,珍珠就每天把羊奶在锅里熬了,将奶皮子揭去后,收干成一块一块的,类似于大奶片,放到罐子里,这样可以保存一段时间。
珍珠挤奶,王氏给大羊喂了些豆饼,“这村里人一个个看着咱这羊产奶下崽子有出息都眼红呢,可咱喂的也好啊,问问他们,谁家给这上好的豆饼喂牲口”
珍珠一边挤奶一边说是,又夸了王氏的银簪子好看,给王氏夸的心花怒放,等何氏过来说要帮忙做饭,王氏都没用她,直接给撵屋歇着去了。
接满一盆子奶,珍珠进屋去放锅里熬上,加了前一晚弄出来的土豆粉和白糖,直熬到结成团了,给压平整后放到盆子里,才拿到新打出的水井里湃上了。
王氏一直跟在珍珠后头看,这时候忍不住问,“珍珠你这是干啥”
珍珠就说晚上要做炸鲜奶。
“啥,这奶还能炸”
听起来纯是鬼扯。
“奶,炸鲜奶算个啥,奶没听过油炸冰溜子”
王氏白了珍珠一眼,也没再多追究,就问那除了这炸鲜奶,还想再做点啥。
中秋这顿按理说照样该王氏出大头,可珍珠前一晚跟王氏商量了,说回回团圆饭好几家往一起凑菜,摆桌上都没个样,不如以后除了过年之外,一家轮一个节。
比如端午的菜全都大房出,中秋的菜全都二房出这样。
王氏寻思这主意不差,又因为珍珠已经给月饼做出来了,所以中秋这顿就交给二房。
早起何氏上镇时珍珠嘱咐着让给带五斤排骨和二斤五花肉回来,珍珠就说做个排骨炖豆角,再拿五花肉剁馅,炸个茄合。
反正无论说啥,王氏都说好。
把排骨上灶大火煮上后,珍珠去地里掐了半盆子豆角洗干净,锅里放油给炒蔫了,才下到排骨锅里去。
之后拿泡好的海带压了一大盆土豆出来。
这两样菜量大,加上要吃月饼,其他的菜量便不用太多。
从井里把湃好的羊奶糕拿出来切条,挂了浆裹上事先准备好的馒头渣,珍珠做好一盘炸鲜奶后,就着油锅又做了炸茄合。
好多年没吃过大地里没上化肥的茄子了,虽说那茄子长得不咋好看,可做出来是真香。
茄子又嫩又鲜,比里头的肉馅还好吃。
搞得一向在做饭时候不偷嘴的珍珠,都没忍住偷着吃了两个
还给王氏嘴里也塞了两个,吃得王氏直喊亲娘。
做完这俩菜,珍珠做了一道在后世异常普及,可在这朝代却根本没听过的菜,便是西红柿炒鸡蛋。
如今这地界,西红柿都当水果吃,恨不得不待红,还半青着呢,就让家里孩子给整罢园了。
就说老沈家现在四块菜园子吧,除了沈娇娥那块跟珍珠家这块,珍珠她大伯家和三叔家的地里,已经一个柿子都看不着了。
再说说配柿子的鸡蛋,如今老沈家是有钱了,才能隔三岔五炒上两个,指别人家吃鸡蛋
都不够拿出去卖的。
珍珠至今还记得她刚穿来那会儿,隔壁马三媳妇给了两个鸡蛋,宝珠捧着跟宝贝似的样子呢。
想到这事,接下来做麻酱凉皮时,珍珠就多切了点凉皮跟黄瓜,弄多一碗出来让下了学的宝珠给老马家送去了。
老沈家这头自打建房开始就没亏嘴,加上中间大美丽还猎过一次兔子,所以珍珠斟酌着这六个菜也够了。
便让沈杏他们帮着擦了桌子,端菜端饭。
沈兴知道这顿饭是二叔家出,兴奋得昨晚都没睡踏实,中午在学堂还特意少吃了几口,这会儿洗手上桌,瞅了一圈没见到月饼,问珍珠,“二姐,咋没月饼”
他娘说二姐做月饼用的都是好馅料,还特意嘱咐他多吃点。
珍珠给兴儿只盛了半碗饭,“吃过饭赏月时候二姐给拿月饼和西瓜吃,这会儿你就少吃点,留点肚子记得不”
沈兴答应得好好的,往板凳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