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前坐六个小时,可也不是闹着玩的。
“累啥累啊,这不比干浓活轻省要是我,我选摊煎饼,不选下地。”说完,张氏看了看沈娇娥,眼里是真心的羡慕,“再说了真累了就起来松松筋骨呗,谁也没拿小绳给绑上了。反正我娘按摊出来的斤数给嫂子们赏钱,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拿得少。”
珍珠又呆了下。
赵赶鹅媳妇在这儿帮工,都是按天给算钱的,好在赶鹅媳妇一点也不偷懒,跟沈娇娥换手的功夫还时常帮着整整园子,扫扫院子啥的。
要是个懒的,还真赔了。
而人家老张家,实行的是计件发工资啊。
珍珠是真心佩服,给手下的鸭蛋弄出来,在稻壳子里滚过了,放到屋里背阴的地方去,本想接着腌咸鸭蛋,突然想到张氏一直粘着她,这腌蛋的秘决不想让她学去,就洗了手,一边陪聊氏聊天,一边扒煮出来的咸蛋黄。
张氏这回没多问,心里知道人家珍珠会做吃的,该又是捅咕啥新菜。
只告诉珍珠说,“珍珠,我娘家按十斤煎饼五文钱给我提成,那几个嫂子一天至少也能摊八十斤出来,到时候大伯娘一天能得四十文,那一个月就能得一两多银子”
她这头心里都乐开花了,一个月一两又二百文,一年不就是十四两银加四百文吗
这可是最保守的估计,最保守的
珍珠暗笑了笑,用她奶的话来讲,都没稀得打消她大伯娘的积极性。
一天八十斤煎饼,他们三道泡村能消化得了
要是真能全卖出去,那一准有人眼红,出不了一个月满囤子都得是摊煎饼的,谁还上你家买去
可她大伯娘正高兴呢,实在不能扫兴泼冷水,珍珠就说了句那敢情好,瞅着天色将晚,便要回屋淘米做饭。
晚上要做五花肉炒猪肝,配馒头配米饭都好,只是和面太费劲,干脆焖一锅二米干饭出来,再加上鱼碎和豆豉酱,另外熬一盆野菜汤,吃他一个尽兴。
也省得宝珠眼馋锅里的粽子,一时半会儿不睡觉。
张氏正聊兴头上就听珍珠说要做饭,她心里就犯起了寻思。
怕不是珍珠知道自己一年能挣十四两多后悔了
后悔就后悔,谁让她一开始说不要抽成呢,现在预计能挣这么老些银子,再想让自己把抽成还给她,那谁能舍得
想到这儿,张氏便没再跟着珍珠,因为心情太好,又跑娇娥那儿白乎了一会儿,才抱柴烧饭去了。
锅里的饭快熟时,地上的人都回来了,今天王氏身后跟着好几个婆娘,主要是来买煎饼,顺便再看一下老沈家的小猪崽。
当初抓猪崽时王氏没嫌贵,抓的是头一份,老马家猪圈里最棒实的两头让她给抓回来了,又因为养得特别上心,这两头猪蹭蹭长肉,跟别人家的一比,胖了最起码得有三分之一。
先前有人舍不得抓猪钱,非得等到最后被人挑剩了才压价抓的,拿回家去咋养都不爱长肉,就上老马家人面前去念三七儿,说她家猪羔子不行。
让老马家的老太太孔氏一句话给怼了,“没花一样的银子还想要一样的收成想的比花儿都美呢你说俺家猪不好,你眼瞎啦,咋不上老沈家看看去”
于是现在老沈家这两头就是全村猪崽的标杆,谁家养猪的,隔三岔五就得过来看看,目测下跟老沈家的差距。
张氏那屋,自打沈金生进院,她手上就没停,给打水洗脸,又给递帕子擦脸。
沈金生收拾好了往桌上一坐,看着满桌的饭菜,抬眉问张氏,“捡钱了”
最好的白面馒头,摆了满满两大盘子,还有一锅浓稠的白米粥,四个菜也像样,炒土豆片,炒豆干,又配了一样咸菜一样酱油辣椒干,这规格,都赶上过年了。
张氏笑着给每人都盛了碗粥,每个碗里边还卧着个荷包蛋,“他爹,还真让你说对了,咱家就是捡钱了。”
随即,张氏把今天回娘家的事说了一遍,又把给珍珠算过的帐细算给沈金生听,“十四两多啊他爹,咱真是发了”
沈兴一听,激动得哇哇直叫,“娘,那以后咱是不是也能买头奶羊天天喝奶了,逢年过节是不是也能吃上炖肉了”
“就知道吃”张氏嗔道,给儿子碗里夹了块豆干,“你好生读书,以后想吃啥娘都给你买得起。”
沈金生却没大相信,怀疑自己婆娘是算错了,“十四两怎可能,你连力都不出,一年就能得十四两一两四吧”
张氏一撇嘴,“都算了八百回了,那能有错这帐我跟珍珠也算过,她也没说不对呀,她认的事,就错不了。”
沈桃这些天跟张氏的关系缓和了些。只要不嫁,就还得倚靠这个家活下去,也是没办法的事。
喝着粥,沈桃撇了撇嘴。
听她娘提到珍珠那亲热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珍珠是她娘的亲闺女呢。
不对,她娘现在何止是把珍珠当亲闺女啊,简直就是当了亲娘咧。
沈桃冷笑了下,抬头问张氏,“十四两多,让咱家白得了来,珍珠啥都没说”
张氏叹了口气,“瞅那样是不咋高兴,不过也没说啥,不要抽成是她自己说出来的,难不成说反悔就反悔”
“那可没准,娘你真以为一年十四两的赚头她能白给你,你可别想太美了。”
张氏正在兴头上,觉得全囤子都是自己的了,让桃儿一瓢冷水泼下来,登时从头冷到脚,“闭上你的臭嘴吧你,好的不灵坏的灵,咱家这生意要是真砸了,我就找你算帐”
沈桃“”
二房这边,珍珠用过饭后开始跟徐氏一起包粽子,甜粽一锅,豆沙的,花生的,还有大枣的。
咸粽一锅,猪肉的还有咸蛋黄的。
蛋黄没舍得用整个,一个蛋黄让她切了两半,这样就能包出二十个蛋黄粽来。
因为馅儿小,蛋黄粽包得也不大,相对于猪肉粽来讲,就有点迷你。
猪肉粽珍珠包了三十个,一斤猪肉切十块,是名符其实的超大猪肉粽了。
两锅粽子煮上了,虽说宝珠晚上吃了好多饭,可还是馋得直转磨磨,直等到困得都睁不开眼了,终于听见珍珠跟徐氏说粽子好了。
撤了火,挨样捞出几个来,珍珠原想给爷奶送过去点,一看那头都吹灯睡了,想是白天太累,就没再去打拢。
而这时候宝珠就已经迫不急待地跑过来了,“姐,姐,我要吃肉的。”
原来端午节王氏会给每人分一个,每次都是大枣或者花生的,甜甜的大枣和喷香的花生包在粒粒饱满的糯米里,配上苇叶的清香,好吃得让人想哭。
可今天听说有肉粽,大枣和花生就勾不起宝珠的兴趣了。
肉粽太大了,珍珠怕宝珠吃多了不消化,就哄着她说姐俩吃一个,宝珠听话地点点头。
只要给吃,一口都行啊。
别人家包粽子都是直接用苇叶缠,那样做出来的粽子包得不紧,米粒就散,没有嚼劲。
珍珠包粽子是拿棉线缠,正好五种粽子选了五种颜色的棉线,跟戴手腕上的五彩线一样,包出粽子来既紧实又有好意头。
拆了棉线,随着一层层的粽叶展开,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糯米。
肉是酱过的,酱汁把糯米染成浅咖色,一股股浓郁的肉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宝珠咕嗵咽了下口水,接过粽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珠子瞪得溜圆,两口咽了下去。
“姐,这个肉粽子太好吃了爹,娘,你们快尝尝,这个真的太好吃了。”
徐氏和沈木生从来不知道还能往粽子里塞肉和咸蛋黄,见宝珠吃得香,徐氏就拿了个小的蛋黄粽,给沈木生递了个大个儿的肉粽。
一口咬下去,那两口子互看一眼,径直把自己手里的给对方递过去,“快尝尝我这个,没有比这再好吃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似乎看到张氏又被她嫂子们给耍了
“累啥累啊,这不比干浓活轻省要是我,我选摊煎饼,不选下地。”说完,张氏看了看沈娇娥,眼里是真心的羡慕,“再说了真累了就起来松松筋骨呗,谁也没拿小绳给绑上了。反正我娘按摊出来的斤数给嫂子们赏钱,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拿得少。”
珍珠又呆了下。
赵赶鹅媳妇在这儿帮工,都是按天给算钱的,好在赶鹅媳妇一点也不偷懒,跟沈娇娥换手的功夫还时常帮着整整园子,扫扫院子啥的。
要是个懒的,还真赔了。
而人家老张家,实行的是计件发工资啊。
珍珠是真心佩服,给手下的鸭蛋弄出来,在稻壳子里滚过了,放到屋里背阴的地方去,本想接着腌咸鸭蛋,突然想到张氏一直粘着她,这腌蛋的秘决不想让她学去,就洗了手,一边陪聊氏聊天,一边扒煮出来的咸蛋黄。
张氏这回没多问,心里知道人家珍珠会做吃的,该又是捅咕啥新菜。
只告诉珍珠说,“珍珠,我娘家按十斤煎饼五文钱给我提成,那几个嫂子一天至少也能摊八十斤出来,到时候大伯娘一天能得四十文,那一个月就能得一两多银子”
她这头心里都乐开花了,一个月一两又二百文,一年不就是十四两银加四百文吗
这可是最保守的估计,最保守的
珍珠暗笑了笑,用她奶的话来讲,都没稀得打消她大伯娘的积极性。
一天八十斤煎饼,他们三道泡村能消化得了
要是真能全卖出去,那一准有人眼红,出不了一个月满囤子都得是摊煎饼的,谁还上你家买去
可她大伯娘正高兴呢,实在不能扫兴泼冷水,珍珠就说了句那敢情好,瞅着天色将晚,便要回屋淘米做饭。
晚上要做五花肉炒猪肝,配馒头配米饭都好,只是和面太费劲,干脆焖一锅二米干饭出来,再加上鱼碎和豆豉酱,另外熬一盆野菜汤,吃他一个尽兴。
也省得宝珠眼馋锅里的粽子,一时半会儿不睡觉。
张氏正聊兴头上就听珍珠说要做饭,她心里就犯起了寻思。
怕不是珍珠知道自己一年能挣十四两多后悔了
后悔就后悔,谁让她一开始说不要抽成呢,现在预计能挣这么老些银子,再想让自己把抽成还给她,那谁能舍得
想到这儿,张氏便没再跟着珍珠,因为心情太好,又跑娇娥那儿白乎了一会儿,才抱柴烧饭去了。
锅里的饭快熟时,地上的人都回来了,今天王氏身后跟着好几个婆娘,主要是来买煎饼,顺便再看一下老沈家的小猪崽。
当初抓猪崽时王氏没嫌贵,抓的是头一份,老马家猪圈里最棒实的两头让她给抓回来了,又因为养得特别上心,这两头猪蹭蹭长肉,跟别人家的一比,胖了最起码得有三分之一。
先前有人舍不得抓猪钱,非得等到最后被人挑剩了才压价抓的,拿回家去咋养都不爱长肉,就上老马家人面前去念三七儿,说她家猪羔子不行。
让老马家的老太太孔氏一句话给怼了,“没花一样的银子还想要一样的收成想的比花儿都美呢你说俺家猪不好,你眼瞎啦,咋不上老沈家看看去”
于是现在老沈家这两头就是全村猪崽的标杆,谁家养猪的,隔三岔五就得过来看看,目测下跟老沈家的差距。
张氏那屋,自打沈金生进院,她手上就没停,给打水洗脸,又给递帕子擦脸。
沈金生收拾好了往桌上一坐,看着满桌的饭菜,抬眉问张氏,“捡钱了”
最好的白面馒头,摆了满满两大盘子,还有一锅浓稠的白米粥,四个菜也像样,炒土豆片,炒豆干,又配了一样咸菜一样酱油辣椒干,这规格,都赶上过年了。
张氏笑着给每人都盛了碗粥,每个碗里边还卧着个荷包蛋,“他爹,还真让你说对了,咱家就是捡钱了。”
随即,张氏把今天回娘家的事说了一遍,又把给珍珠算过的帐细算给沈金生听,“十四两多啊他爹,咱真是发了”
沈兴一听,激动得哇哇直叫,“娘,那以后咱是不是也能买头奶羊天天喝奶了,逢年过节是不是也能吃上炖肉了”
“就知道吃”张氏嗔道,给儿子碗里夹了块豆干,“你好生读书,以后想吃啥娘都给你买得起。”
沈金生却没大相信,怀疑自己婆娘是算错了,“十四两怎可能,你连力都不出,一年就能得十四两一两四吧”
张氏一撇嘴,“都算了八百回了,那能有错这帐我跟珍珠也算过,她也没说不对呀,她认的事,就错不了。”
沈桃这些天跟张氏的关系缓和了些。只要不嫁,就还得倚靠这个家活下去,也是没办法的事。
喝着粥,沈桃撇了撇嘴。
听她娘提到珍珠那亲热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珍珠是她娘的亲闺女呢。
不对,她娘现在何止是把珍珠当亲闺女啊,简直就是当了亲娘咧。
沈桃冷笑了下,抬头问张氏,“十四两多,让咱家白得了来,珍珠啥都没说”
张氏叹了口气,“瞅那样是不咋高兴,不过也没说啥,不要抽成是她自己说出来的,难不成说反悔就反悔”
“那可没准,娘你真以为一年十四两的赚头她能白给你,你可别想太美了。”
张氏正在兴头上,觉得全囤子都是自己的了,让桃儿一瓢冷水泼下来,登时从头冷到脚,“闭上你的臭嘴吧你,好的不灵坏的灵,咱家这生意要是真砸了,我就找你算帐”
沈桃“”
二房这边,珍珠用过饭后开始跟徐氏一起包粽子,甜粽一锅,豆沙的,花生的,还有大枣的。
咸粽一锅,猪肉的还有咸蛋黄的。
蛋黄没舍得用整个,一个蛋黄让她切了两半,这样就能包出二十个蛋黄粽来。
因为馅儿小,蛋黄粽包得也不大,相对于猪肉粽来讲,就有点迷你。
猪肉粽珍珠包了三十个,一斤猪肉切十块,是名符其实的超大猪肉粽了。
两锅粽子煮上了,虽说宝珠晚上吃了好多饭,可还是馋得直转磨磨,直等到困得都睁不开眼了,终于听见珍珠跟徐氏说粽子好了。
撤了火,挨样捞出几个来,珍珠原想给爷奶送过去点,一看那头都吹灯睡了,想是白天太累,就没再去打拢。
而这时候宝珠就已经迫不急待地跑过来了,“姐,姐,我要吃肉的。”
原来端午节王氏会给每人分一个,每次都是大枣或者花生的,甜甜的大枣和喷香的花生包在粒粒饱满的糯米里,配上苇叶的清香,好吃得让人想哭。
可今天听说有肉粽,大枣和花生就勾不起宝珠的兴趣了。
肉粽太大了,珍珠怕宝珠吃多了不消化,就哄着她说姐俩吃一个,宝珠听话地点点头。
只要给吃,一口都行啊。
别人家包粽子都是直接用苇叶缠,那样做出来的粽子包得不紧,米粒就散,没有嚼劲。
珍珠包粽子是拿棉线缠,正好五种粽子选了五种颜色的棉线,跟戴手腕上的五彩线一样,包出粽子来既紧实又有好意头。
拆了棉线,随着一层层的粽叶展开,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糯米。
肉是酱过的,酱汁把糯米染成浅咖色,一股股浓郁的肉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宝珠咕嗵咽了下口水,接过粽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珠子瞪得溜圆,两口咽了下去。
“姐,这个肉粽子太好吃了爹,娘,你们快尝尝,这个真的太好吃了。”
徐氏和沈木生从来不知道还能往粽子里塞肉和咸蛋黄,见宝珠吃得香,徐氏就拿了个小的蛋黄粽,给沈木生递了个大个儿的肉粽。
一口咬下去,那两口子互看一眼,径直把自己手里的给对方递过去,“快尝尝我这个,没有比这再好吃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似乎看到张氏又被她嫂子们给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