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炸酱就开饭。
结果别说孩子们不爱吃,连王氏自己都食不下咽。
沈兴喝了半碗粥就不吃了,嚷着说要是家里以后见天这么吃的话,还不如快点开学上学堂去吃呢。
王氏叹了口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众人一起看向珍珠。
最近王氏嘴里总说些他们似懂非懂的俏皮话,每每这时候,珍珠就要充当翻译。
“呵呵,爷,就是过惯了穷日子再过富日子很容易让人适应,反过来就让人难以接受。”
沈树和也不爱吃这饭,可他是一家之主,总得起个表率作用。
于是咬了两口饼子就着咸菜硬生生咽下去,跟儿子和媳妇们说,“你娘说这话在理,年前咱家虽说挣了些钱,可也没存下什么底儿,总不能一直这么铺张,明儿是十五,十五过后咱就得按前头的日子过,还吃咸菜喝粥,你们看看今天这粥比以前还稠呢,怎么一个个的都挑剔上了”
张氏一听好日子这么快到头了,赶紧跟公婆提了个要求,“爹,娘,要我说这大人咋吃都行,可兴儿还小,还上学呢,读书太费脑子,爹娘不得另外给补补”
王氏看这是跟自己讨小灶呢,冷笑了一声。
“行啊,兴儿小,杏儿跟兴儿同岁,蝶儿和宝珠还小他们两岁,就都一起补,以后这几个孩子每天早上各给半碗鸡蛋水,里面放点白糖,这活儿就老三家的早起做吧。”
何氏自然乐意,在她眼里这也算不上活儿,俩闺女还能喝上鸡蛋水,于是赶忙应下来。
沈桃听着鸡蛋水的名额里面没有自己,想单独问还怕挨骂,就带上珍珠的面子问,“奶,我和珍珠没有还有我哥呢,也没有”
没用王氏答,沈洪就先接了话,“我都十六了,还喝啥鸡蛋水。”
王氏满意地瞧着大孙子,一转脸冲着沈桃马上变了神情,“你和珍珠都十三了,咋也惦记这一口”
意思就是,你们俩没份儿
沈桃心里苦。
说实在的,她二婶那屋还真不稀罕这鸡蛋水,珍珠想吃啥吃不到
而她,煮鸡蛋看着就迷糊,鸡蛋水想喝,却喝不到
张氏没料到是这结果,她这房喝半个鸡蛋水,二房也是半个,三房两个丫头片子就分去一个
鸡蛋自然是公中出,可那也太便宜了那两房,早知道是这样,她还不如不提这茬呢。
要不说张氏就是个搅家精,跟褚三娘干仗那天发誓说要学着贤惠些,这才没几天,就把誓言给忘后脑勺去了。
“娘,咋都是半碗鸡蛋水呀,兴儿可是要读书的。”
王氏恨得牙根痒痒,心想这大媳妇怎么就这么不好带,放着溜光大道你不走,偏往那满是粑粑的土路上蹽。
王氏把碗往桌上一顿,“读书咋了,再开学宝珠也去学堂,宝珠不累脑子至于杏儿和蝶儿,小小岁数哪个干活比你家沈桃少了喝半个鸡蛋水还不成”
张氏一听这话,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啥宝珠也要去上学”
然后冲徐氏一撇嘴,“老二家的你咋想的,宝珠她一个丫头片子读什么书,一年二两银子的束侑,这还不算自家拿去的米面柴油,她读几年下来得花多少,等成亲时候,聘礼能收回来”
徐氏面露难堪,“大嫂,也没说要学多少年,不管咋地得识字不是”
这话一出口,就让赶过来的村正给听见了。
村正边往堂屋走边频频点头,冲沈树和说,“沈家大哥,这老二媳妇有远见,这要是不识字,连个灯谜都不会猜啊。”
家里人连忙起身给村正让进来,收拾好桌子沏上粗茶,便问村正为啥提起灯谜来了。
“明天不是十五么,上头给下了令,让各村整个灯谜会,主要还是借机推行开荒新策。附近几个村子商议了一下,要是全都整,这事有点劳民伤财,因为咱村在中间,干脆就都到这里来。”
“上河村和下河村的都过来”
“是,这不是刚定下来么,我想着来知会一声,你家有啥要卖的,别忘了明天搁村口那儿把摊子支起来。”
王氏傻了,“东西早就卖完了,一丁点都没剩,今儿现去买材料也不赶趟了,这可咋整。”
可惜得直拍大腿。
村正跟着遗憾半天,让他们别急再想想,又给老沈家分了做五个灯笼另外出两条字谜的任务,赶着上隔壁老马家通知去了。
何氏跟王氏一样,急得直转磨磨。
张氏幸灾乐祸打心里笑了半天,王氏瞧出她没安好心,给撵出去帮着男人糊灯笼后,拉住不紧不慢帮宝珠拢头发的珍珠问。
“珍珠你咋一点都不急,奶都快急死了,三个村的人都来,这得卖出多少东西去啊。”
珍珠捏着宝珠的脸蛋子玩,歪了歪自己的小脑袋,“奶,我知道啊,所以咱这就忙活起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珍珠又有好吃的奉上,戴好你们的小围嘴,准备边看边吃吧oo
结果别说孩子们不爱吃,连王氏自己都食不下咽。
沈兴喝了半碗粥就不吃了,嚷着说要是家里以后见天这么吃的话,还不如快点开学上学堂去吃呢。
王氏叹了口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众人一起看向珍珠。
最近王氏嘴里总说些他们似懂非懂的俏皮话,每每这时候,珍珠就要充当翻译。
“呵呵,爷,就是过惯了穷日子再过富日子很容易让人适应,反过来就让人难以接受。”
沈树和也不爱吃这饭,可他是一家之主,总得起个表率作用。
于是咬了两口饼子就着咸菜硬生生咽下去,跟儿子和媳妇们说,“你娘说这话在理,年前咱家虽说挣了些钱,可也没存下什么底儿,总不能一直这么铺张,明儿是十五,十五过后咱就得按前头的日子过,还吃咸菜喝粥,你们看看今天这粥比以前还稠呢,怎么一个个的都挑剔上了”
张氏一听好日子这么快到头了,赶紧跟公婆提了个要求,“爹,娘,要我说这大人咋吃都行,可兴儿还小,还上学呢,读书太费脑子,爹娘不得另外给补补”
王氏看这是跟自己讨小灶呢,冷笑了一声。
“行啊,兴儿小,杏儿跟兴儿同岁,蝶儿和宝珠还小他们两岁,就都一起补,以后这几个孩子每天早上各给半碗鸡蛋水,里面放点白糖,这活儿就老三家的早起做吧。”
何氏自然乐意,在她眼里这也算不上活儿,俩闺女还能喝上鸡蛋水,于是赶忙应下来。
沈桃听着鸡蛋水的名额里面没有自己,想单独问还怕挨骂,就带上珍珠的面子问,“奶,我和珍珠没有还有我哥呢,也没有”
没用王氏答,沈洪就先接了话,“我都十六了,还喝啥鸡蛋水。”
王氏满意地瞧着大孙子,一转脸冲着沈桃马上变了神情,“你和珍珠都十三了,咋也惦记这一口”
意思就是,你们俩没份儿
沈桃心里苦。
说实在的,她二婶那屋还真不稀罕这鸡蛋水,珍珠想吃啥吃不到
而她,煮鸡蛋看着就迷糊,鸡蛋水想喝,却喝不到
张氏没料到是这结果,她这房喝半个鸡蛋水,二房也是半个,三房两个丫头片子就分去一个
鸡蛋自然是公中出,可那也太便宜了那两房,早知道是这样,她还不如不提这茬呢。
要不说张氏就是个搅家精,跟褚三娘干仗那天发誓说要学着贤惠些,这才没几天,就把誓言给忘后脑勺去了。
“娘,咋都是半碗鸡蛋水呀,兴儿可是要读书的。”
王氏恨得牙根痒痒,心想这大媳妇怎么就这么不好带,放着溜光大道你不走,偏往那满是粑粑的土路上蹽。
王氏把碗往桌上一顿,“读书咋了,再开学宝珠也去学堂,宝珠不累脑子至于杏儿和蝶儿,小小岁数哪个干活比你家沈桃少了喝半个鸡蛋水还不成”
张氏一听这话,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啥宝珠也要去上学”
然后冲徐氏一撇嘴,“老二家的你咋想的,宝珠她一个丫头片子读什么书,一年二两银子的束侑,这还不算自家拿去的米面柴油,她读几年下来得花多少,等成亲时候,聘礼能收回来”
徐氏面露难堪,“大嫂,也没说要学多少年,不管咋地得识字不是”
这话一出口,就让赶过来的村正给听见了。
村正边往堂屋走边频频点头,冲沈树和说,“沈家大哥,这老二媳妇有远见,这要是不识字,连个灯谜都不会猜啊。”
家里人连忙起身给村正让进来,收拾好桌子沏上粗茶,便问村正为啥提起灯谜来了。
“明天不是十五么,上头给下了令,让各村整个灯谜会,主要还是借机推行开荒新策。附近几个村子商议了一下,要是全都整,这事有点劳民伤财,因为咱村在中间,干脆就都到这里来。”
“上河村和下河村的都过来”
“是,这不是刚定下来么,我想着来知会一声,你家有啥要卖的,别忘了明天搁村口那儿把摊子支起来。”
王氏傻了,“东西早就卖完了,一丁点都没剩,今儿现去买材料也不赶趟了,这可咋整。”
可惜得直拍大腿。
村正跟着遗憾半天,让他们别急再想想,又给老沈家分了做五个灯笼另外出两条字谜的任务,赶着上隔壁老马家通知去了。
何氏跟王氏一样,急得直转磨磨。
张氏幸灾乐祸打心里笑了半天,王氏瞧出她没安好心,给撵出去帮着男人糊灯笼后,拉住不紧不慢帮宝珠拢头发的珍珠问。
“珍珠你咋一点都不急,奶都快急死了,三个村的人都来,这得卖出多少东西去啊。”
珍珠捏着宝珠的脸蛋子玩,歪了歪自己的小脑袋,“奶,我知道啊,所以咱这就忙活起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珍珠又有好吃的奉上,戴好你们的小围嘴,准备边看边吃吧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