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2/2)
猴年马月的事儿了。或许有可能是一辈子。我不要你们每个月寄钱,也不要你们以后弥补什么。现在给我四年的,也就是240块,再给点票据,就算对我失去工作机会的补偿吧。”
看到其他人面露喜色,姜林又道,“我今年二十岁了,反正回城无望,就在乡下找个媳妇吧,还能给洗洗衣服做做饭。大哥结婚前前后后至少花了三百吧。我不敢跟大哥比,二百总是要有的吧”
看着大家僵着一张脸不说话,姜林继续说“这样,现在一次性给我400块钱,外加十尺布票,五十斤粮票,十斤副食票。结婚的花销和下乡的补偿一笔勾销。你们考虑一下,同意的话,拿到东西我明天就走。”
说完姜林也不看大家的反应,直接对姜母说,“妈,我累了,晚上在哪里睡觉”
最后姜林睡在姜父姜母的屋里。
其他人继续在堂屋讨论。
城里娶个媳妇,谈一年,各种买东西吃饭,各种节庆礼上门礼加上彩礼,就要花二百多,之后结婚还要给新人做新衣服新被褥办酒席。说真心话,姜林要的真心不高。尤其是现在开始流行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不光钱,还要票。但家里之前的存款都用在了姜木结婚上面,后来又有了大宝,花销只大不小。
而刘兰花的工资自己攥在手里,姜木赚的工资只交二分之一,还不够他们一家三口花。就只有姜父和姜梅的工资,三年也就攒下来三百,这个月又拿了八十换了姜桃的临时工作。这就意味着姜母手里只有二百二十块。
听了姜母的报账,姜父一阵沉默。他望了眼大儿子,“姜木,你说呢林子下乡是为了给你娶媳妇让路的。现在你也为人夫为人父了,是不是该帮扶一下弟弟妹妹,给家里做点贡献。”
姜木喏喏说,“要不我们出五十块钱”
刘兰花拧了他一把,“我们哪有钱你挣的那点工资,每月还要交家里一半。剩下的,买点针头线脑就没了。这马上又有老二”
姜木应声,是,是没啥钱。
姜父恼了,一拍桌子。“姜木交的那点钱还不够你们一家三口吃喝的。这次你们出二百补偿给林子。以后每个月姜木的工资都要交给你妈做生活费。”
看儿媳妇要撒泼,姜父马上补充,“不同意也行。要不然姜木去替老二下乡,或者你们一家出去自立门户吧,以后也不用给家里钱。腾出房间,我们把林子弄回来。要怎样,你们自己选。”
说完,让姜母带着姜桃去住上下铺,姜森打地铺,自己去跟姜林睡了。
姜木两口子目瞪口呆,没想到还有这种神操作。出去他们能住哪里,只有厂里的单身宿舍了,谁看孩子,马上生老二又要坐月子,还能在单身宿舍坐。
俩人嘀嘀咕咕,忿忿不平,但又无计可施。
第二天刚好是周日,全家都休息没出去。姜林睡了个好觉,又吃了姜母精心给他小灶一大碗肉丝鸡蛋面。心满意足的打了个嗝,姜林想出去逛逛了,找亲妈要了十块钱和几张票,就出了门。
留在家里的一堆黑眼圈懵达达看着这一切。
刘兰花心里一惊,不能这样了。这老二在家里多待一天,就多吃一天。关键是那些鸡蛋和肉,可是有一大半本来是要进她和大宝的肚里的。
和姜木一起磨了半天,姜父还是坚持二百块不动摇,而且之后姜木的工资必须全交。没办法,小两口还是气哼哼地答应了。
他们还是有私房钱的,结婚三年,除了花了一百五买了辆自行车,其他钱都攒起来了,小金库足足有五百多了,这还是她经常补贴娘家的结果。心痛数出20张大团结,刘兰花决定以后要省着用,不能再惦着娘家了。
等姜林溜达一圈回来吃午饭,发现一家人都在等他。
姜父给了他一个小包,里面有40张大团结,还有一小沓摞票据,“连上借的,票只凑了这些,以后我们再攒攒,等你啥时候结婚给家里发电报,给你寄些票。”。
大哥递给他一张火车票,“票大哥给你买好了,今天下午四点的车。”
谢过大哥,姜林悠哉地吃了个饭,又逗了会儿大宝,一觉睡醒三点了,拿上姜母准备的三个煮鸡蛋和馒头咸菜,大姐给他带的一罐麦乳精,坐上大哥的自行车挥别面色复杂的姜家人,去了火车站。
看到其他人面露喜色,姜林又道,“我今年二十岁了,反正回城无望,就在乡下找个媳妇吧,还能给洗洗衣服做做饭。大哥结婚前前后后至少花了三百吧。我不敢跟大哥比,二百总是要有的吧”
看着大家僵着一张脸不说话,姜林继续说“这样,现在一次性给我400块钱,外加十尺布票,五十斤粮票,十斤副食票。结婚的花销和下乡的补偿一笔勾销。你们考虑一下,同意的话,拿到东西我明天就走。”
说完姜林也不看大家的反应,直接对姜母说,“妈,我累了,晚上在哪里睡觉”
最后姜林睡在姜父姜母的屋里。
其他人继续在堂屋讨论。
城里娶个媳妇,谈一年,各种买东西吃饭,各种节庆礼上门礼加上彩礼,就要花二百多,之后结婚还要给新人做新衣服新被褥办酒席。说真心话,姜林要的真心不高。尤其是现在开始流行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不光钱,还要票。但家里之前的存款都用在了姜木结婚上面,后来又有了大宝,花销只大不小。
而刘兰花的工资自己攥在手里,姜木赚的工资只交二分之一,还不够他们一家三口花。就只有姜父和姜梅的工资,三年也就攒下来三百,这个月又拿了八十换了姜桃的临时工作。这就意味着姜母手里只有二百二十块。
听了姜母的报账,姜父一阵沉默。他望了眼大儿子,“姜木,你说呢林子下乡是为了给你娶媳妇让路的。现在你也为人夫为人父了,是不是该帮扶一下弟弟妹妹,给家里做点贡献。”
姜木喏喏说,“要不我们出五十块钱”
刘兰花拧了他一把,“我们哪有钱你挣的那点工资,每月还要交家里一半。剩下的,买点针头线脑就没了。这马上又有老二”
姜木应声,是,是没啥钱。
姜父恼了,一拍桌子。“姜木交的那点钱还不够你们一家三口吃喝的。这次你们出二百补偿给林子。以后每个月姜木的工资都要交给你妈做生活费。”
看儿媳妇要撒泼,姜父马上补充,“不同意也行。要不然姜木去替老二下乡,或者你们一家出去自立门户吧,以后也不用给家里钱。腾出房间,我们把林子弄回来。要怎样,你们自己选。”
说完,让姜母带着姜桃去住上下铺,姜森打地铺,自己去跟姜林睡了。
姜木两口子目瞪口呆,没想到还有这种神操作。出去他们能住哪里,只有厂里的单身宿舍了,谁看孩子,马上生老二又要坐月子,还能在单身宿舍坐。
俩人嘀嘀咕咕,忿忿不平,但又无计可施。
第二天刚好是周日,全家都休息没出去。姜林睡了个好觉,又吃了姜母精心给他小灶一大碗肉丝鸡蛋面。心满意足的打了个嗝,姜林想出去逛逛了,找亲妈要了十块钱和几张票,就出了门。
留在家里的一堆黑眼圈懵达达看着这一切。
刘兰花心里一惊,不能这样了。这老二在家里多待一天,就多吃一天。关键是那些鸡蛋和肉,可是有一大半本来是要进她和大宝的肚里的。
和姜木一起磨了半天,姜父还是坚持二百块不动摇,而且之后姜木的工资必须全交。没办法,小两口还是气哼哼地答应了。
他们还是有私房钱的,结婚三年,除了花了一百五买了辆自行车,其他钱都攒起来了,小金库足足有五百多了,这还是她经常补贴娘家的结果。心痛数出20张大团结,刘兰花决定以后要省着用,不能再惦着娘家了。
等姜林溜达一圈回来吃午饭,发现一家人都在等他。
姜父给了他一个小包,里面有40张大团结,还有一小沓摞票据,“连上借的,票只凑了这些,以后我们再攒攒,等你啥时候结婚给家里发电报,给你寄些票。”。
大哥递给他一张火车票,“票大哥给你买好了,今天下午四点的车。”
谢过大哥,姜林悠哉地吃了个饭,又逗了会儿大宝,一觉睡醒三点了,拿上姜母准备的三个煮鸡蛋和馒头咸菜,大姐给他带的一罐麦乳精,坐上大哥的自行车挥别面色复杂的姜家人,去了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