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彻带走令嘉的第二天的午后, 公孙皇后薨逝了。
    这位素来以柔仁和善称名的皇后在临终前性情大变, 在半个多月前就已不肯见人。无论是皇帝,还是她的子女, 都被她赶出了宣室殿。
    孝顺的太子领着弟妹在宣室殿前跪了许久,苦苦哀求皇后, 可即使如此也未能让皇后心软。
    最后还是皇帝做主打发走了太子几个, 只留下了心腹太医和宫人在宣室殿服侍。
    故而, 她去时是孤身一人,身边没有一个亲人陪伴的,她自然也没有前朝的那些贤后一样留下什么劝谏的遗言。
    在皇后去后的不久, 皇帝收到了消息。
    两仪殿的陛阶之上沉默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长得连近侍都有些按捺不住。
    近身服侍的人都知道皇帝是个七情上面的人, 喜则喜,悲则悲。乍的遇上这般摸不到底的沉默,怎不叫人提心吊胆。
    最后还是皇帝的心腹冯时走上前, 他十分知趣, 未提其他, 只道“官家, 可要去宣室殿见圣人一面”
    似是已凝成石雕的人抬起了头, 脸上有两道泪痕在无声蔓延, 他淡淡地看了冯时一眼,抹了把脸,扶着桌子站了起来,哑声道“走吧。”
    宣室殿里虽然失了主人, 但未显忙乱,公孙皇后心腹的几位女官正有条不紊地布置着灵堂的事宜。
    阮女官见得皇帝时,甚至还拿出了一份奠仪礼单来给皇帝过目。
    皇帝自然是没心思操心这些的,只是看着那单子上熟悉的字迹,他又颇觉可笑。
    公孙蕴出生未久就失了父母,看着家中长辈的眼色长大,被养成一副谨慎周密的性子,哪怕后来得了宣德皇后的庇护和宠爱,也不改此性,那么小的一个人,在雍极宫这个天底下人心最复杂的地方,行起事来却能面面俱到,滴水不露。旁人嘲她圆滑,却不知这份圆滑背后是多少被强行咽下的委屈。这样一份妥帖早已化为了她的本能,哪怕临死前,她想要不管不顾地发泄一次,都还要受这本能支使,撑着病体去安排自己的后事她知晓太子妃无能,皇帝与后宫四妃皆是无心,她若不安排好,定是会出差错的。
    可她又怎会不知,这个差错是一定会出的呢
    想到这,皇帝竟真笑出了声来。
    阮女官闻得这笑声,再顾不得规矩,惊怒地抬起头直视皇帝。
    皇帝若无其事地收起那份礼单,简短地吩咐道“便按着她安排的来吧。”
    随即,便去了寝殿。
    公孙皇后的梓宫自是早早备下的,虽然皇帝嫌它晦气,可在皇后的安排下,与皇后身份相匹配的雕着凤纹的金丝楠木梓宫还是被早早造成,如今已被送到宣室殿中。只是公孙皇后的宫人对她敬慕甚深,哪怕心知皇后已逝,却依旧不肯将她放入梓宫,只让她静静地躺在寝殿中,仿佛她只是在安睡一般。
    她也确实像是在安睡。
    皇帝坐到她榻边,凝视着她的面容,久久不语。
    因着不用再见旁人,她并未着妆修饰,脸色苍白,秀美的眉眼间一派平静,甚至唇边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似是极为放松。
    皇帝知道,她去时那刻,应是欢喜的。
    寻常的笑容对公孙蕴这个人来说不过是盔甲和武器,她真正欢喜的时刻,反而会极力克制自己的欢喜,显出来的笑反而会是极轻极淡的,似是在怕自己的微笑会惊走那份欢喜一般。
    皇帝少时性子粗疏,再如何爱着她,也无法体会那种小心翼翼的欢喜,以至于许多时候他都会因为她的捉摸不定的心意而苦恼。反倒是后来两人恩断义绝后,他年岁渐长,见识越多,又爱上了回忆过去,方才在久远的时光中,拾得了她曾经的心意。
    他终于明白,她是爱着他的在她不爱他之后。
    只是,世事再无回转的余地,而他也有这份觉悟。
    然而在今日,隔着那么漫长的光阴岁月,再见到她那份久违的欢喜,依旧会忍不住生出些复杂的心绪。
    他想问她,她是在为什么而欢喜这份欢喜里又有几分是为彻底摆脱他而生的
    但再想想,又不禁自嘲,这样的问题实无意义。
    所以,最后他也只是替她捋了捋鬓角的散发,幽幽叹了句“这一生,终究还是结束了。”
    皇帝守了公孙皇后的遗体一夜,第二日才放她入棺。借着便是召集妃嫔、宗室、重臣、命妇入宫,举哀祭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王妃升职记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缮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缮性并收藏王妃升职记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