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南巡 (2/2)
昼负责。他这些年颇得倚重,办事能力强了不少,这次的安排也做的不错,让皇帝多有赞叹。
皇后带着各宫嫔妃随同皇帝坐上龙船一路南下,却处在水深火热的焦虑和犹豫中。
在京城的时候,弘昼悄悄与她见面,提议说要趁着南下混乱,替她解决掉永琮这个心腹大患。皇后当时正因为永琮心烦意乱,想尽办法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听了他的提议,一时着相,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当时结束谈话,她走在回宫的路上,还非常志得意满,对自己信赖的宫女珍儿说她能就此东山再起。可如今随着龙船在江南各岸停靠,她的心就越来越乱。
前些日子,她刚和皇帝因为他宠幸底下官员进献的舞女的事大吵了一架。龙舟上歌舞升平,她看不过眼,向皇上进谏,不要做有损名声的事,可皇帝对她的话置之不理。皇后知道自己现在在皇帝心里没太大分量,怀着心酸让令贵妃去劝说皇帝,可那魏璎珞甚至还帮着皇帝说话,扬言请求再多些美女,甚至还想带回宫里。
这简直是再世褒姒、妲己一般的佞妃
皇后无法忍受皇帝对她尊严的践踏,她可以容忍皇帝不爱自己,但无法忍受他连她作为皇后的体面都不给。一气之下,她去找了弘昼,他们两人同仇敌忾,然而弘昼却在替她愤怒的时候无意中暴露了话茬,让皇后当时就心惊胆战,只是强自遮掩。
她只想让永琮死,让她的小十二上位,但却从未想过杀了皇帝、谋朝篡位。就算她如今对那个男人失望,可他也终究是她爱了这么久的丈夫,是她儿子的皇阿玛,更何况如果皇帝死在南巡,且不说永璂即位会不会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揣测,连雍正爷皇位的正统性现在民间还有微词,更何况她的小十二年纪尚幼,弘昼帮忙夺权,焉知会不会是下一个摄政王多尔衮。
因此她虽然表面应允,近日却非常煎熬,唤来珍儿,领了一群自己养的信鸽,悄悄对外传信。
不过几日,龙船上便有了消息,说前方沿岸有叛军出现。弘昼被皇帝找去说话,害怕节外生枝,决定尽快动手。那拉皇后面上温声问他计划安排,掩在袖子里的手攥得骨节发白。
太后舱房走水,火势不断蔓延,船上的人都乱作了一团,而弘昼的手下就趁机作乱。当皇后听说皇帝被弘昼留在了船舱意图活活烧死,整个人都要疯魔了,一路逆着逃窜的人群往里涌,弘昼那么多手下竟也拦不住她。弘昼只能把她打昏。
船上人群龙无首,皇帝疑似去世的消息搞得整艘龙船人心惶惶。弘昼带着人四处在舱房里搜,用诛杀乱党的理由一路快把所有知情者杀光了。
龙船上走火,兹事体大,很快船靠岸,沿岸官员带了大量卫兵出现接应。船上的人冷静下来,清点人数,发现皇帝、太后、令贵妃还有慧亲王永琮失踪。
袁春望站出来,扬声请弘昼代皇帝主持大局,然而却被站出来的福隆安冷笑着打断了。
他从火势一开始蔓延的时候就在带人灭火,刚才却差点被弘昼在背后捅了刀子,也不过是捅偏了些,伤了左臂,现在衣衫火燎,脸上呆了几抹乌痕,左手袖子已经被血浸湿了。
“真是可笑。就算皇上与慧亲王暂时失去踪迹,船上这么多贵人,何时轮到一个太监领头请命和亲王是宗室不假,然而何德何能取代在场诸位大人主持大局如今皇上还未找到,竟就开始推选新序伦了。诸位,火势不等人,大小横竖也是一条船,若不然就是皇上和太后跳了船,聚在此处毫无用处,还不快赶紧再行搜查,地面兵士寻出水性好的来,封锁掉这片水面,上天入地也要把各位主子找出来”
他一言惊醒梦中人,在场的地方官员都面面相觑交换了眼神,只是望了眼站在上方面色难测的弘昼,都不敢妄动。
弘昼歪头看着站出来的这小子,心说刚才没趁乱弄死他实在失策“福隆安,说起来,本王也想问你。你向来奉永琮为主,如今永琮踪迹不明,你身为臣子,却对此丝毫不知,岂不是渎职如今你转移视线,莫不是心虚了近日叛党出没,你武艺高强,闻名遐迩,如今却连就在身边的慧亲王都没保护好,实在让本王怀疑,你是不是跟乱党有什么勾结”
福隆安笑了“乱党我富察家世代忠烈,我阿玛如今还在前线战场领兵,若论忠贞,谁能指摘我富察满门半分污点倒是王爷,似乎一早就有准备,船上人惊慌救火,王爷却已镇定自若,如此快集结好一帮兵士满船杀人清算。知道的是您在诛杀乱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逼宫呢。”
他轻轻吐出最后一句话,整艘船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空气像是死寂了一般,
正在这当头,掌声响起。众人惊惶扭头,看到皇帝鼓着掌从暗道里出来,身后还跟着若有所思的慧亲王、捂着胸口的太后、神情冷峻的令贵妃和之前无人想起来的御前护卫福康安。
“说得好,朕倒是也想知道。弘昼,朕的好弟弟,你到底想做什么”
弘昼大吃一惊,没想到皇帝居然还有这一手,见功败垂成,干脆打算装蒜到底。
“皇兄你没事”
皇帝颇有些得意,说船里的暗道是福隆安和福康安兄弟设计,为的就是防止意外。
弘昼心里暗恨,千防万防,还是没防备住姓富察的这些人
皇帝“你费尽心思让沿岸官员献上瘦马,又大肆宣扬朕南巡为了选美,以便事后让天下人觉得朕死有余辜。待回京后,另立新帝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朕猜测,此事非你一人所谋,以你长久名声,便是朕不在了,你也难以继位。朕看,对那把椅子觊觎的人,应当不是你,是朕的皇后吧。”
弘昼眼看皇帝已经将一切推测得差不多了,抵赖无用,但他不愿意连累皇后,索性就把所有事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皇后眼里只有皇帝,如今哪还顾得上弘昼。听了弘昼的话,也忙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表示自己只是假意答应弘昼,其实早就联络了岸上官员前来救驾。
她觉得自己有先见之明,幸而及时联络了岸上,却不想这时候有人上前一步,跪下高声揭发她与弘昼的私情。
皇后转过头,死死地盯住了袁春望,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背叛她。
皇后带着各宫嫔妃随同皇帝坐上龙船一路南下,却处在水深火热的焦虑和犹豫中。
在京城的时候,弘昼悄悄与她见面,提议说要趁着南下混乱,替她解决掉永琮这个心腹大患。皇后当时正因为永琮心烦意乱,想尽办法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听了他的提议,一时着相,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当时结束谈话,她走在回宫的路上,还非常志得意满,对自己信赖的宫女珍儿说她能就此东山再起。可如今随着龙船在江南各岸停靠,她的心就越来越乱。
前些日子,她刚和皇帝因为他宠幸底下官员进献的舞女的事大吵了一架。龙舟上歌舞升平,她看不过眼,向皇上进谏,不要做有损名声的事,可皇帝对她的话置之不理。皇后知道自己现在在皇帝心里没太大分量,怀着心酸让令贵妃去劝说皇帝,可那魏璎珞甚至还帮着皇帝说话,扬言请求再多些美女,甚至还想带回宫里。
这简直是再世褒姒、妲己一般的佞妃
皇后无法忍受皇帝对她尊严的践踏,她可以容忍皇帝不爱自己,但无法忍受他连她作为皇后的体面都不给。一气之下,她去找了弘昼,他们两人同仇敌忾,然而弘昼却在替她愤怒的时候无意中暴露了话茬,让皇后当时就心惊胆战,只是强自遮掩。
她只想让永琮死,让她的小十二上位,但却从未想过杀了皇帝、谋朝篡位。就算她如今对那个男人失望,可他也终究是她爱了这么久的丈夫,是她儿子的皇阿玛,更何况如果皇帝死在南巡,且不说永璂即位会不会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揣测,连雍正爷皇位的正统性现在民间还有微词,更何况她的小十二年纪尚幼,弘昼帮忙夺权,焉知会不会是下一个摄政王多尔衮。
因此她虽然表面应允,近日却非常煎熬,唤来珍儿,领了一群自己养的信鸽,悄悄对外传信。
不过几日,龙船上便有了消息,说前方沿岸有叛军出现。弘昼被皇帝找去说话,害怕节外生枝,决定尽快动手。那拉皇后面上温声问他计划安排,掩在袖子里的手攥得骨节发白。
太后舱房走水,火势不断蔓延,船上的人都乱作了一团,而弘昼的手下就趁机作乱。当皇后听说皇帝被弘昼留在了船舱意图活活烧死,整个人都要疯魔了,一路逆着逃窜的人群往里涌,弘昼那么多手下竟也拦不住她。弘昼只能把她打昏。
船上人群龙无首,皇帝疑似去世的消息搞得整艘龙船人心惶惶。弘昼带着人四处在舱房里搜,用诛杀乱党的理由一路快把所有知情者杀光了。
龙船上走火,兹事体大,很快船靠岸,沿岸官员带了大量卫兵出现接应。船上的人冷静下来,清点人数,发现皇帝、太后、令贵妃还有慧亲王永琮失踪。
袁春望站出来,扬声请弘昼代皇帝主持大局,然而却被站出来的福隆安冷笑着打断了。
他从火势一开始蔓延的时候就在带人灭火,刚才却差点被弘昼在背后捅了刀子,也不过是捅偏了些,伤了左臂,现在衣衫火燎,脸上呆了几抹乌痕,左手袖子已经被血浸湿了。
“真是可笑。就算皇上与慧亲王暂时失去踪迹,船上这么多贵人,何时轮到一个太监领头请命和亲王是宗室不假,然而何德何能取代在场诸位大人主持大局如今皇上还未找到,竟就开始推选新序伦了。诸位,火势不等人,大小横竖也是一条船,若不然就是皇上和太后跳了船,聚在此处毫无用处,还不快赶紧再行搜查,地面兵士寻出水性好的来,封锁掉这片水面,上天入地也要把各位主子找出来”
他一言惊醒梦中人,在场的地方官员都面面相觑交换了眼神,只是望了眼站在上方面色难测的弘昼,都不敢妄动。
弘昼歪头看着站出来的这小子,心说刚才没趁乱弄死他实在失策“福隆安,说起来,本王也想问你。你向来奉永琮为主,如今永琮踪迹不明,你身为臣子,却对此丝毫不知,岂不是渎职如今你转移视线,莫不是心虚了近日叛党出没,你武艺高强,闻名遐迩,如今却连就在身边的慧亲王都没保护好,实在让本王怀疑,你是不是跟乱党有什么勾结”
福隆安笑了“乱党我富察家世代忠烈,我阿玛如今还在前线战场领兵,若论忠贞,谁能指摘我富察满门半分污点倒是王爷,似乎一早就有准备,船上人惊慌救火,王爷却已镇定自若,如此快集结好一帮兵士满船杀人清算。知道的是您在诛杀乱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逼宫呢。”
他轻轻吐出最后一句话,整艘船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空气像是死寂了一般,
正在这当头,掌声响起。众人惊惶扭头,看到皇帝鼓着掌从暗道里出来,身后还跟着若有所思的慧亲王、捂着胸口的太后、神情冷峻的令贵妃和之前无人想起来的御前护卫福康安。
“说得好,朕倒是也想知道。弘昼,朕的好弟弟,你到底想做什么”
弘昼大吃一惊,没想到皇帝居然还有这一手,见功败垂成,干脆打算装蒜到底。
“皇兄你没事”
皇帝颇有些得意,说船里的暗道是福隆安和福康安兄弟设计,为的就是防止意外。
弘昼心里暗恨,千防万防,还是没防备住姓富察的这些人
皇帝“你费尽心思让沿岸官员献上瘦马,又大肆宣扬朕南巡为了选美,以便事后让天下人觉得朕死有余辜。待回京后,另立新帝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朕猜测,此事非你一人所谋,以你长久名声,便是朕不在了,你也难以继位。朕看,对那把椅子觊觎的人,应当不是你,是朕的皇后吧。”
弘昼眼看皇帝已经将一切推测得差不多了,抵赖无用,但他不愿意连累皇后,索性就把所有事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皇后眼里只有皇帝,如今哪还顾得上弘昼。听了弘昼的话,也忙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表示自己只是假意答应弘昼,其实早就联络了岸上官员前来救驾。
她觉得自己有先见之明,幸而及时联络了岸上,却不想这时候有人上前一步,跪下高声揭发她与弘昼的私情。
皇后转过头,死死地盯住了袁春望,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背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