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北伐的事了。不管先前如何争执,最后打了胜仗便可喜可贺。陛下深知李大人一心为国为民,绝不会给李大人找难。”
李章明摇摇头“我不担心。我爹说当今皇上是明君,只是尚年轻,还需磨砺。”
钟承止入座还没一会,只觉得四人性格迥异,但真算得上是好友。照说官场无情,四人父亲皆任朝廷重职,作为子辈的交往通常都是互有防备心口不一。大华政治氛围宽松开明,不忌言论,但士人只要脑子不傻,言谈总会有些顾虑。皇上年轻还需磨砺,虽谈不上贬损也绝非褒誉,李章明能这样率直地说出来,足见互相之信任。
张海云却发现李章明说这话时,旁边还有个外人钟承止。张海云举起酒杯“钟公子见笑了。我们四个平日也爱胡言乱语,近来准备科考颇有疲惫,加上涵儿去佛山一呆就半年,已是久日未聚,今日难免喝得有点多。章明与李大人简直一个性子,从来都是直言不讳,虎父无犬子,将来定要凤毛济美了。”
被张海云一提醒,重涵也发现自己有些失言。钟承止毕竟只是萍水相逢,有些话不应当着其面说。平常自己很注意在不同人前的言辞,今日怎就傻了真喝多了重涵犯着嘀咕,把酒杯举起来,转身要对钟承止敬酒。这张本该四人坐的桌子,加了钟承止有些挤。重涵心不在焉地转身,结果整个手臂撞上钟承止,半杯酒都洒到了钟承止身上。惊得平安鸟扑腾下翅膀,从窗户飞了出去。
这种冒失的事,韩玉是经常干,重涵可是第一次,他赶紧掏出手巾来给钟承止擦拭。这一擦便发现,钟承止正月寒天的居然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隔着衣服都能感觉到其身体起伏的轮廓。重涵有些吃惊,手停在钟承止胸前就没动了。
重涵拿出来的手巾是一张丝帕,上面绣着图案与文字,明显是女子送的定情信物。而且重涵这慌慌张张的模样,颇像平日与张海云两人调戏姑娘时假装的戏。
张海云和韩玉哈哈大笑,张海云边笑边道“涵儿。钟公子纵然面如冠玉若美女佳人,可也是难得的少年才子、即将科考的举人、来日的国之栋梁。你可不能把钟公子真当女子一般对待。”
重涵脸一红,也想到自己原来做过的鬼事,连忙辩解道“哪哪有,方才说的那些女子我都见过,比起钟公子可是大大之不及,怎可能”
重涵话还没说完,就发现又说错话了,只觉得自己今日尽是失态。
李章明显然认为重涵话接得不妥,立刻说道“涵儿,这样对钟公子说话实在不敬。钟公子能如此年少便高中举人,必是自幼苦读立志为国的堂堂君子,怎能与酒家女子相比,又怎能只看容貌”
钟承止低头看向重涵,就见重涵脸越来越红,手不知如何安放,一副无措的样子。
钟承止微微一笑,轻轻推开了重涵放在自己胸前的手“无碍。在下无甚过人之处,能有一处被称赞也是承蒙重公子抬爱。”
钟承止明白方才张海云的弦外之音,也听出重涵看似在揶揄李章明,实则是听到周围人笑话主和派而为李大人鸣不平。钟承止转头对李章明说“素来听闻李大人方正不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此次北伐,李大人的主张亦无过错,只是缺少了一个情报。”
钟承止起身理了理衣服,坐下时,左手看似不经意地伸到韩玉杯子上晃了晃。
而桌上四人听到钟承止说的话,都有些意外。李章明皱起眉头想了想,不解地问“请问钟公子,是缺何情报”
钟承止“李大人不知萧将军有立刻找到契丹军的把握。”
李章明一怔,脸上露出些许恍然,但仍带着不解“请问这从何说来北疆草原广阔,自古北征最大难题都是要找到游牧民族的扎营地。不然我们便是拿真金白银去拼马上民族的无本买卖。难道萧将军有何特别之法”
钟承止笑着回道“这个就要去问萧将军了,在下也不好多说。只是若李大人知道这重条件,想必不会一再反对北伐。”
李章明点头“如今我朝兵力对契丹绰绰有余,若知能速战速决,何来反对的必要。”
桌上另外三人面面相觑,韩玉问“难道钟公子与萧将军认识”
“不。”钟承止摇头道,“并不认识。只是略知一些事情。”
“那是从何得知”韩玉看向重涵,“重大人与萧将军是至交,也从未听闻重大人在朝堂上提过此事。”
重涵摇摇头“从未听爹说过。”
钟承止依然面带微笑,回道“一点道听途说而已。”
“”
道听途说就能知道的事,不会只有钟承止一人知道。认为钟承止是在胡扯也成,可方才几句话说得清清淡淡却听起来胸有成竹,而且十分合理地解释了此次北伐迅速得胜的原因。但钟承止说了是道听途说,总不好再追问下去。
桌上一时无人说话。张海云望向钟承止的目光变得更复杂了,韩玉则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李章明显然在思考,而重涵正抱着手臂凝眉注视着钟承止。
尽管钟承止说的话有耐人寻味之处,但比起这些,更让重涵吃惊的是钟承止刚刚的一推。
重家是靠军功起家。重绥温、重熔以及重涵已过世的祖父,个个都是武功高强。重涵虽没像大哥重熔那样苦练武艺,但一身功夫比起寻常武人也是不遑多让,放在一般人里也算个武功高手。
钟承止那看似顺手的一推,重涵能从中感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巧力,自己手顺着力道就滑了开去。钟承止面容似女子,身形却并不小巧,但整体清癯实在不像有气劲之人。照说刚才应是钟承止轻推,重涵感到被推,主动放开才对。可重涵却分明感到了一股轻柔却无法抵抗的绵力,若非重涵自身武艺不浅根本察觉不到,到底是错觉还是
“钟公子在京城下榻何方”张海云见桌上无人说话,便先开了口。
重涵回过神来,想到一般外地举子都是住各地方在京城的试子会馆。试子会馆靠各地方在京人士的捐资所健,条件依捐资多少好坏有别。湖南学风不盛,少有进士,便难有人在京为官。且湖南距京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也少有人在京从商。湖南试子会馆的条件可想而知,恐怕是一间房住好几个人,说不准一张床就要睡几个人。
重涵不知为何不欲钟承止住在这样的地方,脱口而出道“不然干脆同我们一同进京,住在我家如何怎么也比试子会馆要舒适一点。”
“怎能拿试子会馆与重府相比正想问几位湖南会馆在何处。若重公子不介意,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钟承止说着转过头,对着重涵如沐春风地一笑。
本就坐得近,花容月貌近在咫尺,重涵看得有点发愣,忘了刚才那错觉还是啥的。
“那就说好了。明儿一早食时,我们约在这家酒肆门口一起启程。”重涵说完略显慌张地收回目光,转向李章明,“章明也别回去了,一起住一日,明日一起看大军凯旋。”
李章明摇头“这可不行,外出一日无碍。但为此种理由外宿不回家,必要被爹骂的。”
重涵“你找个别的理,别实话实话嘛。”
李章明“为此种理由对爹说谎,更是不可。”
李章明确实是同他爹一样方正的性子。重涵也知道没办法,无奈地说“那回京再找你。过几日的学子聚会,你可别说要温书不出来。”
李章明笑回“那自是不会。待你以后都住京城,我们聚的日子便多了,不缺今儿一日。”
李章明转头望了望窗外天色,日光已从正午直落稍斜到了一边。李章明说道“我差不多要回去了。建安回京城要大半日,还是深夜前到家好,不多作陪了。”说完李章明站起身,看向钟承止,“过几日的学子聚会,钟公子不妨也来。除了我们四个还有些较年轻的监生,多是参加这科会试的试子。”
钟承止还未回话,重涵先说道“钟公子到时住在我家,不去我也拉着去。看李宏风那家伙还好不好意思拿他冠玉榜第一说事。”
张海云与韩玉顿时露出一脸被点醒的表情。张海云拍手道“确实,量李宏风脸皮再厚,在钟公子面前也得意不起来。”韩玉则在一旁拼命点头。
“哎你们几个”李章明直摇头叹气,“钟公子别介意,他们一直就这样没正经,我也常被戏弄。但他们绝无轻视之意,我代他们道歉。”
李章明对钟承止揖了一礼“今儿先告辞,京城再见。”说完李章明朝重涵几人点点头,对钟承止再揖一礼,离开了酒肆。
几人目送李章明离开后,重涵转回头,入眼的就是钟承止单薄的衣裳,可钟承止并无寒冷之态。重涵也搞不明白钟承止到底是无厚衣可穿,还是某种修行衣裳还被自己弄湿了一块,重涵心中升起些愧疚。
重涵问道“钟公子是今日才到我看镇上就一家客栈,昨日就已客满,今日也不知有没空出房来。”
钟承止摇头道“昨日就到了,遇上大雨客栈已满,只好求住在附近一处民家。”
重涵“民家这边没见多好的民家。我住的房间大得很,不然来与我同住正好我那有新衣裳,先给钟公子换一换。”
钟承止笑回“不用了,就一宿。到京城还要打扰重公子,这里便不多麻烦了。”
“不麻烦。钟公子这样的才子,我也想多多求教。近来读书有好几不明之处,正欲找人解惑。”说着重涵把手搭上钟承止肩膀,还稍用了些力道,想试试钟承止是否真有那股不同寻常的巧力。
旁边的韩玉与张海云不明重涵意图,看得目瞪口呆。重涵平日虽爱玩闹,但知分寸懂礼度,不然也无法与李章明这般性情的人成为好友。可今日一顿饭的时间两人都看不懂重涵了。钟承止不过初识之人,尽管看起来较四人年纪都小,无须太多礼数,但怎么也没到勾肩搭背的关系。张海云数了数地上喝完的酒壶重涵酒量没这么小啊
钟承止被重涵一拉,整个人靠到了重涵怀里,脸近得就快贴面,肩上隐隐感到重涵那略略施加的力道。
钟承止轻轻一笑,转过头,温润的声音带着微热的吐息几乎在重涵耳边响起“过几日再指教不迟,今日就容在下先告辞回去抱佛脚了。”说完,钟承止顺手一推,一个转身站起,拿起那本京城轶事,行了一礼翩然离去。
重涵脸有点发红,一时忘记自己本是试探之意,究竟有无那股巧力又无法确定。
韩玉与张海云在一旁笑得直弯腰。重涵为人处事从来都是游刃有余,如此窘态可不常见。风流跌宕重二少,也有这样一日。
“长宛。”重涵打了个响指。
一名全身黑衣的侍卫不知从何处变出,走了过来。
重涵对其说道“你先回京城一趟,与家里打个招呼,我要带人回去,准备房间。再找人查查这个钟承止的底细。”
李章明摇摇头“我不担心。我爹说当今皇上是明君,只是尚年轻,还需磨砺。”
钟承止入座还没一会,只觉得四人性格迥异,但真算得上是好友。照说官场无情,四人父亲皆任朝廷重职,作为子辈的交往通常都是互有防备心口不一。大华政治氛围宽松开明,不忌言论,但士人只要脑子不傻,言谈总会有些顾虑。皇上年轻还需磨砺,虽谈不上贬损也绝非褒誉,李章明能这样率直地说出来,足见互相之信任。
张海云却发现李章明说这话时,旁边还有个外人钟承止。张海云举起酒杯“钟公子见笑了。我们四个平日也爱胡言乱语,近来准备科考颇有疲惫,加上涵儿去佛山一呆就半年,已是久日未聚,今日难免喝得有点多。章明与李大人简直一个性子,从来都是直言不讳,虎父无犬子,将来定要凤毛济美了。”
被张海云一提醒,重涵也发现自己有些失言。钟承止毕竟只是萍水相逢,有些话不应当着其面说。平常自己很注意在不同人前的言辞,今日怎就傻了真喝多了重涵犯着嘀咕,把酒杯举起来,转身要对钟承止敬酒。这张本该四人坐的桌子,加了钟承止有些挤。重涵心不在焉地转身,结果整个手臂撞上钟承止,半杯酒都洒到了钟承止身上。惊得平安鸟扑腾下翅膀,从窗户飞了出去。
这种冒失的事,韩玉是经常干,重涵可是第一次,他赶紧掏出手巾来给钟承止擦拭。这一擦便发现,钟承止正月寒天的居然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隔着衣服都能感觉到其身体起伏的轮廓。重涵有些吃惊,手停在钟承止胸前就没动了。
重涵拿出来的手巾是一张丝帕,上面绣着图案与文字,明显是女子送的定情信物。而且重涵这慌慌张张的模样,颇像平日与张海云两人调戏姑娘时假装的戏。
张海云和韩玉哈哈大笑,张海云边笑边道“涵儿。钟公子纵然面如冠玉若美女佳人,可也是难得的少年才子、即将科考的举人、来日的国之栋梁。你可不能把钟公子真当女子一般对待。”
重涵脸一红,也想到自己原来做过的鬼事,连忙辩解道“哪哪有,方才说的那些女子我都见过,比起钟公子可是大大之不及,怎可能”
重涵话还没说完,就发现又说错话了,只觉得自己今日尽是失态。
李章明显然认为重涵话接得不妥,立刻说道“涵儿,这样对钟公子说话实在不敬。钟公子能如此年少便高中举人,必是自幼苦读立志为国的堂堂君子,怎能与酒家女子相比,又怎能只看容貌”
钟承止低头看向重涵,就见重涵脸越来越红,手不知如何安放,一副无措的样子。
钟承止微微一笑,轻轻推开了重涵放在自己胸前的手“无碍。在下无甚过人之处,能有一处被称赞也是承蒙重公子抬爱。”
钟承止明白方才张海云的弦外之音,也听出重涵看似在揶揄李章明,实则是听到周围人笑话主和派而为李大人鸣不平。钟承止转头对李章明说“素来听闻李大人方正不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此次北伐,李大人的主张亦无过错,只是缺少了一个情报。”
钟承止起身理了理衣服,坐下时,左手看似不经意地伸到韩玉杯子上晃了晃。
而桌上四人听到钟承止说的话,都有些意外。李章明皱起眉头想了想,不解地问“请问钟公子,是缺何情报”
钟承止“李大人不知萧将军有立刻找到契丹军的把握。”
李章明一怔,脸上露出些许恍然,但仍带着不解“请问这从何说来北疆草原广阔,自古北征最大难题都是要找到游牧民族的扎营地。不然我们便是拿真金白银去拼马上民族的无本买卖。难道萧将军有何特别之法”
钟承止笑着回道“这个就要去问萧将军了,在下也不好多说。只是若李大人知道这重条件,想必不会一再反对北伐。”
李章明点头“如今我朝兵力对契丹绰绰有余,若知能速战速决,何来反对的必要。”
桌上另外三人面面相觑,韩玉问“难道钟公子与萧将军认识”
“不。”钟承止摇头道,“并不认识。只是略知一些事情。”
“那是从何得知”韩玉看向重涵,“重大人与萧将军是至交,也从未听闻重大人在朝堂上提过此事。”
重涵摇摇头“从未听爹说过。”
钟承止依然面带微笑,回道“一点道听途说而已。”
“”
道听途说就能知道的事,不会只有钟承止一人知道。认为钟承止是在胡扯也成,可方才几句话说得清清淡淡却听起来胸有成竹,而且十分合理地解释了此次北伐迅速得胜的原因。但钟承止说了是道听途说,总不好再追问下去。
桌上一时无人说话。张海云望向钟承止的目光变得更复杂了,韩玉则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李章明显然在思考,而重涵正抱着手臂凝眉注视着钟承止。
尽管钟承止说的话有耐人寻味之处,但比起这些,更让重涵吃惊的是钟承止刚刚的一推。
重家是靠军功起家。重绥温、重熔以及重涵已过世的祖父,个个都是武功高强。重涵虽没像大哥重熔那样苦练武艺,但一身功夫比起寻常武人也是不遑多让,放在一般人里也算个武功高手。
钟承止那看似顺手的一推,重涵能从中感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巧力,自己手顺着力道就滑了开去。钟承止面容似女子,身形却并不小巧,但整体清癯实在不像有气劲之人。照说刚才应是钟承止轻推,重涵感到被推,主动放开才对。可重涵却分明感到了一股轻柔却无法抵抗的绵力,若非重涵自身武艺不浅根本察觉不到,到底是错觉还是
“钟公子在京城下榻何方”张海云见桌上无人说话,便先开了口。
重涵回过神来,想到一般外地举子都是住各地方在京城的试子会馆。试子会馆靠各地方在京人士的捐资所健,条件依捐资多少好坏有别。湖南学风不盛,少有进士,便难有人在京为官。且湖南距京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也少有人在京从商。湖南试子会馆的条件可想而知,恐怕是一间房住好几个人,说不准一张床就要睡几个人。
重涵不知为何不欲钟承止住在这样的地方,脱口而出道“不然干脆同我们一同进京,住在我家如何怎么也比试子会馆要舒适一点。”
“怎能拿试子会馆与重府相比正想问几位湖南会馆在何处。若重公子不介意,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钟承止说着转过头,对着重涵如沐春风地一笑。
本就坐得近,花容月貌近在咫尺,重涵看得有点发愣,忘了刚才那错觉还是啥的。
“那就说好了。明儿一早食时,我们约在这家酒肆门口一起启程。”重涵说完略显慌张地收回目光,转向李章明,“章明也别回去了,一起住一日,明日一起看大军凯旋。”
李章明摇头“这可不行,外出一日无碍。但为此种理由外宿不回家,必要被爹骂的。”
重涵“你找个别的理,别实话实话嘛。”
李章明“为此种理由对爹说谎,更是不可。”
李章明确实是同他爹一样方正的性子。重涵也知道没办法,无奈地说“那回京再找你。过几日的学子聚会,你可别说要温书不出来。”
李章明笑回“那自是不会。待你以后都住京城,我们聚的日子便多了,不缺今儿一日。”
李章明转头望了望窗外天色,日光已从正午直落稍斜到了一边。李章明说道“我差不多要回去了。建安回京城要大半日,还是深夜前到家好,不多作陪了。”说完李章明站起身,看向钟承止,“过几日的学子聚会,钟公子不妨也来。除了我们四个还有些较年轻的监生,多是参加这科会试的试子。”
钟承止还未回话,重涵先说道“钟公子到时住在我家,不去我也拉着去。看李宏风那家伙还好不好意思拿他冠玉榜第一说事。”
张海云与韩玉顿时露出一脸被点醒的表情。张海云拍手道“确实,量李宏风脸皮再厚,在钟公子面前也得意不起来。”韩玉则在一旁拼命点头。
“哎你们几个”李章明直摇头叹气,“钟公子别介意,他们一直就这样没正经,我也常被戏弄。但他们绝无轻视之意,我代他们道歉。”
李章明对钟承止揖了一礼“今儿先告辞,京城再见。”说完李章明朝重涵几人点点头,对钟承止再揖一礼,离开了酒肆。
几人目送李章明离开后,重涵转回头,入眼的就是钟承止单薄的衣裳,可钟承止并无寒冷之态。重涵也搞不明白钟承止到底是无厚衣可穿,还是某种修行衣裳还被自己弄湿了一块,重涵心中升起些愧疚。
重涵问道“钟公子是今日才到我看镇上就一家客栈,昨日就已客满,今日也不知有没空出房来。”
钟承止摇头道“昨日就到了,遇上大雨客栈已满,只好求住在附近一处民家。”
重涵“民家这边没见多好的民家。我住的房间大得很,不然来与我同住正好我那有新衣裳,先给钟公子换一换。”
钟承止笑回“不用了,就一宿。到京城还要打扰重公子,这里便不多麻烦了。”
“不麻烦。钟公子这样的才子,我也想多多求教。近来读书有好几不明之处,正欲找人解惑。”说着重涵把手搭上钟承止肩膀,还稍用了些力道,想试试钟承止是否真有那股不同寻常的巧力。
旁边的韩玉与张海云不明重涵意图,看得目瞪口呆。重涵平日虽爱玩闹,但知分寸懂礼度,不然也无法与李章明这般性情的人成为好友。可今日一顿饭的时间两人都看不懂重涵了。钟承止不过初识之人,尽管看起来较四人年纪都小,无须太多礼数,但怎么也没到勾肩搭背的关系。张海云数了数地上喝完的酒壶重涵酒量没这么小啊
钟承止被重涵一拉,整个人靠到了重涵怀里,脸近得就快贴面,肩上隐隐感到重涵那略略施加的力道。
钟承止轻轻一笑,转过头,温润的声音带着微热的吐息几乎在重涵耳边响起“过几日再指教不迟,今日就容在下先告辞回去抱佛脚了。”说完,钟承止顺手一推,一个转身站起,拿起那本京城轶事,行了一礼翩然离去。
重涵脸有点发红,一时忘记自己本是试探之意,究竟有无那股巧力又无法确定。
韩玉与张海云在一旁笑得直弯腰。重涵为人处事从来都是游刃有余,如此窘态可不常见。风流跌宕重二少,也有这样一日。
“长宛。”重涵打了个响指。
一名全身黑衣的侍卫不知从何处变出,走了过来。
重涵对其说道“你先回京城一趟,与家里打个招呼,我要带人回去,准备房间。再找人查查这个钟承止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