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 番外:从军行(三) (1/2)
“王爷有令, 先登者官升三级,赐金百镒”
这样的命令在远征军各先锋军前,都被连喊了三遍, 一时士气大振。
这并非是独个儿的藩王许下的承诺,而是诸王共同应允的条件。
无论立下这般大功的人原先从属于哪位藩王麾下, 主事官是否是他所在的藩国之人, 战后赏赐都不会有折扣。
纵然是没有这样的诏令,联军如今要攻克的也是这个不知何名的异国大邦的都城,也就是阻拦在他们身前的最后一重阻碍。
有了这份诏令, 不过是让立功心切的将士们将最后的犹疑都抛却了而已。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是开战以来,大军势如破竹,林放在短时间内便累积功勋, 又有人提拔,如今已经做了一个总旗,再进一步便可升为百户了。
若是他能在重重阻碍中先登城墙, 那便能越过百户、副千户,升任千户,或者运气好些,转调卫所, 升任镇抚, 这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先登之人的功绩大, 活下来的概率却着实不高。
一般奋勇争先的,都是先锋营中的敢死之士, 他们争抢军功, 不仅是为自己, 还为了后代子孙计。
大周的军职是世袭的,先登者若是活着,自然是升官加爵、富贵荣华,若是不幸战死,他们死后,该属于他们的抚恤,朝廷都会发给战死者的后嗣,若是有人敢伸手,只要有点风声苗头传出去,任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豪强,全都得吐出来,甚至自己还得被削掉一层皮。
大周现在并没有发展到文武对立的地步,甚至因为向外拓展,需要文武合作的地方很多,文臣和武将之间的关系还颇好。
但是有一点,地方上的乡绅这部分人若不是军籍出身,那么天然便被视为文臣势力的后备,毕竟功名才是这些地方乡绅能发展起来的保障及其亲眷、有所关联人等,胆敢对军中优抚之家下手,武将便会群起而攻之。
朝廷官员就更不必说,在这方面有所动作的,都不必锦衣卫出动,军方朝臣便要上禀天子以治其罪了。
林放没有后嗣,他哥哥也是个老实本分的性子。
与其为了争抢军功把自己搭上,未来家人受旁人看顾这到底没有自己照拂着放心还不如稳妥一些。
在战场上搏杀一回,真的要挣军功,也是容易的事,他也没想着要挣这先登的名头。
等到大周占了上风,他同大军一道出击,只要悍不畏死,敢于征战,同时安排后自己手下这一旗的人马,必不会少了功劳。
林放不为所动,不代表其他人不会为此动心。
很快,先锋军中就又多出好些个身影借助云梯向上爬。
大周内部是有火炮之类的火器可用的,因为对外扩张,火器的研发也非常快速,但是此城毕竟是一邦国之都,修筑得很坚固,不像前头碰见的那些城池一般,不是火炮能轻易破开的,是以只能遣敢死之士上阵。
在大周先锋士兵们悍不畏死的冲锋之下,很快,这城池便被攻破了。
先登上城池之人,身边尸首已堆积了好些具。
林放没多去注意此人,即便那人力战许久,已是隐隐脱力,有这么一大功,也是前程可期了。
只要攻破城池,那么实际上,便是大局初定了。
诸藩联军大获全胜,只要活下来的将士,都有恩赏不提,便是伙食,也好了不少。
大军大胜之后,缴获敌人之军备粮草,便可化为己用。
破灭此城后,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这南洋之地的邦国,也不知是何因由,竟是吃素比吃肉更好,荤腥都少见些,此城作为邦国之都,比之前头诸藩联军所破之地更甚,唯一好点的地方,便是此地香料甚多。
王爷们飨军的时候也送了肉来,再加上素菜配上香料也颇好入口,大家沉浸在发横财又将升官、得良田的喜悦里,也不觉得日子如何艰苦。
便是躺在营帐里,由军医们看顾的伤兵们,也都极高兴。
他们只是受伤躺在床上,不方便行动而已,庆功的时候,该有他们的份儿的,一个不落。
再者说了,战场上刀剑无眼,只是受了伤,不是没了命,便已经是幸运了,何况大周医护制度健全,下了战场,受了伤保住一条命,平日里能有军护们的细心看护,还有什么好气的
大周以武起家,自太祖高皇帝始,历代天子对军队都极为看重。
乾圣帝时期改进了火器,到景熙帝之时,火器更是在大周军中广为推广,威力大的火器也日益推陈出新。
这样的命令在远征军各先锋军前,都被连喊了三遍, 一时士气大振。
这并非是独个儿的藩王许下的承诺,而是诸王共同应允的条件。
无论立下这般大功的人原先从属于哪位藩王麾下, 主事官是否是他所在的藩国之人, 战后赏赐都不会有折扣。
纵然是没有这样的诏令,联军如今要攻克的也是这个不知何名的异国大邦的都城,也就是阻拦在他们身前的最后一重阻碍。
有了这份诏令, 不过是让立功心切的将士们将最后的犹疑都抛却了而已。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是开战以来,大军势如破竹,林放在短时间内便累积功勋, 又有人提拔,如今已经做了一个总旗,再进一步便可升为百户了。
若是他能在重重阻碍中先登城墙, 那便能越过百户、副千户,升任千户,或者运气好些,转调卫所, 升任镇抚, 这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先登之人的功绩大, 活下来的概率却着实不高。
一般奋勇争先的,都是先锋营中的敢死之士, 他们争抢军功, 不仅是为自己, 还为了后代子孙计。
大周的军职是世袭的,先登者若是活着,自然是升官加爵、富贵荣华,若是不幸战死,他们死后,该属于他们的抚恤,朝廷都会发给战死者的后嗣,若是有人敢伸手,只要有点风声苗头传出去,任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豪强,全都得吐出来,甚至自己还得被削掉一层皮。
大周现在并没有发展到文武对立的地步,甚至因为向外拓展,需要文武合作的地方很多,文臣和武将之间的关系还颇好。
但是有一点,地方上的乡绅这部分人若不是军籍出身,那么天然便被视为文臣势力的后备,毕竟功名才是这些地方乡绅能发展起来的保障及其亲眷、有所关联人等,胆敢对军中优抚之家下手,武将便会群起而攻之。
朝廷官员就更不必说,在这方面有所动作的,都不必锦衣卫出动,军方朝臣便要上禀天子以治其罪了。
林放没有后嗣,他哥哥也是个老实本分的性子。
与其为了争抢军功把自己搭上,未来家人受旁人看顾这到底没有自己照拂着放心还不如稳妥一些。
在战场上搏杀一回,真的要挣军功,也是容易的事,他也没想着要挣这先登的名头。
等到大周占了上风,他同大军一道出击,只要悍不畏死,敢于征战,同时安排后自己手下这一旗的人马,必不会少了功劳。
林放不为所动,不代表其他人不会为此动心。
很快,先锋军中就又多出好些个身影借助云梯向上爬。
大周内部是有火炮之类的火器可用的,因为对外扩张,火器的研发也非常快速,但是此城毕竟是一邦国之都,修筑得很坚固,不像前头碰见的那些城池一般,不是火炮能轻易破开的,是以只能遣敢死之士上阵。
在大周先锋士兵们悍不畏死的冲锋之下,很快,这城池便被攻破了。
先登上城池之人,身边尸首已堆积了好些具。
林放没多去注意此人,即便那人力战许久,已是隐隐脱力,有这么一大功,也是前程可期了。
只要攻破城池,那么实际上,便是大局初定了。
诸藩联军大获全胜,只要活下来的将士,都有恩赏不提,便是伙食,也好了不少。
大军大胜之后,缴获敌人之军备粮草,便可化为己用。
破灭此城后,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这南洋之地的邦国,也不知是何因由,竟是吃素比吃肉更好,荤腥都少见些,此城作为邦国之都,比之前头诸藩联军所破之地更甚,唯一好点的地方,便是此地香料甚多。
王爷们飨军的时候也送了肉来,再加上素菜配上香料也颇好入口,大家沉浸在发横财又将升官、得良田的喜悦里,也不觉得日子如何艰苦。
便是躺在营帐里,由军医们看顾的伤兵们,也都极高兴。
他们只是受伤躺在床上,不方便行动而已,庆功的时候,该有他们的份儿的,一个不落。
再者说了,战场上刀剑无眼,只是受了伤,不是没了命,便已经是幸运了,何况大周医护制度健全,下了战场,受了伤保住一条命,平日里能有军护们的细心看护,还有什么好气的
大周以武起家,自太祖高皇帝始,历代天子对军队都极为看重。
乾圣帝时期改进了火器,到景熙帝之时,火器更是在大周军中广为推广,威力大的火器也日益推陈出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