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些年见多了天子炫耀孙子,晓得不能当真天子的面说他的宝贝金孙,不然是要戳天子的肺管子呢

    如果说皇叔们的态度算是友好的话,那么弟弟和堂哥的话就有点扎心了。

    二弟汉王是一贯讨人厌的,反正祁元询已经教训过儿子了,汉王说什么,他都是当耳边风听的。

    堂哥郑王就很离谱了。

    郑王当年被废了皇太孙后,颓废得简直让人没眼看,也就是后来上皇退位、今上登基多年,他才慢慢接受现实。

    虽然光幕显示出来的郑王,削藩的时候下的黑手简直是不当人子凭借他的父亲懿文太子的威望,诸王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是真的敢上手抢皇位的,还没有。建文帝的错误在于削藩的时候手太黑,叔王们被他一个个下饺子一样排队弄死就这样了,都知道最后目标是当时诸王之中年纪最长、实力最强的赵王,赵王一开始还将儿子送去京师当人质,证明自己没反意,要说在建文搞出骚操作之前,他的叔叔们想造反,那简直就是笑话,和平推恩削藩的话,他都不至于丢了皇位这或许能说明郑王的本性并不似他表现出的那么温文尔雅,但是,在京多年,在太上皇和乾圣帝身边,郑王表现出的都是一副知礼的模样。

    猛然和祁元询开启了训斥和炫耀自己长子的模式,祁元询还没反应过来。

    郑王长子,就是宣武末年出生的皇次曾孙祁允晏。

    祁元询是知道的,郑王比他年长,然而高皇帝的皇长曾孙却是他的儿子祁允昭,这让郑王一度很抑郁。

    这样也就罢了,郑王的嫡长子赶在宣武年生下来,成为宣武帝的皇次曾孙,却恰逢大凶的天象,以至于乳名都是一个安字。

    这个寄托着高皇帝对嫡长子一脉深切盼望的字,在郑王的理解中,或许并不是很好,最起码,风头是盖不过祁允昭的。

    也不知郑王是在封国王府内称孤道寡养足了信心,还是山高皇帝远渐渐恢复了一些傲气,最起码,这一回他搭着汉王的话茬,左一句“允晏只知读书,目不他视”、右一句“知好色而慕少艾,怎的还没这个念头、如何延续我家香火”、中间还一句“安儿毕竟年少,这也算是好事,否则若是被人勾去了魂,这就不妙了”,让祁元询根本没有回话的机会。

    祁元询不做声地冷笑了一回。

    这也就是他可怜堂哥憋屈、侄子又是无辜的,不然的话,就冲郑王这段发言,小心眼儿的迟早给他记本子上。

    不过他们家对自家人是一向厚道的,纵然是犯了大罪,只要不是谋逆这样的事情,纵然是欺凌百姓这样的大罪,也不过训斥一番,至多褫夺封国,削去爵位说实在的,这让祁家皇族的名声相当的不好,若不是宗室考封法实行后,修身养性的人多了,名声指不定还更差。

    他哥也就敢当着他的面说一说,有本事在他爹面前说啊

    而且,真当他爹没回来,就能乱说一气在他面前逞威风啊

    呵,怕是小看了他爹对皇宫的掌握程度。

    皇太子给了郑王一个和缓的微笑,如果解读的话,大概就是“对,你说的都对”。

    他对儿子并不是一直秉持鼓励式教育的,有时候小孩子多受点挫折才会成长嘛,不过他是亲爹,下不了狠手,讨人厌的碎嘴亲戚这样的角色,正好让叔父们以及堂哥弟弟来做。

    相信经过这件事后,皇长孙一定会更加有长进的。

    至于他嘛,呵,他在儿子眼里还是那个严厉不失慈祥的父亲,在孙子的教育方式上虽然很严厉,但是只要孙子吃苦好学就一直会鼓励他的好爷爷乾圣帝,在看到这些违背他的教育理念的兄弟、子侄的时候,一定会给他们点爱的教育的吧。

    反正这和他又没有关系,呵呵。

    父皇母后回来后,太子愉快地卸下了监国的重任。

    要说光幕一直播报天家的新闻也没有,历朝历代的史书,大部分确实和王侯将相有关,但是除去这些人的种种辉煌,剩下的,还有许多的无名之辈,他们的事迹被浓缩在种种登于史书的灾难里,或许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个某年某月某某地“旱”、“大旱”,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是饿殍千里、民不聊生。

    在不播报天家的秘史虽然从造成的影响看,每一件事都是举足轻重、影响一个时代的大事的时候,光幕会随机地播报某年某地有某灾,这是在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记录,如果光幕有版本的话,每延续一次光幕的播报范围,显然内容就会有所增加。

    虽然是随机的,但是时间线都离这个时代比较近,能够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光是监国期间,光幕播报的灾难,就让他提前调度了好几处的衙门,令其准备好赈灾,同时防止同样看到光幕的百姓产生担忧、引发抢购潮、还要压制一些商人趁机囤积居奇,比真正发生大灾似乎还要麻烦点,可是能提前救下一些人命,还是让祁元询很快乐的。

    内心再快乐,这样的事也不能经常干,不然的话他就真的要被工作压垮,撑不住了。

    亲爹回来以后,祁元询愉快地让天子承担起了本该属于他的重任。

    过年嘛,每年都是正旦大朝会、正旦赐宴、使团朝拜这么几出,今年新奇的地方,照祁元询来看,应该就是来自帖木儿国的主动来贺的使团这一看就是有猫腻和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们了。

    若帖木儿真的有诚意,之前大周被扣押的使臣应当要礼送回来才是,可是他们脸一点信都没带过来,只能说诚意不足,连装都不愿意装,十有八九是来打探消息的。

    传教士们属于宗教教派,大周崇道礼佛,前朝原廷或许对什么拜火教、西方教等等一律宽待,可是在大周,这些西方教的传教士想要传播信仰,难度值就非常高了。

    佛门、道门都知道要走上层路线才能广泛地传播信仰,不然就是被打压的命,这道理,西方教这群都将欧洲弄成了君权神授的家伙们,自然是更明白的。

    于是乎某日工作回家,饭都没吃饱的皇太子自从减下来以后,皇太子吃饭一直是以健康的七分饱为标准的,虽然是细嚼慢咽,但是这都没让他吃好,就太过分了,他也不爱喝酒,也不暴饮暴食,每天就这么点享受美食的时间,他容易嘛被唤去当主角,让人画像留念。

    大周宫内其实有这种职业存在,比如天子的御真就是啊,一定岁数以后,指不定重要时刻都要画上一副。

    而天子的预备役,祁元询自己,就有皇太孙像、皇太子受封真图这是他封皇太子那年画的、皇太子三十岁像等图画,未来等他登基,这些都要改名称作“御真”,供后人瞻仰的。

    除了天子、太子,皇后、太子妃等,都有画像,受宠的皇子皇孙当然也有,可是这都是用中国古法画出来的画像。

    祁元询这回被唤去留念的,是油画,更加贴近真人形象的那种。

    负责执笔的就是一位传教士。

    他走的是上层路线,借由为天子、皇后绘制画像,准备开启在大周的征程。

    怎么说呢,就像大周的御真都会尽力凸显天子的英武之气一般,这位传教士绘制的油画,虽然非常的写实,祁元询还是看出了他的小心机。

    反正他打入宫廷的第一幅画作,当今皇后徐皇后就被画得年轻了不少。

    画出了这么一副杰作后,皇后什么反应祁元询是没看到,但是这人连他也有份可以画一幅画作,显而易见,天子是很开心的。

章节目录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