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没头没尾,祁元询的回答也极为简略。

    但他好像明白太子的意思了。

    “看到这些名字了吗他们所有人,或是受举荐,或是应征召,或是中试,通过种种渠道进入朝堂,都是良才美玉、朝堂栋梁。”

    祁元询默默地点头。

    “你是太孙”,太子态度严肃,语气也是超乎寻常的重,“你不是一个人,你懂孤是什么意思吗”

    “儿子知道。”

    “知道你知道个屁”太子突然爆了粗口。

    祁元询惊讶地看着太子。

    太子出生的时候,天子还没有定鼎,一直到开国之时,才定下了名字。

    是以包括太子在内的年长皇子,与之后出生的皇子皇孙,行事作风是截然不同的。

    别看天子在各种经过臣子润色的文字记载里,说话文绉绉的,实际上也是说话很直白,用语很平民化的那种。

    年长的皇子们,除了自出生起便有着与一众兄弟不同待遇的懿文太子,其余的皇子在幼年时期度过了相当平民的生活,自然也同天子一般,说话用词并不十分文雅。

    只是皇子们到底在之后经过了系统的教导,语言习惯被纠正了不少。

    不是特别愤怒的时候,太子不会用这样俚俗的口语。

    “你个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好好想想你的身份国家大事,这些人都是摆着吃干饭的吗什么都要你去干,你是要砸了他们的饭碗你不用这些人,那你这个太孙当得还有什么意思民间寻常富家翁还养着护院呢,你倒好,什么人都信不过”

    太子逮着祁元询骂了好一会儿,他是半句话都反驳不能。

    作为穿越者,祁元询混得不能说是失败,培植起来的心腹也有,但都是内侍与从前在王府伺候他的旧人,朝堂官员们与他有交情的,除了外家,其他人几近于无。

    这也不能怪祁元询。

    早些年,他和其他几个堂兄弟都是当藩王接班人培养的,只要表现出仁厚知礼的宗室典范模样,便能达到天子的要求了。

    因着藩王世子的尴尬身份,除了与自家有旧的朝臣,其余朝臣,是轻易不会去结交的,就算他们有想法,那些勋贵之外的朝臣,也只会忙不迭地撇清自身。

    元从勋贵们倒是地位优渥,与藩王世子、郡王们也更说得上话,但是,稍不留神便会被牵扯到大案要案中一网打尽,实在难以让这些交情保持持久。

    在堂兄被废、父亲受封太子之前,祁元询倒是有一段时间,但他年岁未足,又未成婚,被天子带在身边教导,很难和朝堂上的臣僚们构建出稳定的联系。

    太子受封之后,臣子们在天子之外要选择的对象,首选就不是祁元询,而是太子了。

    固然太子之后继位的会是太孙,但是在天子百年之后,统治这个国家的将会是太子。

    祁元询想要在朝堂上拥有稳定的支持者,除非他爷爷、他爹给他开小灶,专门派人,否则的话,他只能等到他爹登基,给他配置东宫属官。

    在朝堂上没有关系好的人,出使日本使阴招这么重要的事,祁元询就不放心交给其他人办。

    不是他亲自吩咐、体会意旨的人,很难想象他们办事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若只是令日本入贡,那就完全不符合祁元询的规划了。

    朝堂官员之外,祁元询倒是有得用的内侍,但是他敢用,怕是第二天就会被人弹劾违背了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训。

    天子对这一类的禁忌的坚持是极坚定的。

    祁元询不信任别人,却也得承认,他爹说的都是事实。

    再怎么样,他堂堂太孙,总不能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他的想法,总要有人去实施的。

    更何况,上位者将所有的事情全包了,那么功劳自然就是属于上位者的,下面的人没有功劳,做事的动力也会受影响的。

    作为皇太孙,未来的天子,他必须要学会用人。

    包办各种事务是绝对要避免的弊病。

    既然如此,祁元询还是接受了太子的安排。

    派人出使日本,也是可以做的,但是必须选人去做。

    祁元询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历史上,长在深宫的某些皇帝更乐于重用内侍了。

    内侍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天子,来自他们的主人,相比于外面的大臣,还是内侍更受重用。

    如果使团真的能成行的话,祁元询想着,能派个身边信得过的人跟去就好了。

章节目录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