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姝对这一片太过熟悉,从前跟在林百絮身边的时候太多,后来他到了年龄需上学堂,她就时常拉着方妈妈往书院这一处走,好好的小郡主跟个小贼似的蹲在窗栏下边儿偷看林二哥读书,两人孩童时的那段日子的确让她在徐府最真切实意觉得快乐。
她顺着来路摸回书院通徐府的门,候在那儿的不只是七宝与南栀几人,方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了,神色严肃的立在门口。
远远看着她过去,一句话不问就打道回院。
冬姝回了院子,才觉着渴得很,叫七宝端茶来,七宝却朝她挤了挤眼,就关门退出去了。
茶是方妈妈亲手煮的,斟在杯子给冬姝端过来,难得严肃的面容在茶香袅袅里头舒缓了不少。
冬姝啜一口,笑眯了眼道“您煮茶的手艺满府都没得比。”
方妈妈看她一眼,把茶壶放下,沉沉叹一口气“老奴同您说过多少回了,您是郡主身份,自来尊贵非常,千万要拿好女儿家十万分的矜持来。”
“您呢,上赶着去寻林二公子,这还只是婚约罢,未曾正式走过礼,这般上赶着去的做派,只会叫旁人看轻了您。”
冬姝“诶诶”应两声,皱着好看的眉嘟囔道“我才不是寻他。”
这话说的声音小,方妈妈却听得十分清楚,只问“您不是寻林二公子,那进书院是做什么”
“这不是没见着人嘛。”冬姝背过身去,很是气闷,“您评评理,我那是正大光明的进去同林百絮说话,又不像有些人整日里偷偷摸摸的,到头来倒是拿我说笑话。”
方妈妈却不接她的话,只斟满茶又问“您是拿了什么进去要给林二公子女子的物件儿样样要紧的,当心林家拿捏住回头来反咬咱们一口。”
冬姝目光飘了飘,含糊应两声,“我这手艺也绣不出个帕子荷包的,能给他什么,就些笔墨纸砚的寻常东西而已。”
方妈妈想来也是,郡主向来娇气,捏笔久了手都疼,哪里会有耐性还去给林家公子做荷包。
冬姝偏过头看外头的景致,指尖挨上冰凉的古花阁雕木,想起方才递过去那个锦盒好像也是这般凉,却好像又只是凉了一瞬,像是不经意触到了什么,她皱着眉回忆,却觉得颇为费脑便不愿再多想了。
夜里渐深。
门口忽的轻叩两声,推了槅扇是南栀进来,小声说老夫人院子里的钱妈妈过来通传,让准备春祭的事儿,要请夫人小姐们明日一早过去商量。
林氏甚少沾染院内的事儿,独独每年的社稷不舍得脱开身,惯往常的例子,这回喊人过去也是让府内各房出些钱财。
方妈妈清理完账本,冬姝临睡前,她打着油灯过来,坐在床头问“今年我们还是同大夫人一道走账”
芙光院的收支与别院都是分开的,旁人不知晓,王氏心里却是清楚。
社稷这事又不一样,本是一房人若让芙光院单独走账,旁人瞧着王氏做人做事那定然不好看。往年便都是冬姝占小头,王氏出个大头,两边笼统在一起作大房的社稷耗材。
冬姝困得迷糊,窝在锦被中睁不开眼,“明天看看祖母如何说。”
方妈妈看着床上眉目似画的姑娘,带着慈爱的笑意给她掖了掖被角,打下帘子又悄声吩咐“夜里凉,莫让郡主踢了被子。”
次日,冬姝过去的早,林氏特意喊了她坐在一旁,问可有新作春衣,打首饰,过两日社稷时候可要记得穿出来。
态度一改往常,十分亲昵。
冬姝有些吃不住的笑,漫不经心附和几句,晃过去就看到徐冬芮正在和徐冬芩说话,眼睛时不时往这一处看,脸色瞧着不大好。
范氏来的最晚,穿了一身珊瑚色莲纹坦领衫裙,仍旧是淡淡的一张面,进来给林氏行过礼就坐下了,眼下脂粉打的重,像是昨晚没有睡好。
林氏见了,就问她“老三媳妇像是没休息好”
范氏抬起头笑了笑,“惹母亲担忧,昨夜朝中急召,伺候老爷出了门,后头就没睡着。”
林氏一听立马上了心,徐立治职任龙图阁直学士兼池州转运使,少有归家,这次好不容易回来,说是朝中后有调派,闲暇空档给了几日的休沐。这又是什么事儿还要紧着半夜去
林氏心里头不大安稳,又问“不是说快要调任回京怎么又有了差事”
范氏隐隐皱了眉,丈夫常在任上,一年半载难见一次,好不容易熬够了资历能回来,她自然不愿半途出了岔子,却还是宽慰道“许是有什么急事,老爷说会来书信,母亲且安心。”
林氏知道再问也没什么用,这时候也只能等老三的消息,便喊了钱妈妈来,往下分了红皮白里的册子,说起社稷的事情来。
仪程与从前无两样,唯独去年大雪压了城隍庙,得重新修葺一番,这周边的世家排着名儿的都要出一份。
那就是比往年还要多花费,屋里的人纷纷静下来,王氏捏着手绢不说话,姜氏只管喝茶,还是范氏起先开了
她顺着来路摸回书院通徐府的门,候在那儿的不只是七宝与南栀几人,方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了,神色严肃的立在门口。
远远看着她过去,一句话不问就打道回院。
冬姝回了院子,才觉着渴得很,叫七宝端茶来,七宝却朝她挤了挤眼,就关门退出去了。
茶是方妈妈亲手煮的,斟在杯子给冬姝端过来,难得严肃的面容在茶香袅袅里头舒缓了不少。
冬姝啜一口,笑眯了眼道“您煮茶的手艺满府都没得比。”
方妈妈看她一眼,把茶壶放下,沉沉叹一口气“老奴同您说过多少回了,您是郡主身份,自来尊贵非常,千万要拿好女儿家十万分的矜持来。”
“您呢,上赶着去寻林二公子,这还只是婚约罢,未曾正式走过礼,这般上赶着去的做派,只会叫旁人看轻了您。”
冬姝“诶诶”应两声,皱着好看的眉嘟囔道“我才不是寻他。”
这话说的声音小,方妈妈却听得十分清楚,只问“您不是寻林二公子,那进书院是做什么”
“这不是没见着人嘛。”冬姝背过身去,很是气闷,“您评评理,我那是正大光明的进去同林百絮说话,又不像有些人整日里偷偷摸摸的,到头来倒是拿我说笑话。”
方妈妈却不接她的话,只斟满茶又问“您是拿了什么进去要给林二公子女子的物件儿样样要紧的,当心林家拿捏住回头来反咬咱们一口。”
冬姝目光飘了飘,含糊应两声,“我这手艺也绣不出个帕子荷包的,能给他什么,就些笔墨纸砚的寻常东西而已。”
方妈妈想来也是,郡主向来娇气,捏笔久了手都疼,哪里会有耐性还去给林家公子做荷包。
冬姝偏过头看外头的景致,指尖挨上冰凉的古花阁雕木,想起方才递过去那个锦盒好像也是这般凉,却好像又只是凉了一瞬,像是不经意触到了什么,她皱着眉回忆,却觉得颇为费脑便不愿再多想了。
夜里渐深。
门口忽的轻叩两声,推了槅扇是南栀进来,小声说老夫人院子里的钱妈妈过来通传,让准备春祭的事儿,要请夫人小姐们明日一早过去商量。
林氏甚少沾染院内的事儿,独独每年的社稷不舍得脱开身,惯往常的例子,这回喊人过去也是让府内各房出些钱财。
方妈妈清理完账本,冬姝临睡前,她打着油灯过来,坐在床头问“今年我们还是同大夫人一道走账”
芙光院的收支与别院都是分开的,旁人不知晓,王氏心里却是清楚。
社稷这事又不一样,本是一房人若让芙光院单独走账,旁人瞧着王氏做人做事那定然不好看。往年便都是冬姝占小头,王氏出个大头,两边笼统在一起作大房的社稷耗材。
冬姝困得迷糊,窝在锦被中睁不开眼,“明天看看祖母如何说。”
方妈妈看着床上眉目似画的姑娘,带着慈爱的笑意给她掖了掖被角,打下帘子又悄声吩咐“夜里凉,莫让郡主踢了被子。”
次日,冬姝过去的早,林氏特意喊了她坐在一旁,问可有新作春衣,打首饰,过两日社稷时候可要记得穿出来。
态度一改往常,十分亲昵。
冬姝有些吃不住的笑,漫不经心附和几句,晃过去就看到徐冬芮正在和徐冬芩说话,眼睛时不时往这一处看,脸色瞧着不大好。
范氏来的最晚,穿了一身珊瑚色莲纹坦领衫裙,仍旧是淡淡的一张面,进来给林氏行过礼就坐下了,眼下脂粉打的重,像是昨晚没有睡好。
林氏见了,就问她“老三媳妇像是没休息好”
范氏抬起头笑了笑,“惹母亲担忧,昨夜朝中急召,伺候老爷出了门,后头就没睡着。”
林氏一听立马上了心,徐立治职任龙图阁直学士兼池州转运使,少有归家,这次好不容易回来,说是朝中后有调派,闲暇空档给了几日的休沐。这又是什么事儿还要紧着半夜去
林氏心里头不大安稳,又问“不是说快要调任回京怎么又有了差事”
范氏隐隐皱了眉,丈夫常在任上,一年半载难见一次,好不容易熬够了资历能回来,她自然不愿半途出了岔子,却还是宽慰道“许是有什么急事,老爷说会来书信,母亲且安心。”
林氏知道再问也没什么用,这时候也只能等老三的消息,便喊了钱妈妈来,往下分了红皮白里的册子,说起社稷的事情来。
仪程与从前无两样,唯独去年大雪压了城隍庙,得重新修葺一番,这周边的世家排着名儿的都要出一份。
那就是比往年还要多花费,屋里的人纷纷静下来,王氏捏着手绢不说话,姜氏只管喝茶,还是范氏起先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