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空空的转头问方妈妈,“咱们小郡主出去了”
方妈妈抬起来笑“去了老夫人那里。”
南栀看了看天,纳罕道“这晌午正晒着呢”
方妈妈笑而不语,只吩咐丫鬟把藏书一并翻出来晒。
小郡主脾气一惯骄纵傲慢,学不来有些人九曲回肠的心思,连应付的耐性儿也是拿不出来的,可为着顶在乎的人愿意去做从前最不屑的事儿,也算是长大了。
冬姝到怀山居,里头丫鬟正往外撤碗碟,钱妈妈立在门帘内一眼看见她,笑着走出来道“郡主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今日外头太阳还有些大,您快进来莫要烤着了。”
七宝笑着回她,“咱们小姐得了样好东西,特意来孝敬老夫人,劳钱妈妈喊人去通传一声。”
钱妈妈往院外一看,拍手道“哟,这么大的物件儿,郡主果真是个孝敬人儿。”说完她朝旁边一个戴了银钗子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小丫鬟立马快步进厢房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小丫头才出来,蹲身请冬姝进去。
屋里布置颇为古朴,只有榻上的毡毛垫子是大红色的吉祥如意纹,林氏侧身卧在上头,旁边一道温婉轻柔的声音“孙女儿这个字时常写不好,上次祖母指点过,回去练了十来篇,还是觉得欠了点韵味。”
转过纱橱,冬姝看到徐冬芮穿了一件儿水蓝色细云锦水裙,斜挽云髻只用一根簪子别着,一端的南珠别致精巧。林氏正和她笑着说,“你年纪还小,有现在这般笔力已很是了不得,只要勤加练习日后便是让出帖子让旁人临摹都够了。”
徐冬芮却弯着一对烟柳眉笑道“祖母不嫌弃孙女儿拙笨罢了。”抬眼看到冬姝进来,就踩了鞋子下塌来行礼,“姐姐今日怎么来祖母这儿了。”
她说着来拉冬姝的手,亲热道“连着两天没见着姐姐还以为您生了气,前日的事儿是妹妹不对,冬芮就把这榻上的位置留出来给您赔罪。”
“你坐着好好写字”林氏佯装生气对她道,徐冬芮就朝冬姝歉意的笑了笑,又坐回到榻上去。
钱妈妈端了床头的春凳来,林氏从案上取了个橘子剥着,才转过头来看冬姝,问“怎么过来了”
冬姝看着面前祖孙其乐融融的景象,颇觉得不大自在,只笑道“看到一樽八扇紫檀屏风,特意送来给祖母掌眼。”
林氏微微坐直了点身子,抬眼露出点笑来,“紫檀雕吗你这傻孩子自己留着用便是”
冬姝喊七宝让婆子抬进来,一面讨巧道“本就是该孝敬您的,孙女用不起这般贵重的物件儿。”
一巨幅紫檀屏风由六个婆子才搬进来,外头锦缎还未揭开,就闻到一股子老檀的厚重香气儿。待屏幅展开,就看到一弯锦地圆光如意福自天来纹落地罩,镂花雕饰又镶了云母玉石,老紫檀微微泛出紫色的光泽,尊贵无匹。
林氏穿了鞋下来摸了一圈,笑着连连点头“你最有孝心,这确实是几十年的好木啊。”
冬姝扬着眉笑起来“祖母果真是行家,一眼就看出这木头的年岁,这如何珍贵都不打紧,能讨您欢心才最重要。”
林氏笑着过来拉着她的手一并坐到榻上,问她这几日饭可用得好,临春了还要不要做新衣裳,让钱妈妈去库里去了几匹新鲜的颜色让拿回去裁几身穿着。
冬姝看着徐冬芮愈来愈僵下去的脸色,琢磨着打量片刻,原来做小伏低看旁人吃瘪是这种感觉。她心里乐呵许久才朝林氏辞道“今日叨扰您多时,冬芮还要练字,孙女就先回去了,晚些还要给锦行备些下午的吃食送过去。”
听到锦行,林氏脸上就现出真真的关切来,方才泛出光来的青油油的眼珠子收成情真意浓的黑色,慈眉善目道“锦行如今住在书院,你母亲府中事务忙,你便要多抽空过去看看。”
冬姝应了就往外去,将走到外间就听见徐冬芮跟林氏说谦哥儿也快要下学了,得回去看看他的功课,林氏像是夸了她一句什么,就只顾着跟钱妈妈说把屏风摆去哪里了。
怀山居借了微高的地势筑建假山流水,冬姝往常断不会为这些景致驻足,今日却格外有闲心留下来看一看。
七宝抬头就看见郡主面上狡黠明艳的笑容,像是在何处偷了一口蜜,全部酿在颊边的小窝里。
风吹的凉且舒意,卷着叶子簌簌作响。
“长姐是在等我吗”
冬姝闻声转过头来,看见徐冬芮站在她身后,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长姐出手就是这般贵重的紫檀,怪不得祖母这般喜欢。”
她看着徐冬芮鬓边那颗眼熟的南珠,在屋里还不大看的清楚,出来见了亮光才瞧出上头淡淡的粉泽。
像是想起了什么,冬姝脸上的笑越发明媚起来,“不过是一架紫檀雕罢了,哪有妹妹头上的南珠好看,这样圆润饱满珠子我还从未见过。”
徐冬芮下意识的抚上发间,不过是一颗漂亮的南珠罢了,从前冬姝可都是瞧不上她的首饰头面的。
她心中有些疑虑,只半遮半掩道“这是母亲前两日给我新做的,长姐若是喜欢我便让人送些过去”
冬姝掀睫看她,前两日林百絮才送了一颗南珠过来,今日就在徐冬芮这头看到柄嵌了南珠的簪子,王氏这挑的时候果真是巧。
上回的荷包,这回的簪子,她一时有些想不明白,到底是徐冬芮别有用心去接近林百絮,还是在她不曾察觉的时候郎有情妾有意了从前的王氏母女会做口蜜腹剑的陷阱,那青梅竹马的情谊呢
要做汴京的才女,孔融让梨这篇果真是学得好。
冬姝心下有些冷意,面上却还是可人的笑意,朝徐冬芮昂了昂首,眼梢扫过去,“那记得早些让丫鬟送过来。”
像是吩咐下人似的口气,说完她就转身带着丫鬟婆子去了。
徐冬芮得了话未反应过来,在原地看着人从假山转过去,她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收拢起来,面色越发下沉。
方妈妈抬起来笑“去了老夫人那里。”
南栀看了看天,纳罕道“这晌午正晒着呢”
方妈妈笑而不语,只吩咐丫鬟把藏书一并翻出来晒。
小郡主脾气一惯骄纵傲慢,学不来有些人九曲回肠的心思,连应付的耐性儿也是拿不出来的,可为着顶在乎的人愿意去做从前最不屑的事儿,也算是长大了。
冬姝到怀山居,里头丫鬟正往外撤碗碟,钱妈妈立在门帘内一眼看见她,笑着走出来道“郡主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今日外头太阳还有些大,您快进来莫要烤着了。”
七宝笑着回她,“咱们小姐得了样好东西,特意来孝敬老夫人,劳钱妈妈喊人去通传一声。”
钱妈妈往院外一看,拍手道“哟,这么大的物件儿,郡主果真是个孝敬人儿。”说完她朝旁边一个戴了银钗子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小丫鬟立马快步进厢房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小丫头才出来,蹲身请冬姝进去。
屋里布置颇为古朴,只有榻上的毡毛垫子是大红色的吉祥如意纹,林氏侧身卧在上头,旁边一道温婉轻柔的声音“孙女儿这个字时常写不好,上次祖母指点过,回去练了十来篇,还是觉得欠了点韵味。”
转过纱橱,冬姝看到徐冬芮穿了一件儿水蓝色细云锦水裙,斜挽云髻只用一根簪子别着,一端的南珠别致精巧。林氏正和她笑着说,“你年纪还小,有现在这般笔力已很是了不得,只要勤加练习日后便是让出帖子让旁人临摹都够了。”
徐冬芮却弯着一对烟柳眉笑道“祖母不嫌弃孙女儿拙笨罢了。”抬眼看到冬姝进来,就踩了鞋子下塌来行礼,“姐姐今日怎么来祖母这儿了。”
她说着来拉冬姝的手,亲热道“连着两天没见着姐姐还以为您生了气,前日的事儿是妹妹不对,冬芮就把这榻上的位置留出来给您赔罪。”
“你坐着好好写字”林氏佯装生气对她道,徐冬芮就朝冬姝歉意的笑了笑,又坐回到榻上去。
钱妈妈端了床头的春凳来,林氏从案上取了个橘子剥着,才转过头来看冬姝,问“怎么过来了”
冬姝看着面前祖孙其乐融融的景象,颇觉得不大自在,只笑道“看到一樽八扇紫檀屏风,特意送来给祖母掌眼。”
林氏微微坐直了点身子,抬眼露出点笑来,“紫檀雕吗你这傻孩子自己留着用便是”
冬姝喊七宝让婆子抬进来,一面讨巧道“本就是该孝敬您的,孙女用不起这般贵重的物件儿。”
一巨幅紫檀屏风由六个婆子才搬进来,外头锦缎还未揭开,就闻到一股子老檀的厚重香气儿。待屏幅展开,就看到一弯锦地圆光如意福自天来纹落地罩,镂花雕饰又镶了云母玉石,老紫檀微微泛出紫色的光泽,尊贵无匹。
林氏穿了鞋下来摸了一圈,笑着连连点头“你最有孝心,这确实是几十年的好木啊。”
冬姝扬着眉笑起来“祖母果真是行家,一眼就看出这木头的年岁,这如何珍贵都不打紧,能讨您欢心才最重要。”
林氏笑着过来拉着她的手一并坐到榻上,问她这几日饭可用得好,临春了还要不要做新衣裳,让钱妈妈去库里去了几匹新鲜的颜色让拿回去裁几身穿着。
冬姝看着徐冬芮愈来愈僵下去的脸色,琢磨着打量片刻,原来做小伏低看旁人吃瘪是这种感觉。她心里乐呵许久才朝林氏辞道“今日叨扰您多时,冬芮还要练字,孙女就先回去了,晚些还要给锦行备些下午的吃食送过去。”
听到锦行,林氏脸上就现出真真的关切来,方才泛出光来的青油油的眼珠子收成情真意浓的黑色,慈眉善目道“锦行如今住在书院,你母亲府中事务忙,你便要多抽空过去看看。”
冬姝应了就往外去,将走到外间就听见徐冬芮跟林氏说谦哥儿也快要下学了,得回去看看他的功课,林氏像是夸了她一句什么,就只顾着跟钱妈妈说把屏风摆去哪里了。
怀山居借了微高的地势筑建假山流水,冬姝往常断不会为这些景致驻足,今日却格外有闲心留下来看一看。
七宝抬头就看见郡主面上狡黠明艳的笑容,像是在何处偷了一口蜜,全部酿在颊边的小窝里。
风吹的凉且舒意,卷着叶子簌簌作响。
“长姐是在等我吗”
冬姝闻声转过头来,看见徐冬芮站在她身后,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长姐出手就是这般贵重的紫檀,怪不得祖母这般喜欢。”
她看着徐冬芮鬓边那颗眼熟的南珠,在屋里还不大看的清楚,出来见了亮光才瞧出上头淡淡的粉泽。
像是想起了什么,冬姝脸上的笑越发明媚起来,“不过是一架紫檀雕罢了,哪有妹妹头上的南珠好看,这样圆润饱满珠子我还从未见过。”
徐冬芮下意识的抚上发间,不过是一颗漂亮的南珠罢了,从前冬姝可都是瞧不上她的首饰头面的。
她心中有些疑虑,只半遮半掩道“这是母亲前两日给我新做的,长姐若是喜欢我便让人送些过去”
冬姝掀睫看她,前两日林百絮才送了一颗南珠过来,今日就在徐冬芮这头看到柄嵌了南珠的簪子,王氏这挑的时候果真是巧。
上回的荷包,这回的簪子,她一时有些想不明白,到底是徐冬芮别有用心去接近林百絮,还是在她不曾察觉的时候郎有情妾有意了从前的王氏母女会做口蜜腹剑的陷阱,那青梅竹马的情谊呢
要做汴京的才女,孔融让梨这篇果真是学得好。
冬姝心下有些冷意,面上却还是可人的笑意,朝徐冬芮昂了昂首,眼梢扫过去,“那记得早些让丫鬟送过来。”
像是吩咐下人似的口气,说完她就转身带着丫鬟婆子去了。
徐冬芮得了话未反应过来,在原地看着人从假山转过去,她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收拢起来,面色越发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