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陈国公就出现在了永寿殿的门口,此人身子宽大,想必锦衣玉食已久,他与萧丞相如影随形,所以难免被人比较。

    虽然萧丞相也不瘦削,但他身量匀称,高挺威严,怪不得京城人人都说四位国公里,就萧丞相面相最好。

    而陈国公就是那位陪衬在他身旁,让人们说出这种话的角色,前几年好似伤了右眼,瞧人总时不时从缝隙里来看。

    按理说昨夜几位国公应当都一夜难眠才是,但他嗓子里根本没有一丝疲倦,反而高声道“太后娘娘长乐无极”

    沈淑昭她们又留在了寝屋中,只听一声“赐座”,陈国公终于坐下,但看见桌子上的奏折后,脸色逐渐掺了一丝不对。

    太后就在座上问道“陈卿这是怎了”

    陈国公回过神来,忙缓缓坐下道“多谢太后过问,微臣来路时受了些风寒,歇息两日便是。”

    “京城炎日南下却在闹洪涝,陈卿要留神天变,毕竟只有自己,才会关心自己的身子。”太后平静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臣谨听叮嘱。”

    陈国公的气势被折了几分,帘子后的姐妹俩都露出畏服来,沈淑昭观察着局势,却隐隐皱起眉头。

    “今日哀家召卿前来,其实是为了给皇上纳妃一事,不知陈卿怎看”

    陈国公小心回道“选妃是后宫的事,身为外臣不敢轻易奏对。”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太后却继续说道“前朝汉武十年无太子,因此徒添淮南王叛乱,皇嗣事关江山社稷,怎与臣子无关千秋节后,哀家很快就要归还玉玺给皇上,至时皇上将举办御前廷议,此事该从长计议。”

    这时陈国公的脸色愈来愈难堪,半晌后,才说道“无错,皇嗣正是天家内事,太后娘娘所言极是。”

    沈淑昭感到发笑,这个陈国公方才还道是后宫的事,这下子就又变成太后的家事了

    太后继续说道“今年廷议将在千秋后举行,比往年要早一些,皇上派人去南下治水,正好待那群人回来时,就是廷议开始的日子。哀家近来替皇上整理折子,今年十三州的税银四千九百二十八万两,实际核对五千九百万六十四万两,这些陈卿应当心里清楚,兵事的超支用度算在北狐厂与军伍上,其余亏空则几乎都落在外朝官上,哀家已命晁右丞相把这些未红拟的奏折压下,虽然在当日,哀家已与众卿将一千多万两支出分减到三百万两,但待到玉玺交到皇上手上时,多出来的部分迟早有一天要在对账时查出来。江国公已将一百万两用在南下赈灾上,陈卿,剩下的两百万两你打算如何处置”

    陈国公马上跪下来惶恐道“回禀太后,去年扶持织造产业微臣随沈太师南行,运回京城的朝贡船不够,那,那两百万银子都是挪用在了买船上,这些都是当日对过账目的”

    “那是沈太师的。”太后冷冷道,“不是你的。”

    沈淑昭几乎能清晰看见一滴滴细汗从陈国公额上冒出来,空气里都涌动着一股焦躁,这些年来,皇上还尚在受人压制时,四大姓氏就已经被离间至此。

    这群人还以为皇上是自己的棋子,然而所有人都不是下棋人,包括皇上。

    接着太后缓缓说道“朝廷用度是臣子的事,陈卿回去后,好生想想怎么把这两百万银子补对用途,至于后宫的事,哀家会择吉日为皇上挑选几位妃子。”

    沈淑昭心头一惊,这下子陈国公再是傻子也该明白是甚么意思只见他眼神微抬,屋子静得只剩心跳。

    “哀家听闻陈卿府上有小姐德荣兼备,若是未出阁适龄,不如入宫为妃陪伴哀家,陈卿意下如何”太后若无其事问道。

    陈国公连忙拱手道“臣女愚钝,也从未习过宫中礼仪,还望太后三思。”

    这番话与沈淑昭她们入宫前,每次被人问及此事时说的客气话一模一样,而且这个陈国公还顺势表明自己过去不敢有送女入宫的心思。

    太后终于微微一笑“哀家主意已定,还请陈卿莫要推辞,千秋节后哀家会派宫女入府教导。”

    “倘若太后不嫌臣女愚钝,那么臣恭听懿旨。”

    “哀家不会舍得让新来的妃子受冷落,还未红拟的奏折就在这里,陈卿可要看它们最后一眼”

    陈国公马上伏地叩首“臣多谢皇太后开恩,但这已是递至您手上的奏折,臣不能轻易过目。”

    看来事情已经定下结论,之后太后又与他一番闲话,就打发他走了,沈淑昭终于从帘子后面出来,长姐在背后看起来闷闷不乐,太后只是命人奉上早膳。

    用好膳后,太后换了一身衣裳斜倚床上,罕见的是她没有一句安慰长姐的话,就好像陈国公的女儿不曾提到过,沈淑昭她们沉默地陪坐着。

    过了好一阵子,气氛变得昏昏沉沉,就在众人以为太后已经入睡时,忽然传来太后的声音“庄昭,这就是你生气的样子”

    长姐脸一红,连忙说道“太后掌朝多年,看事比民女不知透彻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长宫乱(GL)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暗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暗女并收藏长宫乱(GL)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