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剑你的本名是什么”李元姬靠近几步,认真地审视着对方。
这个从小陪伴在她身边的男人距离剑道大宗师不过一步之遥,这样身手的人却从不在乎声名权势金钱地位,甚至顶着一个宦者的名头十年如一日做着仆从的事务。以前她从不曾深思,只当是母亲的安排,但随着她对武道的深入研究,她清楚地意识到武道大宗师于练武之人究竟是一种怎样可怕的境界。这样一来,他这样的人没理由如此默默无闻地呆在她身边。
“某的本名不足挂齿,殿下无需在意。”
“我既问了,自有我的道理,你说便是。”李元姬走到边上的胡椅上坐下,立马有侍人上前为其净面净手,奉上浆饮,而后迅速退下,全程不曾发出一丝声息。
此刻镜室内只余他们二人,奉剑却依旧沉默了很久,不答反问,“殿下何故在意属下姓名”
“我在意的不是你的姓名,而是你留在我身边的目的。”手边的浆饮略甜,从不得她喜爱,但是阿耶爱甜,满宫皆盛甜浆。
她喝了十多年,身边的近侍都以为她亦爱甜。就像这十年来她有很多事不想做,但是她都做得很好。因为她心有野望,便可披荆斩棘,奋不顾身。诚然奉剑是他重要的左膀右臂,但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接下来的很多事便不能再交予他。
“某本名贺九溪,乃先太子旧人,本不应苟活于世,今上惜某区区舞剑技艺,留某一条性命,能留在殿下身边已是幸甚。”奉剑低下头,面无表情地答道。
“你当我是傻瓜吗”这漏洞百出的话简直把李元姬听乐了,“先太子的旧人早被汉中王杀干净了,你有什么本事不仅从他手下苟活竟然还能来我身边再者,你堂堂剑道宗师,距离大宗师之境也不过一步之遥,我阿耶竟然只是欣赏你的舞剑技艺说你背后没人我真是不信。”
“殿下,某自问十年来悉心教导殿下,从来不曾藏私,殿下当信我。”奉剑仍旧低着头,但是声音却很沉闷。
“奉剑,我待你如何”
“殿下尊某为师,历来信重,从无待慢”
李元姬沉声,“我欲行大事,身边不留异心之人,你想清楚,是否当真还要瞒我”
闻言,奉剑倏地抬起头来,“某斗胆,敢问殿下将及笈,有何打算”
“吾欲争储位。”李元姬没有遮掩。
奉剑目光陡然变得锋利,直刺人心,“若不成,当如何”
“自当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李元姬亦紧紧地盯着他,她的想法荒唐狂妄,不容于世,除了阿娘,她从未对任何人表露,但是多年相处的直觉告诉她,奉剑,亦不是循规蹈矩之人。
第一次,奉剑双膝下跪,俯于李元姬身前,身体甚至隐隐有些颤抖,声音嘶哑,“我师从归元子,亦由老师抚养长大,潜心剑道不曾入世。老师说名剑须得明主方可见光。在我心中先太子便是我的明主主上信重我,当年若不是我将季宁引荐给先太子,便不会有宣武门之变,先太子便不会死亦不会有今上的天下”
李元姬愕然,“如果我没记错,汉中王亦师从归元子,你们是同门”汉中王季宁是她母亲的死忠,她甚至可以称他一声舅父。
作为本朝唯一的异姓王,在当年的夺嫡之战中居功至伟。所以,若真如他所说是他将季宁引荐给了先太子,那无异于一场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于他亦是背叛与欺骗。思及此,她忍不住眯起眼睛,危险道“那你来我身边又是什么意思”
奉剑一把扯开衣襟,露出胸口一个暗红的丑陋伤疤,仿佛曾被什么东西当胸而过。“先太子死后,我本欲以死谢罪,若非老师圣手,我早已是一抔黃土。老师令我立誓不得自戕,亦不得断绝传承。我不会死,因为我心有执念。”
说着他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元姬,“然令我决心来到你身边的原因亦是季宁,当年,他可以为他的主上铲平一切达成所愿,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
“当年之事,你不恨”
“恨自是恨的,所以我与季宁割袍断义,将旧名深埋黄土,从此往事陈王败寇,再不提起”
“个中原由帝后可知”
“皇后当是知情的,至于今上”说着奉剑嘴角漏出一抹讽笑,“既不喜刀兵,对这些血腥往事大约是不愿知晓的。”
对此,李元姬并未有过多表态,有些事她需要跟其他当事人确认清楚。
翌日,奉剑一早就求见了皇后,这令皇后有些稀奇,多年来李元姬身边的事多是执笔或者其他大宫女前来禀报,奉剑是极少到她面前来的。
屏退左右,奉剑直接开门见山,“某愿净身,贴身护卫殿下。”
闻言,皇后是吃惊的,又有些为难。虽说武道宗师难得,但若不是季宁再三推荐和保证,按她的本心并不是很愿意用他。如今女儿即将及笈建府,招募僚
这个从小陪伴在她身边的男人距离剑道大宗师不过一步之遥,这样身手的人却从不在乎声名权势金钱地位,甚至顶着一个宦者的名头十年如一日做着仆从的事务。以前她从不曾深思,只当是母亲的安排,但随着她对武道的深入研究,她清楚地意识到武道大宗师于练武之人究竟是一种怎样可怕的境界。这样一来,他这样的人没理由如此默默无闻地呆在她身边。
“某的本名不足挂齿,殿下无需在意。”
“我既问了,自有我的道理,你说便是。”李元姬走到边上的胡椅上坐下,立马有侍人上前为其净面净手,奉上浆饮,而后迅速退下,全程不曾发出一丝声息。
此刻镜室内只余他们二人,奉剑却依旧沉默了很久,不答反问,“殿下何故在意属下姓名”
“我在意的不是你的姓名,而是你留在我身边的目的。”手边的浆饮略甜,从不得她喜爱,但是阿耶爱甜,满宫皆盛甜浆。
她喝了十多年,身边的近侍都以为她亦爱甜。就像这十年来她有很多事不想做,但是她都做得很好。因为她心有野望,便可披荆斩棘,奋不顾身。诚然奉剑是他重要的左膀右臂,但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接下来的很多事便不能再交予他。
“某本名贺九溪,乃先太子旧人,本不应苟活于世,今上惜某区区舞剑技艺,留某一条性命,能留在殿下身边已是幸甚。”奉剑低下头,面无表情地答道。
“你当我是傻瓜吗”这漏洞百出的话简直把李元姬听乐了,“先太子的旧人早被汉中王杀干净了,你有什么本事不仅从他手下苟活竟然还能来我身边再者,你堂堂剑道宗师,距离大宗师之境也不过一步之遥,我阿耶竟然只是欣赏你的舞剑技艺说你背后没人我真是不信。”
“殿下,某自问十年来悉心教导殿下,从来不曾藏私,殿下当信我。”奉剑仍旧低着头,但是声音却很沉闷。
“奉剑,我待你如何”
“殿下尊某为师,历来信重,从无待慢”
李元姬沉声,“我欲行大事,身边不留异心之人,你想清楚,是否当真还要瞒我”
闻言,奉剑倏地抬起头来,“某斗胆,敢问殿下将及笈,有何打算”
“吾欲争储位。”李元姬没有遮掩。
奉剑目光陡然变得锋利,直刺人心,“若不成,当如何”
“自当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李元姬亦紧紧地盯着他,她的想法荒唐狂妄,不容于世,除了阿娘,她从未对任何人表露,但是多年相处的直觉告诉她,奉剑,亦不是循规蹈矩之人。
第一次,奉剑双膝下跪,俯于李元姬身前,身体甚至隐隐有些颤抖,声音嘶哑,“我师从归元子,亦由老师抚养长大,潜心剑道不曾入世。老师说名剑须得明主方可见光。在我心中先太子便是我的明主主上信重我,当年若不是我将季宁引荐给先太子,便不会有宣武门之变,先太子便不会死亦不会有今上的天下”
李元姬愕然,“如果我没记错,汉中王亦师从归元子,你们是同门”汉中王季宁是她母亲的死忠,她甚至可以称他一声舅父。
作为本朝唯一的异姓王,在当年的夺嫡之战中居功至伟。所以,若真如他所说是他将季宁引荐给了先太子,那无异于一场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于他亦是背叛与欺骗。思及此,她忍不住眯起眼睛,危险道“那你来我身边又是什么意思”
奉剑一把扯开衣襟,露出胸口一个暗红的丑陋伤疤,仿佛曾被什么东西当胸而过。“先太子死后,我本欲以死谢罪,若非老师圣手,我早已是一抔黃土。老师令我立誓不得自戕,亦不得断绝传承。我不会死,因为我心有执念。”
说着他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元姬,“然令我决心来到你身边的原因亦是季宁,当年,他可以为他的主上铲平一切达成所愿,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
“当年之事,你不恨”
“恨自是恨的,所以我与季宁割袍断义,将旧名深埋黄土,从此往事陈王败寇,再不提起”
“个中原由帝后可知”
“皇后当是知情的,至于今上”说着奉剑嘴角漏出一抹讽笑,“既不喜刀兵,对这些血腥往事大约是不愿知晓的。”
对此,李元姬并未有过多表态,有些事她需要跟其他当事人确认清楚。
翌日,奉剑一早就求见了皇后,这令皇后有些稀奇,多年来李元姬身边的事多是执笔或者其他大宫女前来禀报,奉剑是极少到她面前来的。
屏退左右,奉剑直接开门见山,“某愿净身,贴身护卫殿下。”
闻言,皇后是吃惊的,又有些为难。虽说武道宗师难得,但若不是季宁再三推荐和保证,按她的本心并不是很愿意用他。如今女儿即将及笈建府,招募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