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停在道旁,楚渊凝望南去的方向,芳踪已无从寻觅,杳杳瞧不见了,他出神在想什么。夏奕没有催促,只是沉默地坐在车中。
适才城门前查验路引,帘幕撩动间,露出少女的半边面容。
她的侧颜很是恬静,丝毫没有身份可能被撞破身份的紧张。
及至下车与楚渊作别,杏眼含着一泓秋水,要哭不哭,欲诉难诉,不可否认这姑娘生了一张极美丽的脸,不怪楚渊会动了凡心。
将来许是没机会再见了,且容他伤春悲秋一会儿,待重新启程,楚渊便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淮阳王府长史了。京城局势复杂,一踏上北去的路,连夏奕也不免端容肃目。这一路上想必不会太平,梁王前去云南,这会子也该得了消息,郑敏脱钩逃逸,也必卷土重来。太子夏颉又真的像表面那样懦弱无能贪图享乐吗还有老皇帝的旧部,那些跟着老皇帝出生入死如今已经解甲归田的元老。四面八方都是眼线,一步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说到底他不过因着先下手为强,杀了京城那边一个措手不及才有今日,这是他为何没有直接登基称帝的缘故。局势不稳终将被动,待扫清一切障碍,这天下自是他的。
楚渊终于从漫长的失落中走出来,他一向将世事看得淡,幼时他因心疾被圈在屋中,隔窗瞧着兄弟们肆意玩乐驰骋的时候也是平静的,他这人过分理智,甚少为什么事而生波澜。若论这一生做过最违逆本性的事是什么,一是决定入仕辅佐夏奕,第二就是对瑗宛。
许是人当真耐不得寂寞,他独身二十多年,终于尝得何为相思滋味。放任自己为一个女人而变得优柔寡断。
他回身蹬车,夏奕在侧旁的马车里瞥着他,他回视过去,想笑一笑说声没事,喉头发涩难言,只恐一开口便是哑声,他便默了。
车帘隔绝了两人,夏奕不再瞧他,闭目在车中养神。
车行半日,再也望不到锦城的路,休整的时候,赵嬷嬷和彩屏蹬车相见,主仆几人抱成一团,庆幸瑗宛没有死,庆幸有生之年还能相聚。
瑗宛简单说了改换名字身份的原由,这几个人都是她信得过的,是真心待她好,她相信他们不会说出去。
赵嬷嬷早知秦氏有歹意,未料竟是如此恶毒。若非当日姑娘为那“侠士”所救,岂不当真要香消玉殒。
锦城距姑苏路途十日,有楚渊的人一路护送着,那位假“哥哥”本就是大内高手,近身保护着瑗宛,一路尚算太平。
那时不知危险已临,瑗宛也从没深想过,涉入淮阳王逼宫一事中,究竟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云城某座楼上,有人穿过走廊,推开最里面的暗门。
郑敏听闻声响,警觉地握住枕下匕首,撑着身体坐起来。
他休养了十多日,伤口浅浅愈合,只是疼痛依旧,影响行动。要躲过戒严的锦城官差及不惊动楚家势力,他下了很大的力气。
来人面若冠玉,三十来岁,瞧面貌与夏奕有点儿像,只是不及夏奕眉目深邃,加上养尊处优身材颇丰。
郑敏见是他,松了口气,刚才这么简单几个动作,已经牵引得伤口痛起来,额上渗了一层汗。他摸出帕子抹了额头,低声道“殿下,锦城那边情况如何”
这位“殿下”便是梁王夏仞。他是皇子中的老三,老大老二一个战死一个早夭,如今他便是皇帝所有儿子中最为年长的。
因母亲是宫婢出身,不及中宫出的夏颉身份尊贵,因此储君之位没轮到他身上。他自诩才干不俗,一直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但为人城府颇深,当面只一味做好人,哄得太子夏颉对他颇为信任。
这回他被派兵往云南平乱,原想借此机会再立一功,为自己增加砝码,熟料一切竟都是他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五弟的奸计。
勾结南人调虎离山,他如今既担心回京后夏奕对他不利,又担心云南事久久不平要因此受责难,进退两难。郑敏就在这个时候派人送信给他,求他助他离开锦城。
梁王道“本王的人去慢了一步,原计划通知宜华主持大局,问责锦城地方官员,牵出夏奕谋逆细节,谁料夏奕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又有楚渊一直在当地替他守着,如今薛南风王仁海等人皆被夏奕拿问,宜华已转由礼官护送上路。只怕这回想要拿住夏奕的把柄,难了。”
兵贵在于速,夏奕反应太快,他远在云城,鞭长莫及,能护住自己没被夏奕趁机追拿并冒险救出郑敏已十分不易。眼看大势已去,其实他比郑敏心急得多,这几日鬓发见霜食不下咽,只是当着人,还维持着一脸温润,不愿给人瞧出自己的气恼罢了。
郑敏闭目靠在枕上,幽幽道“王仁海的府宅,可搜过了他那绝色的外甥女,找到不曾”
梁王对他在这种时候还只顾着记恨一个小女人的行为不大赞成,垂眼压下眼底的厌恶,道“几日前,王家发丧,下葬的便是督公所说的那位姑娘。人已死了,督公”
“死了”郑敏睁开眼,眼底迸射着奇异的光,“怎可能死夏奕将她带离别院,两人是早相识的。若非那女人串通夏奕,咱家如何会受如此苦楚不活抓此女折辱个够,难消咱家心中怨恨。”
梁王叹了声,“督公,如今夏奕已被封做摄政王,父皇和九弟在他手里头,还不知怎么受折磨。您在宫里头势力大,各处都是您的人,您想法子替本王给父皇递个消息,哪怕知道父皇龙体是否安康也可,总不能眼睁睁瞧着夏奕在龙座上作威作福,什么都不做啊”
郑敏仰头躺下去,缓声道“殿下莫急,您手上着两万兵马,不就是您的底气既是奉命平定云南,您且依旧南去,路上静候咱家消息,届时里应外合,此番咱家受殿下救助之恩,来日必竭力相报,不取夏奕人头,咱家誓不为人。”
梁王顿了顿,琢磨郑敏话中的意思。
是让他当做浑然不知待一切安排好,回京后再突然发难,以国法孝道责问夏奕,郑敏在京城与朝臣之间的联系比太子还深,届时振臂一呼,夏奕在京内根基浅,失道寡助,他这两万兵马加上郑敏手底下的上万宦卫,大大方方杀进宫去,铲除夏奕这奸贼,顺势将老皇帝太子之死一并推到夏奕身上,他梁王就是最合适的新帝。
这样一想,夏奕做的一切岂不都是在为他做嫁
梁王和郑敏又商议了几句,方告辞离去。
郑敏从帐中坐起,打个响指,窗外就有暗卫跳进屋来,郑敏肃容道“梁王可有什么事忽略了,锦城情况如何,你再与我复述一遍。”
郑敏这半生都不信人。托赖梁王力量藏身乃是无法,他派去探消息,自然还是要用自己的人。
暗卫沉吟道“与淮阳王一同出城的,有位女子,乘的也是楚家的马车。属下在楚渊住所徘徊数日,确定那女人确是一直住在楚渊的后院。属下与城门戍卫打过招呼,翻看了出入薄,上头登记的人是姑苏陆瑶宛。”
郑敏眸子陡然亮起来,瑗宛敢设计他,他自然要狠狠查她的身份,只怪夏奕多事,要不是夏奕插手关押了王仁海,落到他手里,他必将王家上下剥皮拆骨,叫他们死的要多惨有多惨。
一个陆瑗宛刚下葬,锦城就出现了一个陆瑶宛,哪有那么巧的事
姑苏陆家早已没落,一个外妾生得都没计入族谱的姑娘,凭什么住在楚渊院子里
除非,他们就是一伙的。
暗卫又道“督公,当年陆子昂上本,参督公横霸姑苏漕务和矿山,底下人一时气愤,在他船只上做手脚。此事会不会已被人知晓,所以陆家那女子,才攀附上淮阳王对付督公此事想必王家也应知晓了。”
郑敏不以为意的笑笑“陆子昂一个地方学政,死也就死了,他家族早已倾覆,族中无人,仅凭一个女娃,能奈我何难不成她入得宫当得中宫娘娘宫里宫外,何处不是咱家执掌,里里外外,谁人不从便她做了中宫,咱家想叫她死,她也得悄无声息的死。”
他顿了顿道“那般美色,死了倒是可惜了,待咱家将她掳回来,关在房中玩厌了再说。”
说罢,郑敏扬眉大笑了起来,仿佛当真看见自己折辱那娇花。
适才城门前查验路引,帘幕撩动间,露出少女的半边面容。
她的侧颜很是恬静,丝毫没有身份可能被撞破身份的紧张。
及至下车与楚渊作别,杏眼含着一泓秋水,要哭不哭,欲诉难诉,不可否认这姑娘生了一张极美丽的脸,不怪楚渊会动了凡心。
将来许是没机会再见了,且容他伤春悲秋一会儿,待重新启程,楚渊便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淮阳王府长史了。京城局势复杂,一踏上北去的路,连夏奕也不免端容肃目。这一路上想必不会太平,梁王前去云南,这会子也该得了消息,郑敏脱钩逃逸,也必卷土重来。太子夏颉又真的像表面那样懦弱无能贪图享乐吗还有老皇帝的旧部,那些跟着老皇帝出生入死如今已经解甲归田的元老。四面八方都是眼线,一步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说到底他不过因着先下手为强,杀了京城那边一个措手不及才有今日,这是他为何没有直接登基称帝的缘故。局势不稳终将被动,待扫清一切障碍,这天下自是他的。
楚渊终于从漫长的失落中走出来,他一向将世事看得淡,幼时他因心疾被圈在屋中,隔窗瞧着兄弟们肆意玩乐驰骋的时候也是平静的,他这人过分理智,甚少为什么事而生波澜。若论这一生做过最违逆本性的事是什么,一是决定入仕辅佐夏奕,第二就是对瑗宛。
许是人当真耐不得寂寞,他独身二十多年,终于尝得何为相思滋味。放任自己为一个女人而变得优柔寡断。
他回身蹬车,夏奕在侧旁的马车里瞥着他,他回视过去,想笑一笑说声没事,喉头发涩难言,只恐一开口便是哑声,他便默了。
车帘隔绝了两人,夏奕不再瞧他,闭目在车中养神。
车行半日,再也望不到锦城的路,休整的时候,赵嬷嬷和彩屏蹬车相见,主仆几人抱成一团,庆幸瑗宛没有死,庆幸有生之年还能相聚。
瑗宛简单说了改换名字身份的原由,这几个人都是她信得过的,是真心待她好,她相信他们不会说出去。
赵嬷嬷早知秦氏有歹意,未料竟是如此恶毒。若非当日姑娘为那“侠士”所救,岂不当真要香消玉殒。
锦城距姑苏路途十日,有楚渊的人一路护送着,那位假“哥哥”本就是大内高手,近身保护着瑗宛,一路尚算太平。
那时不知危险已临,瑗宛也从没深想过,涉入淮阳王逼宫一事中,究竟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云城某座楼上,有人穿过走廊,推开最里面的暗门。
郑敏听闻声响,警觉地握住枕下匕首,撑着身体坐起来。
他休养了十多日,伤口浅浅愈合,只是疼痛依旧,影响行动。要躲过戒严的锦城官差及不惊动楚家势力,他下了很大的力气。
来人面若冠玉,三十来岁,瞧面貌与夏奕有点儿像,只是不及夏奕眉目深邃,加上养尊处优身材颇丰。
郑敏见是他,松了口气,刚才这么简单几个动作,已经牵引得伤口痛起来,额上渗了一层汗。他摸出帕子抹了额头,低声道“殿下,锦城那边情况如何”
这位“殿下”便是梁王夏仞。他是皇子中的老三,老大老二一个战死一个早夭,如今他便是皇帝所有儿子中最为年长的。
因母亲是宫婢出身,不及中宫出的夏颉身份尊贵,因此储君之位没轮到他身上。他自诩才干不俗,一直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但为人城府颇深,当面只一味做好人,哄得太子夏颉对他颇为信任。
这回他被派兵往云南平乱,原想借此机会再立一功,为自己增加砝码,熟料一切竟都是他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五弟的奸计。
勾结南人调虎离山,他如今既担心回京后夏奕对他不利,又担心云南事久久不平要因此受责难,进退两难。郑敏就在这个时候派人送信给他,求他助他离开锦城。
梁王道“本王的人去慢了一步,原计划通知宜华主持大局,问责锦城地方官员,牵出夏奕谋逆细节,谁料夏奕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又有楚渊一直在当地替他守着,如今薛南风王仁海等人皆被夏奕拿问,宜华已转由礼官护送上路。只怕这回想要拿住夏奕的把柄,难了。”
兵贵在于速,夏奕反应太快,他远在云城,鞭长莫及,能护住自己没被夏奕趁机追拿并冒险救出郑敏已十分不易。眼看大势已去,其实他比郑敏心急得多,这几日鬓发见霜食不下咽,只是当着人,还维持着一脸温润,不愿给人瞧出自己的气恼罢了。
郑敏闭目靠在枕上,幽幽道“王仁海的府宅,可搜过了他那绝色的外甥女,找到不曾”
梁王对他在这种时候还只顾着记恨一个小女人的行为不大赞成,垂眼压下眼底的厌恶,道“几日前,王家发丧,下葬的便是督公所说的那位姑娘。人已死了,督公”
“死了”郑敏睁开眼,眼底迸射着奇异的光,“怎可能死夏奕将她带离别院,两人是早相识的。若非那女人串通夏奕,咱家如何会受如此苦楚不活抓此女折辱个够,难消咱家心中怨恨。”
梁王叹了声,“督公,如今夏奕已被封做摄政王,父皇和九弟在他手里头,还不知怎么受折磨。您在宫里头势力大,各处都是您的人,您想法子替本王给父皇递个消息,哪怕知道父皇龙体是否安康也可,总不能眼睁睁瞧着夏奕在龙座上作威作福,什么都不做啊”
郑敏仰头躺下去,缓声道“殿下莫急,您手上着两万兵马,不就是您的底气既是奉命平定云南,您且依旧南去,路上静候咱家消息,届时里应外合,此番咱家受殿下救助之恩,来日必竭力相报,不取夏奕人头,咱家誓不为人。”
梁王顿了顿,琢磨郑敏话中的意思。
是让他当做浑然不知待一切安排好,回京后再突然发难,以国法孝道责问夏奕,郑敏在京城与朝臣之间的联系比太子还深,届时振臂一呼,夏奕在京内根基浅,失道寡助,他这两万兵马加上郑敏手底下的上万宦卫,大大方方杀进宫去,铲除夏奕这奸贼,顺势将老皇帝太子之死一并推到夏奕身上,他梁王就是最合适的新帝。
这样一想,夏奕做的一切岂不都是在为他做嫁
梁王和郑敏又商议了几句,方告辞离去。
郑敏从帐中坐起,打个响指,窗外就有暗卫跳进屋来,郑敏肃容道“梁王可有什么事忽略了,锦城情况如何,你再与我复述一遍。”
郑敏这半生都不信人。托赖梁王力量藏身乃是无法,他派去探消息,自然还是要用自己的人。
暗卫沉吟道“与淮阳王一同出城的,有位女子,乘的也是楚家的马车。属下在楚渊住所徘徊数日,确定那女人确是一直住在楚渊的后院。属下与城门戍卫打过招呼,翻看了出入薄,上头登记的人是姑苏陆瑶宛。”
郑敏眸子陡然亮起来,瑗宛敢设计他,他自然要狠狠查她的身份,只怪夏奕多事,要不是夏奕插手关押了王仁海,落到他手里,他必将王家上下剥皮拆骨,叫他们死的要多惨有多惨。
一个陆瑗宛刚下葬,锦城就出现了一个陆瑶宛,哪有那么巧的事
姑苏陆家早已没落,一个外妾生得都没计入族谱的姑娘,凭什么住在楚渊院子里
除非,他们就是一伙的。
暗卫又道“督公,当年陆子昂上本,参督公横霸姑苏漕务和矿山,底下人一时气愤,在他船只上做手脚。此事会不会已被人知晓,所以陆家那女子,才攀附上淮阳王对付督公此事想必王家也应知晓了。”
郑敏不以为意的笑笑“陆子昂一个地方学政,死也就死了,他家族早已倾覆,族中无人,仅凭一个女娃,能奈我何难不成她入得宫当得中宫娘娘宫里宫外,何处不是咱家执掌,里里外外,谁人不从便她做了中宫,咱家想叫她死,她也得悄无声息的死。”
他顿了顿道“那般美色,死了倒是可惜了,待咱家将她掳回来,关在房中玩厌了再说。”
说罢,郑敏扬眉大笑了起来,仿佛当真看见自己折辱那娇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