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知道, 自己偷跑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的。
    目前他与曹操等人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在这个平衡点上,曹操纵是想除掉他, 也要碍于名声、威信等因素,不得不按捺住心底的真实想法,表现出一副亲厚的模样。而刘备,明知曹操等着抓自己的错处, 也装作不知, 和曹操保持着虚假的友谊。
    一旦刘备选择逃跑,这个平衡点将会被立刻打破。
    到那时, 曹操既有了追究他的理由,也有了除掉他的机会
    在偏野的山地, 让一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是再容易不过的一件事。
    刘备深知利弊,可他还是决意要逃。
    因为, 曹操于他,就像一把时刻悬在脖子上的铡刀。
    一旦朝中局势有变,这把大刀,就会毫不留情地落在自己的脖子上。
    在刘备成功跑路之前,吕布曾让士兵过来找他, 请他过去叙旧。
    吕布已被软禁了将近半年。一开始, 他还满怀希望地蹲着,觉得自己很快就能被放出去,与家人团聚,重新在马背上一展雄威。
    可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 每日好吃好喝的供应不曾间断,释放的消息却迟迟不来,吕布日渐焦虑,ca刘备的频率也从两三个月一次变成一周一次。
    刘备不堪其扰,他根本不想跋山涉水地去听吕布倒苦水,也不想听吕布明里暗里的请求。他多次告知吕布他根本无法左右曹操的决定,甚至自身难保。然而吕布竟然一根筋地认为曹操当初饶他一命,是因为他刘备的求情。
    刘备有苦难言。偏偏吕布还觉得他不尽心,言辞间逐渐多了一分怨意。
    刘备心头凛然,他知道曹操的网已经四处布下,再不逃,等到收网之际,等待他的只有一个束手就擒。
    因此他诓哄了吕布,叫他以赤兔马相赠。
    吕布起初勃然不愿,最终,敌不过刘备的软硬兼施,将赤兔马拱手相让。
    吕布的住所素来有众多士兵把守,这一切自然未逃过曹操的耳目。
    刘备此举可以称得上明谋,可曹操并没有任何阻止的意思。
    曹操的几个心腹谋臣很早就向曹操进策,让曹操提防、限制刘备。
    这当中的提议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荀攸、郭嘉、崔颂为首的主张“刘备不可纵”;另一类则是以程昱、戏志才为首的主张“当杀了刘备永绝后患”。
    曹操原本更倾向于前一种主张。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亦有几分惜才之意。
    可随着局势的变化,对刘备此人了解程度的加深,曹操在坚持原有主张的同时,不免生出了几分不一样的想法。
    他对刘备的态度,从荀攸、郭嘉、崔颂的“不可纵”,渐渐转向程昱、戏志才的“当杀永绝后患”上。
    而若要杀刘备,刘备此次筹划的逃跑,正是送上门来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所以,在洞察刘备的预谋后,曹操非但不予阻止,还大开了方便之门。
    他想将刘备放出许都,找个僻静的地方就地格杀。
    对于曹操的这一计划,郭嘉、荀攸等谋臣皆表现出少许的忧虑。
    崔颂也不太认可曹操的这个决定。
    这个计策,虽然能快速而有效地解决掉刘备,但变数太多。
    一旦哪个环节有失,离开许都的刘备就像投入大海的鱼,再也捉不回来了。
    崔颂便向曹操进言道“刘备勇武善战,又有关羽、张飞两名骁将忠心护佑。今得赤兔马,日行千里,若放他离去,怕是纵虎归山,一去不返。”
    曹操道“行计当如行军冒其险,贵在神速,哪有百无一失的道理”
    崔颂道“我听闻刘备领平原相时,曾遭遇刺客。那刺客收了旁人的钱财,竟不忍杀之,反倒把事情原委悉数告诉了刘备。可见刘备心智过人,能以言语左右他人,”
    纵观有关刘备的历史记载,此人的心智与话术不可谓不可怕。姑且不论他对诸葛亮的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让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了一辈子;就说他被人买刺客刺杀这事,刘备竟然能用自己的“亲善”“感化”刺客,还让刺客反水,把自己雇主卖了,足见刘备此人的心智与话术到了怎样的一种可怕的程度。
    除此之外,典略还记载了刘备的高超求生技能倒地装死。能骗过敌人的装死神技,加上刘备多次逃命成功的成就,刘备的求生能力实在是非常强。
    这让崔颂不得不担心,拥有强悍的话术与硬核的逃生技能的刘备,装配了一头传说中的神驹赤兔马,能被曹操派出的刺客杀死吗
    曹操虽被崔颂说动了几分,但他沉吟许久,仍未改变原有的想法“棋子已下到一半,更改布局容易伤筋动骨。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若按照原计划行事,掌控刘备的行踪即可。”
    崔颂行礼退下。
    他来到室外,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焚香祭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积羽成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积羽成扇并收藏[三国]焚香祭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