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八章 (1/2)
杨戬在玉鼎真人身后落座,他进来时已经注意到,芦蓬上不仅他的师兄弟们一个都不在,连姜子牙也不在,所有在座的都是有正式册封的内门弟子。他获得封号时日未久,正值商周战起,玉虚宫闭门止讲,这三清升坛的场面竟是在此时此地才第一次见识。太上老君点头说的一句“入座”,就表示从今而后,玉虚宫中已经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元始天尊门规最严,直等到杨戬也到了,才向广成子颔首道“将此事前后说与我听。”
广成子恭声应是,膝行上前,将闻仲出兵征伐西岐以来发生的事情逐一叙说,并不隐瞒,也无遗漏。说完拜伏于地,道“弟子等有违师尊训示,自知罪责,不敢置辩,愿领师尊惩处。”
玉虚宫弟子尽皆拜伏下去“愿领师尊惩处。”
这些事元始天尊有知有不知,此时听完,并不作评述,先转向燃灯道人道“此次多有劳烦道友,贫道先行谢过了。”
燃灯道人急忙起身“不敢,弟子有负老师重托,惭愧无地,哪里敢当这个谢字”
他原是散修出身,自悟道法而通化境,当年因仰慕三清盛名,曾往玉虚宫求师。元始天尊与他一番讲论后甚是赏识,却道他将来境界不可限量,不肯担了这师徒之名,唯以道友呼之,道法感悟却是倾囊相授。燃灯道人感他传道之恩,更钦佩这般胸怀,往来间依旧敬以师礼。
他出入玉虚宫多年,自是知道元始天尊师威之重。起先广成子奉命回话,他也不便插言,此时得到机会,从容道“恕弟子多言,此番两教冲突由来有因,老师心中也是尽知。当日十绝阵逼城,子牙公命在旦夕,若非知诸位道友不得已而往助,老师也不会默然听之,更命弟子前来援手。赵公明兄妹之事实非预料能及,他们连玉清圣人之命都已不顾,形势所迫,孰难善罢甘休。若然执意回避,只怕反而连累此间凡人。是弟子思及此处,乃决意应战,还望老师明鉴,莫要责怪诸位道友。”
元始天尊其实也知此理,十天君与赵公明违背师门之命,擅自插手此战,落得什么下场亦怪不得旁人。但三霄为寻仇而来,绝然是道门内部之争,广成子等人却不应在此间轻率允战,元始天尊故有不虞。自封神台建立,他们师兄弟三人的法力大半耗在护持台中魂魄上,感应阴阳已十分薄弱,若非燃灯道人传信,他竟不知自己的弟子们几乎就要死在三霄以暗袭手段舍身布下的九曲黄河阵中。此刻展目观去,拜伏座下的十三真人身上,元神灵光微弱得几乎已经看不出来,他暗中喟叹,也失了教训之心。
“都起来罢。”
燃灯道人心中稍定,自袖中取出定海珠,道“此宝乃贫道自赵公明手中得来,擅自收存,未能立时送还,还请太清圣人恕罪。”
太上老君看了一眼,却没有接,叹了口气道“玉鼎师侄好算法,贫道一念差池,却是险些害了你性命。”
他忽做此言,旁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玉鼎真人神色却并无变化,显然心中明了,微微低下头,欠身道“师伯言重,原是弟子轻窥天机,方有此惩戒。”
元始天尊略皱了皱眉“师兄之意难道是”
太上老君叹道“师弟教得好徒儿,修为虽尚在途中,这道心却已得了纯凝二字。当年通天师弟持卦前来寻我,因封神榜与你我兄弟牵涉过深,彼时推之再三,竟不能分明。见通天师弟担忧,贫道便将定海珠给了赵公明镇压气数,本是为保他平安”
道法之中,阴阳术理最是郑重险要,玉鼎真人深明此道,自知天机不可轻泄之理。但这一卦他委实是没有算出什么,哪里料到此事牵扯之大竟至于此。封神榜与三清切身相关,通天教主知晓此事时本未十分在意,然而随手推演,竟连真假都不能断,这才重视起来,以故求了师兄的定海珠给赵公明镇压气数,孰知正入了天机玄奥。千年之后,赵公明应劫下凡,丧命于阐教弟子之手,却是巧之又巧地用定海珠伤了玉鼎真人。
此时才算听明白太上老君话中之意,广成子等人纷纷骇然,想到那日战场之险,无不生出后怕。万年杀劫竟森厉至斯,半分不容人拦阻,只是一点感应、一句告诫,就险些夺了玉鼎真人的性命。然而这一场杀劫,最终到底会将多少修道人断送其中
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心中则另有所知,这些弟子眼下只怕还没人想过他们二人此番入世的意义,也根本不会往这里想。道门大劫,可不一定只会应在这些弟子身上。早在战事兴起之前,姜子牙尚未下山的时候,封神榜已经祭炼出来,最先身入这场大劫的正是他们师兄弟三人。
太上老君道“贫道一念之失,险些害了同门弟子,此宝实不愿再见。闻道友亦在参悟天外天之法,若不以为冒昧,便请收存此物,或有些许助力。”
燃灯道
元始天尊门规最严,直等到杨戬也到了,才向广成子颔首道“将此事前后说与我听。”
广成子恭声应是,膝行上前,将闻仲出兵征伐西岐以来发生的事情逐一叙说,并不隐瞒,也无遗漏。说完拜伏于地,道“弟子等有违师尊训示,自知罪责,不敢置辩,愿领师尊惩处。”
玉虚宫弟子尽皆拜伏下去“愿领师尊惩处。”
这些事元始天尊有知有不知,此时听完,并不作评述,先转向燃灯道人道“此次多有劳烦道友,贫道先行谢过了。”
燃灯道人急忙起身“不敢,弟子有负老师重托,惭愧无地,哪里敢当这个谢字”
他原是散修出身,自悟道法而通化境,当年因仰慕三清盛名,曾往玉虚宫求师。元始天尊与他一番讲论后甚是赏识,却道他将来境界不可限量,不肯担了这师徒之名,唯以道友呼之,道法感悟却是倾囊相授。燃灯道人感他传道之恩,更钦佩这般胸怀,往来间依旧敬以师礼。
他出入玉虚宫多年,自是知道元始天尊师威之重。起先广成子奉命回话,他也不便插言,此时得到机会,从容道“恕弟子多言,此番两教冲突由来有因,老师心中也是尽知。当日十绝阵逼城,子牙公命在旦夕,若非知诸位道友不得已而往助,老师也不会默然听之,更命弟子前来援手。赵公明兄妹之事实非预料能及,他们连玉清圣人之命都已不顾,形势所迫,孰难善罢甘休。若然执意回避,只怕反而连累此间凡人。是弟子思及此处,乃决意应战,还望老师明鉴,莫要责怪诸位道友。”
元始天尊其实也知此理,十天君与赵公明违背师门之命,擅自插手此战,落得什么下场亦怪不得旁人。但三霄为寻仇而来,绝然是道门内部之争,广成子等人却不应在此间轻率允战,元始天尊故有不虞。自封神台建立,他们师兄弟三人的法力大半耗在护持台中魂魄上,感应阴阳已十分薄弱,若非燃灯道人传信,他竟不知自己的弟子们几乎就要死在三霄以暗袭手段舍身布下的九曲黄河阵中。此刻展目观去,拜伏座下的十三真人身上,元神灵光微弱得几乎已经看不出来,他暗中喟叹,也失了教训之心。
“都起来罢。”
燃灯道人心中稍定,自袖中取出定海珠,道“此宝乃贫道自赵公明手中得来,擅自收存,未能立时送还,还请太清圣人恕罪。”
太上老君看了一眼,却没有接,叹了口气道“玉鼎师侄好算法,贫道一念差池,却是险些害了你性命。”
他忽做此言,旁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玉鼎真人神色却并无变化,显然心中明了,微微低下头,欠身道“师伯言重,原是弟子轻窥天机,方有此惩戒。”
元始天尊略皱了皱眉“师兄之意难道是”
太上老君叹道“师弟教得好徒儿,修为虽尚在途中,这道心却已得了纯凝二字。当年通天师弟持卦前来寻我,因封神榜与你我兄弟牵涉过深,彼时推之再三,竟不能分明。见通天师弟担忧,贫道便将定海珠给了赵公明镇压气数,本是为保他平安”
道法之中,阴阳术理最是郑重险要,玉鼎真人深明此道,自知天机不可轻泄之理。但这一卦他委实是没有算出什么,哪里料到此事牵扯之大竟至于此。封神榜与三清切身相关,通天教主知晓此事时本未十分在意,然而随手推演,竟连真假都不能断,这才重视起来,以故求了师兄的定海珠给赵公明镇压气数,孰知正入了天机玄奥。千年之后,赵公明应劫下凡,丧命于阐教弟子之手,却是巧之又巧地用定海珠伤了玉鼎真人。
此时才算听明白太上老君话中之意,广成子等人纷纷骇然,想到那日战场之险,无不生出后怕。万年杀劫竟森厉至斯,半分不容人拦阻,只是一点感应、一句告诫,就险些夺了玉鼎真人的性命。然而这一场杀劫,最终到底会将多少修道人断送其中
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心中则另有所知,这些弟子眼下只怕还没人想过他们二人此番入世的意义,也根本不会往这里想。道门大劫,可不一定只会应在这些弟子身上。早在战事兴起之前,姜子牙尚未下山的时候,封神榜已经祭炼出来,最先身入这场大劫的正是他们师兄弟三人。
太上老君道“贫道一念之失,险些害了同门弟子,此宝实不愿再见。闻道友亦在参悟天外天之法,若不以为冒昧,便请收存此物,或有些许助力。”
燃灯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