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悟兰因 (2/2)
无趣走开了。就是因为有她们,这里才成了风口浪尖,漩涡中心。
她自然不会忘记。
等到最前面的人都落荒而逃了,她的目光便开始转向后排的看客。若是没有这些看客,前排的人再怎么唱作俱佳,也不过是自娱自乐。
围在这里看热闹的,有江湖人,也有平民百姓,他们更是不堪一击。刚被女孩的目光扫过,就有许多人不自觉地向后退,一直向后,直到退到不被这目光看到为止。
女孩看了很久,直到把所有领着头闹的、围着看热闹的全都看走,她才收回目光。
说来,却令人十分不可思议,站在天津桥上的几千人,就这样硬生生被她一个人,一双眼睛,一道目光,给看走了。
这事要传出去,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但女孩却不觉这么觉得,她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本就是他二人之间的事情,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才是真真正正的滑天下之大稽。
只可惜,她看天,看地,看罪魁祸首,看无端的看客,看路人,看风景,看天津桥上的杨柳,看桥下的流水,甚至还看了天边的白云,云间掠过的飞鸟,她就是不看身边的那个和尚。
她不是不敢,也不是不能,而是不知道。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该看他,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他,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他。
她不知道,所以她犹豫,她不看。
可是,如果不看的话,难道在这里坐到天荒地老吗
当然不能。
于是,女孩看了,她只有看了。
她看那个和尚,那个和尚却不看她,他仍旧闭目端坐,岿然不动。
清风拂衣,绿柳垂云,流水潺潺,他就端坐在清风白云间,甚至还有一缕柳丝,垂落到他湛然有光的面容上。
风很轻,云很白,柳色鹅黄,晴空碧蓝,却比不过那一袭麻色的僧衣。
骄阳似火,骄阳似我,君如杨柳,杨柳依依,直上重霄。
忽然,一滴清泪自女孩眼中滑落,仿如观音大士瓶中的杨柳洒下的甘露。杨枝甘露能润泽大地,却不知是否能润泽,那已被骄阳灼伤的心
谁都不知道,就在这一瞬间,女孩的眼前忽然出现了许多画面。一个高瘦的身影,踏遍天南海北,不辞万里尘沙,在苦苦找寻着,笑骂由人,无怨无尤。
她忘记了什么她错过了什么她辜负了什么女孩在心中问自己。
忽然间,另外一张坚毅英俊而充满男性魅力的脸在她心中浮现。
我宋缺,从不后悔任何自己所做过的事。
她是否能像宋缺那样,平生无悔呢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忽然间,净念禅院的大门出现在女孩的眼前,门上那两行古旧苍老、饱经风雨的字在她心中显现,一笔一画,字字如刀刻在她心头。
女孩缓缓站起,那一直闭目玄想的和尚似是有所感应,不早也不迟,恰恰与女孩同时站起。
似悲,似喜,似歌,似哭的声音也随之响起“你从何处来”
“高昌。”
“要往何处去”
“长安。”
“你为何而来”
“我应该来。”是的,是应,是该,不是想。
“你是谁
“不知道。”
“我是谁”
“不知道。”
和尚静默片刻,忽然仰天大笑数声,纵声道“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而今迷梦已醒,前缘断却,小施主保重,贫僧告辞。”
女孩无语凝噎,纵有百般滋味、千般言语上心头,她不能说,也不敢说,就连目光也只能如潭水般凝定。她已犯过一次大错,一错焉能再错
想不起,忘不掉,拿不起,放不下,还不了,说不出。
不如,就此罢了,不如,随他去吧。
女孩站在原地,那和尚掸掸身上的风尘,兀自一笑,随手折下一枝杨柳,递与女孩。
空空荡荡的天津桥上,只见一白衣出尘的和尚缓步向前,且歌且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喜无悲,无醒无梦,无胜无败,无嗔无痴,无觉无不觉。
然后,他便飘然离去,一路西行,不辞辛苦,漫游西域,访问天竺,数十年间,日夜不坠,终得证大道。
自此之后,他就再也没说过一个字,终其一生,也没有。
她自然不会忘记。
等到最前面的人都落荒而逃了,她的目光便开始转向后排的看客。若是没有这些看客,前排的人再怎么唱作俱佳,也不过是自娱自乐。
围在这里看热闹的,有江湖人,也有平民百姓,他们更是不堪一击。刚被女孩的目光扫过,就有许多人不自觉地向后退,一直向后,直到退到不被这目光看到为止。
女孩看了很久,直到把所有领着头闹的、围着看热闹的全都看走,她才收回目光。
说来,却令人十分不可思议,站在天津桥上的几千人,就这样硬生生被她一个人,一双眼睛,一道目光,给看走了。
这事要传出去,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但女孩却不觉这么觉得,她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本就是他二人之间的事情,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才是真真正正的滑天下之大稽。
只可惜,她看天,看地,看罪魁祸首,看无端的看客,看路人,看风景,看天津桥上的杨柳,看桥下的流水,甚至还看了天边的白云,云间掠过的飞鸟,她就是不看身边的那个和尚。
她不是不敢,也不是不能,而是不知道。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该看他,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他,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他。
她不知道,所以她犹豫,她不看。
可是,如果不看的话,难道在这里坐到天荒地老吗
当然不能。
于是,女孩看了,她只有看了。
她看那个和尚,那个和尚却不看她,他仍旧闭目端坐,岿然不动。
清风拂衣,绿柳垂云,流水潺潺,他就端坐在清风白云间,甚至还有一缕柳丝,垂落到他湛然有光的面容上。
风很轻,云很白,柳色鹅黄,晴空碧蓝,却比不过那一袭麻色的僧衣。
骄阳似火,骄阳似我,君如杨柳,杨柳依依,直上重霄。
忽然,一滴清泪自女孩眼中滑落,仿如观音大士瓶中的杨柳洒下的甘露。杨枝甘露能润泽大地,却不知是否能润泽,那已被骄阳灼伤的心
谁都不知道,就在这一瞬间,女孩的眼前忽然出现了许多画面。一个高瘦的身影,踏遍天南海北,不辞万里尘沙,在苦苦找寻着,笑骂由人,无怨无尤。
她忘记了什么她错过了什么她辜负了什么女孩在心中问自己。
忽然间,另外一张坚毅英俊而充满男性魅力的脸在她心中浮现。
我宋缺,从不后悔任何自己所做过的事。
她是否能像宋缺那样,平生无悔呢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忽然间,净念禅院的大门出现在女孩的眼前,门上那两行古旧苍老、饱经风雨的字在她心中显现,一笔一画,字字如刀刻在她心头。
女孩缓缓站起,那一直闭目玄想的和尚似是有所感应,不早也不迟,恰恰与女孩同时站起。
似悲,似喜,似歌,似哭的声音也随之响起“你从何处来”
“高昌。”
“要往何处去”
“长安。”
“你为何而来”
“我应该来。”是的,是应,是该,不是想。
“你是谁
“不知道。”
“我是谁”
“不知道。”
和尚静默片刻,忽然仰天大笑数声,纵声道“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而今迷梦已醒,前缘断却,小施主保重,贫僧告辞。”
女孩无语凝噎,纵有百般滋味、千般言语上心头,她不能说,也不敢说,就连目光也只能如潭水般凝定。她已犯过一次大错,一错焉能再错
想不起,忘不掉,拿不起,放不下,还不了,说不出。
不如,就此罢了,不如,随他去吧。
女孩站在原地,那和尚掸掸身上的风尘,兀自一笑,随手折下一枝杨柳,递与女孩。
空空荡荡的天津桥上,只见一白衣出尘的和尚缓步向前,且歌且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喜无悲,无醒无梦,无胜无败,无嗔无痴,无觉无不觉。
然后,他便飘然离去,一路西行,不辞辛苦,漫游西域,访问天竺,数十年间,日夜不坠,终得证大道。
自此之后,他就再也没说过一个字,终其一生,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