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xx年6月1日
天气晴
身体状况良好
心理状况多云
上官惠文的笔锋突然停住,怔怔地看着日记本上的“多云”两个字。
她眉头紧锁,神经质地把日记本往前翻
“哗啦哗啦”的声音,像打碎了的瓷器,凌乱四溅。
直到翻到第一页,所有的“心理状况”那一栏里,写的只有两种内容,或者是“多云”,或者是“阴”。
上官惠文呆呆地看着日记本上熟悉的字迹。
没错,那些都是她自己写下的。
按照医生的要求,她每天坚持记录自己的情况,当作写日记。
当然,这不是专业的医学日志,上官惠文也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她只是遵医嘱,以一个病人的身份,记录自己这段日子的变化。
是的,病人,一个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性命的,植物人。
上官惠文烦躁地合上笔记本,蹭地站起身,神经质地在房间里面转了几个来回。
她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不正常。
准确地说,是她现在的心理状况,不像是一个正常人。
轻度抑郁,这是她被下的结论。
这是个每个人都压力山大的世界,好像每个人都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成了一种时髦的流行病,好像不说自己抑郁了,就不是在忙忙碌碌地奋斗似的。
上官惠文却很清楚这种病症意味着什么,因为那是她每天都在真实经历着的。
莫名地烦躁,失眠,情绪低落甚至有的时候,她特别想哭,想放声大哭。
可是转念又觉得这样的自己,很可笑,可笑到让她的情绪频频往极端的路上跑偏
有那么几次,她想,自杀。
上官惠文当然是不可以自杀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像她这样,已经失去了自己决定自己生死的资格。
因为她的命,早就不是她自己的了。
老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听起来很古早,古早得掉渣儿。
而于上官惠文而言,不仅她的身体、她身体上的全部零件来自父母,她现在还能够活着并且活下去,完完全全是靠着她父母几乎耗尽心血,才把她从死亡线上生生扯回来的。
她是一个在病床上,无知无觉地躺了整整二十天的植物人。
被医生宣判为植物人,便意味着这个人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普遍意义的“人”的存在价值。
没有思想,没有意识,只有基本的脑干功能和基本的新陈代谢,而且还是靠着医疗器械和人工的给予营养,才能生存下去,而不至于在下一秒就被宣布真正地死亡。
上官惠文就是以这种状态昏迷了二十天,也是被她父母不眠不休地照顾了二十天。
在医学上,植物人是一种不可逆的昏迷状态,现有的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根本解决不了。
植物人的苏醒,靠得更多的是幸运,而不是科技。
现实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植物人昏迷了十年八年,最后还是被放弃了而结束了生命。
上官惠文庆幸自己的命足够好、足够硬,只是昏迷了二十天,而不是二十年,她也庆幸自己的家庭情况能够支撑这二十天的巨额耗费。
她最庆幸的是,她的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她。
只要设身处地地想想,爸爸妈妈看着没有一丝一毫知觉的她躺在那里,随时可能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上官惠文的心脏就抽疼得厉害。
她从来都是一个感性多过理性的人,她肖想不了那样的画面。
当她从昏迷中醒过来,看到泪流满面的父母,已经在短短的二十天里头发都白了,她的泪水就止不住地崩溃决堤。
从那一刻起,上官惠文就知道无论她将来面对的是什么,她都没有资格再让她的父母为她多操半分心了。
上官惠文在医院又躺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已经从早春推进到了暮春。
出院的时候,她看到外面的花都开了。
草很绿,油润润得讨人喜欢;各色的花也很美,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尽力吸一吸它们的芬芳。
可是它们在上官惠文的眼里,色彩缺缺,因为她的心,已经被阴霾笼罩。
上官惠文的主治医生是她妈妈的同事,也是看着上官惠文从小长大的。
他是一位尽责的主治医,很快就发现了上官惠文的异状,他马上为上官惠文联系了本院最权威的精神科专家。
包括上官惠文在内的一家三口都被吓了一跳,第一反应是难道还躺出精神病了
事实证明,那位主治医的决定是对的,精神科花白头发的老教授很快就检查出了上官惠文的情况
她的身体机能已经恢复正常,只要休息得当、营养跟进,假以时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的精神状况有些不乐观,她得了抑郁症,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还是轻度症状。
任何事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天气晴
身体状况良好
心理状况多云
上官惠文的笔锋突然停住,怔怔地看着日记本上的“多云”两个字。
她眉头紧锁,神经质地把日记本往前翻
“哗啦哗啦”的声音,像打碎了的瓷器,凌乱四溅。
直到翻到第一页,所有的“心理状况”那一栏里,写的只有两种内容,或者是“多云”,或者是“阴”。
上官惠文呆呆地看着日记本上熟悉的字迹。
没错,那些都是她自己写下的。
按照医生的要求,她每天坚持记录自己的情况,当作写日记。
当然,这不是专业的医学日志,上官惠文也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她只是遵医嘱,以一个病人的身份,记录自己这段日子的变化。
是的,病人,一个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性命的,植物人。
上官惠文烦躁地合上笔记本,蹭地站起身,神经质地在房间里面转了几个来回。
她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不正常。
准确地说,是她现在的心理状况,不像是一个正常人。
轻度抑郁,这是她被下的结论。
这是个每个人都压力山大的世界,好像每个人都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成了一种时髦的流行病,好像不说自己抑郁了,就不是在忙忙碌碌地奋斗似的。
上官惠文却很清楚这种病症意味着什么,因为那是她每天都在真实经历着的。
莫名地烦躁,失眠,情绪低落甚至有的时候,她特别想哭,想放声大哭。
可是转念又觉得这样的自己,很可笑,可笑到让她的情绪频频往极端的路上跑偏
有那么几次,她想,自杀。
上官惠文当然是不可以自杀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像她这样,已经失去了自己决定自己生死的资格。
因为她的命,早就不是她自己的了。
老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听起来很古早,古早得掉渣儿。
而于上官惠文而言,不仅她的身体、她身体上的全部零件来自父母,她现在还能够活着并且活下去,完完全全是靠着她父母几乎耗尽心血,才把她从死亡线上生生扯回来的。
她是一个在病床上,无知无觉地躺了整整二十天的植物人。
被医生宣判为植物人,便意味着这个人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普遍意义的“人”的存在价值。
没有思想,没有意识,只有基本的脑干功能和基本的新陈代谢,而且还是靠着医疗器械和人工的给予营养,才能生存下去,而不至于在下一秒就被宣布真正地死亡。
上官惠文就是以这种状态昏迷了二十天,也是被她父母不眠不休地照顾了二十天。
在医学上,植物人是一种不可逆的昏迷状态,现有的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根本解决不了。
植物人的苏醒,靠得更多的是幸运,而不是科技。
现实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植物人昏迷了十年八年,最后还是被放弃了而结束了生命。
上官惠文庆幸自己的命足够好、足够硬,只是昏迷了二十天,而不是二十年,她也庆幸自己的家庭情况能够支撑这二十天的巨额耗费。
她最庆幸的是,她的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她。
只要设身处地地想想,爸爸妈妈看着没有一丝一毫知觉的她躺在那里,随时可能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上官惠文的心脏就抽疼得厉害。
她从来都是一个感性多过理性的人,她肖想不了那样的画面。
当她从昏迷中醒过来,看到泪流满面的父母,已经在短短的二十天里头发都白了,她的泪水就止不住地崩溃决堤。
从那一刻起,上官惠文就知道无论她将来面对的是什么,她都没有资格再让她的父母为她多操半分心了。
上官惠文在医院又躺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已经从早春推进到了暮春。
出院的时候,她看到外面的花都开了。
草很绿,油润润得讨人喜欢;各色的花也很美,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尽力吸一吸它们的芬芳。
可是它们在上官惠文的眼里,色彩缺缺,因为她的心,已经被阴霾笼罩。
上官惠文的主治医生是她妈妈的同事,也是看着上官惠文从小长大的。
他是一位尽责的主治医,很快就发现了上官惠文的异状,他马上为上官惠文联系了本院最权威的精神科专家。
包括上官惠文在内的一家三口都被吓了一跳,第一反应是难道还躺出精神病了
事实证明,那位主治医的决定是对的,精神科花白头发的老教授很快就检查出了上官惠文的情况
她的身体机能已经恢复正常,只要休息得当、营养跟进,假以时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的精神状况有些不乐观,她得了抑郁症,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还是轻度症状。
任何事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