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成熟的季节总是给人希望。
    今年南方的粮食产量预估是去年同时期的两倍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朝廷在京东路和河北路拨下一笔巨款,开始重建洪灾之后的城镇,同时也有大批大批粮食沿着河道运往了京东路和河北路。
    在皇帝的命令下,朝廷开始重建齐州、濮州,短短几个月时间,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岗位。
    并且,齐州和濮州开始兴建大型渡口。
    靖康五年,朝廷对齐州和濮州的策略,拉动了这两个地方的基础工业。
    大量的房屋重建,催生了许多商社,商人们组织队伍伐树,民夫需要吃饭,有专门的人看到这样的商机,开始统一粮食。
    粮食的主要来源是南方,一批南方商人在这一次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商人看到北方的粮食缺口,也得到了朝廷政策的支持,开始大量运输粮食。
    这一年,朝廷官道收上来的钱,明显比往年要翻了好几倍。
    朝廷诸公看到了这一块财政来源,对于修道路的热情也更加高涨。
    与此同时,商人们也从便利的交通中减少了成本,变相获得了更多利润。
    利润高了,自然商税也就提高了,这完全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民间似乎一片利好。
    然而,看到目前水泥路铺设的进度,皇帝依然不满意。
    水泥路已经铺设了两年多,竟然连东京城到江陵府都还没有连接上
    皇帝大发雷霆,在朝堂上将徐处仁、唐恪和秦桧等人,狠狠骂了一顿。
    骂得他们一脸懵逼。
    按理说,这事已经不算慢了,毕竟都是招募民间商社来完成水泥路的铺设。
    而且这件工程和建造城池不一样,城池聚集在一起,所有的材料往那个地方运输就可以了。
    但是修建水泥路却全然不同,每一时期工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皇帝责骂政事堂,最高兴的当然是刘彦宗,他还出列在政事堂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但奇怪的是,这原本只是政事堂的事,御史台却搅和进来。
    御史中丞何也出列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时不能全然怪罪徐相公”
    皇帝阴沉着脸,越来越有威严,嘴里冷冷吐出几个字“何御史何出此言”
    “陛下,臣记得,在三年前,徐相公向陛下提交水泥路铺设方案里,有一个计划,是生产出笔直的钢铁做模具,但是因为对这种模具量需求过大,需要科学院和军器监来协助造出一种全新的炼造方式,然而,这两年,这方面完全处于停滞状态”
    何也此话一出,几方人员心中立刻了然了。
    一边原本与此事完全没有关系的韩公廉眼皮子狠狠跳了一下。
    何也就是直接在向皇帝说,水泥路的工期延迟,最大的责任是他科学院
    还有军器监
    躲在人群中老老实实也中箭的韩公廉和陈规,顿时站不住了。
    老谋深算的徐处仁也立刻明白皇帝的目的了。
    皇帝并不是对水泥路的铺设速度不满,事实上,水泥路的铺设,就目前的技术条件,已经到上限了。
    这一点,皇帝清楚的很。
    皇帝实际不满的是,已经两年半的时间,技术和相关设施依然没有提升。
    但依然皇帝的想法,是决然不会对科学院的人发火和指责的。
    谁都知道,科学院和军器监,是皇帝心头宝。
    这位皇帝对工事与格物充满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喜爱。
    不怪科学院和军器监,就只能让政事堂来背锅。
    但是也不能太委屈了宰相们,就只能借由一项嘴贱的何也来说出皇帝的心声。
    弄明白皇帝心思的刘彦宗,不由得在心里感慨这个皇帝心机太特么深了
    皇帝不说话了,他目光灼灼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似乎等着看互撕的好戏。
    但眼看大家都停了,明显政事堂的几个人不愿意得罪皇帝的心头宝,徐处仁和唐恪都低着头,一副打算让秦桧顶上去的架势。
    秦桧酝酿了一下,心里在想老子明明是皇帝派到政事堂给徐处仁和唐恪找麻烦的,怎么突然变成了和他俩一窝了
    皇帝见都不愿意说,便问道“唐恪,你说说原因”
    唐恪原本指望秦桧说的,没想到自己被皇帝点了名,显然皇帝就是要他来撕科学院的无疑了
    唐恪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工部的确没有收到过科学院任何图纸蓝本。”
    “一定要收到科学院的图纸蓝本此事才能加进度”赵桓一副很严厉地斥责的样子,“增加人手是否可行”
    “陛下臣斗胆,人手已经达到饱和,再增加人手,不但不会加快速度,反而会出现臃肿,降低速度,唯一能做的是改良设备所以,臣以为,罪不在臣等”
    眼看皇帝逼唐恪开撕了,徐处仁不说话就太不给皇帝面子了。
    他说“陛下,若是在现在的条件下改良模具,水泥铺设速度将大大提升”
    韩公廉连忙出列“陛下,模具已经调整过两次”
    陈规也道“陛下,铺设水泥路的模具臣已经调整过两次”
    徐处仁道“先后两次,与第一次并无不同,根本无甚用处”
    陈规一时间面红耳赤,他道“徐相公,按照大宋军器严格规制标准,两次改良,都明显提升了质地”
    “但对速度的提升并无任何作用。”唐恪接过话来,“我来给你算一笔账,就拿此次京东路洪灾来说,在三个月之内,江陵府一共向京东路运输、售卖三万石粮食,交易钱数达六万贯,此乃运输之极限。若是江陵府与大名府之间的水泥路在今年一月竣工,这个数目将会翻两倍达到十二万石”
    “当然,受灾区并不需要那么多粮食,但足以平摊到整个河北路和河东路,解决那里的粮食急缺问题。”
    浑然不顾韩公廉面色难看,唐恪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情继续道“十二万石,三万石,足足差了九万石,按照每一石二贯钱来核算,十八万贯的交易,利润按照六成核算,尚有九万贯,九千万文”
    “按照大宋最新的商贸税法,超过1万贯,按照百抽二十来缴税”
    “朝廷在此事上的税收,差了一万八千贯”宋代一贯约等于465元
    唐恪嘴角翘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不愧是商部的老大,算起账来快要赶上三司使周朝了。
    不等韩公廉说话,唐恪继续道“这还仅仅是粮食交易,还并未算入丝绸、布料、盐铁、香料等等交易。”
    做过生意的人都有一个体会,有些事不算账还好,账目一算下来,能把自己都吓一跳。
    现在唐恪在朝堂上给大家算账,这不算尚好,一算真是让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连唐恪自己都暗暗心惊。
    赵桓更是心里在滴血,因为工期缓慢,造成的损失,的确是太可惜了。
    难怪在后世,美国在崛起的时候,是全国大量铺设铁轨的时候,交通对一个国家的战略崛起实在太重要了。
    同样如此的也有20世纪的日本,日本国内交通规划到了极致,在之前的工业基础上迅速崛起成当时仅次于美国的大国,也是有原因的。
    而21世纪的中国也是同样如此,经济腾飞的那些年,是国内高铁、飞机和高速公路强势崛起的时候。
    一想到现在大宋落后的交通设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