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带来的影响还未结束,京东路与河北路南部损失惨重。
    进入八月份,雨水慢慢减少之后,在官府的组织下,百姓们回到家乡,开始重建家园。
    一大批的赈灾款被拨发到河北路与京东路。
    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百姓南逃之后,没有再回去,有的迁到京畿路,有的则南下到了两浙路,甚至有人进入了富庶的荆湖路。
    大批北方人口南迁,社会的冲突很快就暴露出来。
    先是江陵府、杭州府等地的粮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涨幅,后是当地人与外来人之间发生了很大的矛盾。
    租房市场出现紧缺,导致市场上的租金增加,让原本那些租房的人利益受到了损害。
    而且,产业的形态和人口的涌进不成正比,某些地方的社会闲散人员增多,进而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
    总之,南方好几个大城都出现了这样的阵痛。
    在九月十五日这一天,江陵府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惨案,刚刚从京东路南迁到江陵的一家人被灭了门,夫妻和三个孩子全部被杀。
    凶手就是当地街头的一个地痞。
    原因是他们进入江陵府后,很快在商社找到了一份工事,丈夫一个月能有二贯钱,妻子在秀坊织布,一个月也能有一贯钱。
    这样的家庭收入对于普通百姓已经很可观了,毕竟一天一家人吃饱饭最多只需要五十文钱。
    一个月吃饭的钱也不过才一千五百文钱,还能结余一千五百文钱出来做别的。
    原本迁过来以为有了幸福的生活,但没想到却丧了命。
    这件事被一个邸报的工作人员写在了头版上,立刻在江陵府引发了轰动。
    很快,这事就闹到京师了。
    之所以闹到京师,是因为有人举报江陵知府郑闽买凶杀人,杀的目标正是邸报报社的那个叫顾清山的人。
    人没杀死,被皇城司救下来了。
    这个案件立刻就从灭门案发酵到一桩知府大案。
    要知道,江陵府的知府级别很高,算是从四品的级别了,地方大员
    买凶杀人这种丑事并没有立刻被刊载到邸报上,却以奏疏的形式,被送到了皇帝的御案前。
    这下政事堂的人又睡不着觉了。
    近五年,解决粮食问题是朝廷的头等大事,而粮食的关键是在南方,其中荆湖二路是重中之。
    那里不仅仅有肥沃的江汉平原,还有纵横交错的湖泊。
    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都可以种植,如论是渔业还是矿业都非常发达。
    而且那里四通八达,自然就产生了繁华的商业。
    就说去年交上来的税,荆湖二路仅次于京畿路和两浙路。
    郑闽是徐处仁的心腹,在大宋的官场上也以能吏著称。
    发生了这种事,徐处仁连夜就跑进皇宫。
    他要去告诉皇帝,这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肯定是刘彦宗
    徐处仁脑海中浮现出刘彦宗的脸,恨不得掐死他。
    这个刘彦宗越来越过分,不给他点颜色看,他是不会老实的
    他打算在皇帝面前去揭发刘彦宗。
    但他刚踏入赵桓的书房,就听到刘彦宗的声音“陛下,臣斗胆直言,此事怕已经牵连到当朝太宰,请陛下允许臣严查”
    “刘御司口出妄言”刘彦宗话音刚落,便听徐处仁怒斥他。
    刘彦宗向来面皮厚,看见徐处仁来了,面色更加得意“徐太宰,此事一查便知”
    “刘御司,依我看,此事必然是你刘御司在背后搞的鬼”
    “太宰言重了,某代天子掌司法,与民政无关,更与江陵府无甚瓜葛”刘彦宗一副忠厚淳良的嘴脸,“某并非针对太宰,只是为了陛下江山社稷,公事公办,绝无私情”
    “分明就是你刘御司想安插自己的人到江陵府”
    刘彦宗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芒“太宰,事情已经发生了,请不要转移视线,现在督察院当立刻立案,核查江陵府买凶案天子圣明,若是徐太宰真的与此事无关,并不会怪罪于您”
    刘彦宗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这样的天子圣明徐处仁暗中指使下属谋杀大宋邸报人员,是欺君大罪
    徐处仁也懒得跟刘彦宗继续争论,他颇为悲情对赵桓道“陛下,请允许臣亲自前往江陵路严查此事”
    “徐相公年事已高,朕如何忍心让徐相公奔波,朕自会让人去严查此事”
    刘彦宗连忙接话道“陛下,臣立刻便出发前往江陵府,若是不将此事查明,臣提头来见”
    赵桓道“不必劳烦刘御司,此事涉及到大宋邸报,交给石子明去处理吧,朕会让大理寺去协助他”
    皇帝的意思也很简单,刘彦宗你盯好六品以上的官员就行了,死了一个邸报的人,你如此兴师动众,是不是忘记自己身份了
    郑闽买凶杀人,现在无任何凭据,难道朕要因为一封毫无凭据的举报信,动朕的封疆大吏
    还是你想去把这件事给朕办成惊动朝堂的大案
    显然皇帝是不愿意将这件事闹大的。
    即便郑闽之后真的有罪,那也是铁证如山了。
    而且这事还要综合衡量
    “徐相公,回去歇息吧,好好保重身体,朕还有太多事需要你。”
    听完皇帝的话,徐处仁一颗悬起来的心也稍微落下去。
    他颇有些感伤,语气悲伤“臣有罪”
    赵桓走过去,搀扶住徐处仁“徐相公乃是朕的治国贤相,如今大宋正是百废待兴,徐相公放手去办,有你在,朕放心。”
    徐处仁感动得老泪纵横,差点就跪下“谢陛下信任”
    “你我君臣相知,何须如此,快回去歇息。”
    徐处仁离开后,刘彦宗厚着脸皮依然待在这里。
    皇帝既没有说他怼徐处仁怼得不对,也没有说对,反正就是不表态。
    不表态就是默认,默认的不是徐处仁有罪,默认的是刘彦宗怼得好。
    但是不要怼过了,不要影响大局。
    郑闽现在不懂随便乱动。
    朕现在到处都要花钱,江陵府的局面一片大好,每年给朝廷的账目非常漂亮,此事你不要乱动
    皇帝的意思,刘彦宗心中清楚了。
    刘彦宗心中也在感慨,他的确想安插自己的人去江陵府那种好地方,但难啊
    郑闽是能吏,皇帝不可能冒风险随便换人。
    刘彦宗脑子里开始打起来路的主意。
    好歹他来大宋已经第五个年头了,也该在大宋深植自己的亲信了。
    这是大宋朝堂上,派系之间的轻微摩擦。
    但地方上,因为洪灾,大量灾民南迁导致的当地社会动荡的问题的确存在。
    第二天,皇帝依然睡到下午才醒。
    吃了饭后,便更衣接见了翰林学士石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